完本感言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淑女难惹完本感言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终于完结!

    淑女难惹从去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开坑,到今天五月一日完结,历时四月加一个星期,是伊缘目前所有小说中完结最快的一本书。

    可能也是因为伊缘的恶趣味吧,每当完结一本书,就会急着想要开坑,每当开写一本书,就会急着想要完本……没当进入尾声时,又会开始纠结,所以此文最后的结局虽然早已定下,可我还是纠结过程,无奈啊。

    此文成绩没有想象中的好,或许是因为上架的缘故,很多朋友都放弃了观看,伊缘感到十分惋惜。但是对于有些一直支持着我的朋友,伊缘也十分感激!

    其实本文是在昨晚三更半夜写完的,当时心口一股子满满感动,如今睡了一觉后都快消失了,是以这完本感言写的有些难度。本来是想就此作罢,干脆不写,但是……有几个人,还是要好好感谢一番!

    离忘忧,淑女难惹刚开始更的时候,每天都会在留言区给我留言,鼓励我。只不过后来因为上架不能继续跟文,只好放弃。在这里,伊缘对你说声谢谢!很保证,你现在跟的那篇文,我不会上架!

    蒂芬妮,还记得你第一次出现的时候,正巧是我在为另一本书《恋人未满》的成绩感到失望,灰心的时刻,你的留言,给了我莫大的鼓励。谢谢你,蒂芬妮!

    云若,嘻嘻,到你了哦,你看,我在写完本感言,只不过不知道你在现在有没有脸红。哈哈!谢谢云若,一直没有放弃支持我,在我灰心失望的时候给我鼓励!

    576629214,也是一个很支持伊缘的人,嘻嘻,谢谢你!另外,再祝福你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最后,我要谢谢凤鸣轩的一些作者朋友,水痕姐、淼淼、陌陌、飞飞、淡、大雪、语、琳儿、夕颜、多令!

    好,最终来做个了结吧。总归来说,写这本书开头是兴奋、中间是平淡、最后是纠结!此刻,是感谢!

    多谢所有陪我的淑女一路走来的朋友,如果你们喜欢伊缘的书,那咱们就在下本书里再见!

    短期之内伊缘是不会再开坑的,除非先完结另一本凤裔,那本开坑已有两年之久,删删写写好几次的纠结文……至于完结之后,嘻嘻,伊缘会开写五姐罗君的故事。这个性子大大咧咧,冲动鲁莽,贪吃成性的神偷故事!

    大家,我们下本书再见!

    ……

    这里的东西乃们不用理会,因为凤有规定,未满两千字不能上传章节,所以,为了凑足字数,伊缘只好在这里粘贴一些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

    1。金钱问题

    引言

    说到穿越,大家看滥了的种类,连我这样的伪历史爱好者也有些审美疲劳了,但是大家还喜欢写,短期内我想是不会被淘汰的一个种类了-,-

    话说刚开始还没人接触这个种类的时候,像席绢那本开山之作确实让大家眼前一亮,光图那个新鲜感了,谁也不会考虑里面有没有啥错误。但是等到大家都开始写这个题材了,各种奇怪的问题就来了,荼毒多少无知少女,让她们误认为那就是历史!!!虽然大家都知道小说是假的故事,但还是潜意识默认了古代就是那个样子,假的只是情节而已。

    加上最近看问被雷的外焦里嫩,实在郁闷,近期除了《鬼妻》一书完全没雷点外,其他穿的基本都雷到了。大雷小雷的区别而已。

    想想看,花费一整天功夫,也许可以让以后JJ写穿越文的作者避免雷点,或者降低雷点,可不也是一件利己的好事么,说不定我祈祷以后就可以被称为“人肉避雷针了”(笑^^)一时的呕心沥血搞不好换来长期的惬意享受,值!

    排雷前的扫雷工作

    如今JJ文的雷无处不在,简直都成战时雷区了,我若一开始就像以前那样,说应该怎样怎样,不能怎样怎样,估计这帖就和“不能不八八的细节”那帖一样成掐架帖了。如今大家火气都大,安全起见,咱们从扫雷开始。

    穿越大雷一:金钱问题

    “小姐,来串糖葫芦吧?”

    “好的,来一串。”扔出十两银子。

    “不用找了。”

    ----------------------

    以上情节,我在很多书里看过,还有诸如此类--

    “XXX富可敌国,小到烧饼铺,大到酒楼妓院,都是XXX家的。”

    “XXX一挥手拿出X万两的银票,这XXX我买下了!”

    ---------------------

    熟悉吧?是否似曾相识?

    此为第一大雷也!即使是穿越女主,你长的再魅力动人,倾国倾城,还是要吃喝拉撒的,要使银子,要用钱。

    什么?你说俗?好,你不俗,支派你一个办法,你穿成神仙,绝对不俗,只要不出山,绝对不会扯上货币问题--!。

    ---------------------

    排雷前的准备:

    各位呢,都有百度大神帮忙,查找货币这种事情,其实仔细的都可以找到,只不过算起来麻烦而已。我从四五岁起,就喜欢看书,泡图书馆,还是个好奇宝宝,啥事都喜欢查查,当年我们那时候没这么幸福,可没网,都是自己查完抄下来背住的,好在我记性很好,所以给好友一直当人肉搜索。咳咳,回忆往事貌似歪楼了,继续说--

    我没有百度那么详细的资料,大家肯定也不愿意看拿来主义的大段文字,我就总结下我大概知道的知识,说一说货币之类的问题。

    首先,金银是贵重金属,属于稀有物,不是什么时候都能一摸几个元宝的。更多时候都是以物易物,例如布换米,米换油盐,刺绣几条手绢换别的手工品这样。铜钱才是首先携带的货币,金银还是太奢侈了。串上一大贯,小用时候扯几文,用的多几贯都压上。

    宋朝以前白银总量太少,价值过高,还没有成为流通货币(想想看,拿一张面额2000元以上的纸币去市场买东西……),只存在于朝廷赏赐与会计结算当中,比如税收、国家支付(如向金、西夏送交的岁币“银帛”多少之类),实际上明朝以前,市场流通均使用铜钱(北宋局部地区出现了纸币)。银两成为流通货币只是明清两代对外贸易活跃,外国白银大量涌入以后的事。

    可能大家无法想象,那我举例好了。支票本信用卡大家都知道吧?可是一般咱们老百姓出门还是揣个钱包塞点现金出门逛街的,你买个白菜会让人家刷卡,或者签支票让人家找么?何况古代的存储业不如现在的银行业发达和有保障啊。

    对于金钱和现在的兑换标准呢,很多作者都很模糊。大约很多人觉得十两银子没多少吧?这也是电视剧害死人,毕竟那是表演艺术,你不能让人家吃个饭从怀里掏啊掏掏出米粒那么大的一个银子,小气不说,观众也看不见啊,虽然那是事实。

    再早的我也不能具体说清楚,但是唐朝一两银买米的话可以买现在300块钱左右的米面,明朝的话大约买到650到700左右,就算650把。那么你可以想象,一两银子大约是5,6百块钱的,你买个糖葫芦,给人家600元,让人家别找了,至于么?

    古时候秀才上京赶考,官府发5两,就能从偏僻地方到京城,然后吃住上一个月考完回来。一个长的漂亮的丫头或者身强体壮的小伙子,卖断自己的终身也才三,五十两顶了天去了。一条人命才那么多啊,一个糖葫芦顶小半条人命,可恨不?

    有人说,我有钱,我就爱带着几百两银子满大街跑,行不?好,你有钱,我没话说。古代十六两是一斤,你一下拿出一个一百两的银元宝,往桌上一拍--六斤多的东西,你就放在袖子里,随时掏出来拍桌子?你袖子怎么揣的?小叮当?

    说完银子,咱们再来八一八银票。

    宋代才出现银票的前身--交子,也叫飞钞飞钱。这个初中课本都有,我就不说了,秦汉拿银票的,你先造纸去谢谢,唐朝拿银票的,你先去研究下印刷术谢谢。

    再来银票几W两这个问题。明朝一年的财政收入才几百W两银子,你一张支票顶一个国家十分之一收入,只为买个XX,XX或者美女之流的,不靠谱。我在图书馆看过一张明朝的飞钱,当时是古籍馆藏展,那飞钱也不过才四百两,已经写了甲等,就是说400两一张的支票在那时候已经是白金卡了,我就算一张最多能兑现1000两,几W两也要十几张呢,何况古代的银号不像我们,我们存钱是银行给我们钱,那是利息。古代你存钱要给银号钱,那是保管费,是按比例抽的。一般人为了生意方便都是存一点能南北交通就行,你真家财万贯也是造个藏宝库房之类的地方派人看着,吃饱了撑着把家当都放银号里给他没事抽成?那银号指不定哪天就不开了呢!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淑女难惹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淑女难惹》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淑女难惹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淑女难惹》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