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潇潇金江第二十章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第二十章

    春节临近了,陈志光在集上见到了贾丽娟,贾丽娟很是难过的样子,她有几个伙伴儿,一同走在林冈镇的宽阔的街道上。很多人们都在采购年货儿,路上的人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出现了陈志光高大魁梧的身姿。

    贾丽娟就伫立在街边,像凛冽北风中的树。陈志光看到了她就很高兴的走了过来。

    “来多半天啦,冷不?”

    “也刚刚到,嗯是挺冷的。”

    “你都买了些什么?”

    “没买什么,也没有什么心情。”贾丽娟把话题一转。

    陈志光很是莫名其妙,赶紧追问:“咋啦,啥事惹你生气啦?”

    “哎,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贾丽娟重重的叹了一口气,“人哪,咋就这么难呢!”

    这句话使得陈志光更是心里画了弧儿,从何说起呢?“咋啦,话题咋还这么沉重了呢?呵呵。”说完陈志光勉强的笑了笑,他想改变一下气氛。

    风似乎有些大了,夹杂着一些雪花,狠狠的吹着,呼呼直响。

    贾丽娟用手弄了弄羽绒服的帽子,“咱俩的事够呛了,我爸说,别人家姑娘找对象都要三万多,我也不能例外,而且订婚要五千,啥也不用管了,所有花费都包在内了。你说你家能同意吗?”

    “就是这事儿吗?”陈志光问道,一脸的惊诧。“这应该双方互相商量的事,哪能一下子就做主,再说,当初你爸也是同意的,咋还半路涨价了呢?”

    听到“涨价”这个词,贾丽娟很是不悦,“你说啥哪?我又不是商品,长啥价啦?那是我爸的意思,我有啥办法呀!”贾丽娟声音有些大和变调,显然她很委屈。

    陈志光见状,心里一下子就酸楚了起来,“那咋办呐,我回去找志远哥商量吧。”陈志光一时也想不出有什么好办法,只有找媒人了。

    下午,风已经渐渐地小了。陈志光和陈志远一同回到元宝屯的家中,他把这件事原原委委的又说了一遍。父亲的脸一下子严峻起来,他很是为难,一边是家有病人;二是志辉还在上学,还有一年;家里已是捉襟见肘了。他就跟陈志远说:“现在是啥情况呢,家里是一点钱都没有了,还欠了一万多的饥荒,先前答应的两万已经很为难了,不知道哪里去张罗呢,这一下子多了一万五,上哪整去啊!是不是差点啥事里头啊?”说完看了看陈志远。

    陈志远很是为难,“这件事肯定是有点不对头儿,这么地吧,不管咋样,我再去一趟老贾家,看看啥意思。”

    陈志辉的妈妈有气无力的叹了口气,“是不是有人撬啊,要不咋一下子变卦了哪?”

    陈志光很认同:“我看是,要不不能。”

    陈志辉站在一边一言不发的听着,他没有想到关于这件事情更好的解决办法,他对于社会上的很多事情都是不太了解。但他即将毕业了,也将面对社会,他既是期待又显然没有准备好去面对,他此时知道,生活远没有想象的那么轻松,现实也远没有理想中那么完美。

    “叔啊,你看行不,我和志光再去一趟,然后再说。”陈志远看了看他们一家人。

    “行,就这么地吧。志远,你再坐会儿,我整点儿菜,喝完再走啊。”

    “行行,叔啊,有个菜就行啊,喝点儿酒唠会儿磕儿,我就回去,明天上老贾家。”陈志远是一个爽利而又好热闹的人,也爱喝酒。

    志辉的父亲就开始做菜了,酸菜粉炖肉。陈志辉洗了米放入了电饭锅,陈志光则又往炕灶里烧了一捆苞米杆儿。陈志远就同陈志辉谈了起来,问及陈志辉的一些情况,陈志远有些羡慕,也有些担心陈志辉的未来,会不会面对更大的难题:工作、成家。他想到了当年的自己,很有些感慨,但一切已经久远,他又极力不去想,他要面对现实,脚踏实地,这点他比谁想的都清楚,是啊,人无论怎样都要在现实生活中找到支点。但显然陈志辉还不是这样,他依旧沉浸在他的艺术理想之中,浪漫的爱情之中,他更像一个书呆子,而不像即将面对社会、参加工作的成年人。

    第二天,陈志远、陈志军、陈志玲(陈志辉的姐姐)、陈志光四个人乘着两台摩托车去了贾丽娟家。

    贾丽娟的父亲很热情的招呼这一行人。他以为他的目标达成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一见陈志光的到来,贾丽娟赶忙沏茶、点烟。然后微笑着站在陈志光的旁边,陈志光看了一眼身边的女孩,心里很是纠结。

    “你看,志远啊,事情也这样了,你也知道啦吧。现在人们都这样,讲究个比头儿,人家姑娘都要3万,我们家也不能落后,也不多要,随个大流儿。你说呢?”贾丽娟的父亲慢条斯理的说完,重重的吸了一口烟。

    “啊,叔,是这样啊,你看这事吧得讲究个感情,毕竟俩小孩儿感情不错,咱们还得尽量成全,你说是不,叔?”陈志远说看看陈志军和陈志玲。

    陈志军赶忙接上:“是啊,有事咱们商量。”

    “是啊他俩还挺般配的,错不了。”陈志玲说完看了看贾丽娟的脸,那是一张清秀美丽的脸。

    “事倒是这个理儿,但咱家姑娘也不差啥,你说是不,咋的得顾及个脸面,要少了也说不过去,是不?不知道你和你叔家咋合计的。”贾丽娟的父亲紧接着说。

    “啊,叔啊,是这样啊,你看,我叔得照顾病人出不来,我最开始当这媒人,可以代表他家表态,你看志光他哥他姐都在这,咱这么地,依就俩孩子认识这么长时间了,感情也不差,咋的也得成全,你就让让步,商量商量。”陈志远觉得想一个折中的方法或许可以挽回局面。

    贾丽娟的父亲是一个认定了的事谁也改变不了的人,很认死理儿,“这事吧,只能这样了,还有,订婚要五千,仪式我到不计较有没有,我不是难为你们陈家人,我也要个体面,呵呵,我也是一个开明的人。”他说完就吧嗒吧嗒的吸烟,伸了伸了腰,又掸掸烟灰。

    陈志光很是着急,也很是不解:他真是一个开明的人?

    陈志远为难的伸直了腰,点燃了一根烟,吐出一团烟雾,深沉的说:“那这么的吧,我回去和他家人好好商量一下,然后再给你一个回信儿!”

    “行,你回去和他家合计合计,我也不是不明事理的人,但规矩还是要的,这个没办法,都这么办的。”说完,又重重的吸了一口烟。

    就这样,谈判已失败而告终。几人告辞准备回去了,几人上了摩托车,摩托车起车的声音在瑟瑟北风中的尖锐而刺耳。陈志光失落的看着心爱的女孩,贾丽娟也泪眼朦胧的看着她的心仪的男孩,在烈烈的北风中,陈志光回过头去,开动了摩托车,渐渐消失在她的伤心的眼眸中。

    现实就是这样,有多少美好的姻缘因为条件而放弃,每个人都明白这事,但每时每刻这样的事又都在身边上演着。人啊,多么难以理解!

    过了几天,陈志远明确传达了陈家的回复,放弃!

    陈志光一下子就陷入了深深的伤感之中,这段刚刚开始的初恋就这样匆匆的结束了,虽然短暂,还是给陈志光以很大的打击,他每天晚上会吸很多烟,听一些伤感的歌曲。陈志辉没少宽慰他,但似乎也没有起多大作用,是啊,自己的伤痛只有自己知道痛。

    春节刚过,陈家就发生了一件激动人心的事——新进了一台稻米加工机!事情是这样的:陈家的玉米卖了3000多元,陈志辉的父亲一想还债远远不够,不如干脆再买一个机器,多挣点钱。这博得了家人和邻居的广泛支持。于是,陈志玲也凑来1000元,陈志军凑来500元,陈志远也主动凑来500元,就这样在金江市买来一台稻米碾米机。安装这天,小小的元宝屯轰动了,同村的村民弄来稻谷试机,只见在机器的轰鸣声中,出米口迅速喷涌而出雪白的大米!这使人们都激动不已。

    陈志辉在一块方方正正的木板上用大毛笔工工整整的写上几个大字“稻米加工厂”,陈志光将这块木板固定在了大门之上。这几个大字在萧萧的北风中颤抖,俨然成了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

    陈志光就天天使用这台机器加工大米了,这两年开发稻田的人家不少,附近的都来陈家加工。陈家这个又小又简陋的加工作坊就沸腾了起来,小买卖很是红火,一天竟然毛收入二百多元!这是一个不小的数目,陈志光把热情都投在了这个新的工作当中,那些伤感自然也冲淡了许多。他学的很快,不但能熟练的掌握了控制技术,还精通日常的维护。

    他看着源源不断涌出的雪白的大米和父亲每天数着的大把钞票,他对于未来有了很大的信心,一定要挣很多的钱,有了钱可以做很多的事:妈妈看病买药不用再愁了;哥哥交学费不用再愁了;而且自己和哥哥会有一个更好的未来;再盖一个大大的砖房

    他在憧憬着一个美好的未来,有了这憧憬,他信心百倍,不怕辛苦,准备干一番大事了。

    他又想到,照这样的速度发展,贾丽娟他爸那3万多块钱又算得了什么呢!想到这,他的心里就有一股暖流在涌动。生活是多么美好,这段日子,他很是劳累,但他又不觉得累,他已经完全陶醉在他的憧憬之中。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潇潇金江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潇潇金江》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潇潇金江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潇潇金江》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