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相逢何必曾相识第十二章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翌日拂晓时分,几颗晚睡的星星还悬挂在天边钟子就起了床。他沿着昨日蜿蜒的羊肠小道跑着小步,不到二十分钟便到了芸儿她家。汗水渗透了他的衬衫。院子门是敞开的,他跨过门槛走了进去。不远处有窸窸窣窣的响声,想必是有人采摘杨梅的声音,因为走进院落抬头就可以瞧见一整片的杨梅树林。他站在门口喊了一声,没有人应,便闻声朝着杨梅树林走去。径直往前走了一会,朝右拐就能看到芸儿单薄的背影正一上一下蹦跳着采撷着紫色的杨梅。钟子疾步过去,

    喊道:“芸儿。”他不知道怎么猝然就喊出了口,他觉得有点别扭。但僵局很快被打破。芸儿习惯性地应了声。但感觉有点不对劲,便回转过了头。她先是露出惊讶的表情,尔后满脸笑靥。顿时化解了钟子满脸尴尬的表情。钟子于是也放下心来。

    “我来帮你。”他说着便帮着摘了起来。

    钟子个头高,而且行动利索。很快一整棵树的杨梅就采了一大半。树上的杨梅密且大,芸儿的竹篮片刻就满了一筐。钟子爬上爬下,乐此不彼。芸儿递篮收篮,配合的十分默契。有时说笑着,在外人看来就是两口子在干活,十分恩爱。

    大约五点半的时候。东方的朝阳才伸了伸慵懒的腰身,跃了出来。在钟子的协助下,满满三竹篮熟的酥软、红的发紫的杨梅重重叠叠压着。钟子摘了几粒塞进嘴里,舌尖触到杨梅那平滑的刺,他的口中感到细腻而且柔软,甜中透着淡淡的酸。味道妙不可言。

    不到十分钟的闲暇,一切都拾掇好了。钟子背起了二十多公斤的杨梅赶往省城集市去卖,芸儿陪同着,他们沿着乡下路一路走着赶往街头,旋即再乘坐七路第一班公交车赶往集市。磕磕碰碰,磨磨蹭蹭,七点左右的样子就可以把一切都摆好,等待过客的购买。集市上人来人往,拥挤不堪。各种喧闹吆喝声连绵不绝。芸儿的交际功夫可算一流,三下五除二就招揽了大批过客。

    “好香好甜的杨梅啊。”她吆喝着。

    钟子不知所措,立在一旁,望着她的叫卖,偶尔也会参合着帮帮忙,试着拉拢人流。芸儿的声音柔美,如同夜莺的鸣叫那样令人着迷。再加上她有一张惹人喜爱的脸,此外杨梅物美价廉,原来一些不想买的顾客在不经意间也称了一两斤尝尝口味。

    看着,看着。钟子也逐渐学着芸儿的方式吆喝着。

    “大婶,大婶,好香好甜的杨梅。刚从树上采摘的。要不要秤点?”

    “秤一点嘛,新鲜的。”钟子紧跟着大婶,央求着。

    有时,过客被他的热情打动。也买了一两斤。

    芸儿望着他,幸福地笑了。钟子挺机灵的,学东西很快。善于随机应变,招揽顾客。

    他们卖的很快,芸儿感觉比前几天轻松了很多。她的心中潜伏着一种莫名的幸福,她也说不清楚,只能心领神会,不可言传。前几日,总要快天黑时分就要收工回家而且还剩点,而今日不到六点就彻底的卖完,打包收工回家了。而且午餐有钟子照应着,方便了许多。

    接着几天,钟子一直重复着那日的工作。充实而忙碌,快乐而甜蜜。

    在这几天的相处中,他们之间也有着大致的了解。芸儿有位孪生弟弟,五岁的时候陡然失踪,她的父母一直在四处打听,可至今仍杳无音讯。中学时候,正逢九八年发洪水,农村田地成了汪洋大海,颗粒无收。农民闹饥荒,家境拮据,压根儿就没有钱上高中就读,尽管她升级考高中的时候分数颇高。一直以来,她钟爱于文字,没事的时候时常读点书,写点日记。当然,钟子也简略地说了自己的家境。他本来不愿意提及他的身世,可是抵不过芸儿的再三恳求,最后还是真诚地吐露了出来。他也应该告诉她这一切,因为他一直都是那么真诚的待人,更何况芸儿是他倾心爱慕的人。

    他说道:“很小的时候,我就是一个孤儿。刚出生不久,我母亲患病去世。六岁时,父亲因劳累成积,不久亦溘然长逝,仅留下一间茅草盖的土泥屋供我居住。我有位叔叔,在父亲死后见我可怜,无人看管照顾,再加上他未结婚孑然一身,视我如同自己的孩子,彼此相依为命,筹钱供我读了几年书。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读初一时,他在一次给别人家修葺房子时,不慎踏了个空,从二楼坠落下来身亡了。我悲怆泪下,伤痛欲绝,泣泪成血。从此流落街头,四处游荡漂泊。有时邻里见我可怜,怜悯我,施舍一点陈米供我充饥。有时深夜饥饿实在难捱,我就去野外山上挖野菜。那个时候洪水泛滥,农民也缺粮。野外山上野菜也难寻觅,我便大量大量的喝水来充饥。”

    “喝水?”芸儿问道。

    “是的。”

    “那能止饿吗?”

    “不知道。”钟子说,“可能是心里作用吧,喝喝也不觉得饿了。”

    “噢。”

    “那你挨过饿吗?”钟子问道。

    “有哦,我中考前一天家里米缸里米都没有。”芸儿捋了捋被风吹乱的秀发,继续说道,“当时,我就发脾气说临考前别人家的孩子回家啊吃大鱼大肉,我不奢求吃什么好的,就连饭都没得吃。你说寒心啵?”

    “这也不能全怪你父母。他们也是没有办法啊。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吃好,睡好,生活好啊。”钟子安慰她道。

    “是,我当时也想不通。可后来,”她说,“后来我领悟到一个道理,以后我要是有孩子,一定不要他们跟着我挨饿。”

    “你见过滚滚长江水如何破堤的么?”有一次钟子说道。

    “没有。”

    “你见过?”芸儿接着问道。

    “当然。”钟子感觉装杨梅的袋子有些往下倾,于是耸了耸肩,平衡了一下。说道:“九八年,那时我刚好十五岁,还算懂事。那年暑假,长江中下游洪水泛滥。我们那个村庄面临着破堤危险。那段日子,坝堤前后上下每天二十四小时都有人值班巡逻。好像是在七月底,正值洪水涨的最凶的时候。村民由于惧怕破堤,一时无法逃难,都在堤坝上搭上政府捐赠的帐篷过日子。家具有些用绳子栓着放在自家屋顶上,有些搬到山上去用塑料皮纸盖着,有些常用的就搬到帐篷内供家人用。有一天上午十点半左右,骄阳几乎垂直地悬在当头,烘烤着大地。队里有人通知说‘对面绵州村’堤坝扛不住了。刚刚外围堤坝被冲断,内围堤坝正面临着急剧的危险。叮嘱我们村民要做好防御工作。”

    “我们村和绵州村两个堤坝是隔江相望的。堤坝间的距离不远,也只有三十来米的样子。”钟子解释道。

    “后来怎么样了。绵州村破了么?”芸儿问道。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相逢何必曾相识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相逢何必曾相识》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相逢何必曾相识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相逢何必曾相识》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