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相逢何必曾相识第二十三章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后来,农夫送了他们俩回了家。芸儿的双亲接待了他们。母亲看到自己的女儿变成残废,泣涕成血,悲伤不止。她不停地辱骂着钟子,你个臭小子,烂仔,把我女儿害成这个样子。她的父亲更是恨之入骨,说钟子一万个不是。要找他拼命,还他宝贝女儿的残腿。可是一切都无济于事,事情已经沦落成这个样子,已无法挽回。农夫再三劝解,调停,治标不治本。虽免了一场干戈,但说服不了他痛恨的心。也是,本来芸儿的父亲对钟子有成见,执意不肯他女儿与他继续交往,然而他女儿那天跟他跑了出去,结果落成这个样子。怎能忍受?怎不愤懑?需要说明的是,她的双亲对待农夫还是挺客气的,如同自家人。毕竟他是他们女儿的救命恩人。

    时间是治疗伤痛的良药。是的,一切都抵不过时间的考验。毕竟人是脆弱的,再铁石心肠的心也经不起岁月的软磨硬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那些时候,农夫接二连三地来找芸儿的父亲谈话。说钟子这个人其实很正派,只是贫困了而已。偶尔也提及一些他们之间的事情。说你女儿在我家里的疗养期间,他对她精心照顾,寸步不离。他对她的爱是真诚的,是炽热的。况且,当我告诉他你女儿脚可能废了的时候,他曾信誓旦旦地对我讲他会照顾她一辈子。多好的孩子啊。你何必苦逼于他?仅嫌弃他贫穷,这样未免有失仁义?这是我不想看到的。我相信也是其他仁义之士不愿意目睹的。芸儿的父亲与农夫情投意合,一见如故,相见恨晚。除了在钟子的问题上有些犹豫外,其它的谈话都相当的愉快。譬如,当他们谈及书法的时候,他们探讨的颇为深入。农夫少年时期对书法尤其感兴趣,熟悉秦篆、汉隶、晋草、魏碑、唐楷、宋行。而他尤其喜爱颜体。但后误入歧途,与之失缘,要不然也是会有些造诣的。而芸儿的父亲何故,他的父亲当时酷爱书法达到痴迷的地步。可是一直得不到别人的欣赏。很小时候,何故就受到他父亲的熏陶,潜心学习,中学时代书法初现端倪,在当地就很有名气,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后来的一次远行,不慎摔断了右手腕,从此与书法告一段落。因此,当他们谈及书法的时候,农夫是高谈阔论,滔滔不绝,侃侃而谈。他谈及楷书四大家欧阳洵,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的时候,对他们的生平,书法理论等说的是头头是道。何故对他是拍手称赞,心悦诚服。从心底里钦佩眼前这个貌不出众的农夫。觉得他没有坚持下来实在可惜。在谈话过程中何故问到了这样一个问题,他说:“唐朝书法和宋代书法,他们风格之间有大的转变,那么请问他们风格有何迥异?”

    农夫笑谈道:“简单地说,唐代书风平正严谨,宋代书风尚意宣情。也就是说,宋代重哲理性,重书卷气,重风格化,重意境表现,同时倡导书法创作中个性化和独创性。”

    “嗯,说的一点不错。”

    “可是你知道吗?楷书大大家,除了柳公权生平仕途通达外,其余三个仕途并不顺畅。相反,相当坎坷。”

    “这个,我倒是没有关注过。”何故捋了一下胡须,脸上露出期待的表情,继续说道:“你能说说么?”

    农夫是出于私心的,因为这个是关系到钟子的。没有料到,何故中了圈套,绕了进去。但话又说回来,他还是十分乐意说的,因为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说自己想说的话是多么的惬意与欢乐啊。他顿了顿,吸了一口气道:“柳公权的字在唐穆宗、敬宗、文宗三朝一直受重视,他官居侍书,长在朝中,仕途通达。欧阳询一生经历了三个朝代,他的父亲在三十三岁时因犯谋反罪被杀,欧阳询由于得到父亲好友江总的保护才幸免一死。”

    农夫顿了顿,又继续讲到了颜真卿。说:“安史之乱前期,颜真卿受到奸臣的排斥,被贬。官职由殿中侍御史降为平原太守。安史之乱后期,唐代宗儿子唐德宗继位。那个时候,实权却被宰相卢杞把持。一直以来,卢杞嫉恨颜真卿的才略和耿直。后藩镇叛乱,卢杞欲借机铲除颜真卿,就向唐德宗提议派七十开外的颜真卿去平息叛乱。后被李希烈等抓捕。李希烈深知颜真卿德高望重,于是派部将逼颜真卿投降,一则可以活命,二则可以当楚帝宰相。但年迈的颜真卿宁死不屈,最后李希烈派人将其缢杀,终年七十七岁。”

    “多么高尚啊,以前我只看过他的书法,并不知晓他的为人。想不到他是德才兼备。实在令人钦佩,令人钦佩啊。”何故情不自禁赞叹着,呷了一口茶水继续问道:“那赵孟頫又有什么不同寻常的经历呢?”

    “赵孟頫父亲善诗文,富收藏,从小就给了赵孟頫以很好的文化熏陶。可是,赵孟頫十一岁的时候他父亲便去世了,家境每况愈下,度日维艰。他真是生不逢时,青少年时期南宋王朝已如大厦将倾,他是在坎坷忧患中度过的。”

    “也许有才华的人都是经过一番苦楚后才成就大器的。”何故感叹道。

    “是啊。”农夫迎合着。

    “人穷点不要紧,只要品德好,志向大就行了。”

    “此话不假。”

    “那么请问下钟子,这个孩子怎么样?品德不好吗?志向不远大么?”农夫绕来绕去,终于绕到了钟子身上。

    “就这些日子的表现还是挺不错的。”何故如实回答。

    “既然这样,那你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的拒绝钟子?”

    “就是不知道日后他会不会变心。现在他是信誓旦旦,开口闭口说照顾芸儿一辈子,可是日子久了,谁知不知他会不会耐得住。你要知道,芸儿可是腿瘸的人啊。照顾一天容易,照顾一辈子难啊。我要让他知道任何事情的博得都不是那么的轻易,必须付出极大的代价。只有这样,他才能真正懂得珍惜!”

    “哦。”农夫恍然大悟,豁然开朗。

    那一天,农夫和何故聊的很晚,只知道夜幕降临好久了,农夫才摸黑回家。

    又过了些时日,芸儿病情彻底的恢复了。农夫,也来过几回。钟子还是原样,对芸儿从不怠慢。何故有一日私底下找他谈心,问道:“钟子,你爱芸儿吗?”

    钟子不假思索地回答道:“爱,非常爱。”

    “那好。”何故脸上露出微笑后,接着又庄重的问道:“你考虑到如果你与芸儿在一起后的生活吗?”

    钟子感受到问题的重要性,斟酌了一下诚恳地说道:“没有。从来没有想过。”

    “你知道,芸儿现在是一个残废人,日后行动等诸多不便,你确定永永远远,朝朝暮暮毫不厌倦地服侍她么?”

    “这个请您放心,芸儿出事因我而起,我男子汉大丈夫一人做事一人当,我全权负责。”

    “我发誓会……”钟子刚想立下誓言时,何故打断了他。询问道:“年轻人,海誓山盟到了最后难免失效。你要是真的爱她,三年后再来找她。那个时候若你心如磐石无转移,你有了一定的家业后风风光光的来娶她。我何某敢打包票不会拦阻,不会再为难你。直觉告诉我,你是一个十分能干的孩子,将来必成大器。”

    “好。”钟子点了点头。他知道又要等上三年,心一下子暗了下来。

    “不过这三年期间,你们不能谋面。三年后的今日你再来找她。”何故补充道。

    钟子直视着他,似乎读出了他闪烁着不安定的眼神以及对他诚挚的期待。

    三年啊,谁知道三年后他会怎样?芸儿会变得怎样?他心里明白,芸儿的父亲是在考验他。他必须狠下决心,干出一番事业。那个时候,他再来风风光光的迎娶芸儿。那天,他和芸儿单独相处了好一会,说了很多心里话。也说了许多古今中外的爱情故事。譬如:《罗伊与马拉》、《项羽与虞姬》、《孟姜女哭长城》。而《牛郎与织女》的凄美的爱情故事他故意留在最后。当他启齿准备讲时,他顿了一下,双眼深情地凝视着芸儿,问道:“《牛郎与织女》听过没?”

    “听倒是听过这个故事,就是不知道它的内容。”

    “我口干了。要不……”钟子故意卖着关子,做出一副不愿讲的样子。

    “讲嘛,讲完了我给你沏茶。我沏茶那可是响当当的唷。我父亲特别爱喝哩。”芸儿撒着娇用钟子爱喝茶这种习惯来引诱他。

    “是吗?那我倒想尝尝。”

    “最后一个了。听好了。”

    芸儿凝视着钟子,渴望聆听着他的讲述。

    钟子猛吸了一口气,随后讲道:

    “相传在很早以前,南阳城西牛家庄里有个聪明忠厚的小伙子。父母早亡,只好跟着哥哥嫂子度日。嫂子马氏为人狠毒,经常虐待他,逼他干很多的活…”

    “后来,每到农历七月初七,相传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他说,“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能让自己能象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能有如意称心的美满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节。”

    “那他们岂不是很痛苦?一年只相见一次。”芸儿问道。

    “是呀,有什么办法呢?事总不随人愿嘛。但他们感觉很幸福呀。”

    “你知道他们为什么会幸福吗?”钟子问道。

    芸儿摇了摇头说道:“不知道。”

    “因为他们心中有爱。”

    芸儿这才会意地点了点头。

    他们俩就这样一直聊着,聊着。但是,钟子对于他和何故之间的谈话,只字未提。

    那日过后,钟子再也没有来过芸儿的家里。他背井离乡,去了一个遥远的地方开始了一段艰辛的创业历程。

    三年后的今日,是他们守约的日子。那一天,芸儿立在门口一整天,呆呆地望着远方的路,望着那个熟悉的彪悍的想见的身影。可是等了一整天,钟子连个影儿都没有出现。她心里盘算着,钟子会不会出事?还是忘了时辰,忘了他们的约定?他的父亲咧着嘴骂道:“我就知道那个小子变了心,早就忘了你。还好,当初没有把女儿随便的嫁给他,否则,日后还不知道她受什么虐待?”何故是个急性子,看不下去后就忍不住想骂来泄气。

    她的母亲劝着芸儿要她回屋,在屋里等,外面凉着不好。可是芸儿心神不安定,她执意要在屋外候着。父母无奈,只好应着。

    等待有时也是一种甜蜜的痛苦。她见不到钟子,就想着三年前的他,想着他们在一起的甜蜜岁月。想着,想着,不由得潸然泪下。那一种突如其来的绝望的心绪恐怕也只有经历的人才能领悟。补充一下,守约的日子,是后来农夫转告她的。那天,钟子离开芸儿的家后,疲惫地回到自己的家里。心里一直挂念着给芸儿写一封信。但酝酿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才一气呵成写了这封信。另外大清早的去花市精心买了一捧芍药,上午便风风火火地跑到农夫的家里,委托他亲自把信件和芍药交给芸儿。信的内容如下:

    芸儿:

    今天和你的父亲谈了心,心里即高兴又难过。高兴地是,你父亲终于答应你可以嫁给我了,但前提是三年后的今日我必须回来找你,风风光光地娶你过门。难过的是,在此期间,我们不能见面。我想,你父亲是在考验我对你的爱的。当然,我是一定不会辜负他殷勤的期待,也不会弃你于不顾而远走高飞。昨夜,我彻夜未眠,想了一个晚上的心事。现在我业已定弦选择背井离乡,去外地奋斗。有了一定的基业后,再来看你,再来找你。我会光明正大,风风光光的迎娶你,让你做我的新娘。一生一世,永不分离。

    你知道吗?在婚姻上,我最大的梦想是找一位不因我的贫穷而疏远我,不因我的富裕而亲近我,并且在事业上给予我鼓励,给予帮助的人作为伴侣。而你就是我所寻找的人,人生难得寻觅相知的伴侣,试问?我又怎么忍心放手呢?虽然我钟子现在平庸,薄才,但是至少还拥有一颗真诚的心爱护你,至少有着远大的抱负,执着的梦想在不远的地方等着我去兑现。如今,你—我挚爱的芸儿不幸残疾,这个时候,我更不能不义来抛弃你。我甚至在想,我是幸运的,因为我会用真心来呵护你,用全力来爱护你。而换成别人,或许刚开始信誓旦旦不离不弃,可日子久了难免会变心的。或许始终不变心,但照顾的没有我周全。而前者很大可能是你父亲忧虑的,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因此,请不要愤恨你的父亲,因为他是希望你一辈子幸福的。

    珍爱自己。无论生活是如何的艰辛,请好好爱惜自己。只有真正懂得爱惜自己的人,才能博得别人的疼爱。因为别人若是真心想帮助你,无非是希翼你尽早脱离困境,生活得更好!

    中国佛学云:“虽然我们不能改变周遭的世界,我们就只好改变自己,用慈悲心和智慧心来面对这一切。”望你好生善待自己,过好每一天,活好每一天!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三年后的今日,我们再相见。等我,我在温暖的春天,清爽的秋季想你。相信我,始终相信你。

    想你的钟子

    元月十六日凌晨四点

    太阳落下山去了,赤红的余霞映在西面苍穹中。南面远处绵亘的山脉披上了最后一道余辉,整个山峦顿时变得暗淡下来。村路里的羊肠小径都变得沉寂了。院子里有海棠树凋谢时息索息索的落叶声。芸儿紧紧攥着钟子的那封信,那封她早已烂熟于心,早已印刻于骨中的皱褶的信笺,失落地望了最后一眼眼前通往家里的必经小道。

    小心地收好信件,揣入怀中。拨动着轮椅沮丧地回屋去了。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相逢何必曾相识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相逢何必曾相识》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相逢何必曾相识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相逢何必曾相识》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