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醉了 9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刘醒龙自选集秋风醉了 9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9

    老马一走,上面又让王副馆长代理馆长。

    王副馆长一个电话打到八建公司石经理的家里,要他明天就让舞厅工程重新开工,并且在一个月内竣工。石经理叫了一阵难处,最后双方商定,大后天正式开工,十月中旬交付使用。

    接下来王副馆长又在馆内宣布,舞厅十一月一日正式开业。

    王副馆长估计,进入到十二月,县里就开始调整各级领导班子,所以,自己在这之前必须干出点实绩来,别把这次良机错过了。

    王副馆长将一切都安排妥当后,就让李会计准备两千元现金,他要到省里去要钱。

    李会计忙了两天,也只筹到五百元。

    出发的头一天中午,老宋忽然来找王副馆长,要求重新上班。

    王副馆长一见到老宋,心中就有了主意。老宋说了以后,他就答应下来,但要老宋向馆里上缴一些管理费。老宋丝毫没有犹豫,问上缴多少。王副馆长说,就两千吧。谁知老宋眉头也没皱一下,就从怀里掏出一沓百元票子,数了数后,抽出一半扔给王副馆长。弄得他十分后悔没有将金额翻一番。

    当然,王副馆长迅速想出一个补救措施,让老宋陪自己一道上省里去要钱。

    在宣传口,王副馆长会要钱是出了名的。他平时对上面的人舍得下本钱,所以遇到工作上的难题,急需钱来解决时,总有人出来帮忙。这回去省里,又得到老宋的鼎力相助,王副馆长真是如虎添翼。老宋在外面跑了大半年生意,非常熟悉省里的人现在喜欢什么,想尿尿的就送夜壶,想睡觉的就送枕头。再加上在党政机关工作的生意朋友帮忙,来来去去,只一个星期,就从文化厅和财政厅各要了五万元。

    回来一说,冷部长还不大相信,半个月后,省里的钱到了账,大家才心服口服。

    王副馆长从省里回来,发现父亲又抽起搁下多年的旱烟筒。

    晚上和仿兰亲热一回后,仿兰告诉王副馆长,女儿近一段很喜欢喝爷爷泡的水,昨天她将女儿喝的水尝尝后发觉,那水里有一股旱烟味。王副馆长并不在意,解释说,旱烟气味本来就很重,加上父亲的手摸了碗沿,气味就更明显了。

    仿兰又告诉王副馆长,他走后的第三天,老罗喝醉了酒,从老马屋里出来后,站在走廊上,指名道姓地骂王副馆长心太黑,杀人不用刀子,难怪要断子绝孙。王副馆长的父亲听了这话后,气得拿上补鞋用的割胶刀,要去找老罗拼命。幸亏李会计在场,他力气大,才拖住。

    王副馆长叹了一口气说:“你也不给我家争口气,一胎生下个儿子。”

    仿兰捶了他一下说:“你有本事再弄个准生证,我一定给你生个儿子。”

    王副馆长说:“不说这无味的话了。不过老罗这杂种,有事情再犯在我手上,非要整得他用膝盖走路。”

    第二天,王副馆长在家休息,睡懒觉睡到上午十点还未起床。躺在床上忽然听到外面有人说话,细细听,听出是李会计的母亲,又送鞋来让父亲帮忙补。

    二人拉了一会儿家常话,父亲便改了话题,问:“你先前说,如果第一胎生下的孩子残废了,就可以生第二个?”

    李会计的母亲说:“那还有假!我儿媳妇的同事头胎生个孩子是哑巴,计生办的人就让她生了第二胎。两胎还都是儿子呢!”

    父亲叹气说:“人家怎么有那好的福分。”

    又说了一阵,李会计的母亲约好来拿鞋的时间就告辞走了。

    王副馆长穿好衣服,从房里走出来时,父亲吃了一惊,问:“你没上班?”

    王副馆长说:“出差累了,休息半天。”

    刚刷完牙,李会计就来传话,说冷部长打电话来,不同意这么随随便便就让老宋回馆里上班,不然,单位就成了公共厕所,可以随便进,随便出。冷部长要馆里写出正式报告,老宋写出全面汇报,送给他看看之后再说。

    王副馆长和李会计商量一阵,觉得老宋的汇报可以叫老宋写,就说馆里要,别的都得瞒着老宋。

    后来这事还是让老宋知道了。他指着冷冰冰的鼻子说:“你爸爸是个伪君子。”

    老宋心里对冷部长的怨恨越发深了。

    老马工作调动之后,人还住在文化馆,新单位没有房子给他住,他也舍不得搬出这套三室一厅。

    王副馆长抽空上老马屋里坐了一回。去时,老马正在喂罐头瓶里的一只金鱼。

    王副馆长说:“你这么喂,不出三天,鱼就会憋死。我有一只鱼缸,闲着没用,送给你好了。”

    说完,王副馆长就转身出门,片刻后,真的拿来一只鱼缸。

    老马非常感谢。

    王副馆长问他在新单位工作怎么样。老马说,那单位里头头本来就多了,他去后,只是每月主持开两次支部会议。幸好学会了喂金鱼,他还准备栽几盆花。王副馆长说,难得老马这么快就想开了。

    老马将金鱼换地方时说:“上次老罗赖着在我这里喝酒,我又不好撵他,结果喝醉了,骂了你的人,搞得我真不好意思见你。老罗这人品质不好,当初我想依靠他开展工作,真是有眼无珠。”

    王副馆长来老马屋里,本来是打算问问那次老罗借酒装疯的情况,同时暗示一下老马,让他少过问馆里的事。见老马主动说起,王副馆长反而觉得自己过虑了,就说:“当初,在一些事上,我与你配合不好,你走后,才觉得实在可惜。”

    又问了老马两个孩子的学习情况,王副馆长便推说有事,得走了。临出门时,他许诺说,过几天送两条名贵金鱼给老马。

    第二天,他就给老马送来一条墨龙和一条狮子头。

    到了十月半,舞厅进入了内部装修阶段。

    天气也渐渐凉了,王副馆长就让石经理拿出那笔钱,安排全馆的人到北戴河旅游。老马也去了,是王副馆长请他去的,还让他在路上带队。

    王副馆长自己没去,他一个人在家照料舞厅的事。他让李会计每天打个电话回来,汇报路上的情况,特别是大家的情绪。

    李会计每次打电话回来,总说大家情绪很高涨。

    这天,仿兰冷不丁地问他:“你听说过用旱烟油泡水喝,可以让好人变成哑巴的秘方吗?”

    王副馆长说:“小时候,好像听大人们这样说过。”

    仿兰不再说话,等王副馆长上班去后,她没有送女儿上幼儿园,并对王副馆长的父亲说自己要去烫发,让王副馆长的父亲照看一下孩子。趁其不注意,她偷偷溜进王副馆长父亲的房里,躲在蚊帐后面。

    过了一会儿,女儿叫渴,要喝水。

    仿兰看见王副馆长的父亲倒了一杯水,然后用一根细铁丝,从旱烟杆里一点点地掏出些烟油,放到茶杯里搅了搅,便端给女儿喝。

    仿兰大叫一声,从蚊帐后面跑出来,夺过那杯水,一下子浇到王副馆长父亲的脸上。

    事情也巧,王副馆长到办公室门前准备开门,才发现钥匙忘了拿,就转身往回走。在楼前碰到宣传部小阎和组织部姚科长、张科长站在路边说话,他就走拢去凑合着说了几句。大家都盼舞厅早点建成。王副馆长再次许诺,到时候负责供应他们的票。

    王副馆长回到家里,正好听到仿兰在骂:“你这个老不死的,你想害我的女儿,我到法院去告你!”

    王副馆长一步跳入屋内,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仿兰将事情经过从头到尾说了一遍。

    原以为丈夫会帮她一起惩罚父亲,谁知王副馆长走上来,照准她的左脸扇了一耳光,又朝右脸撂了一巴掌,并骂道:“你这个不行孝的女人!为了一件小事就将开水往父亲的脸上浇,将父亲的脸烫成这个样子,叫我如何出去见人,大家会指着我的背,骂我是只要女人不要父亲的家伙。你以为喝点烟油水,就真能让人变成哑巴?你到医院去找人问一问!真的这么容易,那天下的哑巴不知有多少!”

    仿兰被王副馆长两耳光打蒙了,好半天才清醒过来,抱起女儿就往外跑。

    王副馆长知道仿兰要回娘家去,也不阻拦,反说:“想通了就自己回来,我没空去接。”

    仿兰走后,屋里只剩下王副馆长和父亲。

    王副馆长什么话也没说,默默地将正红花油一点点地往父亲脸上搽。

    刚搽了几下,父亲就推开他的手,钻进蚊帐里,用被子包着头,一声声地哀号起来。

    王副馆长听见父亲在哭诉:“巧儿,你怎么不带我一起走呢,让我留在阳间活受罪!”

    巧儿是母亲的乳名。

    王副馆长一听到母亲的名字,眼泪就流出来了。母亲生下他不到两个月就死了。母亲死时,他还叼着她的奶头。之后,父亲打光棍将他带大。

    家里这一番闹,外人并不知道。

    这天李会计打电话来,说旅游人员已到了武汉,明天就可以到家。

    接完电话后,王副馆长就给仿兰的单位打电话。

    仿兰一接电话,王副馆长就开门见山地要她回家,不然,全馆人员明天回了,将这事传出去,就会将他所有的优点一扫帚扫掉了。仿兰在电话里嗯了嗯,没说回,也没说不回。天黑后,王副馆长见仿兰还没回,就叹了口气,决定去仿兰娘家接她们母女俩。

    县城很小,两里路只走了一里,王副馆长就看见仿兰抱着女儿过来了。

    一家四口重新住到一起后,大家都不知道说什么好。夜里,女儿刚一睡着,王副馆长就厚着脸皮撩仿兰,撩了一阵,他就得手了,夫妻俩也就和好如初。

    仿兰回来后,王副馆长的父亲就搬出那只多年不用的补鞋箱,到街上去摆了一个摊。每天早上,仿兰母女俩没起床他就出门,夜晚等她俩睡后才收摊回家,三餐饭都是王副馆长送到街上去吃。

    外出旅游的人回来时,八建公司已将舞厅修好了。

    王副馆长召集大家开会,讲清楚离十一月一日舞厅开业,只剩下一个星期,大家务必要在这段时间里,克服一切困难,哪怕不分昼夜地加班,也要将舞厅内的各种设施装潢搞好。

    所有人都兴高采烈地答应了要求。

    老罗也表了很好的态。

    文化馆的人从没有这样齐心,才五天时间,就将一切都布置妥当了。

    那天下午,王副馆长将电闸一合,舞厅内顿时华灯齐放,音乐悠扬,大家忍不住跳了几支曲子,华尔兹也好,探戈也好,都跳得有模有样。

    冷冰冰回家吃晚饭时,在冷部长面前描述了一通。

    冷部长搁下碗筷,要冷冰冰陪他到舞厅去看看。

    冷冰冰连忙给王副馆长打了个电话。王副馆长得信后,又以冷部长的名义,请几个有关单位的头头来看看。同时,又让肖乐乐她们几个,好好打扮一下,晚上陪冷部长他们多跳几曲舞。

    冷部长来后,对舞厅的一切都很满意,唯一不满意的是舞厅还没有取个名字。

    王副馆长连忙检讨自己的疏忽。

    冷冰冰趁机在一旁说:“老马搞了快一年只搞了个屋基,王馆长只用一个半月就搞起来了。你再让他这么‘代’下去,我都对你有意见。”

    冷部长弹了女儿一指,说:“只要真是人才,总会有用他的时候。”

    王副馆长忙说:“那是。那是。”

    冷部长他们玩到十点半才意犹未尽地离开。

    他们一走,王副馆长就召集老宋、冷冰冰和李会计商量给舞厅取个名字。大家要王副馆长先说。王副馆长就说:“老马那张摄影作品,不是叫《秋风醉了》吗?我把它动一个字,叫‘醉秋风’如何?”

    大家想了想,觉得似乎还不是最好。

    往下,每个人都提出了十几个名字,都不满意,和这许多名字一一比较,“醉秋风”反而越显得合适。

    最后,大家一致同意,就叫“醉秋风歌舞厅”。

    第二天上午,王副馆长就舞厅的名字专门向冷部长做了汇报。

    冷部长听后,沉思一阵,突然说:“不行!不行!这个名字听起来像是旧社会的妓院。”

    王副馆长吓了一跳,他怎么也没料到冷部长会产生这样的联想,一时不知怎么回答。

    冷部长站起来,在屋里走了几圈,说:“我有主意了,依然是这三个字,只是将它来个本末倒置,叫‘秋风醉’如何?”

    王副馆长心里有苦说不出,嘴上却连连叫好。

    十一月一日晚七点半,秋风醉歌舞厅正式开业。

    没几天,地区报纸就刊载了一则消息:

    我区第一座现代化舞厅日前在某县文化馆正式开业。该项工程几经磨难后,在现任负责同志的艰苦努力下,只用四十天就完成了全部基建和装潢任务。

    王副馆长尚未看到报纸,小阎就从宣传部打电话来质问:“这则消息是谁写的?光你王副馆长一人努力,就没有领导的支持么?”

    王副馆长知道小阎口气这样硬,一定是有来头的。站在小阎背后的当然是冷部长。

    舞厅开业一个星期,纯收入就达两千元。

    李会计告诉王副馆长这个消息后,又告诉他另外一个消息:上面已确定,小阎来文化馆当馆长。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刘醒龙自选集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刘醒龙自选集》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刘醒龙自选集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刘醒龙自选集》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