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五章 都是高人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我成了仁宗之子第二五五章 都是高人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疯了,粮商们疯了,导致整个汴梁的粮价就疯了。,23

    估计,三地都该是这样的情况。

    次日,就在粮商们把常平仓的存粮采买完的第二天,粮价直接飙升了。

    开市直接就是每斗两百文!

    赵曦挺悠闲,就带着三五人,包了一个酒楼的包厢,饮着茶,看着对面粮店的标语,还有看上去热闹的场面。

    别小看古人的智慧,赵曦也没小看。

    就现在这场面,戏演的相当有水准。

    就在这汴梁最大的粮店门口,熙熙攘攘的全是人,在那个“每斗两百文”的标牌下,一群人争先恐后的在哄抢。

    吆喝着:给我十斗我要二十斗那叫一个热闹。

    “殿下,汴梁还是缺粮啊!百姓还是恐慌了。”

    韩缜是那种中正的君子,没太多花花心思。看到这场景,不由的就有点担心,甚至有点怯。

    他都能想象得到,待后天,如果这边放开所有的售粮点,还是太子殿下交代的五十文一斗,那会是怎样的情景。

    “缺粮?玉汝,故弄玄虚而已。待会儿看皇城司的探知便可以知晓。”

    玩这种伎俩?若连这也看不出,也太对不起自己多出的那千年的见识了。

    “殿下,据探知,此店的购粮者,是马行街粮店的伙计。从此处购粮,然后放于马行街粮店。”

    “同时,马行街粮店的购粮者,是香街亭粮店的伙计,从马行街购粮,放于香街亭。”

    “而香街亭粮店的购粮者,是此处伙计,在香街亭购粮后,从后门入粮店。”

    “虽三处粮店非一东家,但据探知,每次购粮数目一样”

    绕口令一般的说了一大堆。^^

    “殿下,这是”

    韩缜不傻,岂能不明白这些?

    “左手换右手而已。只是在造势,想告诉整个汴梁,汴梁城还是缺粮!”

    既然能想到这办法,应该不止于此吧?

    赵曦在替对方想后续

    “估计明日,这些粮店都会降价,或许是后日”

    若那样就太好了,到时候都说不清是谁在配合谁了。

    赵曦真希望他们降价的时间是后日。

    “降价?主动降价?”

    “玉汝,粮商抬高粮价的目的是什么?肯定不是这样的高粮价让自己看着高兴。目的还是把囤积的粮食卖出去。”

    “前期做了这么多,储备了这么多的粮食,无非是想高价粜出去,从而赚取利润。”

    “但朝廷这样放开常平仓,甚至直接清空常平仓,并通告要陈粮换新粮,且整个开封府并无多少难民。”

    “这样与往年的大不同,让他们也忐忑了。加上手里的存粮又太多占用的资金太大太多了。所以,他们需要尽快卖出去一些”

    赵曦说着,也感觉自己推测应该差不多。

    准备卖出去多少,多少钱合适,这个说不准。

    “殿下,既然为多赚钱,为何又要降价?”

    “诺看那些人”

    赵曦指着街两边那些看热闹,却愁眉苦脸的人这才是真正有买粮冲动和需求的人。

    “目的是这群人。假设,咱们聊一个假设。尔等喜欢一件物品,看过几次,都因为价格偏高,无法下决心购买。”

    “如此为难许久了。突然有一天,尔等喜欢的物品突然降价了”

    不用问,多数人会选择在价格落下来的那一刻买到。

    至于用什么借口降价?赵曦都替他们想好了。

    可以说是祖母病重,为祖母祈福降价一日。

    也可以说是家里添丁进口,感谢上苍,降价售粮一日。

    反正得说明一点,那就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然后总是会有忍不住的人,总有等不及看常平仓结果的人。

    “殿下”

    不用说,赵曦知道韩缜想表达的意思。

    “朝廷开放常平仓,虽然粜出的是陈粮,应该够常人一月用度。”

    “这里面有个信任问题,如果相信朝廷不会弃民于不顾,又不缺粮,余钱也不多,就不会被这些诱惑。”

    赵曦是救世主,最起码对于现在的国朝黎民,他确实具备救世主的资格。但他救不下所有人。

    好吧,看着韩缜的样子,好像自己不做点啥,就过不去他的眼一般。

    “在蹴鞠快报刊登一篇文章吧,乡下俚语的那种。题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我成了仁宗之子》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我成了仁宗之子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成了仁宗之子》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