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征讨准备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奇观误国:我要重振魏武雄风第一百三十七章,征讨准备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征蜀大军都已经在向关中聚集,陈群几次上书想要反对这种时候消耗国力,但都被曹叡拒绝了。

    征讨蜀汉是他早就定下的基调,为此他还让曹真坐镇长安的时候做了不少的准备工作。

    无论是操练士卒,还是从那些世家身上获取一些支持,就只有一个目的,平灭蜀汉。

    更何况,曹叡在年初的时候便让邓艾屯田关中,如今也都是已经收获完毕,足以供应大军一段时间的粮草。

    现在要做的就是修缮兵刃,等待着明年开春,曹魏大军就将会一拥而下。

    ……

    太和元年,天下局势看起来比较动荡,不过是曹魏和蜀汉东吴各打了一仗,蜀汉丢失汉中,江东孙权登基称帝。

    孙权这个家伙当了一会儿孙子就造反了,诸葛亮依旧对着汉中和陇西四郡疯狂流口水,刘禅还在成都斗鸡。

    而还待在许昌的曹叡,这个冬天似乎准备不回去了,洛阳城内的京察没有结束,他回去也没有意思。

    他现在不回去,那些低级官僚的逼宫可用不着他管,自然会有人帮他收拾。

    要是他回去了,快活安逸的日子可就离他而去了。

    哪里能够像现在怀中抱着美人,逍遥快活。

    在辛毗的麾下,可是有着不少有识之士,对于原本昏暗的朝堂有着清扫的意味,如今有着曹叡的支持,颇有要大干一番的态势。

    不仅仅是都察院内的官吏想要大干一场,内阁的滚滚诸公都有些不安分的态势。

    如今朝堂之上,虽以钟繇为尊,但其实掌握大权的还是陈群,可是世家大族内也并不是铁桶一块。

    泰山羊氏,渤海高氏等一批新锐世家都站在了曹叡那边,斗争也都到了白热化的阶段。

    虽然说京察大计,曹叡明确了以都察院为首,但是内阁和陈群等人都能对都察院进行监督。

    如今内阁和都察院挥舞着革除无能之辈的大棒,让陈群为首的世家遭受了不少的打击。

    对洛阳在职官吏进行一番清洗,已经是箭在弦上,板上钉钉,不得不发的事了。

    更何况洛阳内外还有着数万禁军,曹叡的亲妹妹曹婴执掌禁军,秦朗也已经调回辅佐,兵戈已待。

    要是真的有哪些人不开眼,曹叡并不建议用那些人来试一试禁军的兵锋。

    远在许昌的曹叡很快便接到了辛毗第一批考核官员的建议,对一部分德行有亏,贪赃枉法的官员给予罢免和相应的惩罚。

    辛毗并不算是曹叡的人,他只是一个中间人,秉公考核,谁也不偏袒,功就是功,过就是过。

    曹叡想要对于朝堂进行一些改革,但他也希望这朝堂的变革,能顺风顺水地度过。

    如果那些世家配合的话也就算了,如果敢拦在他的前面,曹叡不介意举起一次屠刀。

    他来了这个世界这么久,对这些人也算是客气了,可没有随意地举起屠刀,打打杀杀。

    不是这些世家的力量不行,大部分的世家在利益问题上都是同气连枝,作为一个王朝的统治阶层,他们所聚合在一起的力量毋庸置疑。

    但是嘛,刘烨这个家伙,在他们看来就是皇帝的走狗,一直在辛毗旁边煽风点火。

    在他们看来,辛毗也不是什么好鸟,不,和泰山羊氏走得近些的都不是什么好鸟。

    这些世家并不是没有尝试过反抗,但是上面就是油盐不进。

    辛毗一直都是秉公无私,对于两边也不偏袒,这才是最恶心的。

    这些世家想要逼宫,联合血书上书,他们就是一直舍不得手中的那一点权力。

    他们抱成团,也是对于曹叡底线的一种试探。

    但是他们的这些反抗毫无例外地遭遇了血腥压制,一堆世家子弟对于许仪这个家伙气得牙痒痒。

    他的父亲许褚在朝中任职的时候,就是只听曹操的话,曹丕登基之后就只听曹丕的。

    哪怕是宗室八虎豹骑的曹仁,许褚都敢不给他好脸色看,更不用说是其他人了。

    在影视形象上,许褚更是连许攸都敢直接砍了,所以说明他的性格为人。

    因此许褚和诸位同僚的关系并不是很好,说难听点,那根本就是差到了极点。

    原本以为许褚这个家伙病亡之后,这满朝文武就不会有这样的人了。

    结果曹叡把许仪这个家伙提拔了上来,这许仪的性格为人还偏偏就是和许褚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这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痛苦不堪。

    世家把持国政,是一个国家的特权阶层,特别是在这三国乱世之中,世家垄断了大量的人才,权势也在开始不断攀升。

    曹叡他要做的,就是削弱世家的力量,他现在想要维持一个国家的统治,不可能一下子离开世家,所以拉拢一批打一批就是最好的办法。

    洛阳内经过几场小规模流血冲突之后,许昌那边的曹叡继续装聋作哑,假装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一时之间满朝文武战战兢兢,对于他们手中的那一点权势和影响力不再留恋。

    都察院迅速加快工作速度,对洛阳内各个机关部门的官吏进行京察考核。

    凡是有问题的臣子,基本上都逃脱不了被清洗裁撤,这些世家反抗的声音越来越小。

    左右不过就是一些混日子的世家子弟,只要不是伤筋动骨就还能接受。

    京察大计的工作迅速推进,该撤的撤,该升迁的升迁,让那些真正有政绩的填不上空缺出来的位置。

    一番梳洗之后,虽然在朝中依然把持大局的还是那些世家,可是浮华不务的风气已经一去而不复返。

    曹魏朝堂似乎开始焕发一些新的生命力,就是苦了那些二世祖,纨绔子弟,没有实打实的本事,基本上不可能入朝为官了。

    按照曹叡的意思,明年将在全国境内举办科举考试,自此之后,所有士子再想要入朝为官必须经历科举流程。

    也就是县试,郡试,州试,会试以及最后曹叡亲自考核的殿试。

    曹叡设置的科举流程主要有五次考试,不过只要能闯过前面四次的考核就有做官的资格,最后的殿试只是确定最后的排名。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奇观误国:我要重振魏武雄风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奇观误国:我要重振魏武雄风》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奇观误国:我要重振魏武雄风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奇观误国:我要重振魏武雄风》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