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手擀面条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丁小白的种田生活第三十章手擀面条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药汤子熬出了两锅,第三锅刚加上水,李小禾做的疙瘩汤先好了,丁小白赶紧着端去给弟弟喝。

    “大壮,来,把白面疙瘩吃了。”只要能吃饭,应该就没有大问题,小孩子是不会装病的。

    “吃了饭咱们喝药,喝了药肚子就不疼了,咱们大壮就能吃好吃的了,明天姐姐去镇上,给你买很多好吃的回来。”

    听到姐姐这么说,大壮立马有了精神,一碗疙瘩汤没怎么费劲儿就吃了下去,丁小白放了一半的心。

    赶紧去了堂屋,把第三锅的药煎好倒出来,三锅药汤混在一起,分出一小碗来,小心地端进屋,结果没想到,大壮喝起汤药来,更是没费半点劲儿。

    “姐,真好喝,我还想喝。”小家伙舍不得放下药碗,拿舌头把碗底下的药汁都舔了个干净。

    丁小白笑着揉了揉弟弟的小脑袋,在药熬好的时候,她已经替弟弟尝过了,想着如果不好也先应在她身上,没想到竟然是甜滋滋的味道。

    “这是药,再好喝也不能多喝,我们大壮这么听话,现在躺下歇着,等到晚上的时候就又有得喝了,乖啦。”

    丁大壮听话地躺了回去,没一会儿就拉着妹妹的小手睡着了,丁小朵真是个好妹妹,就那么让哥哥拉着手,肚子饿了也不肯走。

    丁小白感觉自已出了一身的汗,想着大概是这半天忙活的,走到门边,下意识地伸手扶了一下墙。

    “咦?热的。”丁小白赶紧伸手又往里抚摸了一下墙壁,真是热的,不是自已感觉错了。

    “爹,这墙怎么是热的啊?”丁老太太家里也有炉子取暖,却没有火墙这种设备,丁小白才会在看到火墙时这么奇怪。

    “是火墙啊,这有什么稀奇的,咱们村里差不多一半的人家都用了火墙,说起来,第一个砌了火墙的,就是孙大爷家里了。”

    “孙大爷年纪大了,怕冷,前年就琢磨着砌了火墙,村里人还说他瞎折腾呢,祖祖辈辈都是这么过来的,就他非要折腾出新花样。”

    “结果没想到,还真让他给折腾成了,有了火墙,这屋里可是暖和多了,所以好多人家都跟他学着也砌了火墙。”

    说到这里,看到女儿的表情,就知道她想问的是什么了,丁三锁忍不住叹了口气。

    “你奶奶怕花钱,说多少年都是这么过来的,也没怎么着啊,瞎折腾个啥,又是扒墙又是砌墙的,还费柴火,咱家才没有砌火墙。”

    丁小白了然的点了点头,原来是这样,没想到自已住的这间房子,竟然还是这个时空里火墙的鼻祖,这位孙大爷真是个过日子的人。

    不过孙大爷能不能干跟丁小白没关系,她现在只想着能让自家过得更好,既然有了火墙这个先例,那是不是……

    “爹,砌个火墙屋里就暖和这么多了,如果把炕也砌成像火墙这样的,是不是就更暖和了呀?”

    被闺女这么一问,丁三锁倒是怔住了,他之前当然是从来没往这方面想过,但现在想想,好像也不是不行。

    看丁三锁愣在那儿,丁小白就眨了眨大眼睛,“爹,如果咱家起新房子的时候,能有一个烧得热乎乎的大炕,像火墙这么热乎,那得多舒服啊!”

    闺女的话,让丁三锁的心里像是烧开了锅的沸水,这是女儿的愿望,他想要满足,无论如何,他都想要试试,“好,爹给你做。”

    听到丁三锁的承诺,丁小白抿着嘴笑了,挽起了爹爹的手臂,“爹,咱去吃饭了。”

    这个老爹虽然有点愚忠愚孝,却不是教不好的,起码能听进去自已的建议,知道好歹,现在可是越来越顺眼了啊!

    丁小朵被哥哥抓着手,李小禾只能把小女儿的饭端到东屋的炕上来吃,丁三锁、高山、丁小白怕吵着大壮,去了西屋。

    家里连个炕桌都没有,一人端着一碗疙瘩汤,很是有些可怜,几个人却是吃得很香甜,这可是细白面的,平日里哪吃得着。

    吃完了饭,丁小白就安排着,“娘,你下午在家里做被褥,借钱的事儿晚上再说,我和高山着急去看窑,也不知道没人守着能不能行。”

    一窑炭烧出来,可是值十几两银子呢,全家现在就指着木炭出钱,这事儿当然是最着紧的。

    “去吧,去吧,你俩看好炭窑就行,家里的事情不用你们担心,有我和你爹呢,顾得过来。”

    两人到了山上,检查了下炭窑,没有什么问题,这才放下心来,又给窑里加了些柴火,就跑去一边逮麻雀了。

    今天的收获也挺丰富的,逮了五十多只,收入跟卖炭不能比,但它胜在长久啊,不分冬天、夏天,也没有什么淡季、旺季。

    “哎呀……!”看到装进竹篾笼子里的麻雀,丁小白突然一拍脑袋,把高山吓了一跳。

    “怎么了,一惊一乍的?”高山担心地看着丁小白,这丫头一向沉稳,这是要出什么大事儿了?

    丁小白扶着额头,“我忘了告诉孙掌柜,这炸麻雀就算是招人,也不能没限制地可着劲儿做,把人吃厌了,可就没得赚了。”

    “我还以为是啥大事儿呢,我们明天过去告诉他一声不就行了么,又不会一天就吃厌了,你这一声喊,我还以为天要塌了呢。”

    高山笑着调侃了丁小白一句,丁小白气哼哼地瞪着他,“你说的啊,那你可得帮我想着,明天一定把这事儿告诉他,如果忘了看我怎么罚你。”

    高山自然是满口子应承下来,这是他的生意,结果小丫头比他还着紧,比他还操心,这种感觉让他的心口滚烫。

    等到送了小丫头下山,他比平时又多守了一个时辰,实在是想不出还有什么方法,能回报小丫头的这片心意,只能把眼前的事做得更好。

    结果丁小白干等也不见高山回来吃晚饭,只能让丁三锁来喊,反倒又添了一番麻烦。

    晚饭是白面的手擀面条,土豆丝卤子,细白面啊,多难得,兑上卤子吃一口,香得没边儿了。

    又用白嫩嫩的水豆腐炖了个白菜,里面还加了些剁碎的油梭子,见着荤腥了,可真够丰盛的。

    来帮忙做被的几个妇人,都被丁家这份大方给惊着了,对于这样的款待,当然是相当的心满意足。

    想着丁家要是再有什么事,他们一定还来,不用要工钱,丁家这伙食就足够他们惦记的了。

    高山的面条是等他回来现下的,热腾腾地出锅,熏得他差点掉了眼泪,有多少年了,没有这样一进家门就有人做好了吃食等着。

    “快吃,坨了就不好吃了。”李小禾把饭碗往他的面前推了推,他连忙低下头,快速地把面条扒进嘴里。

    “娘,你看看,白面啊,多精贵的东西,咱们家连着吃了两顿,所以说,这好日子不用急,很快就来了。”

    李小禾连连点头,她现在信了闺女的话,只要自已努力,好日子也不是盼不着摸不着的。

    丁大壮也过来凑热闹,“高山哥,面条好不好吃?你多加点卤子,味道可好了,可香了呢。”

    喝了两顿药,又睡了一下午,小家伙此时很有些精神头,看样子好得差不多了,高山抬头冲他笑着道,“好吃。”

    丁小朵也坐到了哥哥的身边,小大人似地道,“好吃就快点吃,别坨了,姐姐给你留了好多呢,锅里还有。”

    高山连连点头,低下头‘呼噜噜’地扒得更快了,丁小白赶紧伸手敲了敲炕席,“你慢着点,别噎着了,手擀的面,一时半会坨不了。”

    高山立马放慢了速度,丁小白就笑得不行,真够听话的,也就不再管他了,转头看向丁三锁。

    “爹,明天还是你看窑,我和娘去镇上买东西,你看看都需要买些啥农具,咱们一次买足喽,省得再用东西的时候不趁手。”

    听女儿说到农具,丁三锁的眼睛亮了,整个人都兴奋了起来,做为一个庄户人家,农具和土地自然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何况大冬天里开荒地,没有趁手的工具真是费力气,他不禁随口就说出了一长串,把李小禾心疼得嘴角直抽抽,但到底还是没有出声拦着。

    丁小白倒是一迭连声地应下了,半点没犹豫,一家人又商量着明天要买的应急物件,这一唠起来就有点晚了。

    “赶紧着,送高山回去吧,天黑透路都不好走了,家里被子不够,不然应该留高山住一晚的。”

    棉花和细棉布是有数的,只够做两床大被,一床小被,褥子只做了薄薄的一个,实在是没有余富的。

    李小禾不放心高山一个人,赶紧撵着丈夫去送,高山哪用得着人送,两人推让着出了门。

    出了丁家的大门,高山到底还是坚持着自已走了,丁小白干脆拉上爹爹去了隔壁里正家里。

    也不用丁三锁说话,丁小白自已就大大方方地张了嘴,“三爷爷、三奶奶,我家想借些银钱和牛车,买些家里急用的东西……”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丁小白的种田生活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丁小白的种田生活》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丁小白的种田生活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丁小白的种田生活》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