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大事不好了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丁小白的种田生活第二百七十三章大事不好了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凤鸣酒楼的红火当然不会是白来的,每个月酒楼都会在固定的日子里,推出几个新的菜式,全国的分店同时推广,那几天简直是吃客们的节日。

    这是别的酒楼拍马也赶不上的福利,谁的手里能握着这么多的秘方子啊,那不是早就发财了?

    也不知道凤鸣酒楼都是打哪儿捣腾来的,肯定是花了大价钱,但其它的酒楼就算是想花钱也买不到,只剩下了眼红嫉妒的份儿。

    至于那些规模小些的食铺子么,丁小白的花样就更多了,毕竟她在现代的时候,除了工作最喜欢的就是研究各种吃食了。

    自从紫鸢居后巷的几间小食铺子试水成功之后,她就知道现在的百姓也是能接受那些口味的,当然就更不担心了。

    毫不犹豫地把那几样都照搬了过来不说,丁小白另外又上市了几样新品,加上她的秘制调味料,简直是横扫了京城内外的食铺子。

    虽然食铺的规模比起酒楼来要小上很多,来消费的大多也都是中下层的百姓,但架不住人多店多呀,月结利润一统计,竟然不比酒楼的差。

    酒楼和食铺越开越大,越开越多,店铺里原料的需要也就越来越大了,半坡村和大斗村的兔子、鹌鹑、鸡、鸭、鹅、猪这些,根本就是供不应求了。

    丁小白抽空回去了几趟,在第一趟回村的时候,她就存了私心,把丁大壮和丁小朵都带到了京城。

    毕竟这边的学习空间和氛围要更好些,两人先是在辅国公府的家学里上课,很快的两个人的成绩就有些藏不住地显山露水了。

    辅国公很是欣赏两个孩子的聪明伶俐,但到底年轻还小,留在家学里跟着先生念了两年,让先生着重培养着。

    两年之后,丁大壮就被辅国公送去了国子监,他是想让丁大壮去太学的,毕竟太学里几乎都是官宦财伐家的公子少年,横向资源更好些。

    不过丁小白跟辅国公长谈了一次,然后把丁大壮送进了国子监,这里的入学全靠学子们自己的本事,不论有谁推荐,都得考试通过了方能进入。

    虽然国子监的贫富差距巨大,但仅从学习氛围上来说,却是要比太学要好上太多了,太学里的学生,两极分化得严重。

    真有聪明肯定的,加上背景强资源好,学得好的便顶了尖了,再有一拨就是为了联系资源,进太学交朋好友的,便是些嚣张纨绔,甚至跋扈无赖之辈。

    虽然有自己这个姐姐做靠山,但自己到底不是辅国公府正经的小姐,少了血脉的羁绊,丁大壮进了那样的学校,怕是不能善了,毕竟狗眼看人低的一向不少。

    丁小朵因为是女孩儿,倒是可惜了,哪怕是学得再好,也是进不了国子监和太学了。

    小丫头柔软可爱,长得好,嘴又甜,倒是得了皇后娘娘的喜欢,叫进了宫里几次,便在丁大壮进了国子监后,把她留在了宫里,陪着四皇子秦钧读书。

    秦钧每天从上书房下课回来,便会跟着丁小朵一起念书做功课,他原本就聪明,再有了丁小朵的加持,成绩简直是突飞猛进,让皇后娘娘更是欢喜。

    两个孩子的安排只是个插曲了,话头再说回来,丁小白回村了几次,主要目的当然是想要帮着两个村子把养殖规模再扩大。

    在丁小白的大力支持,两个村长的带领之下,村子里一片猪哼鸡鸣兔子蹦跶的繁荣景象。

    村民们的生活自然是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只要肯付出点辛劳的人家,手里都有了些余钱,日子逐渐地敞亮了起来。

    当然也有继续穷着的,像是丁家老宅,不屑于在丁小白一家人手下讨饭吃,眼下却是全指着二房提供着全家人的进项。

    二伯娘赵秋兰这时候已经成了作坊里的一名小管事,收入也算是丰厚,搁在以往,借着她的由头,老宅肯定已经过来闹了。

    可眼下全家人大部分的进项都指着赵秋兰呢,再加上丁小白身后有了辅国公这座大靠山,老宅倒是消停得很。

    半坡村和大斗村成为了附近比较富裕的村落,这让邻村人都很是艳羡,娶妻嫁女的也都攀附了上来。

    可村里的养殖规模一扩再扩,她这边却依旧供不应求,毕竟只是村民们在自家发展养殖。

    不是整体的养殖企业,丁小白的的帮助就只能是建议,而不可能是命令,加上村民们又有些保守,小富即安的思想严重,所以到底还是达到了极限。

    可丁小白这边的需求量太大,铺子年年都有增加,再加上原有的酒楼和食铺,货源着实是捉襟见肘。

    虽然也能在市面上购货,但这么大的需求量,疏漏总是难免的,谁也不敢保证不出意外,毕竟家财万贯,有毛的不算。

    总之,求人不如求已,无奈之下,丁小白在保留了铺子原有的供货渠道之外,还是想办法在京郊稍远些的地方,又建起了一个超级大的养殖场。

    既然建了,按照丁小白的想法,自然就是尽量做到自给自足,才能没有后顾之忧。

    所以在丁小白的养殖厂里,鸡、鸭、鹅、猪、牛、羊、兔子、鹌鹑这些就都差不多养齐全了。

    日复一日,辛苦归辛苦,回报也是显著的,京城这边的事业,从最开始的稳定局面,到一步一个脚印地扩张,到眼下终于再一次走上了蒸蒸日上的正轨。

    这一日,又紧忙了些日子的丁小白终于闲了下来,自然是赶紧抽出时间,去辅国公夫人的屋里陪着说话。

    就算是陪祖母聊天,丁小白也没忘了捧两本账册,说话的工夫,手上还在不停地拨拉着算盘,看她忙成这样,辅国公夫人不禁轻叹了一声——

    “你呀,就是太要强了,何必把自己架得这么高呢,钱赚多少是多?年纪小小的,比我这个老太婆还忙。”

    辅国公夫人是真心疼她,自从小白丫头接了骏儿的产业,那利润是看得见的呼呼上涨。

    辅国公的库房是越来越不够用了,可小丫头却是越来越瘦了,虽然有着长身量抽条的原因,但小白的辛苦是有目共睹的。

    就连辅国公都跟她私下里提点了两回,让她叮嘱叮嘱小丫头,不必那么辛苦操劳,府里的银钱够用的,何况还有他们这些大人呢,让小丫头要多注意身体。

    丁小白却是扬着小脸笑道,“祖母,我倒是没觉得有多累,做生意是我喜欢做的事情,做自己喜欢的就不会觉得有多辛苦。”

    说完又扬了扬账本,“而且我也是撵鸭子上架,本来只是想把酒楼开好,结果货源供不上,只能自己想办法,这才又开了养殖场,又买了两块菜地……”

    “精绣坊那边也是,店铺越开越多,名声越来越大,出货自然也是供不应求,不扩大作坊又能咋办,我这也是一步一步给架起来的,没办法呀。”

    辅国公夫人就伸手摸了摸她的小脸儿,“瞧瞧这小脸儿瘦的,只有巴掌大了,真是可人疼的,奈何家里这个姑娘小子的,就没有一个能帮得上你的。”

    家里不管是孙子还是孙女,都是能花不会赚的,小子们花用的同时知道用功读书的已经算是好的了,姑娘们只知道擦胭抹粉做新衣,看着更是糟心。

    每天里花着小白赚回来的银钱,却看不到她的辛苦,到底是自己这个做祖母的,没把孩子们教导好。

    “祖母别心疼,我开心着呢。”丁小白撒娇地拿脸蹭了蹭辅国公夫人的手心,一副舐犊情深的画面,泛着柔美的光彩。

    “您瞧,这个月的收益又增加了不少,下个月还有两间新铺子等着要开张,我高兴都来不及呢,又要多进项了,祖母,您吃个水果,南方来的呢。”

    “你个小财迷。”接过孙女递过来的一丫盐渍菠萝,辅国公夫人笑得合不拢嘴,都不知道怎么劝这个小丫头了。

    咬了一口苹果,才又揉了下小丫头的发顶,“你说你现在又不缺钱,怎么就跟掉进钱眼里似的,府里……”

    她想说府里的银钱足够花用了,宫里那边也照应得过来,不用小丫头这么辛苦了,再伤了身子可怎么是好。

    “夫人,夫人……”祖孙俩正腻歪着呢,辅国公夫人的话才只说到一半,就被跑进来的一个小丫头给打断了。

    “夫人,夫人,大事不好了……”小丫头几乎是连滚带爬地进了屋,辅国公夫人和丁小白惊得同时起了身。

    京城这边一切大好,自从除掉了左相一伙人,宫里宫外都安安稳稳的,眼下若说如果有什么不好,必然是边关的战事了。

    “慌什么,赶紧喝口茶,喘稳当了好好说话。”辅国公夫人这边吩咐着,那边红绫已经递了杯温茶过来。

    小丫鬟赶紧接了茶杯就喝,结果喝急了,把自己呛得咳嗽不止,红绫恨铁不成钢地帮她敲背,“啥事能急成这样?怎么就是个稳不住的。”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丁小白的种田生活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丁小白的种田生活》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丁小白的种田生活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丁小白的种田生活》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