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是小女的荣幸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丁小白的种田生活第三百九十四章是小女的荣幸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所有人都吃得停不下筷子,辣出一头汗也不肯放下,少吃一口都觉得亏的慌。

    挨得近的士兵还好,有眼疾手快的,凑过来偷夹一筷子,也没有哪个将领会真的计较。

    那些离得远的士兵们,就只好干咽唾沫眼馋了,孟长青和刘涵涛,第一次为自己坐的位子后悔。

    “丁姑娘,您这是把我们厨房最精贵的食材,和最不受待见的食材都给做了,难得味道却都如此之好。”

    柳岩茶喝下碗里的最后一口汤,稳稳当当地撂下了碗筷,重新开始跟丁小白说话。

    丁小白已经早早就停下不吃了,吃的时候也只吃了些后厨做的菜,并没有跟桌上的其他人抢菜。

    毕竟是她自己的手艺,想什么时候吃都行,没有必要跟这些将士们抢这一口。

    “嗯,我就是因为看见了毛肚和肥肠,才想到要做这两个菜式的,能得您老说一句好,是小女子的荣幸,还请您老给点评一二。”

    在这个时空生活了这么久,丁小白自然知道柳大厨嘴里说的精贵和不受待见的食材各是哪几样。

    精贵的食材当然是指冬笋、火腿这些,不受待见的食材,就要数毛肚和肥肠了。

    这个时候,很少有人家吃猪下水的,除非是穷人家太久没沾荤腥,又没钱买肉,才会弄些猪下水回去㸆油。

    即便这样,肥肠也是没人肯沾的,主要是不会清洗,就算拿回去㸆油,都老大一股子臭味儿了。

    丁小白也是怕大家吃不惯那个味道,即便她已经清洗得很干净,还是多加了一些辣,把微辣的一道菜变成了中辣,甚至更辣些。

    柳岩茶道,“丁姑娘太客气了,在您面前,咱家可不敢当一句您老,更不敢点评您的手艺。”

    “别的不说,就这两样菜,如果不是您今天过来,咱家已经叫人把它们扔进泔水桶,让养猪的农户挑走了。”

    “您能把咱家要扔的食材做出如此美味,咱家自愧不如,点评可是实在不敢当。”

    因为信服了丁小白的手艺,柳岩茶恁大的年纪,跟她说话都用上了敬语,这跟家世背景已经没关系了,是技艺上的惺惺相惜。

    丁小白赶紧抱拳,“是柳大厨太客气了,跟您几十年的经验相比,我的厨艺才哪儿到哪儿啊?还嫩着呢。”

    “我不过是投机取巧做了点儿新鲜的,才让大家吃起来别有滋味,您老给帮忙看看,这菜拿到酒楼去如何?可还有不足的地方?”

    有柳大厨这个好舌头在,丁小白自然不用再去在意顾锦桐的意见了,这俩人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

    “那还用说么,这几个菜别说是上到酒楼的菜单,就算是拿给皇上品尝,应该也是会被喜欢的。”

    这话也就柳岩茶敢说,到底是伺候了皇上多年的人,换上二一个,也再没资格说出这样的话来。

    “就是有一点可惜,川菜的味道过于浓烈,不适合上御宴,就算是进了方子给宫里,御膳房也是不敢做的。”

    这一点丁小白比谁都清楚,皇宫里忌讳太多,不然整个皇宫,也不会只有皇后娘娘的小厨房里,才会有辣椒烹饪的菜了。

    这还是经过皇上特批的,不然早有看着眼红的妃嫔跳出来,举报一下皇后失德,不尊礼仪了。

    这也是为什么皇后得了比较严重的不消化的毛病,却不敢把消息透露一丝一毫,甚至是御医的原因了。

    “但这几道菜确实是下饭又开胃,咱家虽然之前没吃过川菜,可这个鲜辣的味道一入口,就在舌尖上爆开来的感觉,太美妙了。”

    柳岩茶用丝帕擦了擦额头的汗,“咱家很少有吃饭吃成这么狼狈的时候,可又不得不说,有点儿过瘾。”

    “不知道丁姑娘在炒菜的过程中,都用了哪些佐料,咱家感觉您做出来的菜,鲜香味儿要更浓厚些。”

    丁小白眨了眨眼睛,“川菜的特色就是清鲜醇浓,麻辣辛香,突出麻、辣、香、鲜、油大、味厚。”

    “我这几道菜还不算太重口呢,有机会我给您试试毛血旺,水煮肉片儿,剁椒鱼头,那才真是辣的爽!”

    “川菜最喜欢重用“三椒”,就是辣椒、花椒和胡椒,再加上必不可少的鲜姜,端的是一菜一格,百菜百味。”

    她自然不能跟柳大厨说,自己所做的菜里,还加了自己秘制的调味料,那才是她真正的杀手锏。

    若真论起厨艺来,她跟柳岩茶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能被选上御厨可不只是花架子,几十年的功底更不是闹着玩的。

    眼下能被柳岩茶柳大厨如此赞一声,一个靠的是菜式新颖鲜活,一个靠的就是秘制调味料了。

    两样缺一不可,却也都是她从现代带来古代的,不得不说,有了前世的积累,才让她在这一世活得如鱼得水。

    但这个同时也是凤鸣酒楼最大的倚仗,她无论如何也不能把这个信息透露出去,不然毁的可是自家的生意。

    柳岩茶也清楚,丁小白肯定是瞒了他一些,但两人之间的关系,还没到交浅言深的程度。

    “丁姑娘既然问到了这几样菜能不能上菜谱?咱家给的答案就是肯定的,顺带多话问一句,您跟凤鸣酒楼可有什么关系?”

    这个倒没什么可隐瞒的,这事儿不想打听便罢,如果想要探查,很容易就能查到她对酒楼的生意有插手。

    “我出身辅国公府,凤鸣酒楼是我小叔孙驰骏孙小侯爷开的,这个大家应该都知道,不是什么秘密,也都知道他前几年去了边关打仗。”

    “他去打仗的那几年,家里缺人手,我就接管了酒楼的生意,所以我现在算是酒楼的小东家,酒楼的生意我自然要上心些。”

    在座的诸人都心思微动,凤鸣酒楼的小东家诶,那身家可是了不得,凤鸣酒楼几乎开遍了整个西秦国,哪一间店的生意都足够火爆。

    柳岩茶关注的又是另一个点,“咱家还想问一句,凤鸣酒楼的新菜色,应该就是丁姑娘想出来的吧?”

    这个其实也不难想,新菜色开发出来的时间,正是孙驰骏驰骋边关的那几年。

    “嗯,说起来我也是无意之中想到的,小叔当初为了抵御番邦对我西秦国的要挟,种出了辣椒。”

    “这个事儿在座的各位应该也都知道,我小叔就是因为培育出了辣椒,才被升了靖国侯。”

    “我就想着,既然费了这么大的心力种出了辣椒,那辣椒除了煮水之外,可否还有其他的功能和做法?”

    “所谓无知者无畏,年纪小嘛,天不怕地不怕,也就敢乱来,可有时候,新东西就是这样被捣鼓出来的。”

    “你们老一辈的技术都成型了,不会也不敢轻易改变,我们却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结果反倒错有错招了。”

    “捣腾出了第一道菜,之后就越鼓捣越有劲儿,渐渐的,研究的品种越来越多,就成了一道菜系。”

    话音儿将落时,丁小白心里抖了一下,她刚才好像说过,之所以叫川菜,是出自于巴蜀地区,那不是跟自己现在说的自相矛盾了吗?

    果然多说多错,好在似乎没人注意到这个点,丁小白赶紧闭了嘴,不再说话了,可柳岩茶的问题还没问完。

    “咱家还有个不情之请,丁姑娘能否把酸辣汤的做法教于咱家,姑娘放心,咱家不是学了方子有什么想头。”

    “您大概不知道,以前不管是军营里冬天训练,还是军队冬日里上战场,冻死冻伤的将士都不少。”

    “后来有边境小国进献了辣椒,冬日里给士兵们熬些辣椒水,情况才多少改善了些。”

    “可那辣椒水真不是好喝的,我试过一次,喝进去跟上刑差不多,五脏六腑都跟着了火似的,过后更有些不方便。”

    柳岩茶所说的不方便,丁小白当然明白,就是会有些士兵肠胃不服,导致拉肚子,重要部位也会因此肿胀充血,滋味有点难言。

    “咱家刚刚喝了这个酸辣汤,感觉现在整个人都暖烘烘的,却又不像辣椒水那样刺激。”

    “咱家就想着,能不能跟丁姑娘求了这个方子,以后冬日里,咱家就能熬给将士们喝,也能让他们少遭些罪。”

    “咱家跟丁姑娘保证,方子出您的嘴,入咱家的耳,再不会被第三人知道,丁姑娘可否考虑考虑?

    没想到柳大厨求方子为的是这个,丁小白瞬间肃然起敬,她之前也只是心里有这方面的想法,还没想着实施呢。

    “柳大厨,您千万别跟小女说这个求字,能为将士们尽一点心力,是小女的荣幸。”

    “反倒是小女要谢谢柳大厨,您能如此为将士们着想,是宿卫营所有将士的福分。”

    此时的饭堂,虽然不是最大的一间,可也坐着一两千人呢,但堂内落针可闻,鸦雀无声。

    偌大的饭堂,只听得见丁小白一个人清脆悦耳的声音在回响,全体将士的心里,都翻滚着无声的激越和感动。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丁小白的种田生活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丁小白的种田生活》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丁小白的种田生活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丁小白的种田生活》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