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猪满月酒红包里欠条(附《圆觉经》概述)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缆镇语录小猪满月酒红包里欠条(附《圆觉经》概述)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小猪的满月酒和红包里的欠条

    >

    > 小山村。

    > 相互送礼之风甚盛。

    > 红白婚丧自然不用说。甚至还有生小孩的“落地酒”,到了周岁又有“生日酒”。

    > 不送又不好意思。日子久了,人人都深以为患,却又无可奈何。

    > 身在社会,心不由已!

    > 且说小山村有个老汉,名唤张老三,这此年的确送了不少礼。

    > 而眼下,女儿全已嫁出,儿子也已成家,实在无借口把送出的“份子钱”捞回来。

    > 于是,张老三夫妻俩很是烦恼,而眼下又急着要钱去应付必要的开支。

    > 恰巧,张家的老母猪很是争气,一口气下了十只小猪,而且只只健康。

    > 张老三看着将近满月的小猪,一拍大脑,灵机一动,大叫:“有了!”

    > 说完对老伴耳语了起来。老伴一听大惊:“行吗?给小猪过满月酒,村子里可是头一遭。”

    > 不行也得行,豁出去了!

    > 张老三命三个儿子全部出动,遍告回邻小舍,当然是送了份子钱的。三天后,到张家吃小猪的满月酒。

    > 听到这个消息,举村哗然。

    > 只有收了张老三份子钱的人心知肚明:不管小猪还是小孩的满月酒,收了钱的该送回去了。

    > 三天后,张家张灯结彩,大摆酒席。无一例外,到场的宾客都在入席前交上了应交的用红纸包的份子钱,而且都满脸堆笑,齐祝张家十只小猪健康成长,卖个好价钱。

    > 入夜。

    > 张老三清点红包,满心欢喜,昔日一次一次送出的份子钱一日之间全收回,让人心花怒放。

    > 当拆开最后一个红包时,张老三呆住了:里面竟有一张欠条和一封信。

    > 欠条云:兹有李大欠张老三份子钱100元。李大(指印)。X年X月X日。

    > 信是这样写的:

    > “张三叔:对不起!因实在无钱,只好先送上100元,另外100元打了欠条,秋后卖了粮再补上。这个月,我一共要付出十个份子钱,总计1600元,再加上小儿学费500元,实在是穷于应付。只好出此下策,请张三叔原谅!”李大(指印)。X年X月X日。

    > 张老三读罢长叹:“也真难为了李大这孩子!这该死的份子钱!”

    > 说完把李大的欠条撕了个粉碎,扔进了灶间。

    > 老伴大叫:“你疯了,撕了欠条,100元问谁要?”

    > 张老三摆了摆手:“算了!算了!这该死的份子钱!”

    附录:《圆觉经》概述

    1

    概 述

    ■ 经文内容

    全经通过文殊师利、普贤、普眼、金刚藏、弥勒、清净慧、威德自在、辩音、净诸业障、普觉、圆觉、贤善首等十二位菩萨与佛陀的问答,阐明了“大圆觉”的殊胜妙理,为不同根机的众生开示了各种适宜的修行方法,期待众生能够因此得以随顺悟入圆觉境界。

    受持读诵《圆觉经》具有无量功德,对待本经的态度应当如同敬佛一般。

    ■ 经文结构

    《圆觉经》一卷,按照佛经可分“三分”的方法分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

    序分叙述佛陀说法的处所。正宗分由十二部分组成,分别是十二位菩萨所请的问题及佛陀的说法。最后“贤善首菩萨章”,末尾叙述金刚、天王、鬼王等誓愿护佑持经人,则属于流通分。

    2

    经 题

    《圆觉经》,全称叫《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 何为“大方广”

    “大方广”是说本经的属性非常殊胜。至极无外称为“大”,理正无偏称为“方”,理包无限称为“广”。

    《圆觉经》立足于圆满觉性,讲述一乘实相之理,具备“大”、“方”、“广”三种属性,因而在经名前冠以“大方广”以显示出该经的殊胜地位。

    ■ 何为“圆觉”

    什么是“圆觉”呢?圆觉,就是圆满的觉性,是指佛在果位时所亲证的理性,具足万德,圆满周备,灵明朗然。从本体来说,圆觉被称为“一心”;从因地来说,圆觉被称为“如来藏”;就性质而言,圆觉与真如、佛性、法界、涅槃、菩提等,毕竟同一。

    古来大德在诠释“圆觉”的时候指出:“统众德而大备,烁群昏而独照,称为圆觉,其实皆为一心。背之则为凡,顺之则为圣;迷之则有生死,悟之则息轮回。亲而求之,则止观定慧;推而广之,则六度万行。引而为智,然后为正智,依而为因,然后为正因,其实皆为一法”。

    说明“圆觉”其实就是我们的“心”,心迷则不见圆觉,心悟则圆觉朗照。终日圆觉而未尝圆觉者为凡夫;欲证圆觉而未极圆觉者为菩萨;具足圆觉而住持圆觉者为如来。

    ■ 何为“修多罗”

    “修多罗”,是梵语,汉译为契经。契者,契合的意思,也就是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经者,轨范的意思,是指那些可作为人生轨范的言辞。

    ■ 何为“了义”

    “了义”,是说理非常透彻究竟的意思。凡直接、完全阐述佛法究竟义理的言教,称为“了义教”,而载明上述言教的经典,称为“了义经”。至于那些为了顺应众生根机而方便宣说的教理则称为“不了义”。

    3

    译 者

    本经的翻译者是佛陀多罗,中文意思:觉悟救世。

    佛陀多罗来自北印度罽宾(也就是现在的克什米尔)。据《佛祖统记》记载,公元655年,佛陀多罗带着梵文佛经来到洛阳白马寺,在那里翻译出了这部《圆觉经》。

    唐代太和年间,禅宗的圭峰宗密禅师对《圆觉经》进行整理注疏,并不遗余力加以弘扬。到了宋代,东京汴梁、山西太原、四川巴蜀一带,都盛行讲《圆觉经》。

    一切法都是圆觉妙心的显现

    每一法都周遍法界

    觉性同样也是周遍法界

    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缆镇语录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缆镇语录》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缆镇语录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缆镇语录》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