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盘(附录:漫谈中药保健(56))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缆镇语录地盘(附录:漫谈中药保健(56))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地盘

    现在,凡有学校的地方,便会有这么一块地盘:小摊贩云集,卖水果的,烧烤的,烙油煎饼的

    ,或卖旧书刊小文具之类……

    起初也不会有争地盘这回事。

    那时老吴还没有下岗,吴老太还在经营二台电子游戏机,还做童帽。

    后来,老吴的厂子终于大减人,脾气很倔的老吴第一个下了岗。祸不单行,吴老太在缆镇小学

    门口的二台电子游戏机在一次大检查中被封存。雪上加霜的是童帽厂积压严重,童帽外加工全

    部停止。

    一下子,老吴一家陷入了困境。由于近年缆镇大搞建设,老吴的土地早已名存实亡,只能领到

    村里的一些补助!一家人要吃饭,大女儿念初中,小儿子读小学,每月都在花钱。

    老吴家唯一的收入便是房租了。近年来,缆镇打工者日渐增多,老吴便把空着的一间三层楼租

    了出支去,一年也弄个五、六千元,刚够儿女教育费用。

    不久,老吴找到一个工作,帮本村电工当学徒。专门承接室内电线安装业务,每月600元,本

    来老吴嫌丢面子不想去,被吴老太一阵抢白,终于放下架子,当起学徒来。

    这时,眼尖的吴老太也觅到一条生财之道:学老柴妻子一样到缆镇小学门口卖水果。

    老柴不是缆镇本地人,老家在离缆镇40里的乡下,代教以后租吴家的房子,每月100元,柴妻

    则在校门外卖水果。

    凭着老柴在校中的优势,许多学生都光顾柴师母的水果摊。因此,众多的水果摊中,柴妻的生

    意最好!日久了,校门口便只剩下柴妻一个摊了,其他人自知无力竞急,另选地方而去了。

    如今,吴老太也要来插一手,这不是存心同柴妻争地盘吗?

    其实,卖水果是比较简单的,烧烤、烙油煎饼则需一定的技术性,吴老太是无法经营的,虽然

    水果摊经营者全是外地人,但吴老太还是选择了卖水果!

    说干就干!

    吴老太准备了二天,不声不响地在柴妻水果摊相距20米处支了个水果摊。

    当柴妻发现时,吴老太已红红火火地做了几笔生意。

    任何人都有喜新厌旧的性儿,吴老太一则是新摊,东西新,秤头足,服务热情,于是学生争向

    往吴老太摊上挤。

    一日下来,吴老太几乎全部卖光了,而柴妻则门可罗雀,生意奇差。

    收摊时,柴妻有意踱到吴老太摊前,狠狠地白了一眼,扬长而去。

    吴老太一呆,心里一个激灵,便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了!这妇人恨我,莫不是要整我,老娘不怕

    !

    当夜,老柴来到吴家,很客气地对老吴说:我的房子下个月8号租期满了,我不想再租了,同

    事家有空房子,想换一换空气。老吴不以为意。

    第二天,一楼前半间住户(后半间为公共厨房)老扁(踏黄包车的)也来说下月10号租期满想

    搬到一个老乡那里去。

    第二天夜里,二楼二对小夫妻(在厂里打工的)也来说,下月12号期满不住了,厂里也许要统

    一租房。

    这时,吴老太似乎明白了什么事情将要发生了一样。

    而此刻,吴老太的水果摊生意正红,她正陶醉在每夜点人民币的兴奋之中。

    第三中天午,三楼后半间做车床的小毛头(三楼前半间是老柴住的)进来说,生意不好做,下

    月15号也许要走人了。

    这时,老吴夫妻俩完全明白了:全是水果摊惹的祸!

    原来,柴妻被吴老太抢了生意,心生恨意,遂下压力给老柴。

    老柴平素在租住户中很有威信,而且多年一个人收水电费,很受众人敬重,再加上老柴夫妻人

    缘好,乐于助人,众人于是在柴妻导演下出演了一出退房活剧!

    但是,当众租住户第二次来下通碟时,老吴才明白吴老太的水果摊真的惹了祸!

    老吴是精明之人,一算,如果真的众人退了房,虽说过一二个月之后也有他人租住,但会损失

    不少。其损失肯定大过水果摊的收入,老吴于是劝吴老太的水果摊另觅他处谋生。

    吴老太也是个倔性子,一听火了:还怕真的没人租房?我不信邪!水果摊生意正好,哪里也不

    去!

    天知道,新的一月刚过1号,一楼踏黄包车的老扁走了。

    其实老扁并不真心想走,而是家中老父与人争宅基地被人打了,他要回去复仇!

    这一下子可惊坏了吴老太:狼真的来了?

    但她真的不信邪。仍不动心。

    4号那天,老柴家来了几个学生,帮老柴搬了许多东西下楼,然后叫一辆黄包车,扬长而去,

    也不知搬住何处?

    老柴又放出声来:要搬家了,8号全部搬完。

    这一把可真的吓桓了老吴,老吴终于对吴老太下了死命令:明天水果摊挪位,否则将损失无穷

    尽!

    刚好村边有一古庙经有关部门批准重开山门,香火正旺。

    庙里管事的是老吴远亲表叔公,于是开了口子:特许吴老太在庙门口卖水果(大多数人上香的

    人要买水果供献佛祖,人称供果)。

    这一下子好了!

    于是争地盘之事也平息了下来。

    老柴也不搬家了。

    其他几家也没了什么动静。

    一楼也马上住进了一个老柴介绍来的同事!

    哎!

    世事便这样奇妙!

    附录:漫谈中药保健(56)

    立夏后,如何养生与保健?

    进入立夏时节,人们新陈代谢加快,心脑血液供给不足,常烦躁不安、倦怠懒散。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恰当补充营养物质是夏季正确的养生保健方法。

    立夏之后要做好防中暑、防食物中毒、防发热痢疾等措施,有慢性病的人尤其是心脏不好的人要做好调理。

    主要从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四个方面做起。

    防中暑、晒伤

    1.出门前半小时涂抹防晒霜。

    2.戴遮阳帽、墨镜,打遮阳伞。

    3.每日保证充足饮水量,多喝绿豆汤、淡茶水,减少碳酸、含糖饮料的摄入。

    4.尽量避开11时至15时高温时段外出。

    5.每日进食足够的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纤维素,增强对抗紫外线辐射的能力。

    预防食物中毒、夏季腹泻

    1.平衡膳食,戒烟限酒。

    2.保证饮食卫生。

    3.在家做饭时,生、熟分开,使用不同的案板和刀具。

    4.不吃过冷或过热的食品,少吃冷饮、冰激凌。

    5.少吃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6.室内空调保持26度左右。

    预防季节性疾病、传染病预防细菌性阿米巴痢疾、急性食物中毒、中暑、热射病等季节性疾病。在人多、封闭的环境内,佩戴口罩预防传染性疾病,做好口鼻手的卫生清洁。平衡膳食,早睡早起保持充沛体力,提高自身免疫力。防蚊虫叮咬立夏后蛇蚁蚊虫的繁殖活动也变得频繁,外出郊游尽量穿长衣长裤,喷抹驱蚊水,以免被叮咬。规律作息,适量运动夏季来临,昼长夜短,早睡早起不熬夜。根据年龄、身体状况合理运动。不要在炎热的时候做大量训练,严防中暑、脱水、休克。运动选在早晚温度低的时段,时长合理,运动适量。

    小劳”——健康长寿的秘诀

    药王孙思邈有句名言:“道家养生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且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运动故也。”

    “小劳”—— 健康长寿的秘诀

    古今中外的寿星,大多是勤于“小劳”的实践者。有人对新疆地区部分长寿者进行调查,发现73%的寿星都是长期从事农业劳动的农民。阿克苏地区的10位百岁老人,其中8人是体力劳动者。广西巴马地区90岁以上的老人,几乎全是体力劳动者。

    曾有一位农民寿星——冉大姑,直到晚年仍精神矍铄,满面春风,能吃能睡。她104岁时不仅下田参加劳动,且养了3头大肥猪,105岁那年参加全国人大会议时,人们问她高寿而健康有何秘诀,她风趣地回答说:“秘方是天天劳动,补药是阳光和风雨。不信,你们试试看。”

    她一生从不吃药,最后无疾而终,享年109岁。日本对一些百岁以上老人的调查也发现,有半数在75岁时,三分之一在80岁~84岁时,仍没有中断体力劳动,至于脑力劳动者中的寿星,也几乎无不热爱劳动或喜好运动,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对王公贵人好逸恶劳而体弱多病,农夫平民勤劳而身强刚健之理,论述得淋漓尽致。他说:

    “王公贵人所以养其身者,岂不至哉?而其平居常苦于多疾。至于农夫小民,终岁劳苦,而未尝告疾,此其故何也?

    夫风霜雨露寒暑之变,此疾之所由生也。农夫小民,盛夏力作,而穷冬暴露,其筋骸之所冲犯,肌肤之所浸渍,经霜露而狎风雨,是故寒暑不能为之毒。

    今王公贵人,处于重屋之下,出则乘舆,风则袭裘,雨则御盖,凡所虑患之具,莫不备至。畏之太甚,而养之太过,小不如意,则寒暑入之矣。是以善养身者,使之能逸而能劳,步趋动作,使其四肢狃于寒暑之变,然后可以刚健强力,涉险而不伤。”

    我国古代300多位皇帝的平均寿命不足40岁,尽管他们的死因很多,但终年养尊处优、出舆入辇无疑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人的体力劳动日趋减少,劳动强度亦大大降低,过于安逸少动,致使机体各系统、器官的功能降低,免疫力下降,引起种种疾病的发生。

    人们把一些体态肥胖、四肢疲软,易患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的人,称为“现代闲逸病”患者。不少专家认为,消除“现代闲逸病”的方法就是“勤”,不可忽视劳动的健身作用,要勤于参加各种生产劳动或体育锻炼,以达到养生、健体的目的。

    劳动为什么有助于健康长寿呢?

    首先,劳动能运动形体、流畅气血、锻炼筋骨,起到调节精神的作用。经常劳动,可以促进饮食的消化,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改善心肌的营养和新陈代谢,增强神经、肌肉的弹性和张力。

    其次,体力劳动是防止早衰的重要手段之一。步入中年之后,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组织器官都会出现老化。经常劳动的人,可增加肌肉的新陈代谢,减慢生理性萎缩,从而有效地防止或延迟关节僵直、骨质疏松等衰老现象的发生,为健康长寿打下良好基础。

    当然,劳动还可以增长知识,积累经验,开启智慧。当付出的辛勤汗水变成累累果实时,更能使人心情舒畅,增加生活的情趣。劳动还可作为一种享受,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写的即是这种心境。

    劳动有益于健康长寿,但要注意量力而行,劳逸结合,例如当外界条件恶劣时,应暂时避开;长时间的劳动时,要适当休息。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因年龄增长而体力逐渐衰减,要适当减少劳动强度,以“常欲小劳”,适可而止为宜。也就是说,劳动运动必须要掌握好尺度,并非是时间越长越好,强度越大越好。那么这个尺度应如何把握?

    药王孙思邈有句名言:“道家养生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且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运动故也。”

    “小劳”原理如“流水不腐”

    “小劳”就是强度较小的运动,“常欲小劳”就是经常运动,喜欢运动,养成喜欢运动的习惯。但要记住,不管做什么运动,“大疲”及“强所不能堪”均不可取。锻炼到大汗淋漓、筋疲力尽,已是“大劳”了。咬着牙挑战自己身体承受力的极限,只会伤身。

    “常欲小劳”的养生原理,孙思邈没有明言,只用了一个比喻。说它的原理和“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一样,都是因为运动的缘故。实际上,这种养生方法是源于古人对人体生理、病理的科学认识。

    《吕氏春秋·达郁》说:“凡人三百六十节,九窍、五藏(脏)、六府(腑),肌肤欲其比也,血脉欲其通也,筋骨欲其固也,心志欲其和也,精气欲其行也。若此,则病无所居而恶无由生矣。”

    这段话说明,健康的人体,是肌肤细密,筋骨坚固,心志安和,血脉、精气畅流周身,运行不止。一旦气血不畅通,就会导致各种疾病的产生,因此保持气血畅通是养生防病的主要目标。

    那么,如何才能保持气血畅通?唯有“形动”才能使气血流畅。但“形动”并不是无节制的运动,因为过度的运动将使人的气血消耗太多,造成所谓“五劳、六极”。故《黄帝内经》提出“形劳而不倦”的运动尺度。

    三国时期的名医华佗,进一步将这个尺度细化。他强调运动不可过量,他对弟子吴普说:“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体中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沾濡汗出,因上著粉,身体轻便,腹中欲食。”华佗认为,当运动到了“沾濡汗出(衣服微湿)”时就应停止,接着涂上爽身粉,身体便觉得轻松便捷,腹中想吃东西了。

    而孙思邈的“小劳养生法”,正是建立在前人的认识和经验上,此外,他也明确提出锻炼应以“汗出为度”。

    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说:“养性之道,莫久行、久立、久坐、久卧、久视、久听。盖以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立伤骨,久坐伤肉,久行伤筋也。”这里指出步行也要适度,以免“久行伤筋”。

    孙思邈还在书中详细记载了许多“小劳养生法”。如按摩法中的摩面、摩腹、摩耳、叩齿、鸣鼓、松腰等。导引法中的老子导引法、华佗五禽戏等。吐纳行气法中的调气法、胎息法等。形成了“小劳养生法”比较完整的体系,对后世运动养生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小劳”使孙思邈充满了活力。据《唐书》记载,孙思邈年近百岁时仍“视听不衰”得益于“小劳养生法”,孙思邈成为古代最长寿的名医之一。

    小劳养生法践行者陆游:故故小劳君会否?

    长寿诗人陆游,是孙思邈小劳养生法的践行者,他在《书意》诗中写道:

    整书拂几当闲嬉,时取曾孙竹马骑。

    故故小劳君会否?户枢流水即吾师。

    陆游闲时整理一下书籍,打扫一下几案,有时还童心大发拿曾孙的竹马来骑。不要以为他是没事找事做,其实他是在锻炼身体。

    孙思邈的小劳养生法,运动方式灵活,体能消耗少,技术要求低,经济负担小,随便做做也可收到一定的健身效果,只要持之以恒,对健康大有裨益。而且这种方法与近年流行的“轻体育、愉快运动”有异曲同工之妙。

    现在很多人喜欢步行锻炼,而步行也应遵循“小劳”的原则,要“量力而行”,微微出汗即可,切勿“大劳”。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缆镇语录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缆镇语录》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缆镇语录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缆镇语录》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