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 进 孤 独(附录:漫谈中药保健(345))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缆镇语录走 进 孤 独(附录:漫谈中药保健(345))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走 进 孤 独

    走进孤独,

    听别人唱西北风,

    唱故乡的云,唱红高梁。

    走进孤独,

    听檐头雨声滴答,

    看鞋底掀起泥泞。

    走进孤独,

    紧捧失意的头,

    圆睁疲倦的眼睛。

    走进孤独,

    看到镜中的自己,

    潇洒依然。

    一杯茶提神

    两杯茶醒脑

    三杯茶醒心

    一杯清茶让人如沐春风

    茶让人舒服

    是因为茶中自有谦卑

    不争不争才是争,

    不争才让人舒服人

    让人舒服,是因为人胸中有实力

    中药——覆盆子

    收涩药之固精缩尿止带药

    收涩药:凡以收敛固涩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各种滑脱病证的药物,称为收涩药,又称固涩药。

    收涩药分类:可分为固表止汗药、敛肺涩肠药、固精缩尿止带药三类。但某些药物具有多种功用,临床应用应全面考虑。

    第三节 固精缩尿止带药

    本类药物酸涩收敛,主入肾、膀胱经。具有固精、缩尿、止带作用。某些药物甘温还兼有补肾之功。适用于肾虚不固所致的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带下清稀等证,常与补肾药配伍同用,宜标本兼治。

    本类药酸涩收敛,对外邪内侵,湿热下注所致的遗精、尿频等不宜用。

    来源:覆盆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华东覆盆子的干燥果实。主产于浙江、福建、湖北。夏初果实由绿变绿黄时采收,除去梗、叶,置沸水中略烫或略蒸,取出,干燥。本品气微,味微酸涩。以个大,饱满,色黄绿者为佳。生用。

    相关名字:覆盆、乌藨子、小托盘、山泡、竻藨子

    产地:主产于浙江、福建、湖北。

    性味归经:甘、酸,温。入肝、肾、膀胱经。

    功效:益肾固精缩尿,养肝明目。

    附录:漫谈中药保健(345)

    张景岳、甘温脾肾、熟地……认识中医流派之温补派

    中医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诸多各具特色的学术流派,其中温补派是当下最流行的中医流派。温补派的“武功秘籍”和“武器”是什么?来听听温补派传人讲述温补派的历史传承。

    温补派的创始

    图片

    温补学派认为脾阳和肾阳是人体正气的来源,护好正气,就能达到预防疾病、健康长寿的目的。温补派在六经辨证和脏腑辨证的基础上,提出了八纲辨证。先定病位再辨证,同时配合相应的方药,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张景岳是温补派的开创者之一。张景岳注重吸收不同时代医家关于脾肾阳气的思想,同时他还借鉴寒凉派、滋阴派的学术思想为己所用,最终写成了六十四卷《景岳全书》,对后世影响深远。

    温补派的传承

    薛己提出了要注重温补脾肾的观点,这对温补派的创立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赵献可强调命门学说,关注肾阳虚;李中梓认为肾为先天之阳、脾为后天之阳。他们都是温补派的代表人物。

    温补派的“武功秘籍”

    甘温脾肾、阴中求阳

    图片

    甘温脾肾:甘入脾,甘味药物可滋养脾肾;同时温补派采取的方式为甘温缓补,慢慢地补足脾阳肾阳,避免出现上火的情况。

    图片

    阴中求阳:阳主生发、阴主成形,阴阳对立也互为根本。温补派认为要补脾肾的阳气就要补到根本,这就需要找到阴作为支撑。

    温补派的武器

    01

    右归丸

    图片

    右归丸是温补派的常用方剂,既体现了甘温脾肾的思想,也可以脾肾双补。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容易出现白发多、夜尿多、手脚冷、腰膝酸软和大便偏烂等症状,适合服用右归丸来温补。

    图片

    张景岳在补肾补脾的过程中善用熟地,人送雅号“张熟地”。在温补的方子中加入熟地,可以平衡阴阳的关系,让阳气的来源有了物质基础,这也体现了温补派“阴中求阳”的思想。

    图片

    温阳补肾茶中,熟地、黄精、补骨脂可补肾,枸杞养肝,肉桂助温肾阳,陈皮是健脾胃的气药,整个方子补而不滋腻。适合精力透支、有虚损的人群长期服用,可补充能量、改善气色。

    图片

    朱丹溪、滋阴降火、黄柏和知母……认识中医流派之滋阴派

    中医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诸多各具特色的学术流派,其中滋阴派最受女性欢迎。滋阴派的“武功秘籍”和“武器”是什么?来听听滋阴派传人讲述滋阴派的历史传承。

    滋阴派的创始

    图片

    滋阴派提出了“阴难成而易亏”的观点,主张通过滋阴的方式治疗各类杂病。滋阴派形成于浙江,对江、浙、沪一带的中医学术流派有深远的影响。

    朱丹溪是滋阴派的创始人,他年轻时为儒生,有扎实的理学根基,40岁开始学医,并拜寒凉派开创人刘完素的再传弟子罗知悌为师。朱丹溪虽然起步晚,但是进步快,最终成为“金元四大家”之一。

    滋阴派的传承

    朱丹溪有四位传人,他们也是滋阴派的代表性人物,分别是王安道、戴思恭、赵道震和汪机。其中,戴思恭提出了“阳易亢而阴易亏”的观点,汪机是新安医派的奠基人。

    滋阴派的“武功秘籍”

    滋阴降火

    图片

    阴虚火旺是很多慢性杂病的病因,因此要从滋阴和降火两个维度同时去治疗。

    滋阴派的武器

    01

    大补阴丸

    图片

    大补阴丸为朱丹溪的原方,由地黄、龟甲、猪骨髓、黄柏和知母五味药物组成。其中,熟地、龟甲和猪骨髓可滋阴,黄柏、知母功效主要为清热,而龟甲、猪骨髓和阿胶也是滋阴常用药。

    大补阴丸适用于治疗阴虚火旺引起的各种病症,比如肿瘤、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术后、产后大出血,或是有严重抑郁焦虑情绪的失眠患者。

    02

    知母和黄柏

    图片

    知母和黄柏是一对经典的药对,也是滋阴派的两味常用药。黄柏苦寒、入肾经、清肾中之火,知母辛寒、入肺经,两味药从不同的角度起到降火清热的作用。

    图片

    知柏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添加了黄柏和知母而制成,适用于阴虚火旺症状较为明显的患者,其常见的症状有一阵一阵潮热、心烦、有睡眠障碍或耳鸣等。

    专家提示:知柏地黄丸能否服用、服用多久需要遵医嘱。

    图片

    如果阴虚火旺的症状不明显,或者处于治疗后的康复期,可以使用这款知柏桂枣茶做代茶饮。知母和黄柏各6克,肉桂2克,大枣两枚,用沸水重拍做代茶饮,此为一天的用量。

    如果服用后症状没有缓解,反而逐渐加重,需要及时就医。

    图片

    李东垣、调理脾胃、补中益气汤……认识中医流派之补土派

    中医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诸多各具特色的学术流派,其中补土派对于保护脾胃有流传千载的绝招。补土派的“武功秘籍”和“武器”是什么?来听听补土派传人讲述补土派的历史传承。

    补土派的创始

    图片

    中医将脏腑与五行相对应,其中脾胃属土。补土派通过研究脾胃功能来解释人生病的原因,再通过调整脾胃来治疗疾病。

    图片

    补土派提出了内伤的学说,采用脏腑辨证的诊断方式,启蒙了后世中医学术流派,并独创了通过调整脾胃升降功能来解决致病的内伤因素。

    李东垣是补土派的创始人,他家境殷实,20岁时其母生病、不治而亡。于是他愤而学医,并花重金拜师,希望能够救治更多的病患。

    事实上,李东垣也做到了这一点,史书上记载被他救活的人不可遍举

    李东垣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体会用调理脾胃的办法治疗疾病,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随后,他写成了《内外伤辨惑论》,讲述如何分辨外感和内伤引发的病症。

    补土派的传承

    李东垣的弟子罗天益整理了《内外伤辨惑论》和《脾胃论》,另外还把李东垣的经验和医案整理成《兰室秘藏》。后世很多医家根据补土理论发展自己的学说。比如明代薛立斋提出脾肾双补、李中梓提出先天脾胃后天肾、叶天士提出了胃阴虚……补土派的理论被很多人学习,以至发扬光大、世代相传。

    补土派的“武功秘籍”

    土为中轴 以轴为纲

    图片

    无论是脏腑中的脾胃,还是五行中的土,都位于中间的位置,也就是“轴”。补土派认为脾胃就是人体气血阴阳升降的枢纽,起到“中轴”的作用。

    李东垣认为,元气可以保护人体,如果元气受损人就会生病。元气要靠胃气的滋养,所以脾胃这个中轴出了问题人就会生病,调整脾胃功能人就能恢复正常。

    补土派的武器

    01

    补中益气汤

    图片

    李东垣开创补中益气汤最初是用来治疗内伤发热,随着后世医家的不断研究实践,现在多用于补脾。方中柴胡和升麻最为重要,可以助升脾气。

    补中益气丸适用于治疗饮食过多或是过于劳倦引发的症状,或是脱垂、脏器脱垂等下陷类疾病。服用前最好请专业医师辨清体质,否则容易导致上火。

    02

    黄芪

    图片

    黄芪补脾胃之气,可上升阳气、通达全身,是补土派经常使用的一味中药。黄芪质地较为致密,泡水时量略大,20克-30克为宜。

    图片

    经常熬夜、过于劳倦,可以取黄芪20克、麦冬15克泡水做代茶饮,既健脾又养阴。如果服用后口干舌燥,则不适合使用该方。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缆镇语录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缆镇语录》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缆镇语录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缆镇语录》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