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第九十六章 新时代的先声
何夕说道:“燕王殿下有所不知。这里是棉麻结合的。丝绸暂时不行。之所以现在用麻,是因为在高丽有大量的麻料。正好用了。辽东棉花种植不够,我已经派人四处采购棉花了。估计今年冬天,就能用棉花了。”
燕王说道:“棉花也可以吗?”
何夕说的一样的。
燕王忽然脸色沉下来了。他说道:“父皇,这------”
他不知道该怎么说了。但是他虽然没有对皇位的想法了。但是毕竟是大明皇子,更清楚自己与大明休戚与共。看见如此大的隐患,不能不提醒。
麻布也就罢了。
虽然麻布依然是大明百姓日常穿着,但是麻布有天然问题,不够保暖。自从朱元璋大力推广棉花种植,二十年来,棉花遍布天下。各地纺织业也从织麻布,变成了棉布。
麻布已经成为小众了。
达官贵人们一般不穿麻布,即便有一些百姓穿麻布,也不是他们买来的。而是他们自己织的。所以,即便麻布再便宜,他们也不会买的。但是棉布不一样。
棉布已经成为大规模流通的商品。规模之大,已经在丝绸之上了。
有大批百姓依靠棉布这个产业为生。
而今这里才有几百台这种新式织布机。产量就这么多。等全部生产起来,那些百姓该怎么办?这里面风险太大了。
燕王虽然政治上不敏感。但是他也知道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那就是大明的根基,也是朱家的根基,不在士大夫身上,不在勋贵身上,而在大明小民身上。
朱元璋均平天下的道路之中,让太多的百姓得到好处了。正是因为全天下百姓都认为朱元璋是皇帝。朱元璋才能杀伐果断,说杀谁就杀谁。也不怕下面造反。因为民心思定。大家都忙着过日子的。谁有空和你玩造反的游戏。
百姓是最容易满足的。
就好像何夕办郭桓案的时候。嘉兴的百姓明明被加了六倍的赋税。但是百姓依然沉默。不是不知道痛,而是还有活路。这也是大明绝大多数百姓的写照。
说大明洪武年间,是人间天堂,自然是假的。但是朱元璋到底创造出一个大多少人能活下去的社会。
故而大多数百姓都在努力活着,个别达官显贵,或者士大夫们,想要造反,是没有跟随的。暗流之所以是暗流,那就是他们得不到沉默大多数的认同。
但是这不一样。
燕王看不到更远的东西,但是他知道,这东西会引起民乱的。
朱元璋其实比燕王看着更清楚,咳嗽一声,说道;“老四,闭嘴,没有人将你哑巴。继续看。”
朱元璋的心思比燕王更复杂。
朱元璋用后世的理论来解读。其实很清楚中国古代皇帝的基本盘在什么地方。那就是自耕农。良家子。因为士绅可以逃避赋役,自耕农不能逃避,他们是大明的赋税根基所在。
朱元璋之前虽然不知道这个道理。但是也是按这个套路来做事的。
不管是迁徙百姓,还是放奴婢。给军户授田等等。其实人为地制造了大量的自耕农。
而自耕农代表的是什么?是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而女织,女人将家中织的布匹拿出来卖,也是家中非常重要的经济来源。而今这种纺织厂的存在,会严重打击自耕农的小农经济。
会带来什么,朱元璋一时间看不清楚。但是他本能厌恶。
因为朱元璋喜欢一切都在掌握之中,不管是军事上,还是政治上,他都是这样。眼前的事务,是他掌控不了的。
如果他没有得到现代的知识体系,他一定会让人铲除这些。只是他明白这是必然,即便他能压制,将来这些种子,也会在别的地方萌芽。拦不住的。
燕王想说的。朱元璋都知道。他只觉得燕王聒噪。
朱元璋就这样一言不发。跟着何夕走在纺织厂之中。从最开始对麻料的处理,到纺成丝线。织成布。朱元璋都看在眼里。但是另外一个机器顿时让朱元璋也忍不住一惊。
朱元璋指着这个大铁疙瘩说道:“这是什么?”
何夕说道:“陛下,这是一个试验品。缝纫机。”
说到这个东西,不得不说何夕小时候贪玩,将家里的缝纫机大卸八块,装不到一起了。自然被重重责打了一番,虽然缝纫机早就不用。但是放在家里,爷爷奶奶还当一个东西。
不过,正是这一顿打,让何夕记住了缝纫机的大概结构。
在纺织厂建设的同时,何夕就想起了这个。于是找来一些铁匠。开始制造。虽然说,天下能工巧匠都在工理书院之中。但是人工打造出来的,还是比不上后世机械制造得好。
在何夕看来,傻大笨粗。
因为很多工艺不到位,本来是家庭用小缝纫机,却变成一个大块头。要一个人在一边踩着滚轮,提供动力,那边才将布给缝纫好,更不要说故障率特别高。
针老是断。
所以才是试验品。
基本结构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机械这东西,基本结构对了。也不代表能用,其中很多细节需要考虑的。所以放在这里使用,想通过长期地使用。来找出足够的问题。
“缝纫机?”朱元璋一时间不敢相信。
是的。朱元璋知道后世很多事情都是用机械生产的。但是对于机械大生产到底到什么地步,还是难以估计的。对于手机电脑这东西,已经超过了朱元璋的理解范围。即便何夕怎么解释。朱元璋只能用神仙造物来理解。
但是缝衣服这一件事情。朱元璋太熟悉了。
太明白了。
毕竟,而今天下,几乎每家的女主人都会这一手,叫做女工。这不仅仅是流行,而是有现实需要的。因为女主人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为一家老小做衣服。所以母亲或者妻子,在油灯下做衣服,是很多男人一辈子的回忆。
很多巧夺天工的女工手艺,也是女人足以自傲的手段。
而眼前已经能被机器做了。
那么天下之间,还有什么东西是机械不能做的。
这极大地震撼了朱元璋的心神。
对于那种毁天灭地的,几十分钟覆盖全球大杀器,朱元璋理解不了,可以不理解。但是缝纫机这东西,正因为太熟悉。才越发难以接受。朱元璋上前去,拿出一件缝好的衣服。
这是一个很简单裤子与上衣。寻常明人款式。但是很是宽大。
何夕上前立即说道:“臣准备将这些衣服分给士卒。只是因为士卒体型不一,就做出大款。让布料有余,如果穿着不舒服,可以紧紧裤绳。或者让自己浑家改改便是了。而且这么大也容易生产。”
大明的军装并不是统一发放的。而是士卒们自己领布匹,让家里人做的。很多干脆是朝廷给银子,或者说连银子也不给,让自备的。
比如说官袍,就是这样的。
何夕也想给下面百姓发一些福利。也算是安抚士卒这两年的辛苦。更是为未来扩大市场。
但是朱元璋关心的不是这个。朱元璋用手抚摸着裤缝合的地方。看着密密麻麻的针脚,虽然有些粗糙,但是一个个的结实之极。一时间让他想起了马皇后的针线活。
一时间痴了。
顿时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一股洪流。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
新时代的先声,还有他的时代的尾声。他喜欢也好,不喜欢也好。都不能改变。甚至他好将自己熟悉的世界改造成他不熟悉的世界。
内心之中十分复杂。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何夕说道:“燕王殿下有所不知。这里是棉麻结合的。丝绸暂时不行。之所以现在用麻,是因为在高丽有大量的麻料。正好用了。辽东棉花种植不够,我已经派人四处采购棉花了。估计今年冬天,就能用棉花了。”
燕王说道:“棉花也可以吗?”
何夕说的一样的。
燕王忽然脸色沉下来了。他说道:“父皇,这------”
他不知道该怎么说了。但是他虽然没有对皇位的想法了。但是毕竟是大明皇子,更清楚自己与大明休戚与共。看见如此大的隐患,不能不提醒。
麻布也就罢了。
虽然麻布依然是大明百姓日常穿着,但是麻布有天然问题,不够保暖。自从朱元璋大力推广棉花种植,二十年来,棉花遍布天下。各地纺织业也从织麻布,变成了棉布。
麻布已经成为小众了。
达官贵人们一般不穿麻布,即便有一些百姓穿麻布,也不是他们买来的。而是他们自己织的。所以,即便麻布再便宜,他们也不会买的。但是棉布不一样。
棉布已经成为大规模流通的商品。规模之大,已经在丝绸之上了。
有大批百姓依靠棉布这个产业为生。
而今这里才有几百台这种新式织布机。产量就这么多。等全部生产起来,那些百姓该怎么办?这里面风险太大了。
燕王虽然政治上不敏感。但是他也知道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那就是大明的根基,也是朱家的根基,不在士大夫身上,不在勋贵身上,而在大明小民身上。
朱元璋均平天下的道路之中,让太多的百姓得到好处了。正是因为全天下百姓都认为朱元璋是皇帝。朱元璋才能杀伐果断,说杀谁就杀谁。也不怕下面造反。因为民心思定。大家都忙着过日子的。谁有空和你玩造反的游戏。
百姓是最容易满足的。
就好像何夕办郭桓案的时候。嘉兴的百姓明明被加了六倍的赋税。但是百姓依然沉默。不是不知道痛,而是还有活路。这也是大明绝大多数百姓的写照。
说大明洪武年间,是人间天堂,自然是假的。但是朱元璋到底创造出一个大多少人能活下去的社会。
故而大多数百姓都在努力活着,个别达官显贵,或者士大夫们,想要造反,是没有跟随的。暗流之所以是暗流,那就是他们得不到沉默大多数的认同。
但是这不一样。
燕王看不到更远的东西,但是他知道,这东西会引起民乱的。
朱元璋其实比燕王看着更清楚,咳嗽一声,说道;“老四,闭嘴,没有人将你哑巴。继续看。”
朱元璋的心思比燕王更复杂。
朱元璋用后世的理论来解读。其实很清楚中国古代皇帝的基本盘在什么地方。那就是自耕农。良家子。因为士绅可以逃避赋役,自耕农不能逃避,他们是大明的赋税根基所在。
朱元璋之前虽然不知道这个道理。但是也是按这个套路来做事的。
不管是迁徙百姓,还是放奴婢。给军户授田等等。其实人为地制造了大量的自耕农。
而自耕农代表的是什么?是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而女织,女人将家中织的布匹拿出来卖,也是家中非常重要的经济来源。而今这种纺织厂的存在,会严重打击自耕农的小农经济。
会带来什么,朱元璋一时间看不清楚。但是他本能厌恶。
因为朱元璋喜欢一切都在掌握之中,不管是军事上,还是政治上,他都是这样。眼前的事务,是他掌控不了的。
如果他没有得到现代的知识体系,他一定会让人铲除这些。只是他明白这是必然,即便他能压制,将来这些种子,也会在别的地方萌芽。拦不住的。
燕王想说的。朱元璋都知道。他只觉得燕王聒噪。
朱元璋就这样一言不发。跟着何夕走在纺织厂之中。从最开始对麻料的处理,到纺成丝线。织成布。朱元璋都看在眼里。但是另外一个机器顿时让朱元璋也忍不住一惊。
朱元璋指着这个大铁疙瘩说道:“这是什么?”
何夕说道:“陛下,这是一个试验品。缝纫机。”
说到这个东西,不得不说何夕小时候贪玩,将家里的缝纫机大卸八块,装不到一起了。自然被重重责打了一番,虽然缝纫机早就不用。但是放在家里,爷爷奶奶还当一个东西。
不过,正是这一顿打,让何夕记住了缝纫机的大概结构。
在纺织厂建设的同时,何夕就想起了这个。于是找来一些铁匠。开始制造。虽然说,天下能工巧匠都在工理书院之中。但是人工打造出来的,还是比不上后世机械制造得好。
在何夕看来,傻大笨粗。
因为很多工艺不到位,本来是家庭用小缝纫机,却变成一个大块头。要一个人在一边踩着滚轮,提供动力,那边才将布给缝纫好,更不要说故障率特别高。
针老是断。
所以才是试验品。
基本结构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机械这东西,基本结构对了。也不代表能用,其中很多细节需要考虑的。所以放在这里使用,想通过长期地使用。来找出足够的问题。
“缝纫机?”朱元璋一时间不敢相信。
是的。朱元璋知道后世很多事情都是用机械生产的。但是对于机械大生产到底到什么地步,还是难以估计的。对于手机电脑这东西,已经超过了朱元璋的理解范围。即便何夕怎么解释。朱元璋只能用神仙造物来理解。
但是缝衣服这一件事情。朱元璋太熟悉了。
太明白了。
毕竟,而今天下,几乎每家的女主人都会这一手,叫做女工。这不仅仅是流行,而是有现实需要的。因为女主人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为一家老小做衣服。所以母亲或者妻子,在油灯下做衣服,是很多男人一辈子的回忆。
很多巧夺天工的女工手艺,也是女人足以自傲的手段。
而眼前已经能被机器做了。
那么天下之间,还有什么东西是机械不能做的。
这极大地震撼了朱元璋的心神。
对于那种毁天灭地的,几十分钟覆盖全球大杀器,朱元璋理解不了,可以不理解。但是缝纫机这东西,正因为太熟悉。才越发难以接受。朱元璋上前去,拿出一件缝好的衣服。
这是一个很简单裤子与上衣。寻常明人款式。但是很是宽大。
何夕上前立即说道:“臣准备将这些衣服分给士卒。只是因为士卒体型不一,就做出大款。让布料有余,如果穿着不舒服,可以紧紧裤绳。或者让自己浑家改改便是了。而且这么大也容易生产。”
大明的军装并不是统一发放的。而是士卒们自己领布匹,让家里人做的。很多干脆是朝廷给银子,或者说连银子也不给,让自备的。
比如说官袍,就是这样的。
何夕也想给下面百姓发一些福利。也算是安抚士卒这两年的辛苦。更是为未来扩大市场。
但是朱元璋关心的不是这个。朱元璋用手抚摸着裤缝合的地方。看着密密麻麻的针脚,虽然有些粗糙,但是一个个的结实之极。一时间让他想起了马皇后的针线活。
一时间痴了。
顿时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一股洪流。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
新时代的先声,还有他的时代的尾声。他喜欢也好,不喜欢也好。都不能改变。甚至他好将自己熟悉的世界改造成他不熟悉的世界。
内心之中十分复杂。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