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燕王与太子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明公务员第八十八章燕王与太子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第八十八章燕王与太子

    何夕听燕王如此说,顿时有一些迷茫?

    何夕答应什么了?

    什么也没有答应,但是到了燕王这里,怎么变成了只要燕王搞定南京那边,他这里就一定办好。

    拜托,很多现实问题,不是何夕主观上想解决就能解决的。

    燕王并不是不知道,只是他此刻想要做的,就是逼定何夕。燕王其实知道,到南京得到朱元璋的承诺,其实并不是太困难的。但是朱元璋的命令,也要有人执行才行。

    这个执行的人是谁?就不必说了。

    自然是何夕。

    所以何夕的承诺,尤其重要了。

    何夕想说什么?被燕王打断了,说道:“何弟,我今后子孙后世之福祉,都靠你这个姑父了,此事,你一定要帮帮吗?”

    何夕叹息一声,他明白了燕王的用意,但是何夕对燕王,还是对其他人不一样的。毕竟,这是燕王,这是永乐大帝,何夕在大明时间越长,改变的东西越多,对于未来何夕也看不清楚了。

    不过,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对于有些人来说,即便局面改变,也不能改变他的光芒?

    燕王就是这样的人?

    朱元璋虎毒不食子,他只能要没有杀燕王的想法,作为皇族之中的将帅之才,在未来一定有自己的位置,即便不是皇帝,也是举足轻重的。

    何夕也不是想得罪燕王的。燕王都说到这份上了,何夕只能说道:“我只能说尽量,你想要的东西,在北京城工程之后,排名第二位,只要不耽搁北京城工程,其他的优先提供给你,不过,这需要陛下的命令。”

    燕王说道:“放心,这一件事情交给我了。”

    ------

    燕王做事,雷厉风行。

    这里得到了何夕的承诺,第二天就纵马南下,马不停蹄地来到了南京,每日行程都超过了一百五十里。跟随燕王的侍卫,都累得够呛。唯独燕王本人,依旧神采奕奕,不见任何疲惫之色。

    这或许是自古能成大事之人都有的品质。

    有着超乎寻常人的精力,寻常人起了大早都很难,但是这种即便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完成寻常人看来,近乎自虐的工作量,朱元璋如此,朱棣也是如此。

    燕王回京,自然有盛大的欢迎仪式。

    在燕王回京当时,沐浴更衣之后,朱元璋就召见了燕王。

    朱元璋细细询问燕王征战的细节,听完之后,有几分感叹。

    朱元璋虽然多年没有领兵了,但没有人敢忽略朱元璋领兵打仗的能力,在朱元璋的询问之下,燕王这一行的很多细节,都事无巨细地出现在朱元璋的眼中。

    朱元璋看燕王的心思很复杂的。

    朱元璋起兵以来,亲族凋零,但是即便如此,朱元璋对亲族使用也很重的,南昌王朱文正,李文忠,都是朱元璋看重的大将,而这两位固然是有能力,但是如果不是朱元璋的亲族,也很难有当时的位置。

    自己的儿子之中,宗室将领之中,又出现一位大将之才,朱元璋本应该高兴的。

    但是一想到靖难,一想到太子。一想到已经内部分裂,也必然内部分裂的朱氏皇族,朱元璋只能悠悠一叹。心中浮现一句话,“大丈夫难免妻不贤子不肖。”他倒是有一个贤妻,但是这儿子,就有些不像他了。

    如此一来,如何安置燕王,就是朱元璋内心之中的难题了。

    杀了,朱元璋自然不会的。之前的燕王在能力上,是比不上历史上的永乐大帝的。但是而今朱元璋看来,燕王已经有七成历史上的能力,看似不错。但是朱元璋从来不看不上历史燕王的手段。

    处理不了江南士绅离心的问题,居然想迁都。这是逃避问题,开启了大明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离的问题,并影响深远。倒不是说朱元璋反对迁都,毕竟,朱元璋也觉得南京不太好。但是迁都从来不是简单的迁都问题,你迁都也要将屁股擦干净啊。

    更让朱元璋看不上的,就是燕王的历史功绩,也就是五次扫北了。在朱元璋看来,这不是皇帝该做的事情,是将来该做的。什么?你说,下面没有合适的将领?天下岂能没有大将之才,不过是你这个皇帝没有找到而已,这就是大问题了。

    只是,此刻的朱元璋有一些犹豫了。

    燕王千不好万不好,有一点好。有帝王心性,将大明江山交付给燕王手中,不用担心,江山不稳。而太子就不一样了。

    太子心慈手软之余,还过于谨慎,责备求全。

    如果未来的风暴,出乎预料之外,太子没有办法,到时候太子一定会想办法妥协求全的。但是燕王会怎么样?他会掀桌子,尔等自己选,是要诛十族,还是诛九族?这是一个自选套餐。什么不想选,燕王会让他们选的。不杀个人头滚滚,不会收场的。

    但是这都不是朱元璋想要的。

    太子妥协了,何夕想要的变法路径,是不可能继续下去的。甚至太子不妥协,都未必能走下去了。朱元璋太明白勋贵们是什么心思了?其实勋贵们看似强大,其实薄弱之极。因为勋贵们根本没有自己的思想,他们随波逐流,甚至,不用等到将来,现在很多勋贵家族对自己的教育都很上心。

    这种上心是对的。毕竟中国自古以来对子女教育都很上心。只是他们请人教授子弟的,不是武学兵法,而是四书五经,其中以李文忠为最。李景隆打仗不行,但是文坛的名声不小。

    李文忠不是特例。

    也就是说,勋贵与士大夫的合流,比朱元璋预料的快。勋贵们现在站在何夕这边,其实并不牢靠。

    毕竟何夕的很多事情,也损伤了勋贵的利益。

    而燕王,缺乏治大国如烹小鲜的能力。别的不说,看他杀方孝孺就能看出来,姚广孝千叮咛万嘱咐,杀谁都行,不能杀方孝孺,天下读书人种子。结果,方孝孺还是死了。

    方孝孺之死,让士大夫与大明皇室之间埋下一个很深的刺,这一根刺让后来的大明皇帝,宁可用太监,也不用士大夫。而士大夫们以反对大明皇室为荣。

    大明很多问题,其实都能归纳到永乐时代。

    当然了,朱元璋也知道,很多事情不能都怪朱棣,他朱元璋也留下很多问题。但是,变法这一件事情,偏偏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朱棣未必有处理这样事情的能力。

    朱元璋还是想试探一下朱棣,看看朱棣到底有多少长进,能否托付大任。

    朱元璋说道:“你来之前,见了何夕?”

    燕王说道:“儿臣是见过何夕。”

    朱元璋说道:“都说了什么?”

    燕王将与何夕说的事情,全部告诉了朱元璋。朱元璋沉默了一会儿,说道:“你准备就藩了,说说你的计划吧。”

    燕王说道:“是。臣在长春很长时间,知道以而今辽东人力物力,支撑长春都司,就已经难能可贵了。至于更远的嫩河流域,是根本不可能的。臣以为,嫩河流域,正符合大明藩王的就藩标准。而今有蒙古百姓数十万,儿臣愿意就藩,统领百姓,沿着嫩河开荒,放牧,三年之内,令百姓安居乐业。为大明守边,瓦刺东进,燕国首当其冲,必令他的不可南下漠南,长春。”

    朱元璋说道:“说起瓦刺,瓦刺使臣已经通过,河套进入山西,大抵一个月之后,就要到南京了。你对瓦刺有什么想法?”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明公务员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明公务员》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明公务员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公务员》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