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人质,脱离的手段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人质,脱离的手段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贞观殿中,王福来站在新皇侧畔,高声道:“诸公主,诸王妃,诸外命妇,哭祭先帝!”

    站在御榻另外一侧的武后,平静的回头。

    就看到以淮南大长公主为首,千金大长公主,文成大长公主,东阳长公主,临川长公主,滕王妃,郑王妃,还有彭王妃,以及诸郡王妃,郡主,县主,郡君,县君,太夫人、夫人、孺人数十人等皆入贞观殿。

    武后的目光从刘瑾瑜的身上扫过,最后落在淮南大长公主的身上,面色肃然起来。

    王福来站在金阶之上,高声道:“诸外命妇行礼,叩首!”

    一众公主,王妃,郡主,县主,夫人,全部五拜三叩头,然后放声哭泣。

    一刻钟之后,王福利再度开口:“兴!诸外命妇,拜见陛下,跪。”

    “臣妾拜见陛下,陛下节哀。”众外命妇再度行礼。

    “姑祖母,姑母,叔祖母,叔母,王姐,王妹,诸位夫人,平身。”李显一身素服,站起来抬手。

    “多谢陛下。”众外命妇躬身站起。

    “诸外命妇,拜见天后,跪!”

    “臣妾拜见天后,天后节哀!”众外命妇再度行礼。

    “众位姑母,王姐,众位王妃,王妹,诸位夫人,平身。”武后平静的抬手。

    武后虽然是先帝遗孀,皇帝生母,实际上的皇太后,但因为皇帝还没有受册,也无法册封她为皇太后,所以现在称呼天后比较合适。

    “多谢天后。”众外命妇躬身站起。

    武后的目光落在淮南大长公主的身上,目光难得柔和的说道:“天气冷寒,姑母注意身体。”

    淮南大长公主站在众命妇之首,抹了抹眼角的泪,对着武后躬身道:“多谢天后关怀,天后节哀,保重身体。”

    “劳烦姑母和众家亲眷了,稍后宫中有赏赐赐下。”武后轻轻点头。

    众命妇同时拱手道:“多谢天后,臣妾告退。”

    “嗯!”武后轻轻点头,目光看向李显。

    李显平静点头。

    众命妇转身离开贞观殿,武后的目光重新看向淮南大长公主,然后微微一跳,又落在了刘瑾瑜,还有更后面的霞儿身上。

    淮南大长公主是高祖第十二女,如今已经六十二岁,是整个大唐,除了武后以外,在世身份最尊贵的女子。

    便是太子妃和太平公主也比不上。

    太子妃虽然很快就是皇后,但她终究还没有授封。

    至于太平公主,谁还不是公主,谁还不是皇帝之女。

    更何况,先帝已经离世了。

    太平公主和淮南大长公主身份上已经并没有太大区别,甚至还要更逊色一筹。

    不止如此,淮南大长公主的夫婿,是前相封德彝之子封言道。

    密国公封言道之前是扬州大都督府长史,现在任怀州刺史。

    多年来,封言道在天下十数州任刺史,加上前相封德彝门下故吏遍及天下,其子女与五姓七家联姻,朝野影响极重。

    尤其淮南大长公主还是天下命妇之首,便是武后,也要忌惮三分。

    众命妇之中,除了淮南大长公主以外,最令武后在意的,便是彭王妃和福昌郡主。

    彭王,右卫大将军。

    ……

    李绚一身黑色锦衣,外罩白麻丧服,手按长剑,面色肃然的站在承天门外。

    一直到淮南大长公主带着一众命妇出来,他才松了口气,然后上前行礼。

    类似的,也不仅是李绚,还有其他宗室,官员都是如此。

    昨夜先帝病逝,今日新皇即位。

    早上群臣进宫的时候,李显还没有即位,丧仪还没有公布,所以各家命妇虽然知道要进宫哭丧,但在没有圣旨的情况下,他们也没法妄动。

    之后等到圣旨下达之后,她们才赶到宫里来。

    而那个时候,李绚他们已经从宫里出来了。

    淮南大长公主看着李绚平静点点头,并没有多说什么,就朝自家马车走去。

    其他人也是一样。

    现在这个时候,现在这个地方,也的确不是什么说话地方。

    李绚接上刘瑾瑜,裴诗彤,还有霞儿和昭儿,常儿,这才朝玉龙苑而去。

    刘瑾瑜是彭王妃,自是必到。

    裴诗彤是彭文侧妃,同时也是广平县君,五品的县君。

    霞儿是郡主,昭儿是郡王,常儿是县伯。

    他们也不是不能动弹的孩子,先帝病逝,按制是要进宫哭丧的。

    不过命妇是命妇,宗室是宗室,次序不同。

    好在李绚提前找人照顾,现在安然出来,应该是没什么。

    马车晃晃悠悠朝思恭坊而去,李绚低声问道:“没出什么事情吧?”

    “没。”刘瑾瑜抱住霞儿和昭儿,看了裴诗彤一眼,然后摇摇头道:“今日天后只是和淮南姑母说了几句,其他就没有了。”

    “嗯!”李绚沉沉的松了口气,淮南大长公主的身份在那里,别说是李显了,就是早先李治在世的时候,也对淮南大长公主极为的尊敬。

    这种尊敬到了如今这个时候,已经变相的成为了一种特殊的权利。

    便是武后在面对淮南大长公主的时候,也需要恭敬以待。

    “先帝葬礼期间,规矩很大,三娘和彤儿回去之后,在家里看住他们三人,别弄出什么违制的事情来。”李绚低声嘱咐一句。

    这个时候如果真的弄出什么违背礼仪的事情,那么一旦被别人知晓,那么不管到了什么时候,都是要命的东西。

    “夫君放心,妾身知道。”刘瑾瑜和裴诗彤同时点头。

    说话之间,不知不觉的,他们已经回到了思恭坊。

    李绚抬头看了一眼乐城县公府,然后说道:“岳翁那里,三娘多关注一些,别让岳翁劳累生病。”

    “妾身省的。”刘瑾瑜顿时认真起来。

    帝王病逝的时候,历来丧仪极重,每一次都有老臣因为身体承受不住,而最终病逝。

    传闻中,当年武后之所以被太宗皇帝纳入后宫,就是因为其父在高祖丧礼上痛哭而死。

    忠臣也!

    不过这样的忠臣,一般人也不想要。

    李绚将刘瑾瑜和裴诗彤,还有几个孩子接下马车,然后才对着刘瑾瑜说道:“为夫要嵩山,今日待在家里,能不出去尽量不出去。”

    “喏!”刘瑾瑜和裴诗彤同时点头。

    李绚这才放心的骑马朝思恭坊外而去,李竹带着一队护卫紧紧跟随。

    现在这个时候,丝毫放松不得。

    出坊门的时候,李绚忍不住回头看了刘瑾瑜她们一眼,刘瑾瑜则是远远的看着李绚。

    李绚心中轻叹一声。

    毫无疑问,在他离京之后,刘瑾瑜和裴诗彤他们都会成为武后留在手里的人质。

    李绚虽然做好了种种后手,但到底最后能否摆脱武后的控制也还很不好说。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正是因为有他们在洛阳,所以李绚哪怕是闹得稍微出格一些,武后也不会拿他怎样。

    李绚不由得一声苦笑,然后平静的走出思恭坊。

    抬起头,对面的西市已经闭门,人影零落。

    皇帝病逝,各家坊市也要关门。

    李绚转身看向房门左侧,一架高达三丈的秋千摆放在那里,不过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人在玩了。

    李绚停下马,转过身看向李竹说道:“将秋千的绳索取下来,这东西暂时停了吧,若是到了二十七日之后,还有人想玩,再挂上去了。”

    皇帝病逝,百官服丧二十七日,百姓虽然不至于这个数字,但是玩闹和欢庆也都是不允许的。

    但皇帝丧礼过后,热闹总是还会要回来的。

    ……

    冷风扑面,数十匹战马直接奔上嵩山,最后在嵩阳观停了下来。

    看着站在门前的王隐客,李绚翻身下马,拱手道:“长史怎么来了?”

    “见过大王。”王隐客认真拱手,说道:“下官奉命协助王爷处理清理嵩山之事。”

    “原来如此。”李绚轻轻点头,转过身看向四方,赫然能看到在不少树枝树杈上,能够看到清晰的绣龙绸缎。

    类似的东西还有不少。

    之前皇帝封禅,朝中为了准备,在嵩山安置了许多东西。

    其中有很多都是皇帝才能使用的。

    比如封禅的天坛地坛,皇帝休息的场所,沿途的布置,还有嵩山的军士等等,现在都需要撤走。

    李绚看了王隐客一眼,说道:“长史,我们巡查一遍吧,然后定一个撤离的次序。”

    “喏!”王隐客神色顿时肃然起来,这一座嵩山存在了不少的秘密,他要毁掉这些机密,不让李绚得知。

    另外,王隐客也刺探一下,李绚和之前嵩山脚下的伏杀密卫案有没有关系。

    跟随李绚向上行走片刻,王隐客忍不住的皱了皱眉头,开口道:“王爷似乎颇为疲惫啊。”

    李绚回过神,看了四周的山峰一眼,然后看向王隐客,笑着说道:“长史也知,本王昨夜在宫中一夜,一刻未曾放松,如今到了嵩山,心神才松懈下来。”

    王隐客一愣,随即赞同的点点头。

    宫中那种地方,哪怕不是昨夜特殊情况,也得小心万分,不然,一个不注意就没命了。

    李绚笑笑,对着王隐客拱手道:“一会这嵩山诸事,就麻烦长史多注意了,本王一会要去中岳神庙,替先帝祈福。”

    冥福。

    虽然知道李绚是找借口去休息,但王隐客也不好说什么,只能认真拱手道:“王爷自去,下官会处置好一切。”

    “善!”李绚点点头,说道:“府中的事情,长史找时间得回趟长安,毕竟府里的公档都在长安。”

    “王爷放心,下官省得。”

    ……

    看着李绚进入嵩山观,王隐客微微挑眉。

    彭王如今不参与嵩山诸事,那么这里面的秘密自然不用担心被他察觉。

    至于说昨夜之事,王隐客看向跟着李绚一起来嵩山的一队右卫骑兵,心里忍不住的摇摇头。

    发生了昨夜之事,彭王竟还只带一队右卫骑兵前来,毫不担心宫中报复。

    看样子,不是心中无愧,就是老奸巨猾。

    王隐客更倾向于前者,毕竟李绚昨夜一夜都在宫里。

    只是从宫中逃出的那人是谁,他又从宫里拿了什么。

    如今他又在哪里?

    感谢书友【我与赌毒不共戴天ivi】的打赏,比心。

    (本章完)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