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此乃陛下家事”,三十年前的回旋镖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此乃陛下家事”,三十年前的回旋镖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东宫明礼殿,一身白麻丧服的韦氏面色阴沉的坐在那里。

    轻微的脚步声响起,韦氏抬头,看到李绚已经走进殿中,她刚要起身,突然犹豫了一下,随即缓缓的坐了下来。

    李绚走入殿中,面色肃然的对韦氏拱手道:“臣,彭王绚,参见皇后!”

    “皇后?”韦氏微微一愣,随即苦笑的说道:“王叔还是称本宫为太子妃吧,王叔可知道发生了什么?”

    “家令只是说出事了,但究竟出了什么事,臣不知。”李绚面色凝重的拱手。

    裴炎答应了姚令璋入中书省,哪怕仅仅是中书侍郎,也是中书省的副官,有帮助中书令管理中书省事务权力。

    管理一众中书舍人,更是其职权范围之内之事。

    而中书舍人,是整个天下,除了内侍以外,离皇帝最近的人。

    皇帝每日处理政事,只要开口下旨,立刻就会中书舍人登记起草。

    通过这一手段,姚令璋便能够随时跟在皇帝身边,起到建言和分辨局势的能力。

    不是宰相,但胜似宰相。

    尤其他还有皇帝的新人,更是如此。

    李绚这意外的一手,必然会出乎武后意料。

    裴炎既然答应,那么中书省将不会再成为问题,那么剩下的,就是武后不满以后的报复。

    现在报复来了。

    ……

    韦氏轻叹一声,抬头看向韦弘敏,点点头。

    韦弘敏上前一步,对着李绚微微拱手道:“昨日,少府监在查阅制定好的天子六玺,金牌,金符之后,却突然发现,没有印刻皇后印玺,少府监裴匪舒立刻安排,但这个时候,少府少监却突然开口阻拦,说是没有辅政大臣之令,少府监不得妄为。”

    李绚的脸色立刻顿时就是一沉。

    少府监裴匪舒是他推荐的人,但是少府少监却不是他的人。

    或者准确的讲,是武后的人。

    少府监历来都是皇帝的人,从韦弘机到裴匪舒,都是如此。

    但是少府少监,从来都是武后的人。

    少府掌管皇家内务,武后怎么可能不派人。

    只不过她的人,从来都做不了少府监。

    制造天子六玺,自然也是少府的责任,但现在没有皇后印玺,事情一下子就麻烦了。

    李显登基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是封武后为皇太后,然后封韦氏为皇后,封皇太孙为太子。

    如今武后开始在韦氏做皇后这件事情上做手脚,李绚只感到一阵荒唐。

    但随即,他就感觉无比的沉重。

    没有皇后,就没有太子。

    没有太子,他这个太子少保就什么都不算。

    这件事已经彻底触及到他的利益。

    李绚深吸一口气,看向韦弘敏问道:“那么裴相是如何说的?”

    韦弘敏面色凝重的摇头,说道:“裴相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但中书省起草的册封皇后的诏书被宫里拿去了,早先的命令少府监制作皇后印玺的公文,也不见了。”

    丢了,或者说被抢了。

    李绚平静的呼吸,然后看向韦氏说道:“不知道此事,韦尚书那里有没有去问一下天后?”

    韦氏在中枢,如今有三位三品以上的官员,宗正寺卿韦思谦,秘书监韦玄贞,礼部尚书韦待价。

    与此同时,此番恰逢皇帝封禅,在洛阳的韦家刺史,也有五六人。

    京兆韦氏,不可小觑。

    如果韦待价去询问武后,武后怎么也要给出一个理由来。

    韦氏轻轻点头,咬着牙说道:“母后说了,皇帝如今还在服丧期间,封皇后之事,等到皇帝服丧期满再说。”

    “此事和陛下服丧有什么关系?”李绚的眉头紧紧的皱了起来。

    先帝遗诏,百官服丧二十七日,皇帝服丧三十六日。

    但先帝停灵七日之后,就要移棺到宣政殿,然后新皇受册登基。

    “天后此言,听起来虽然有道理,以孝为先。”李绚深吸一口气,面色凝重的说道:“但我大唐,以孝治国,但国比孝重,先有国,后有孝,皇后,太子,都是稳国重器,如何能不立。”

    “王叔说的即是。”韦氏无比赞同的点头。

    李绚随后抬头看向韦氏,面色肃然的说道:“但此事,虽然可以陛下独断,但终究还是要尽可能去找天后再说一说的。”

    “陛下。”韦氏脸上带出一丝苦涩,看向李绚说道:“此事,不好过于让陛下为难。”

    李绚轻轻一顿,难以置信的看着韦氏。

    李显,李显他连这事都不愿意去找武后说吗?

    深吸一口气,李绚点点头,说道:“的确,此事陛下的确不方便,眼下这个时候,若是陛下和天后因为此事闹将起来,恐怕朝中群臣都会怪罪陛下的。”

    先帝崩逝,武后成了遗孀。

    若说天下间谁是最悲痛的人,那么除了李显三兄妹以外,便只有武后了。

    武后决定不册封韦氏为皇后,李显若是这时候和她对着干,不孝的名头立刻就会落在李显头上。

    李绚抬头看向韦氏,沉声说道:“此事,依臣来,还是要去劝说天后,但这人选需要好好斟酌一些。”

    “王叔有什么人选。”韦氏好奇的看着李绚,她今日找来李绚,就是想要让李绚去和武后说的,只是没想到,李绚别有人选。

    “两个人选。”李绚神色沉吟的看向韦氏,说道:“第一个是淮南大长公主,第二个是宗正寺卿。”

    淮南大长公主是宗室之长,宗正寺卿掌皇族外戚属籍,他们两个是现在最合适的人选。

    “此事,还需麻烦王叔……”韦氏带着期盼的看着李绚。

    李绚拱手道:“此事臣本当义无反顾,但臣担心若是臣出面,怕是会有适得其反之效,若是找淮南大长公主,其实是国丈出面最为合适……毕竟女儿受了委屈,做父亲的唠叨几句,谁也不能说个不是。”

    韦氏顿时就明白了过来,她父亲和武后是亲家,若不考虑君臣往来,她父亲其实和武后是平等的。

    韦氏立刻抬头,看向韦弘敏说道:“请兄长立刻去找父亲和叔父。”

    韦弘敏立刻拱手道:“喏!”

    “最好能够让韦尚书,在宫门等上一等。”李绚再度提前一句。

    韦待价是礼部尚书,他出面,即便是淮南大长公主也能看出事情之重。

    礼部尚书,宗正寺卿,国丈。

    “去办吧。”韦氏对着韦弘敏点点头,韦弘敏立刻拱手而去。

    “此事想来马上就有结果,还请王叔在这里等一等。”韦氏转头看向李绚。

    李绚轻轻颔首,转口说道:“皇太孙……”

    ……

    急促的脚步声在殿外响起,李绚平静的回头。

    韦弘敏咬着牙从殿外走入,对着李绚和韦氏行礼,他想要说些什么,但始终没能开口。

    “母后又拒绝了?”韦氏难以置信的看着韦弘敏。

    韦弘敏面色沉重的点头。

    “母后是怎么说的?”韦氏脸色已经难堪的可怕。

    韦弘敏拱手,但还是死死的闭着嘴,这幅模样连李绚都感到无比诧异。

    武后究竟说什么了,不仅让淮南大长公主无功而返,而且让韦玄贞都无颜来见韦氏,韦弘敏更是死死的闭上了嘴。

    “说!”韦氏猛的将桌案上的茶碗直接挥到了地上。

    “皇后息怒,勿忘怀中还有胎儿。”李绚赶紧安抚韦氏。

    韦氏的胸膛不停的起伏,片刻之后,才平息下来,看向韦弘敏说道:“兄长送王叔吧。”

    “是!”韦弘敏转身对着李绚拱手。

    李绚顿时就明白,这些话,韦弘敏无论如何是不会对韦氏说的,但是这话,他却是可以向李绚说,甚至让李绚出主意。

    “如此,臣先告退。”李绚拱手告退。

    韦氏微微点头,李绚这才转身而走。

    ……

    行走在东宫之中,两侧一片幽静。

    “内外的人选下官已经先清除了。”韦弘敏转身看向李绚,面色凝重的说道:“王爷,天后其实只说了一句。”

    李治抬头直直的看着韦弘敏。

    韦弘敏苦笑,说道:“天后说,陛下未必会立太子妃做皇后。”

    “啊?”李绚顿时惊讶的瞪大了眼睛。

    这是什么话,韦氏不仅是李显的太子妃,甚至还是皇太孙的母亲,这样的人,难道还无法成为大唐的皇后吗?

    武后这明显就是在硬扯。

    李绚顿时就平静了下来,武后就是不想让韦氏做皇后,他不想看到韦氏在李显的支持下迅速壮大。

    变相,也增强了李显的实力。

    这话虽然扯淡,但是这个理由,也的确让淮南大长公主无法继续开口,同时也让韦玄贞掩面而走。

    略微停顿,李绚认真的看向韦弘敏,说道:“若是如此,那么一切便只有看陛下了。”

    “可是陛下那里?”韦弘敏明显对李显没有信心。

    李绚平静的笑笑,从袖子里面抽出一张纸条递给韦弘敏,淡然的说道:“这是绚刚才抽空写的,请韦兄让殿下带给陛下,如此,诸事可解。”

    “哦?”韦弘敏无比诧异的接过纸条,低头一看,就见上面写着十二个字。

    此乃陛下家事,何必更问外人。

    韦弘敏一愣,随即脸色立刻就是一变,他迅速抬头,但是眼前已经不见了李绚的踪影。

    韦弘敏顾不得追问李绚,立刻转身快步的走回殿中,在韦氏诧异的眼神中,将纸条递上,然后认真的说道:“殿下,将其带给陛下,如此,诸事可解。”

    韦氏皱着眉头接过纸条,打开微微一看,赫然就见十二个字。

    此乃陛下家事,何必更问外人。

    韦氏猛然抬头,难以置信的看向韦弘敏说道:“这不是当年先帝……”

    “是当年先帝询问英国公之言。”韦弘敏满脸兴奋,咬牙说道:“当年先帝欲废王皇后,朝野一片反对,随后,先帝找寻英国公,英国公答曰:‘此乃陛下家事,何必更问外人’,先帝如醍醐灌顶,天窍大开。”

    “陛下。”韦氏神色欣喜的看向皇宫方向。

    “还需小心。”韦弘敏顿时肃然起来,看着韦氏,认真的告诫道:“纸条现在就毁掉,此事只有你我和彭王知,千万不能被天后所知,否则,一旦让天后有了准备,后果难以预料。”

    “好!”韦氏没有丝毫犹豫就将纸条交了传来,然后看着韦弘敏将它烧成灰烬。

    火光之中,倒映着的,是韦氏眼中无尽的冷笑。

    三十年前的回旋镖,终于落回到了武后的身上。

    (本章完)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