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邦交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穿越南宋当皇帝第21章 邦交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赵竑忽然眉头一皱,没由来地发了一声感慨。

    “哎!人为什么会变啊?”

    “陛下,臣妾惹你不高兴了。”

    贾似锦不由得一愣,随即低声说道。

    皇帝这是想到了什么不高兴的事情,不会是杨意吧?

    “别多想,和你没有一点关系。”

    赵竑看了看肃立的贾似道,喝了茶,站起身来。

    “贾似道,随朕出去走走。”

    贾似道连忙应允,赶紧跟上。

    皇帝似乎心事重重,不知是国事,还是家事?

    君臣二人出了宫殿,迎面周平、徐良和田义走了过来,三人一起向赵竑行礼。

    “一起去后苑走走吧!”

    赵竑迈步向前,徐良、贾似道四人紧紧跟上,董宋臣等宫人则是远远坠后。

    天空布满阴霾,空气湿冷,众人都是心事重重,沉默向前。

    “贾似道,你在军中,朕没有立刻北伐,将士们是不是都有些失望呀?”

    赵竑踩着幽径向前,走走停停,似乎观看和欣赏道旁的梅花。

    “陛下,将士们也就是议论一下,并没有牢骚满腹。有几个耐不住性子的,也只是有些急躁。没有陛下的旨意,军中无人敢造次!”

    贾似道的话,让赵竑点了点头。

    如今的宋军军纪森严,军人地位高,待遇好,军人即便是有怨言,也会服从军令。炸刺不服军令的情况,很难出现。

    “贾似道,作为儿子,不去看望自己的生母,不去尽孝道,不是真正的男人!”

    赵竑踩着青石小路向前,忽然转换了话题。

    “陛下所言极是。臣这次告假,就是要去看望母亲,看能不能接她回来,共享天伦之乐。”

    贾似道赶紧回道。

    他如今已经是中级军官,养活生母,还是不成问题。

    “很好!不愧是金陵讲武堂出来的毕业生,有担当!没让朕失望!”

    赵竑赞赏地说道。

    这个小舅子,还是很有些骨气。

    “陛下,将士们都盼望着北伐,陛下是不是已经有了决断?”

    看赵竑心情好转,贾似道大着胆子,低声问了起来。

    “陛下,前方军情,金人蠢蠢欲动,似乎有南下的迹象。”

    周平看了一眼贾似道,赶紧接着他的话说道。

    要不要北伐,皇帝自会乾坤独断,不需要他贾似道一个小小的副统领来操心。

    “金人腹背受敌,形同亡国。这是撕破了脸,要取偿于我大宋啊!”

    赵竑看着梅林,凝眉一句。

    潼关金军不战而降,陕西尽归大宋版图,宋金彻底翻脸。

    北有蒙古大军压境,南、西、东有宋军虎视眈眈,金人仅剩河南之地,已经处于亡国边缘。

    这个时候,夺取荆淮作为缓冲之地,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

    只是,想得太美了些。

    “两河那边有动静吗?窝阔台有动静吗?”

    历史上,托雷南宋借道成功,和窝阔台一同回军,后暴死在半途。

    “回陛下,北地传来的消息,鞑靼大军回了漠北修整,速不台重伤,窝阔台并没有再挥兵南下。想来,鞑靼大军是要休养生息,毕竟汉中一战损失不小。”

    周平心头,微微有些失望。

    一场汉中大捷,反而让皇帝似乎心生厌倦,不再那么进取,这可不是个好的迹象。

    “鞑靼大军虽然死伤甚多,但其治下雇佣军不少。西域的色目人,两河的汉军,东辽的契丹人,怎么也有几十万。来日方长啊!”

    赵竑的心思,忽然活了起来。

    汉中一战,七万蒙古大军灰飞烟灭,蒙古国统治下的小国军阀闻风而动,就像东辽和高昌国,两个蒙古国最大的军事旁支派遣密使入宋,摆明了是左右摇摆。

    看来,蒙古国的统治并不牢靠,一旦风吹草动,蒙古帝国可能随时土崩瓦解。

    几人继续往前,边走边说,家事国事天下事,也脱离不了当下的形势。

    赵竑看了一眼田义,微微一笑。

    “田义,你的双胞胎,应该有四岁了吧。你还是回临安城吧。”

    田义和魏思思,似乎关系依旧没有改善,田义一直待在金陵,身边似乎还有了别的女人。

    “谢陛下挂念。臣在兵器制造司待的挺好。臣还是留在金陵城,继续为陛下分忧。”

    田义脸红了半边,跟着话题一转。

    “陛下现在也是儿女满堂,应该趁着年轻,再召几宫嫔妃,多为皇家添些子嗣。大宋疆土日增,南洋、澳洲、非洲、印度洋,地域广阔,若是都由皇子坐镇,那真是天下一统,帝业永祚!”

    “四五个都让人焦头烂额,更不用说再多了。”

    赵竑的脸上,忽然呈现出些许厌烦和无奈。

    田义和徐良面面相觑,都是低头不语。

    即便他们和赵竑再亲近,皇帝的家事,他们也不能过问。

    “田义,你不要岔开话题。你身边的女子,如果你觉得好,就把她娶回来,光明正大的。你岳父岳母那边,我去说服他们。”

    木已成舟,总不能让田义抛弃那个女子,做个无情无义的混蛋。

    相比田义有了别的女人,旁边一言不发,俊秀小白脸的徐良,身边始终只有刘氏一人,即便是刘氏没有生下男丁,也依然没有纳妾。

    俊俏的徐良从一而终,腼腆的田义却红杏出墙。人不可貌相,奇怪的动物。

    “陛下,那就拜托陛下了!”

    田义红着脸说道,似乎有情有义,也似乎有些忌惮自己的岳父一家。

    “放心吧!交给我吧!”

    赵竑暗暗摇头,一阵头疼。

    魏思思和田义,一个太过强势,纨绔势利,一个外圆内方,质朴随和,二人出身不同,似乎不是一路人。

    就像他和杨意李惟名们一样,相处的时间久了,才知道合不合适。

    赵竑眉头紧皱,众人都是沉默。

    田义暗暗后悔。自己的私事,惹得皇帝不开心,实在不应该。

    “陛下,后装炮已经开始大量生产,到了明年春,就可以开始装备军中了!”

    田义赶紧岔开话题。火器上的突破,或许能让赵竑开心。

    果然,赵竑点了点头,立刻问道:

    “那么开花弹、自发火铳,还有拉管式震天雷,都已经开始生产了吗?”

    除了后装火炮,开花弹、自发火铳、以及拉管式震天雷的生产,也都必须跟上。

    “回陛下,新炮弹、自发火铳,以及后膛炮都已经投入生产,拉管式震天雷还要再试一下,解决哑弹过多的问题,过了春应该就会大量生产。在夏日前,应该也能补充军中了。”

    田义的话,让一旁的贾似道毛骨悚然。

    后装炮、开花弹、自发火铳、拉管式震天雷,这又是些什么鬼玩意,听着都让人害怕。

    赵竑不由自主,脸上浮起一层笑意。

    第一个五年计划已经结束,蒸汽机、玻璃、火柴、香皂、钟摆、玻璃,以及一众新火器纷纷问世。

    火车、线膛枪、线膛炮等。看来,第二期的五年计划,又要提上日程。

    “陛下,和军中将士踊跃北伐相反,如今这朝中,对北伐的呼声并不高,甚至说是反对声一片。陛下要北伐,可能又要乾坤独断呢。”

    周平轻声细语,赵竑不由得微微一惊,随即脸色阴沉了下来。

    “打仗就要花钱,就要耗费赋税。权贵们更在意的是自己的利益,自己会不会受损,什么时候会考虑朝廷。”

    “老百姓都知道抵御外敌,将士们流血牺牲,权贵们却只知道利益,不肯付出分毫,哪怕一点点的冒险,他们都觉得不值得,加以抵触。”

    周平和贾似道,两位国舅,一前一后说道,都站在了皇帝这边。

    赵竑冷笑一声,看着远处黑压压的天际,不自觉陷入沉思。

    历史上南宋朝廷北顾无力,朝堂上这些既得利益者作祟,不思进取。个个守着数十万贯家财,千百顷良田,当然不愿意用兵北上。

    胜了,北方贫瘠,还要国力补贴。败了,担惊受怕不说,还有可能因应付内乱,自身受损。

    这些朝廷大臣满心私利,没有家国情怀,相信他们中大部分人,也不会在其任上爱民爱国。

    “徐良,知道是哪些人在朝中兴风作浪吗?”

    赵竑忍不住,黑着脸问道。

    终归,他还是拗不过自己的本心,想要做一些事情。

    徐良看了一眼贾似道,这才低声回道:

    “回陛下,有殿中侍御史李鸣复、工部侍郎吴渊等人。容臣回去后整理一下,再呈报给陛下。”

    有贾似道这个外人在,有些话似乎不方便透露,以免走漏风声。

    “都是为国为民的大忠臣啊!”

    赵竑冷冷一笑,话语里不无讥讽。

    “忠们不高兴了,百姓就日子好过了。忠臣们以为自己可以左右朝政,那朕就给他们一个惊喜吧。”

    工部侍郎吴渊,沿海制置使吴潜的兄长,八面玲珑,看来是会当官的代表人物。

    赵竑的话语听在耳中,田义等人都是心惊。

    过不了几天,不知道又有哪几根搅屎棍要被收拾了。

    “陛下,今年各国使节悉数到来,除了西南的大理国,东面的高丽、日本国,南洋的占城、大越国、渤泥、真腊、三佛齐等国,印度洋的德里,大食的阿拔斯王朝,还有西域几国的使者,都已经到了。按照沿海制置司水师传来的消息,埃及的阿尤布王朝,也会派使前来。”

    周平看着赵竑的背影,轻声说道。

    至于东辽、高昌国都是密使,不方便在这里禀报。

    万国来朝,大宋的强盛,已经引起了世界的注意。

    “没什么特别的事情吧?”

    赵竑头也不回地问道。

    “大食阿尤布王的使者说,请大宋卖火器给他们,一旦大食国内有战事,请我大宋发兵救援。作为回馈,他们愿意提供战马,也愿意提供海港给我大宋水师驻扎。”

    周平轻声回道,心里暗暗嘀咕。鞑靼大军一次西征,就让整个大食世界乱了阵脚。

    赵竑沉默不语,周平犹豫了一下,继续说道。

    “陛下,另外就是,大金国派使者前来,陛下见还是不见?”

    大宋并没有向金国派遣使者祝贺正旦朝会,不知道皇帝是不是有意为之。

    “暂且答应大食使者的请求。告诉他,具体情形,事后朕会派人和他详谈。至于金国使者,还是不见,礼送出境吧。”

    大宋已经要计划北伐,这个时候,金国对大宋已经没有任何价值,无需再装。

    况且,国内北伐呼声日益高涨,绝大多数宋人就是奔着讨伐金国、恢复三京去的。此时还和金国眉来眼去,岂不是失了民心,自取其辱。

    “还有其它事情吗?”

    “高丽和东夏,似乎闹得不可开交。要请陛下明辨是非。其它鸡毛蒜皮,没有什么大事。”

    “看样子,要下雪了。”

    赵竑沉默片刻,轻声一句。他转过头来,招招手让董宋臣过来。

    “董宋臣,你拟一份圣旨,六百里加急,召杜杲、余玠、曹友闻、孟珙、王坚等一众边帅,范钟、崔与之、陈隆之、郭正孙等入朝,参加今年的大朝会。今年这个元旦,我大宋要君臣同乐,好好的热闹一下!”

    半个来月,这些臣子能赶到吗?

    蒸汽船,应该能节省些时间吧。

    赵竑的脸上,不觉浮起了一丝笑容。

    “你们几个,今晚都留下来用膳,咱们君臣好好喝一杯,好好聚聚,说些心里话!”

    “臣遵旨!”

    众人一起领旨,脸上都是喜色。

    皇帝心情放松,便是天底下最大的福音。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穿越南宋当皇帝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穿越南宋当皇帝》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穿越南宋当皇帝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穿越南宋当皇帝》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