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汴梁第一泼皮! 第125章:没了油水儿,何必做官?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北宋街溜子卷一:汴梁第一泼皮! 第125章:没了油水儿,何必做官?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赵祯忍不住睁大了眼睛。

    一脸崇拜的盯着曹安——偶像啊!

    某若是有他这份胆量……

    算了,他就是个作死的,这份胆量还真不好模仿。

    快看老张的脸色吧,他此刻面色铁青,整个人都哆嗦起来……若是手边有把刀,他敢活劈了曹安!

    可以预料的是……

    今天这番话一旦传出去,那狠辣、尖酸、刻薄、阴险,这些字眼就会统统贴在老张的脑门儿上,撕都撕不下来!

    在此之前,没有人重视曹安。

    大家都觉得,他能站在这里,完全就是范仲淹承了曹利用的恩情,不想眼看着曹家子孙落寞而已。

    所以,曹安入朝后……

    大家对他的态度,多是轻蔑。

    你若安生混着,那咱们也不介意给你一场富贵,左右斯人已矣,就当是给自己买个重情义的名声。

    可谁也没想到,这孙子真的能折腾!

    他还没入朝就坑了吕夷简一把,如今又跟首辅张之白杠上了……

    大宋朝臣中最有分量的两个超级大佬,曹安一人就挑了两个,这种魄力……不对!这种没脑子的人……

    他准能活到死!

    不过大家也算借此,看出了这少年的脾气。

    不仅倔,而且莽!

    我是弄不过你,但也不能任由你欺负!

    其实归根结底不就这点儿事儿么?

    曹安要帮老范出头,这才揽了‘锄奸’的差事……而且人家做成了!

    可看他这样,显然没想放过老张啊!

    少年不仅倔,而且是个记仇的。

    他这是觉得一巴掌不过瘾,还想摁着老张反复抽么?

    你当宰辅是什么了?

    刘娥没说话,只是眼中带着笑意。

    她是很乐意见到张之白挨抽的,包括赵祯、吕夷简等人……也想看看,老张被抽了以后是个什么表情。

    “好,老夫果然是老了,好啊!”

    老张有些语无伦次,须发喷张的模样有些狰狞:“没想到,曹公死后,曹家还能再出一个你这样的厉害角色!”

    这个仇算是结下了!

    曹安,你等死吧……

    ……

    宰辅的报复是什么样的?

    曹安没时间去想,现在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

    城东大相国寺。

    离它两百米的地方,有一座巨大的粮仓,名曰——广惠!

    像广惠仓这样的地方,京都城里有七八处,平日里从不开放,就是为了防备天灾人祸,而准备的不时之需。

    监粮官杨华躺在凉椅上,悠哉的喝着茶水。

    账房孙管事坐在屋檐下的阴凉处,面前摆满了各种账簿,算盘珠子被他扒拉得劈啪作响。

    “孙管事啊……”

    杨华悠悠晃了两下,惬意地眯着眼:“你可得给某算好了!算盘珠子虽小,却比某这个监粮官的脑袋还大!你可得记着,手里拨着的,是某的脑袋。”

    孙管事停了一下,笑着道:“杨大人请放心!下官吃了三十年的官粮,可还没磕掉过一颗老牙。”

    “凡事仔细点儿,错不了!”

    杨华放下茶杯,正色道:“眼下正是灾民闹聚的时候,咱们广惠仓早晚都要开锁,一旦数目照不上,那咱们几个,也就别干了。”

    “杨大人放心,所有账目都是清清楚楚,绝对没有半点儿纰漏!”

    孙管事低声道:“再说了,粮食这种东西,损耗肯定是挡不住的。谁能把每粒米都查清楚呢?就不说下雨发霉了,光是仓里那些‘老鼠’……谁能知道他们吃了多少?”

    当官没有不捞油水儿的。

    这和贪腐没啥关系……

    很多时候只是随手取用了一下而已,就比如说内部‘折扣’。

    能在这里的当差的,那家里肯定不缺粮食吃。

    外面卖五十几文一升的糙米,你只要稍稍提高一些损耗,就能精米换成十几文一升的糙米,把这能算贪腐吗?

    要是连这点儿便利都没了,那大家还做个什么官?

    “总之小心点儿吧,这种时候……”

    杨华刚想再叮嘱两句,却听得外面一阵脚步声。

    “杨华可在?”

    曹安带着十几个禁卫军大步进来。

    杨华没见过他,不禁皱眉道:“敢问贵人是?”

    见面先客气,这也是为官之道……

    尤其是杨华这种底层的官吏,他们虽然官职不高,但却摸爬滚打多年,深谙官场里的各种潜规则。

    “某曹安。”

    曹安从容看着他,朗声道:“奉太后令,今日起、由某来全权接手赈灾事宜!尔等上下皆要听从。”

    皇家的圣旨做不了假。

    杨华赶忙招呼广惠仓的官吏们都过来,齐齐躬身道:“下官无不听从!”

    ……

    广惠仓的值房里。

    曹安随手看着那些账簿。

    账房孙管事站在一旁陪着笑脸,可目光却死死不离账簿。

    曹安只是轻瞟了眼他,心下笑笑,随手将账簿合上,仍在一边。

    “广惠仓现在有多少存粮?”

    “回大人,目前新米两千五百石,陈米一万三千七百八十二石,还有些需要处理的坏米,大约两百多石。”

    孙管事回答的很快,而且事无巨细。

    “不少啊!”

    曹安故意叹了一声:“这么多粮食,只要稍稍克扣一点儿,就够普通人家吃几年的了……”

    这话什么意思?

    众官吏们纷纷愣神儿,盯住了曹安。

    每个人脸上的表情都不一样,有愤怒的,有不屑的,也有心虚……大家思绪翻飞,都在琢磨这话的意思。

    杨华目光有些冷,淡淡道:“曹大人若是认为账目有纰漏,可以立刻呈禀三司审查,下官绝无二话!”

    他这话不仅是自信,还有对曹安的轻视。

    这少年看着最多十七八岁,知道什么是账本么?

    肯定是哪家权贵的子嗣,托关系过来镀金的。

    赈灾这活儿自古都是肥差,上面有宰辅们把持着,下面有那些办事儿的官吏们去奔波……

    你只要按部就班的做好事情,功劳自然就有了。

    “呵呵,不用这么紧张。”

    曹安摇头笑笑,大刺刺的拍了拍杨华的肩膀:“某是来赈灾的,对你们的账目不感兴趣……”

    杨华有些不自然的动了动肩膀,不再说话。

    曹安接着变了脸色,一把摁在账簿上:“从今开始,广惠仓全部封存!没有本官的命令,不可流出一粒米!否则,律法惩治!”

    “不是赈灾吗?”

    杨华愣了一下。

    你来粮仓却不要粮食,那拿什么赈灾?

    “多的你不必知道,本官自有谋划……”

    曹安自然不会跟一个监粮官去解释,继续道:“记住!一粒米也不能流出去,不管谁来问,就说这是朝廷的意思!”

    “是,下官明白!”

    杨华只能点头。

    按说他的官职和曹安是平级,但人家这次是奉了皇命的,他自然要放低了姿态。

    “走,带某去其他粮仓看看。”

    曹安说着就往外走,根本没有半点关心粮食的意思。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北宋街溜子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北宋街溜子》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北宋街溜子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北宋街溜子》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