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8 自食恶果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天龙之无上融合638 自食恶果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师妃暄这一个月感觉糟透了,自己明明是来劝说王振的,结果一个月连王振的人影都没见到,每天就在什么选秀阁里,被婠婠吆五喝六……

    不过从小被教育成圣母的师妃暄,还是很有牺牲精神的,坚信自己所作,是为了天下福祉,为了达成这个目的,即便被宿敌折辱也能够忍受。

    卖石青璇一个面子,王振“仅仅”一个月便回了竟陵。

    在这一个月之中,岭南被关门打狗的秦国将士,大多已经被宋缺或是剿灭、或是俘虏。

    只有少部分脑子活泛,知道化整为零的,还有部分残兵败将,在楚国境内游荡,但是也掀不起什么大风浪。

    而第一个提出化整为零,将手下军队散开,避免被楚军围剿的柴绍本人,却是已经被宋缺活捉。

    还有一些秦国部将,感觉无甚希望,自杀殉国的有之,被俘之后咬牙、等待秦王救他们的有之,投降楚国的也有之……

    而因为秦国还没有驱逐慈航静斋的意思,秦军将领也已经沸反盈天,致使李密伐秦之旅,横添几场大胜,昔日战场的不败神话“蒲山公”似乎又回来了。

    甚至有一名秦军将领,在李世民殿前死谏,在宫门口放言大喊劝谏驱逐慈航静斋之言后,横刀自尽,甚至没给其他人制止的时间。

    以此为导火索,秦国军方与慈航静斋的关系,下降到了冰点。

    倒不是这些秦军将领没有血性,如果慈航静斋真的是他们的袍泽同伴,倒不会有人公然放言为了换回其他人,而驱逐她们。

    而是在秦军眼里,慈航静斋这些家伙,完全是坐享他们打下来的江山,擅自否定他们与楚国的同盟,最后还惹下烂摊子,凭什么要他们收拾?

    再说楚国只是要驱逐她们,又没说要把她们杀了……即便楚国不说,秦国军方的将领,也有心要连名谏言了!

    而且就在这时,秦国中又出现一种传言,说是慈航静斋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接下来会刺杀秦军重要将领,之后栽赃到楚国头上,然后再提出由慈航静斋进驻高手到秦军各将领身旁保护。

    到时既让秦将明白秦国离不开慈航静斋,又方便时时控制这些将领,免得现在是死谏,之后再出来什么兵谏的!

    随着这流言的传播愈加广泛,军中将领更加人人自危,很多将领都开始与亲兵同睡,恨不得留好遗书写上“杀人者、慈航静斋”。

    梵清惠也意识到这留言歹毒,建议李世民用杀一儆百的方式,杜绝此类流言……

    李世民自然是忍无可忍的严词拒绝!意识到了慈航静斋的做大作用,是其正统象征性,有慈航静斋的支持,会让天下人认为自己是天命所归。

    不过这作用,因为慈航静斋近来声望受损,而小了许多。

    另一方面,便是获得慈航静斋中的高手相助。

    在原本“因果线”中,李世民一开始完全依托于李唐,一路顺风顺水,连南方的最大军阀寇仲,都直接被慈航静斋想办法“劝降”了。

    故而不需要慈航静斋出什么高手,就一个师妃暄便能撑住场面。

    而现在李世民内外交困、四面受敌,故而慈航静斋对其资助力度也大了许多。

    除此之外,慈航静斋的人,看似一副挑拣天子的样子,其实眼界小的很,而且高屋建瓴,丝毫不接地气。

    梵清惠的格局眼界,比之宋缺、甚至比之杜伏威、李密之流,都相差远矣。

    指望她们出谋划策,那就等着亡国吧!还杀一儆百?这不是添乱吗!

    李世民也开始有意无意的疏远慈航静斋,虽然没有驱逐,但也尽量让她们远离决策层,尤其是不得让她们插手军队,以免遭致不满!

    对当初捧自己上位的军方将领,也极尽安抚之事,似乎又成了当初的天策上将,与秦军同吃同住,安定军心。

    虽然是治标不治本,不过总算暂时令军方的骚乱平息了些。

    不过就在这时,李世民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一名秦将在自己的军营中被杀,杀人者无论手段、身材,都像极了杨虚彦,就差在脸上写上“影子刺客”四个大字!

    阿不,不是差点,而是确实写了,在杀手刺杀的时候,不知怎的却在成功后,惊动了将领的亲卫,结果被围攻之下,杀了几十人之后狼狈而逃,手中短剑遗落下来。

    剑柄清楚的写着“补天阁”三个大字……

    从栽赃的角度来看,这把戏似乎白痴了些,如果是在之前,这些沙场宿将肯定会怀疑,这是楚国搞得鬼把戏,就是为了让他们怀疑是慈航静斋所为!

    然而现在慈航静斋却是作茧自缚,因为之前她们诈做刺杀李世民的时候,把戏就是被这么蠢萌。

    一个天然呆的刺客,绕过重重包围、避过无数高手耳目之后,将李世民伤而不死,最后还落下一把写着“楚”字的长剑……

    这令人槽点满满的刺杀过程,实在是惊人的相似,甚至令人觉得,慈航静斋的把戏,就是应该这么白痴才正常!

    “自食恶果”四个字,用来形容慈航静斋再好不过。

    但是梵清惠确实很冤枉,她的确想过这一招,不过马上便被自己否定了,毕竟相比于圣门,慈航静斋还是少了些狠劲儿,如果是对象是王振的话,她恨不得大卸八块,可是换做秦国的功臣,她也犹豫不已。

    而当流言出现之后,梵清惠自然更加否定这计划,也想到过楚国会借机刺杀,可是秦国的将领们,却是一个个宁愿一死,也不被慈航静斋“监视”的样子,对慈航静斋的高手入驻军中,抱有极大的抵触!

    甚至在已经有人死于刺杀之后,抵触更加剧烈,不少将领都认定了,这就是慈航静斋的诡计。

    王振也在同一时间,给他们补了一刀,正巧这天是从西川回到竟陵,王振特地大张旗鼓的,一到竟陵就搞了一个东厂的建立、册封仪式,杨虚彦赫然在场,成了最好的不在场证明……

    当然,杨虚彦的面孔下究竟是谁,就只有王振等寥寥几人知道了!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天龙之无上融合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天龙之无上融合》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天龙之无上融合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天龙之无上融合》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