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3 功成身退(大唐卷终)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天龙之无上融合663 功成身退(大唐卷终)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毕玄已死!颉利首级在此!何人尚有余勇敢战?”

    王振的声音扫过了大半个战场,而且好像个紫色的灯笼一样,跃上了突厥的王旗顶端,一只手提着毕玄的尸体、一只手提着颉利的首级,令其他突厥将领,想要说几句安定军心的话都没有机会!

    狂信军见到王振变成个“灯笼”,显然觉得这个形象,更加接近他们心目中的“神”,奋起了最后一丝力气,杀散了王旗附近的突厥狼军,围聚在了王振下面。

    当然,能够突然变得这么顺利的原因,主要是颉利和毕玄之死,已经彻底粉碎了突厥狼军的士气,甚至是信仰,整个战场呈现崩溃的架势……

    只有少部分突厥狼军,在各自将领的带领下,高喊着为颉利可汗报仇,想要向王旗冲锋,但是却因为数万狼军的溃散,队伍在乱军冲击之下,抵达者寥寥无几。

    即便杀到了旗下,面对已经没有还手之力的狂信军,突厥狼军也无法抵挡王振帝王元神的作用甚至无法靠近他们,而且李靖也已经适时发起全军冲锋……

    是役王振孤军深入,斩杀颉利可汗与毕玄武尊,“亲卫军”折损三成,换得突厥狼军大败,士气完全崩溃,被楚军衔尾追杀数十里,最远的整整追了一个下午!

    中原地带的突厥狼军,完全成了无根之水,只有少部分在各自头目带领下,或是想要突围出关、或是占地死守……

    井陉关之战,楚军杀敌过四万,俘虏一万余,只有小半逃脱战场,在之后衔尾追杀中,又击杀、俘虏了近两万。

    之后的半个月内,河北、山西、山东一带的狼军,要么逃得快,要么被楚军攻破……

    小可汗突利和高句丽的盖苏文,基本是刚刚行军到玉门关下,便遇上了颉利狼军的溃军。

    突利收编一番之后,立刻打马原路返回!

    一来是摄于楚国兵锋,不敢轻易入关与其交战,二来颉利一死,东突厥、乃至整个草原,都将重新洗牌,突利也决定先去吃下眼前这杯羹。

    井陉关之战后,李靖率领的楚军,虽然折损过半,但是楚国的威名,却是震慑四海。

    原本觉得已经事不可为,想要投靠突厥的北方诸侯,都是舒了口气……

    短短半年之内,楚国接到降表无数,甚至包括突利部、高句丽国在内的塞外势力,也纷纷向楚国派遣使者,在王振面前大骂颉利无耻,并且申明自家与中原、与楚国,一向是抱着友好、互利的态度云云……

    窦建德更是在井陉关之战后,王振还没有离开河北的时候,便敬告大夏群臣百姓,河北夏国自此并入大楚,窦建德则是被封为夏国公、河北道大总管。

    大夏原本的官员,则是大部分都被王振迁入南方任职,之后又从楚国之中,遣人填充河北职务。

    一时间楚国不但占据整个南方,而且河北、大半个山西、小半个山东,也已然并入版图。

    如果说击溃了入关的突厥之后,楚国的声望大涨,那么李唐的行径就令人唾弃了。

    李建成竟是招降了部分原本占据了他的老巢、刚刚在山西胡作非为过的突残军!

    在颉利死后,打着李氏也有突厥人血统的旗号,虎口夺食般的在楚国手中,抢回了小半个山西,原本山西一带的突厥狼军,更是见突围出关无望后,被李唐收编。

    虽然夺回了小半个山西,又收编了上万突厥铁骑,不过李唐的声望却是有减无增,甚至有地方官员封金挂印而走……

    因为大楚分军河北,而令西秦短暂的苟延残喘,但是井陉关之战半年后,稍微缓过气的楚国,也再次发力,直逼秦都冠军。

    李世民无视慈航静斋的反对,开门投降,获封秦侯、蛰居南地,麾下文武除了长孙无忌外逃,其余者皆降楚。

    同年李唐在巴蜀东川守将,与楚国暗通而降,李渊发现时岭南军已然入驻巴蜀全境。

    井陉关之战后一年,天下诸侯负隅顽抗者,仅李唐一家……

    以梵清惠为首的“伪慈航静斋”,再不要脸,也不愿意和为天下人唾弃的李唐合作,只得封山不出,梵清惠辞去斋主之位,却没有另行指定传人。

    一定程度上,算是默认了大楚所封师妃暄为斋主的传承合理性。

    王振在井陉关之战后,却是“修身养性”,没有再做什么御驾亲征之类的事情。

    在竟陵好生将元神境界巩固了一番,黑红龙剑已然祭炼完成,其他几道飞剑,也已经初见雏形。

    还在“天魔之变”的状态下,从师妃暄手中,“窃取”了慈航剑典,不但令飞剑威力再度强化,而且至此大唐世界的任务物品,唯有一统天下后的“新朝玉玺”一件尚未获得!

    又半年,长安城破,李渊、李建成、李元吉自绝于人前,李唐宣告覆灭,楚国完成一统大业!

    同年傅采林在弟子的牵线下,亲至洛阳,与王振见面,代表高句丽欲要与楚国结定互不侵犯之盟,然而王振的据(shi)理(li)力(xie)争(po)之下,终究名义上向楚国称臣为附属之国。

    大楚一统中原的第二年,出兵塞外,扶植粟末靺鞨人割据,建立渤海国,建国仪式上渤海国国王大祚荣宣誓永为大楚之臣……

    同时也扶植突厥的小部族,插手突厥人内乱,最终迫使突利部在内的大部族西迁,直接于草原设立都护府,管辖留下的突厥人……

    关内关外,大事毕后,又一个天下震动的消息传出,王振宣告退位,禅让于弟子寇仲,三让三辞之后,寇仲继位,奉王振为至贤至圣帝师,与帝等身之皇爵。

    因为提前三年便告知了鲁妙子开始准备,在楚国朝堂之上,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动荡。

    而退位之后的王振,在飞马牧场中,却是头疼了起来……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天龙之无上融合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天龙之无上融合》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天龙之无上融合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天龙之无上融合》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