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天下第二行书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邪瞳宝鉴第26章 天下第二行书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过街天桥的跨度也就二十来米,不过因为这会儿是人流量高峰期,再加上中年乞丐身下还扯着一条厚厚的毛毯,奔跑起来多少有些不便。

    不过,这厮也是个心狠手辣的主儿,一路朝着天桥另一头狂奔过去,凡是挡着他道儿的都被他一把推开,有两个女孩甚至直接被推倒在了地上,膝盖都擦破了一层皮。

    “妈蛋,快点给老子让开……”中年乞丐眼看已经到了桥头,心想只要下了天桥往人群里一钻,就是天王老子也别想抓着他,然而就在这时,前面却出现了一道佝偻的身影,一个挑着扁担,两头分别挂着一筐书籍的老太,却横在了天桥中间,硬生生挡住了他的去路。

    这老太听见动静,抬头一看,只见一个满脸怒容的男子朝自己冲了过来,当下就惊慌了起来,只是她肩膀上挑着两大筐书籍,加上年龄有些大了,行动不太方便,一时间避让不开却是被那中年乞丐一把推翻在地,连带着筐子里的书也全都散了出来。

    许是应了那句恶人有恶报的古话,中年乞丐本打算将老太推开,自己借机逃脱,却不想他脚下一不留神,愣是被扁担绊了一跤,身子一个不稳,踉踉跄跄地摔了出去,一张脸直愣愣地扑在地上,直接磕了个狗啃屎,两颗大门牙当场崩落下来。

    叶凡紧追在后,见此情形不由地一愣,一个箭步冲了过去,身子往那中年乞丐背上一压,反手将他制服,夺了他手中的玉佛挂坠,又把那一叠钞票给抢了回来。

    从推开叶凡,到韩雪咪被抢,再到中年乞丐摔倒在地被叶凡制服,不过短短十几秒的时间,却上演了一出精彩无比的戏码,看的那些过往路人目瞪口呆,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在拍警匪大片呢!

    “干你娘的,你小子摊上事儿了!”中年乞丐知道自己这次栽了个大跟头,嘴里不停地叫骂着,身体也在剧烈反抗。

    要说叶凡现在的身板早就不是以前所能比的,但是那中年乞丐发起狠来,一股子蛮力还是不容小觑,愣是把叶凡给撞翻了出去。

    不过,中年乞丐这会儿满嘴都是血迹,疼得他整张脸都麻木了,加上这会儿不少人都围了上来,他见势不妙,也不敢再去纠缠叶凡,只丢下一句狠话,便急匆匆地逃走了。

    叶凡从地上爬了起来,倒是没有被中年乞丐伤到,他把玉佛挂坠塞进口袋,见那卖书的老太太还倒在地上,急忙跑过去将她扶了起来,仔细查看了一番,倒是没有摔伤,只是老太太毕竟年龄大了,身子骨也不结实,万一外面没伤到,而是伤了里面的筋骨那这事儿就严重了。

    “您老伤到哪里了?要不要我送您去医院检查一下?”叶凡询问了一句,见韩雪咪这会儿也赶了过来,便嘱咐她把地上的书籍先捡起来。

    “没事没事,不用去医院!”老太太急忙摇了摇头,去医院随便检查一下少说也得几百块钱,她也舍不得,况且刚才她摔倒的时候,双手刚好撑在了篮筐子上,倒没磕着碰着,没必要去医院里瞎折腾。

    “真的不用去吗?”叶凡不放心,这老太太差不多有六十来岁了,刚才摔倒那一下可不算轻,忍不住又追问了一句。

    那老太伸手拍掉身上的灰尘,晃动了一下腿脚,感觉确实没有伤到骨头,这才摆了摆手,说道:“老婆子身子硬朗着呢,摔一下出不了事儿!”

    听到老太太这么说,叶凡总算放下心来,将老太太扶到护栏边坐了下来,这才走过去,跟韩雪咪一起把那些散落在地上的书籍捡起来放进筐子里。

    这些书籍一半是盗版的小说或者故事会一类,另一半则是一些书皮纸张泛黄的老书,最多的就是民国时期的小人书,分别放在两个筐子里,加起来能有四五十斤中,换做普通人挑着这么重的东西,怕是时间长了也吃不消。

    这年头即便计划经济改革的口号喊了十几年,但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赶得上时代的潮流,有富人自然就有穷人,像老太太这么大的年纪,还挑着担子出来卖书,也是为了赚个养家糊口的钱,着实不易。

    叶凡此时已经动了恻隐之心,心想待会儿自己多买几本书,也算是帮衬老太太一把,而且像民国时期的小人书,现在也有人在收藏,尽管价值不高,但也算是那个时期的特殊文化传承,没事拿出来还能怀个旧什么的。

    叶凡有心想要选购几本小人书,也就留了份心,想找几本比较有意思的拿回去慢慢欣赏,不过这里面大多数都是一些民间流传的连环画印刷本,叶凡刚才还看到有张乐平先生的《三毛流浪记》,这可是叶凡小时候最喜欢的动画片原作。

    “咦,这是什么?”叶凡挑了几本小人书放在一边,把剩下的一股脑放进了篮筐里,他正准备起身的时候,忽然瞥见最上面一本书页里,露出一角洁白如玉的白纸,上面似有墨迹。

    这本书表面已经泛黄,书皮有严重破损的痕迹,应该是鼠咬虫蛀导致的,连上面的字迹都模糊不清了。

    叶凡起初并没有在意,甚至都没有去翻看其中的内容,不过此时看到夹在书页中间的那张白纸,反倒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此时韩雪咪那边也已经收拾妥当,叶凡便起身将篮筐拎到老太太身边,然后才将那本书拿了起来,仔细辨认了一番,终究是无法看清书皮上的文字。

    不过叶凡的兴趣并不在这本书上,而是里面夹着的那张白纸,他将书页翻开,便露出了里面那张白纸的真实面目。

    这张纸被人为折叠了起来,里面有密密麻麻的笔墨痕记,不过看样子却是保存的十分完好,几乎看不到任何破损之处。

    看着那洁白如玉的纸张,叶凡却是愣住了,这张白纸的质地柔润,光而不滑,其上纹理纯净,洁白稠密,竟然是上好的冷宣纸,用手摸上去,绵软柔和,质感强烈,就算不懂纸墨之人,也能看出好坏来。

    宣纸亦被称为“千年寿纸”,原产于安徽泾县,最早起源于唐代,后世历代相沿,这种纸易于保存,经久不脆,上好的宣纸历经千年而不褪色,可以说是国之瑰宝。

    唐代书画评论家张彦远所著《历代名画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好事家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以备摹写”,由此可见,唐代时就已经把宣纸用于书画墨迹了。

    宣纸中的珍品,要属南唐后主李煜曾亲自监制的“澄心堂”纸,其肤如卵膜,坚洁如玉,细薄光润,冠于一时。

    叶凡手中的这张冷宣纸,虽然不如澄心堂这类珍品,但也极为罕见了,即便是现在的造纸技术,也未必能够比得上,而能配得上这种宣纸的笔墨遗迹,只怕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韩雪咪在旁边叫了几声,叶凡却充耳不闻,小心翼翼地将纸张铺展开来。这张宣纸长有七八十厘米,宽约二十厘米,纸张折叠处不见折损,足以说明这宣纸的品质非同一般。

    将整张宣纸展开,映入眼帘的便是一整张的行书墨迹,叶凡仔细辨认了一番,脸色顿时就变得凝重起来。

    “这上面的内容难道是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叶凡大吃了一惊,他从小在父亲的教导下,每天都要练习书法,行书就是他接触练习最多的,自然不会陌生。

    而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号称天下行书第二,叶凡在十二岁的时候,还曾经临摹过一次,虽然不得精髓,但也有几分功底,当时在学校还赢得了书法比赛第一名,之后更是被中海日报登入头版,很是出了一次风头,此时看到这一篇《祭侄文稿》,叶凡心里说不激动那是不可能的。

    本文为(http://)首发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邪瞳宝鉴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邪瞳宝鉴》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邪瞳宝鉴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邪瞳宝鉴》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