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进山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鬼门棺第二百九十五章:进山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当马村长听叶之卿说希望那个李家年轻人帮忙带一下路时.脸上露出了一丝担忧之色.马村长的意思也很明确.打心底來说是不想让几人去的.因为听说去往竹叶村跋山涉水的.很危险.这山里林子里出來个野物太多见了.万一一点注意不好就有可能栽坑.说不准也就是有去无回.

    马村长这个担心也不是沒有原因的.毕竟人家是一村之长.农村人又都比较善良和蔼.明知那里有危险自然不想有人在自己的面前去涉险的.而且叶之卿又亮过工作证.是不是上边的领导马村长不敢确定.他也沒有见过真正的领导证是什么样子的.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即使是假的.他也是希望这一队人好好的

    不过.叶之卿却是非常固执.而且还说并不一定要去到竹叶村一带.只是想在周边看上一看.结合其他几个村子周围的环境质量参考参考.看看有沒有乱砍乱伐.偷猎.盗猎等类的问題.还编出了一个省环境厅希望在太行山脉附近成立一个自然保护区.建设一个保护单位.为野生珍贵动植物保驾护航.反正都是一些有的沒的.

    马邑村位于林州市东南约50公里处.居于太行山脉西麓东台山附近.这个地方的地理环境很特殊.正好是太行山脉和红旗渠风景区的交叉地区.本來太行山脉在卫星图上看就是一条南北走向非常长的人脊骨.而在马邑村附近10公里处.已经成了一团团的仿佛是一个身体有问題的病态脊骨样貌

    林一航不禁在想.那竹叶村那么偏僻.越往里山路越难走.不会到最后跑到晋西了吧.

    勉强喝了一点那有些黑呼呼的米粥.马村长在大土锅里倒了些水.然后将碗筷丢入里面泡着.便带着林一航和叶之卿去找那个李姓的年轻人了

    而胖子李俊和袁明则留在了马村长家里收拾东西.众人准备一会就出发.

    十月的清晨.天短夜长.尤其是在这种山里.在家里还沒什么.一出來凉飕飕的.风呼呼的.从马村长家出來的时候林一航看了看时间.才刚刚七点半.此时太阳才刚刚划过天际线.处在完全平衡的角度.空气沒有任何暖和的感觉.

    林一航和叶之卿.林倩三人跟着马村长沿着村子里的那条青石铺成的小路上一直往村口走去.不一会就到了.这间房子和村子里其他人家的房子沒任何差距.都是木质结构的.很低矮.古老.和乌云镇的一比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唯一的不同就是这里很平静.和谐.不像是乌云镇商业气息太浓郁.全镇都散发着一股铜臭味.

    开门的是一个少妇.二十五六岁的样子.应该是那个姓李的年轻人的媳妇.看模样长得还算可以.就是皮肤太差.很黑.个字很矮.身体却很健硕.一看就是常年劳作带來的结果.李大姐此时正端着个瓷碗吃饭.见敲门的是马村长.忙请着众人进了屋.

    李大姐的性格很开朗.嗓子也挺汉子.不是那种说话嗲嗲做作的城里女人.倒是有些像是东北和四川女性的结合品.说话直來直去中带着点霸气的口气.非常的热情.

    马村长进入屋内后也沒有拐弯抹角.这也许就是农村人的性格.不喜欢一件事情能从亚洲拐到北美洲.说明此次的來意之后.李大姐这才把目光投向了林一航和叶之卿.林倩三个人.上下打量了好几次后.便催促家里的汉子赶紧的把早饭吃完带三位领导进山.

    本來.林一航从昨天到今天就听马村长说了那么多关于村子里的奇闻异事.本以为村子里的人对于后山都是比较忌讳.不愿意进去的.沒想到是李大姐却非常开明.不但沒有阻止.反倒催促起自己的男人來.

    这倒是让林一航觉得这个所谓的传说.估计也就是传说仅此而已.沒有什么历史证据.以讹传讹.而那个马校尉的古墓也不知道是真是假.虽然结果不同了.但给人的感觉却是舒畅了很多.比带着担忧之色要好得多.

    李大哥也是个老实男人.老实本份就是对山里男人最好的介绍.皮肤黝黑.身体壮实.一看就知道是一个常年务农的庄稼汉.离开的时候.李大姐还不忘千叮咛万嘱咐李大哥注意安全.要把几位领导安全送到目地的.

    看着李大姐那热情的模样.想到叶之卿竟然带着自己去欺骗人家盗墓.林一航心里就有些过意不去.和林倩稍稍使一个眼色.便从叶之卿兜里掏出了几张百元大钞.递给了李大姐说是政府的福利.李大姐一开始还不愿意收.直到说是政府要求的.这才接下连连道谢.还不忘为这些好官好政府祈祷.

    叶之卿本來不知道怎么回事.但是见林一航掏自己的钱做好事.还给政府贴了一个标签.顿时就有了些怒气.不过也由不得他了.抓紧时间上路要紧

    回到马村长家之后.袁明和李俊也将东西收拾的差不多了.四个大包都装得满满的.

    李大哥很憨厚善良.见那么多大包.抢着要帮叶之卿背.不过却是被叶之卿拒绝了.

    马邑村之所以叫马邑村.在李大哥的解释中明白了.战国时期马邑村.是战果七雄韩国的国土.作为韩国最西边的国界线.是兵家要塞.而这里就成了一个训马的基地以及驻军的基地.还有一段很感人的故事.

    说战国末期韩国著名的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曾经外出游历來到此.当时夜已傍晚.而他的千里马也已经跑了几十公里.翻山越岭.累的气喘吁吁了.韩非子心疼千里马.本來打算继续的行程尚且搁置了.在马邑村就向韩军驻军首领求军帐歇息一宿.

    驻军首领见是韩非子大驾光临.大喜.立刻吩咐下人准备了一顶质量上乘的军帐送给了韩非子.韩非子只得到一顶军帐之后.并沒有感激离开.而是然曰:”故将军赐帐感激.吾马千里拔山.欲其将歇.此营单不可存.欲求双其供马邑厩.”

    那名驻军将军一听.为了难.因为韩国在当时战国时期并不多么富饶.疆土也不是很大.本來驻军营帐就吃紧.这一顶还是在驻军首领的帐篷中挤出來的.而韩非子要求两顶.就沒有了办法.

    后來实在沒有办法.如果把将士的营帐给予韩非子那第二天的训练指定要出问題.最终韩非子只求得一顶帐篷.求得帐篷之后.支好.他向驻军首领道了声谢.并沒有进入营帐.而是把他的千里马牵了进去.而他自己却在帐篷旁边一草堆之地堆了个临时住地.席地而睡.

    那首领将军看到了这事之后.哪能不管不问.连忙召集几位部下前去赎罪.他以为是韩非子因为自己沒有给他两顶帐篷.用这种比较极端的方式表达对自己的不满.可是到了那里之后表明來意之后.韩非子却笑了起來.他只是作了首诗便打消了这些将军的顾虑.”马邑识路真疲逑.

    蝉鸣悠扬转牵牛.

    百载千里功成就.

    唯离之歇夜两酋.

    马如吾身父母肉.

    岂敢冷落乱天幽.

    保家常战太行瘦.

    何有精力守国修.”

    这首诗的主要意思是马就如同我的父母.他载我上百里已经累的气喘吁吁.我怎能冷落它.让它在这种地方歇息呢.他有功劳.我沒有功劳.所以他应该得到应有的酬劳.而我也应该得到我应有的酬劳.

    到了第二天因为帐篷里有很多粮草供马食用和歇息.韩非子的千里马第二天就恢复到了精神饱满的状态.活蹦乱跳又载着韩非子前往了那深山之丘.

    将士们为了纪念韩非子舍我其马的高尚品质.以及战马的忠诚和数不清的沙场上的战功.便把这训马场改成了马邑场.意思也就是马的都城.这里是马的天下.后來随着秦始皇一统华夏六国.这里由训马场变成了村落.马邑一词也沒有因此陨落.成了马邑村的代表.时至今日.已千年之久.

    李大哥把这个村子的來历讲完之后.所有人才是一副明了的样子.别看仅仅是一个小小的山中村落.竟然能追溯到战国时期.可见河南果然是处处有历史.有文化.

    众人跟在他后面.从后山直插而下.这山路陡峭又崎岖.有些地方只有五尺多宽只能容纳一人通过.从上面垂下來许多藤蔓.就成了众人经过的唯一凭仗.下面就是万丈悬崖.眼睛望着下面就直发懵.

    李大哥灵活的得.在这种藤蔓中來去自由.连拽带拉的帮着众人过了这悬崖.李俊实在是有些受不了.他那体格最忌讳的就是翻山越岭这些体力活了.就在刚刚过那悬崖时.还差点掉下去.要不是藤蔓够结实他就是一具尸体了.于是有些沒好气问道∶“李大哥.这还有多远.在这么走下去我实在有些受不了了.”

    李大哥嘿嘿笑道∶“不远了.这斜坡下去就到了.看那就是河了.”

    顺着李大哥手指的方向向下望去.的确有一条河.看上去更像条大溪.前方连着数个黑黝黝的山洞.好像是有人工雕琢过的一般.如同是一个未知的世界.狰狞恐惧.溪水转入洞里就不见了踪迹.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鬼门棺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鬼门棺》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鬼门棺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鬼门棺》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