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偃旗息鼓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燕向北第三章 偃旗息鼓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战争,结束的时候,是仓促。

    那时,身处其中的人,还没有完全的适应过来,有些惊诧,楞立,看着这冰冷的战场,一丝一丝的光亮升起,死气沉沉与生机勃勃的交叉,让他们,各自沸腾的鲜血沉寂下来:原来,战争已经结束!

    才想起,它们已经如同黑夜,在一片光明中,悄然隐退,可是,心之所向的地方,看过去,还会有些颤抖,恐惧后怕,因为知道,战争的结束,并没有带着战争的消失,所以,他们并不是真的隐退,而是在暗处觊觎,潜伏,等待人心离乱的那一刻,再一次的降临。

    而,每个人,心中都熟知,却也坚持着的,战后的光明,有着独具一格的吸引力,让人想着,试着,要将光亮中的这一点时光过得更好一点。

    然后,它们各自为各自的事情劳心。

    夏侯烈兴致冲冲,在军帐之中,面对着桌上的一堆文书,这些,凌晨就已经送达,是些颇新的竹简,一些被他打开过,摊开在案上,关键,在于其中的内容,其中带来的令人振奋的消息——历下的援军便要赶来。

    忍不住心中的欣喜,调头看着帐外:“有了墨家的相助,还有这些,即将来临的援兵,历下要坚守住,又多了一些胜算。”

    昨晚的庶离,目不转睛,盯着那些竹简,那些竹简通讯带来的好消息,也令他欣喜:“自古以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嬴政的暴行,多行不义,自然,失了不少的民心,各国后裔援军的到来,也是意料之中的……”

    夏侯烈点头,对于之前对五国后裔的诋毁有些内疚,抬头,再次的打量庶离,那时,他一样,对庶离有着轻蔑与不信服,心中微微的也有些愧疚:“之前,我真是……”

    庶离淡笑,不在意:“墨家没落了许久,难免使世人的心中不信服,这些,我却并不在意,相反的,我在意的是,目前的局势,那些五国后裔的援军,究竟什么时候能够到来?昨晚袭击,一败涂地,想必秦军,会恼羞成怒,不日,便会攻打城池!”

    夏侯烈一愣,庶离的心思细密,相较于他的年龄,真是天壤之别,突然发现,眼前的这个少年,真的不是初次看去的那般弱不禁风,相反,在他的内心,谨小慎微,或还有着一腔热血,别人所不知的抱负,隐藏,惊涛骇浪,永远埋葬了小浪后头,疑惑,这些,一直都是,他自信的表现,胸有成竹,墨家,机关术,也许,真的不能被忽视,不能被轻视,在这个少年的身上,他就发现了,当年,也许,只是另外的变故,促使了墨家的没落!

    李颐醒来的时候,是一天之后的事情了,他的伤,说重不重,说轻不轻,轻的只是外伤,只是身体的苦痛,重的是心里的伤,精神上的隐伤。

    当年,同行三人,相濡以沫,如今孑然一身,各自陌路,不知是造化弄人,还是人心叵测,顽固不化。

    目光望向门外,秋的弥殇,如同那个时候秋的深邃,一时的寂静,又勾起他的隐伤,那时候,门外忽而响起极其轻微的步声,李颐抬头,看去,身子一震,视线中,一个妇人,手牵着一个女孩走了过来。

    “爹爹……”

    是月儿与妻子厉青岚。

    李颐眼中是怜爱,惊诧,将李月抱在怀里,高兴的同时,目光落在厉青岚身上:“青岚,这是怎么一回事?”

    厉青岚浅笑,柔情关怀看着李颐:“就在你昏迷的这天里,一个很古怪的男子,将月儿送了回来。”

    李颐沉思,不得所解,厉青岚继续陈述:“他领着月儿,送到这里,便一声不吭的要走,当时,夏侯将军,也在这里,他觉得这男子古怪,认为可能便是秦军的探子,因而,男子要走的时候,便去阻拦,那男子回头,目光冰冷,神色间的不容侵犯,当真骇人,将夏侯将军都愣呆了,最后,夏侯将军,没有拦得住他,还是让他走了。”

    话语间,有着笑意,也有着后怕。

    李颐看在心中,绷紧的神色,为之一松,握住她的手掌,问道:“他用的是剑么?”

    厉青岚点头,抬头看向李颐,李颐皱起眉头:“莫非是他?可是,怎么可能会是他?如果是他,他来齐国,又到底是为了什么?”

    厉青岚讶道:“你认识他?”

    李颐摇头:“我不认识,但是却听过他,一个很少出剑的男人,也很少有人在他剑下逃生的人!”

    厉青岚一愣,小月儿几乎带着哭调,在李颐的怀里挣扎着道:“那怪叔叔是坏人,他……他害死了牧哥哥。”

    厉青岚心惊,怜爱搂过月儿在自己的怀里,轻声安抚,能够感觉到月儿啜泣的身躯轻微的颤抖,李颐心中疑惑,看着月儿的样子,不忍心去追问,目光复杂,看去,窗外的一如既往的萧条。

    那萧条,永远都没有尽头,从天际下流淌,延伸,空阔又绝望,撒落那稀疏的日光,铺撒一地,却没有和煦的感觉,反而,愈加的凉飕飕,冰冷冷。

    王贲感受着这样的秋的凉飕飕,冰冷冷,抬头,看去,目光的定位,是那天际低垂云端压抑中孤零零的历下。

    黑云之下的城池,正处于全副武装的防守状态,而,他,却即将要成为打破这样一种防守的人。

    可是,他想起那时,昨晚的交锋,在他的心里,也在他的眼中,都找不到输赢的答案。

    风,轻拂面庞,凋落弥殇。

    那时,沙质的地面,传来阵阵的细碎脚步声,王贲并没回头,便能听出那是通报的一个兵卒,兵卒走到距离王贲不远处,躬身拜道:“禀告将军,那少年醒来了。”

    王贲一愣,迟疑着,终于转身,目光中有着看不透的忧伤:“他……真的好像我的一个故友。”

    兵卒一愣,不知他的意思,显得不知所措:“将军,你……是否要去看看那少年。”

    王贲一怔:是啊,到底,要不要,去相见,或许,少年,就是,当年,那个伤怀的梦。

    风,拂过,什么都没带走,却带来秋的萧条,谁又不知道,没有留意的这一刻,吹落的是谁的哀伤!

    而,它们却浑然不顾,一如既往的朝着某个方向吹,那些忧伤,被轻易的吹落,停留,也只能是片刻。

    然则,就是这片刻之间,也会让人刻骨铭心,一生遗憾!

    所以,无论如何,一面毕竟难免!

    王贲跟随那兵卒,走近营帐的时候,他们口中的那个少年果真已经醒了过来,却闹着要离开,被看守的兵卒拦住,两方正对峙着。

    王贲都不知道,自己是怎样走过来的,看见他们的争吵,皱皱眉头,要走过去,这时,听见那少年的话:“你们再挡着,我就要不客气了。”

    王贲一震,这话语中,能够感受到的是,经年之隔后的熟悉,他怎么能够忘记,这样的一种感觉呢?

    那兵卒见到王贲过来,恭敬道:“禀告将军,这少年硬要闯出去,我们拦也拦不住。”

    王贲皱眉,那少年的神色面貌再次的映入眼帘,熟悉却陌生,一愣,轻问:“你叫什么名字。”

    少年看见了王贲,打量了一下,俊朗的面孔,可以看到中年之后的成熟与稳当,他撅嘴:“我为什么要告诉你啊?是不是我告诉了你,你就放我离去?”

    王贲一怔,难得的笑容:“你告不告诉我,我都不能让你离开的,至少现在是不能够的。”

    少年皱眉,追问:“为什么?”

    王贲浅笑,不厌其烦:“你可知道这里是哪里?”

    少年四周打量了一番,不太肯定:“这里是秦国的营地?”

    王贲点头:“你知道,那就更加应该知道,为什么我现在不能让你离去的原因了。”

    少年不语,低头沉思,片刻,抬头:“为何,你们打仗,一定要殃及百姓呢?”

    王贲惊讶,少年的天真单纯,忆及当年,杀伐决断,那位故友的果断坚决,不管身处何地,也不管身世如何,为质抑或为王,言语中,神采中,都是有说不出的威望,说不出的震慑。

    这少年,心思单纯,却是大大的不像,然则,那说话的神情,言行的举止,又是那样的神似,叹息一声:“你以为,一切像你想得那么简单。”

    少年不服,驳道:“怎么不简单了,打仗的时候,不伤不杀百姓就是了。”

    王贲大笑:“若真如你说的那般简单,世上也不会有战争了。”

    可是,可能吗?杀与不杀,原本就是身不由己,无从选择,战争一旦蔓延,就是火种,轰轰烈烈,惨烈残酷,至死方休,根本不会存在什么侥幸,如果说,有着侥幸,也只能是一方,一部分,便只能去尽力充当赢家。

    然则,这个去充当赢家的过程,又需要多少的杀戮作为基石,谁不知道,胜者王,败者寇,需要多么大的代价!

    王贲征战数载,当然深知这样的道理,继而冷笑:“你太过天真,乱世求生,如若像你这样,当真寸步难行,你需要一段时间,一段适应开始残酷的时间,所以,你现在,更加不能离开。”

    少年一愣,面对着眼前男子,他已经转身要离开,然则,就是看着王贲的背影,突然有了一种无法言语的压抑,他的话,很难以接受,却很震撼人心。

    战争原本就是残酷的?那么,为何世界上还会有那么多的美好的事情呢,就像我与爷爷,那时无忧无虑……对了,爷爷,少年心中的隐伤,涌上心头,咬咬牙,冲着要离去的王贲喊道:“你记住,我叫牧非,总有一天,我一定会离开这里,离开这里,去找到爷爷……”

    牧非?心里一愣,不是他的子嗣么?可是,那么熟悉的感觉,那么相像的神色面貌,言行举止,是了,也不能让你离开,你的天真,决定了,你终究不适合现在离开,离开这里,在变得残忍以前。

    因为,乱世的路,坎坷,凶险,不适合像你这样的人!

    所以,在变得残酷之前,你不适合离开这里!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燕向北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燕向北》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燕向北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燕向北》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