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伊人何处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燕向北第一章 伊人何处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透着初冬的气息,朦胧的薄雾飘浮在平原的上空,萦绕着这片土地,如今,随同着银光曼舞的河水,一同的南下而去。

    雪融的山峰,透出阵阵的冰冷,融化之后的流水,潺潺流下,沿着细细的流线,很轻快,轻盈的与那河水汇合。

    满溢而出的河水,冒着丝丝的白气,是冬的薄寒,透出的淡淡的气息,那是忧伤的味道。

    延伸而去,在某一处,缠绕交织的河道,平阔着延伸,与之接壤的是一个偌大的湖泊,这是处于齐国与原来的魏国边界上的一个湖泊,湖水之上终年笼罩着浓浓的雾霭,透着一股神秘的气息。

    湖的北面与连接齐魏边界的沂水河道接壤,其余的三个方位都是耸立的高山,直插云霄的山巅将湖泊与世隔绝,看去的时候,有一种被困,被隔离了的错觉。

    这深沉的雾霭,环绕在湖泊的上空,不下沉,不上升,好似悬浮在那湖泊的上空,很神秘,很诡异,那时,在雾霭中,忽而传来一个急促的声音:“雪姑娘,我们到了没啊?”

    “就快了,小石哥哥的病没有多严重,石大叔,不用那么着急的!”那声音很婉转动听,轻轻地安慰着。

    沉默了一下,原来的声音应了一句,似在心中舒了一口气:“那就好。”

    声音在雾霭中再次的沉淀之后,周围又陷入一片深深的沉寂中,空空的寂静,静的发慌,静得清冷,一时之间,只有船桨划着湖水的声音,飘荡在这片云雾缭绕的湖泊上空,随着船身的移动,那搏击水流的声音渐渐的近了,浓雾似乎会缓缓退去,慢慢的开始变淡,直至隐没不见,那个时候,船上的人物,看得一目了然。

    盈盈浅笑,站立在那船头的,是一个容颜姣好的女孩,头上的发饰轻轻舞动,身上的服饰鲜艳,淡雅中,透着一种恬静,在女孩的手中,提着一盏灯笼,灯笼淡淡的光照亮了船行的路,看她的模样,轻松中透着一股子灵气,水灵的眼睛盯着船行的方向,似乎就是在船头领着路。

    灯笼发出的是淡蓝色的光,光线触及的雾霭,竟然会渐渐的弥散,船行过后,那原本消失的雾霭,又会重新的合拢,在船尾,看去的时候,仍旧是茫然的雾霭一片。

    而,摆渡的是一个老者,有些斑白的胡须,面容看去有点沧桑,唯独目光的炯炯有神,一直注视着船桨拨动着湖水的静静流淌,那个时候,好似,在他的眼里,只有他手中的那一只船桨以及那一碧湖水。

    除此之外,船的中心,坐着的是一个中年男子,普通的农家人打扮,因而,他很惊异的看着这一切,这一切,新鲜而神秘,对他,有着一股不可抗拒的吸引力,视线中,也尽透露着不可思议的神情。

    船行了有一会儿,这时,那女孩掉过头来,看见男子的神色,知道他是第一次来到这个地方,掩口一笑:“石大叔,我们要到了!”

    那男子一愣,挠挠自己的脑袋,这时才将目光又朝前看去,那里,似是雾霭的尽头,屹立着一座小岛,岛的周围,在浓雾的层层遮蔽下,显得很神秘,他这时候才知道,这小岛,并不是雾霭的尽头,反而是雾霭最浓的地方,是湖泊的中心,而湖心小岛,出奇的竟然没有云雾缭绕。

    船行过去,邻近湖岸,初冬的气息,泛起了微微的白气,飘扬在湖岸的上空,萦绕在几人的身旁。

    再朝前看去,湖心小岛,建着一座竹木房子,显得典雅,透着清雅,竹房前空地之上,不少的地方,栽种着各式各色的花草,靠近湖岸,大约几步的地方,四周尽是竹织的篱笆,围成一个圆形,包裹了竹房,而,就在邻近水边的地方,立了两根粗壮的木棒,上面钉着一块木牌,上书“医庐”两个大字,那却不是秦国的文字。

    船身慢慢的靠近岸边,忽而受到一阵震动。

    “鲁爷爷,辛苦你了,你泊了船只,便去歇息吧!”

    女孩下了船,跳到岸上,缓缓朝篱笆内走去,汉子也下了船,踌躇一下,颇有些好奇的看了一眼那木匾,就紧跟着前面的女孩,走了进去,那时,却还是忍不住的左看右顾。

    老者下了水,拖动着船身近到岸边,在一只木桩上系了绳索,径直着进了医庐,这时,竹阁中,不徐不缓,走出一个年轻女子,淡蓝色的衣饰,透着几分飘逸,神情中有点冷漠,看见走进来的三人,目光落在那女孩的身上,神情一松,浅浅一笑:“雪儿,你回来了!”

    雪儿应了一声,走过去:“依姐姐,石大叔来了!”

    女子看向石大叔,道:“你随我进来,讲讲你家小石的病情!”说着,转身进了身后的屋子,石大叔急忙跟了上去。

    雪儿在竹屋的空地上踌躇了一下,上了一个长长的台阶,从长长的走廊穿过,来到了竹阁的后面。

    在这里,一条蜿蜒的走廊连接着数间竹房子,迂回之间,却可以清楚的看清楚整个竹阁的布局方式——回廊圆形循环,将所有住房连接在一起,视线中,竹房的大小一致,形式一样,尽收眼底,如果,沿着回廊一步一步走过去,依次去看那些竹房,真的不知道它们各自的不同之处,而,其中,唯一的不同之处,可能在于进出这后院的只有通往前院的一个通道。

    雪不踌躇,雪儿径直着走进其中的一间,屋子里面是一些日常的摆设,很普通,除此之外,还有着一张床,床上静卧着一个人。

    雪儿走近了床边,神色中有些凝重,伸出一只手掌在躺着的人头上轻轻触摸,微微点点头,转身出了房子,随即又走进邻近的一个房子,同样的摆设,同样的在房间的床上躺着一个人。

    雪儿走近床边,蹙着眉头,方才凝重的神色中,隐隐中,流露着担忧与不安,在床边坐了好久,才站起来,临走的时候,又恋恋不舍的看了一眼昏迷的那人,走出房子,穿过长长的走廊,来到了另外的一边,只有一间稍大的竹屋,雪儿走了进去,刚才的女子正在里面,只是不见自己带来的石大叔,她知道石大叔领了药已经回去了。

    这时,那女子感觉到有人进来,她知道是雪儿,也不转身,低头继续弄着一堆药瓶:“他们的伤势这样了?”

    雪儿迟疑了一会儿,答道:“那大叔,烧已经退了,应该很快就会醒来,那……”雪儿顿了一下,垂下头,很忧伤:“他……伤的比较重,还在昏睡中!”

    女子应了一声,没有注意到雪儿脸上的异样,低头又去弄着身边的药瓶。

    雪儿咬着嘴唇,忽而抬头,水灵的眸子了似乎泛着泪光:“依姐姐,你能不能想想办法,让他早点好起来。”

    女子抬起头,手中迟疑,问道:“为什么?”

    雪儿又低下头,细声道:“我觉得好像在哪里见过他。见到他昏迷着,便会忍不住的担心。”

    女子这时转过身,很惊诧,看着雪儿,竟然会有那么一丝的忧伤,会在自己的心中。

    那时,雪儿忽然抬起头,近似质问:“依姐姐,那时,你不是告诉我说,燕国蓟,都被秦国的铁骑踏平,仲已哥哥也被害了,为何,你却要骗我,还骗了我这么多年……”

    女子一震,看见雪儿的眼神,那种不信任,让她不安:“雪儿,依姐姐从来都没骗过雪儿,以后也不会,……那个时候,燕国确实在六年前就遭逢了一场大难,那个时候,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那场大难源自燕太子丹的刺秦……”

    雪儿垂泪,突然从怀里掏出一具石刻,轻轻的抚摸着:“这是我在他身上发现的,依姐姐,你看,像不像我?”

    龙依看过去,心中一震,那石刻,明显的便是当年雪儿的模样,心中惊异不定,沉默不语。

    将石刻小心翼翼的收回怀里,雪儿抬起头,眼神很不信任的望着女子:“依姐姐骗我,我今天问了百里叔叔,燕国是在去年才被秦国灭掉的!”

    女子一窒,心中一晃,感觉到雪儿对自己的失望,轻叹,才知道,事情终究是没有瞒得过去,叹息着:“对,是依姐姐骗了你。燕国确实是去年被秦国灭掉的,你还记得,我从卫国带你到这个地方来的时间吗?那个时候,就是六年前,正好是秦国发兵攻打燕国的时候,那个时候,你无时无刻,不在哭着喊着,要去燕国,我无法想象,当年卫国的那番景象,所以,无论如何,都不能让你去燕国,所以,我编了一个谎,一个六年的谎话,将你留在了这里……”

    女子微微的顿住,朝着雪儿看去,雪儿阵阵的失神,女子叹息一声:“雪儿,你不会怪依姐姐吧?”

    雪儿抬头,神色一阵冷漠,咬着嘴唇,沉默了一阵,道:“我再去看看仲已哥哥……”

    女子黯然的一叹,看着雪儿的背影,慢慢消失在她的眼眶,很不安。

    夕阳慢慢的下沉,笼罩这片大地的最后一丝和煦将要消失,四面八方笼罩而来的冰寒,透着绝望的气息,在雾霭中从湖水中穿越过来,还会有那飘洒在冰冷中的白。

    是雪,又下起了雪!

    那时,雪的纯白,从小岛的上空,沸沸扬扬的飘落下来,惊绝的时候,忍不住要抬头,去看那一片灰黄的天际,那时,天空是出奇的渺小。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燕向北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燕向北》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燕向北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燕向北》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