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郑浑真身~~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易幻三国第2章 郑浑真身~~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班师回了平原,赵扬为赵翼服了丧。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来到这个时代少了许多亲情,赵翼对待赵扬的那份情,赵扬竟然感到无比的重,刚刚下葬的那天,赵扬亲自往赵翼的嘴里塞了“饭含”,随后竟然昏厥了过去,险些把郭嘉戏志才等人吓死了~~

    赵翼虽非能人,但是对于他的独子,赵翼显得无比疼爱,这里面所包含的细微情感岂是语言所能形容的?

    一连几日,赵扬都心情低落,还好戏志才等人也比较懂得赵翼的心思,并未打扰赵扬。

    坐在赵翼的坟前,赵扬倒了一杯酒,一饮而尽,也分不清什么是酒什么是泪了。

    叹了一口气,摇摇酒壶,重新倒了两杯酒,一杯洒在地上,另一杯则是一直握在手里。

    酒顺着樽嘴流下,这个时侯,一只手却慢慢地搭在了赵扬的肩膀上。

    “华叔父?”来的人有两个,一个人正是华歆,他的手还搭在赵扬的肩膀上,另外一个虽然同样穿着同样的丧服,却并未谋面过。

    华歆当初和人家赵扬老爹呆在一起,在随后立刻追上了赵扬的车驾。不过人家他爹挂了,你倒是一点事情没有,多少也说不过去啊。所以华歆也为赵翼服了丧,但毕竟不沾亲,只是作为怀念罢了。不过华歆见到赵扬这样伤心,心中也确实有点过意不去。

    而另外一个人,虽然同样穿着这为父族服丧的斩衰,赵扬却并没有见过。如果是自己的直系亲人,那好歹当初下葬的时候也要见过一面啊!!

    不过看见是华歆,赵扬还是将酒樽放在了一边,赶忙起身并且用袖子擦了擦眼角的泪痕。

    华歆看看赵扬红肿的眼睛,心中多有一些过意不去,用手扶了扶赵扬的肩膀道:“逝去的人就让他安息吧,如此伤心也不好,身体要紧……”

    “我没事情的,”赵扬打断了华歆的话,道:“华叔父旁边这位是何人?”

    华歆关心的看了一眼赵扬,心道赵扬这个时候都还在硬撑。听见赵扬发问,回答道:“此人为郑浑,表字文公。”

    唔??郑浑郑文公???

    赵扬好像还真是听说过这个人呢,包括许多三国小说中都写郑浑是一个有名的铁匠。所以赵扬对于这个名字还是有一点印象的。

    仔细大量一下这个人,却并不像个铁匠啊。一声士服不说,而且能够和平原名士华歆站在一起,总不能够是一个“下贱”的铁匠啊。虽说赵扬没有什么职业歧视,但是在这个时代,等级阶级思想还是十分重的~~

    “咳咳……”华歆咳了几声,心道赵扬这孩子看人也不能木了好歹的看啊,开口解释道:“此人的高祖父是郑众,而郑众的父亲则正是名儒郑兴!!文公的哥哥郑泰和我是好友,曾经共同谋划诛杀董贼,也算是我的同僚,后来被委派为扬州刺史,生病死了。今日才带着他的哥哥郑泰的遗子来投奔我,我见他很有才能,能够成为王佐之才,所以推荐给友靖。”

    晕啊~~~赵扬就知道那些三国小说不可靠,不知道那个鳖蛋编造的这个形象,赵扬简直快骂死那些三国小说作者了。不过郑兴确实是很有名,而且华歆很少这么好的评价别人,郑浑被华歆称赞为王佐之才,恐怕也确实有不小的能耐。而且如果说那些垃圾三国小说作者不是纯粹的瞎编乱造的话,估计郑浑有可能在历史上担任过将做大匠(建设部长)一类的职务,不过那些三国小说作者不知道“将作大匠”是什么职务,所以说给郑浑编了一个“铁匠的身份~~

    (正史《三国志》记载:郑浑,河南开封人,履任太守,治理有方,以至于外人入他所辖管的地界,村落整齐如一,人民得财足用有饶,后来升迁为将作大匠,为人清廉。)

    如果说名士大儒能够像华佗那样学学医理(正史中就记载了华佗以从医而感到羞耻,包括给曹操当私人医生的时候三天两头往家跑,不愿意做私人医生就是这个缘故……),那好歹还是属于“经学”,而且也是备受尊敬的职业,倒也是无话可说。但是铁匠职业,哼哼……毕竟是属于“末业”中的末业,而且在春秋战国时期,充当铁匠的大多是奴隶,他们的地位可想而知。

    而且这么说来郑浑还是一个名士大儒之后,我觉得他家里人如果有一个人没有疯,也绝对不会让郑浑从事这等末业吧!

    听华歆这么一介绍,敢情儿郑浑还不是白吹得,恐怕还是有点能耐的~~

    “白送的人才不要是傻逼”~~~

    赵扬就怀着这样的心情,竟然越看华歆越可爱的慌,恨不得给华歆“啵”一个~~~~

    可惜现在赵扬还是在服丧,逢场作戏也不能挡着死人、孝子的面大笑啊,所以赵扬只是稍微赞赏了一下郑浑。拜辞了华歆,就打算出个题考考郑浑~~

    赵扬提的问题很简单,主要还是关于如何提高产量,减少人地矛盾。

    郑浑先是考虑了一下,竟然给与了赵扬一个惊人的答案——“生态农业”。

    关于生态农业,赵扬从后世的生物课本中肯定知道的,里面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极其适合小农家庭,只不过赵扬自从来到这个时代,就总是习惯于用这个时代的思维去思考问题,所以竟然忘了利用一下后世的知识了。但是单论生态农业,已经是一个极大的进步。

    “哈哈,听君一言,胜读十年书啊,只是文公说的有道理,但是却没有先例啊,贸然推行阻力一定会很大。这样吧,我任命你为般县县令,如果能够卓有成效,我再推行。”

    这倒是,毕竟这种东西赵扬虽然知道,但是也仅限于从书本上,没有真正的经验,如果贸然全面推行,没有经验的代价就是风险啊!!

    看着郑浑答应了之后,赵扬又请教了许多问题,郑浑竟然回答的都不错,甚至对于城市的建筑绿化分布都有独特的见解,赵扬越看郑浑越想抱着亲上几口啊!!

    不过郑浑估计也是头次这么被人夸奖,毕竟这些东西在那些士人眼中是属于“奇淫巧计”,很受白眼鄙视的,遇见赵扬这个“伯乐”,并且一跃成为一个大县的县令,备受信任,竟然直接拜认主公。

    赵扬也是心中高兴,总算摆脱了这几天的阴霾,干脆也就回到自己的治所办事了。

    此时已经入秋了,作物差不多都收割完毕,唯一不好的是大军在外,地里面壮丁少了,所以收获速度慢了一点,粮食有一点损失。但是总的来说,平原这次的粮食还是大丰收。

    秋收了之后,因为前几年的以工代赈,加上现在赵扬废除肉刑,改为劳役,所以完全不需要再征丁服劳役了。赵扬干脆让人去河的南面去开垦,那里毕竟地势低,河泥淤积,所以土地肥沃,虽然说遇到水灾的风险大。但是赵扬下令在高地开垦,在低处蓄草放牧,并且在河道边上种植树木,倒还是很好的利用了。[www.kanshu.coM]

    按照一般道理,自己的太守位置早就应该到期了,可惜那个无能的韩馥,竟然让赵扬稳稳当当的坐了这么久。不过估计这个时候天子也管不了这么多了,就在这边呆着吧……

    回到任上的时候,大部分的事物都由手下人处理了,只等自己的批示,轻车熟路,一会的功夫就处理了不少事务。

    处理完了这几天的一些事物,想想刚才郑浑给自己的启发,赵扬也觉得自己应该换换后世的思维方式?

    看着天,赵扬突然缓缓道:“也许,是该进行改革的时候了……”

    ~~~~~~~~~~~~~~~~~

    ps:征聘了征聘了,相关信息请看书评~~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易幻三国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易幻三国》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易幻三国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易幻三国》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