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先抢先占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易幻三国第12章 先抢先占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精灵语《易幻三国》初回大汉第12章先抢先占

    O(∩_∩)O哈哈~竟然遇见了孙策的兄弟,不能可惜喽~~

    赵扬虽然也很吃惊,毕竟这个洛阳令就是洛阳市市长,不过洛阳为皇都,自然这个洛阳令职位也不低,但心中的惊讶还是没表现出来,只是起身道:“早听说洛阳令之子周瑜聪慧异常,没想到可以一睹君容~~”

    赵扬这样说可是绝对的发自内心,谁不知道周郎“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嘎嘎,小周周,我可想死你了!哈哈,没想到我穿越时空竟然能看见周瑜,哈哈,长的还真是帅哈!看得我都有点喜欢上了周瑜……于是赵扬看着周瑜的表情……

    “咳咳,”周瑜咳嗽几声,然后压低嗓门道:“仁兄,你的口水下来了……”

    周瑜这个时候看着也已经14、5(因推算错误,年龄比实际上大了5岁左右,不过因剧情需要,这里将周瑜的年龄设定为15),不过古人普遍都看起来成熟一些,只是微笑不语。

    “呃,那个……”赵扬擦擦口水板正脸色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道:“我此番不过是来洛阳游学,”

    周瑜还是不紧不慢,呷了口酒道:“呵呵,来此洛阳还可曾习惯?”

    赵扬听的周瑜的客套话,故意别有深意的小声道:“还可以,不过游学途中的景象却不宜乐观啊~~”

    周瑜愣了愣,没有说话,低头饮酒。

    赵扬见周瑜竟然无动于衷,寻思道:“丫的,竟然不理我?你个周郎好歹也算是个人物啊,不会连我的话都听不出什么意思了吧?”

    赵扬举起酒杯,先敬了周瑜一杯,又凑近小声道:“不知你看张角那厮如何?”

    周瑜摇摇头:“这年头,官逼民反啊!”

    赵扬点点头表示同意,又道:“问题恐怕不止这么些,张角那厮私自划立部曲,恐怕有野心……如果你想听,不如等我们出去再说……”

    酒店中毕竟是信息流动最快的地方,这里又是皇都,说出不好的有可能被杀头,所以还是出去说为妙。

    二人都怀有心思,所以稍稍饮了几杯酒,赵扬便叫那侍者结了帐。

    出了酒馆的门,赵扬便和周瑜结伴到了城郊,赵扬便开口道:“哎,外戚专权便‘贪孩童以久其政,抑明贤以专其威’立幼小年弱的当天子,然后夺取大权。如果是宦官专权则‘窃持国柄,手握王爵,口含天宪’,朝中有才之士都被迫害,没被迫害的也只能装疯卖呆,‘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天下,何愁不乱?”

    这个在心理学上是个有名的定论,俗话说得好,“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越是无能的人,越是希望自己手下的人能耐不如自己高,这样自己的位子坐得才能安稳。尤其是外戚掌权时,所立皇帝多为孩童,有甚者牙还没长全呢就要接手国家……不过这个不要紧,你年龄还小,拿着糖到一边玩去吧,我替你掌管国家……

    周瑜叹道:“唉,其实就算没有张角,也会有别的李角、王角出现。这年头,官逼民反啊!”

    “怎么?你听说过张角?”赵扬疑惑道。

    张角不过是个不第秀才,没事传传道,虽然有点象搞传销的,但是很少能引起朝廷人士的重视的。况且张角传道的时候都是以“大良贤师”的身份传道,其真名知道的人还真是不多。不过说来,张角还真是有名,历史上的明教就是尊张角为教主的……

    周瑜叹口气,“我父亲也正为此发愁呢!”

    赵扬疑惑道:“怎么了?”

    “近来有好几起案子都牵扯到了黄巾道。”周瑜叹口气道:“你可知道太平道的道义?”

    汗!赵扬本来想卖弄一下子呢,没想到周瑜竟然会提起这种事情!555~~我赵扬可是一个良好的社会青年,拒绝封建迷信……对了,不迷信!

    赵扬便摆出一副我是良好社会青年的样子,周瑜又叹口气,从身上翻出一本书,正是《太平清领书》,周瑜递给赵扬开口道:“汉顺帝时,琅玡人宫崇诣阙,献其师于吉所得神书,此神书即《太平清领书》又名《太平经》,但是因为里面太多巫觋杂语,所以被列为禁书。也不知道张角是如何得到的。此书里面主张顺天地之法,治政修身,达于天下太平为主旨。有代表下层民众反对统治者恃强凌弱,主张自食其力,周穷救急的思想。所以我也看出张角必定是有野心。”

    “是啊!”赵扬也叹口气应到。随手翻翻,通篇都是“天”什么“地”什么“人”什么的。上面还写着:“有天治、有地治、有人治,三气极,然后歧行万物治也”。赵扬一愣:“莫非张角三兄弟的天公将军地公将军人公将军就是这么来的?”

    动静这么大了,那怎么皇上还不注意到?赵扬问道:“那朝廷知道这事情么?”

    周瑜叹道:“哎,不行啊,这事情还牵扯到皇帝身边的人!就算我们不畏这几个人的势力,那也进不了皇帝的耳朵!”

    “又是这帮阉狗!”赵扬愤愤骂道。官僚中恐怕也有信黄巾道的,要不然马元义怎么做内应的?但是十常侍欺下瞒上却是事实,也难怪直到唐周告密的时候灵帝才反应过来。

    在这个时代呆久了,赵扬才明白为什么古人那么痛恨宦官。无论是魏忠贤还是什么校官、东厂、锦衣卫,基本上都是皇帝的爪牙,没个好东西!

    二人谈论半天,不觉以天黑。赵扬觉得差不多了,他可不愿意随便放弃这个周郎,反正这个时候周瑜年龄还小,应该和孙策没什么关系,干脆先下手为强,直接对着周瑜道:“你我二人年龄相合。不妨结为兄弟吧,共同匡扶社稷!”

    古时候的结义并没有太多的限制,不就是割一下手指喝一碗血酒么?反正你说我和几百个人都拜了把子成了兄弟,这也绝非不可能的。

    周瑜欣然应允,可把赵扬乐坏了,担心周瑜到时候反悔,立刻拉着周瑜的手跑到附近的一家酒店,让侍者准备必要的乌牛白马等祭礼,焚香拜誓,两个少年便这样结为了兄弟。

    本来赵扬还想在提醒一下马元义的事情。不过后来转念一想,既然周瑜他爹不过一个洛阳令都已经知道这件事情了,那肯定也有不少人知道,这肯定还是十常侍他们办的“好事”。况且赵扬也怀有自己心思最好还是不要随便改变历史得好,否则自己唯一的优势都没有了。

    时间也不早了,于是二人告别,相约赵扬明日去周府拜访。

    准备的物品倒是方便了,现在有赵福在这里,干什么也方便,不过赵扬觉得还是亲手制作一个信物的好。

    吩咐好了明日准备的物品,赵扬便叫赵福送一些松木片和上等的纸。

    由于纸张都是一起生产的,工艺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因为古代作坊都是手工制作,所以准头比较差,所以就是挑选一下,质量好的就作为上等出售,质量参差不齐的次品就便宜出售,而上等品价格往往也不菲。[www.kanshu.Com]

    赵扬拿到材料后就开始动起手来,扇子看起来没什么难做的,但实际上真的做起来却也不简单,手上没有尺度,不一会就报销了好几把。

    不过还好,做了好几把后,赵扬终于还是找到了方法,又做了几把,终于勉强挑出一把好的。抓耳挠腮,半天不知道如何落笔,毕竟赵扬来到古代时间不长,吟诗作赋的本事还没有,最后才充分发挥前世在少年宫学得中国画……然后在上面画了一副墨竹。

    竹子被认为“直而有节”,坚韧不拔,所以历来为士人所推崇,虽然这时候竹子还没有那么高的象征意。不过自古以来喜欢清高的文人大都还是比较喜欢竹子这种清雅的东西。这也算是士人普遍能够接受的信物。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易幻三国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易幻三国》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易幻三国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易幻三国》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