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师从卢植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易幻三国第16章 师从卢植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精灵语《易幻三国》初回大汉第16章师从卢植

    手里面拿着一封袁绍他爹袁逢给的介绍信,赵扬心中一阵嘀咕。

    太学,可以说是东汉的最高学府,太学祭酒兼掌全国教育行政,大概就是一个教育部长的名头。据说后来唐代的国子监,其前身正是太学。不过奇怪的是,国子监内同时也设太学。

    其他相关的历史知识赵扬知道的也不多,毕竟老子又不是PC机(个人电脑),莫名其妙的就来了东汉末年,哪里会那么多?

    这年头大部分学校连个私塾都算不上,太学和别的学校不一样,是一座正规的学校,除了没篮球场和万恶的餐厅,其他的都齐了,连宿舍都有了。王莽时候还特地盖了新舍,加上后来的逐渐扩建,竟然能容纳三万住校生,如果再算上通校生……学校之大,可想而知。

    太学不仅仅作为一个教育机构,担当的不仅仅是教学生,还起到了学术论坛的作用。一些有名的当世经学大师,也常常被邀请来作客开个座谈交流会,学风也相对的开放和正直。

    更重要一点,太学并不抵制各地前来游学生,各地游学的学子要进太学的要求也相对简单:地方上可以推荐加保送,中央上还有名额,如果你要是名声在外,人家还要请你。如果你三方面都搭不上边的也不要紧,走走后门也可以进……[WWW.kanshu.com]

    本来曹操和袁绍也打算过来的,但是一听说今天太学有个讲座,就取消了打算,只是一个劲的怂恿赵扬去,原因很简单:开讲座的是经学大师卢植,如果能搭上线最好。赵扬问了:那搭不上线怎么办?曹操嘿嘿一笑:搭不上线的不要紧,等你老了,你还可以给你邻居家老太太吹吹牛,想当年老子还是在卢植下面听过课的……

    卢植的名声是不用说了,后来博物馆里摆得石碑就是卢植等人考证的,他本人更是和大名鼎鼎的郑玄是同学,老师正是另一位经学大师马融。再详细的还要层层追叙,估计这本小说就不用写了……

    关于曹操和袁绍为什么不来,赵扬也是心知肚明:怕给老爹惹来杀身之祸!

    其实就在赵扬六岁时候,朝廷中爆发了第二次党锢之乱,大量的士人被囚禁关押,而不幸的是太学正是士人的大本营和人才定向培养基地……

    那时候的太学生十分无聊,做完学问没事干,就老喜欢参与政治,抨击朝政,痛骂因斗败外戚而崛起的阉党。结果阉党深感生存压力,就诬陷当时的士人领袖不怀好意,灵帝受人误导,结果大起党锢,颇像后来四人帮误导毛主席导致的“文革”,不过党锢之乱可远远不止十年,前前后后竟然爆发了两次,持续了两代人,这场政治斗争给士人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史学家给他定了一个名字叫“党锢之乱”。

    在这种情况下,袁绍这种四世三公在士人中的影响力可想而知,只不过因为老袁家经常往朝堂上站着,皇帝看他们都看顺眼了,皇帝那边不批逮捕令,宦官也不敢拿他们下手。如果平常去太学溜达溜达还好说,但是袁绍的身世比较特别,一看就是被推为士人首领的材料。若是哪次碰巧士人集会群情激奋非要推出个首领来和阉党一决高下,袁绍那是不二人选,如此一来,老袁一家……

    曹操就更为特别了,他是中常侍曹腾的养子的儿子,曹腾只有和阉党站在一块,老袁家还好说,属于中立的。如果曹操和士人这群被阉党看作是危险人群的群体有所接触,曹腾很容易就被阉党抛弃。就像打群架的一样,本来两边实力都不弱,都不敢轻易动手,猛然出来一个势单力薄的外人,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手里的啤酒瓶也不能一直拿着,干脆都朝他砸去……曹腾的立场大概就是这样……

    不过经历了党锢之乱的士人也大多学聪明了,不敢轻易评论朝政痛骂阉党,但是这种大规模朝会袁绍和曹操还是不敢随便参加的……

    太学里面几棵老树又重新枝繁叶茂起来,在树荫下,则摆满了席子,已经有不少学生找到位置准备等着卢植的到来。赵扬也不能站着,随便找了一个位置坐下。

    正如袁绍曹操这些人一样,一听说太学有大型的集会,一些有家人在朝中任高官的太学生也不敢来了,党禁仍在持续,也没有多少游学生。太学,就仿佛是一颗即将枯死的老树,还能再焕发生机么?

    卢植来了,本来不到五十岁的老人饱经沧桑后却仿佛已到了垂暮之年。见到卢植来了,下面一两百人的学子纷纷叩首行礼。

    登上台的卢植向下看了一眼,本来树荫下布满的席位有人坐的却只占了不到一半。坐着的人群有不少是慕名而来,也有一些正是卢植自己的徒弟。但是,如果你看见面前空荡荡的座位,然后再联想一下昔日辉煌时刻拥有三万学子的东汉最高学府,是啊,难道朝廷真的被阉党所控制了么?

    身为经学大师的卢植,精通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乐、春秋儒家经典,最擅长的正是尚书,著写过《尚书章句》。《尚书》,传言是孔子整理的,记录了上古时期的许多事件,除了尧舜禹汤外,还有许多有名帝王的事迹,大多都有勉励的意思。

    卢植无奈的摇摇头,只说了一句话:“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诸子之道。”

    赵扬一听这句话,心道一声“完了”,大骂卢植。卢植的这个意思好理解,现在学问也做了不少,修身自然是没问题了。家里贤妻良母的,齐家也没问题了。然后就是该治国……关键是你这不是没事找抽么!如果这卢植一挑起这个事端,弄不好一会又要来个游行。现在可没有什么人权保障,连保险都没有得买,阉党再派部队镇压,缺胳膊少个腿的可没有工伤保险啊!

    还好赵扬担心的事情没有出现,卢植没有谈轮到阉人,只是说了一个时事问题:西凉久叛乱,如何安抚?

    赵扬冷笑一声,如果不出所料,明年,就是历史上边章等人的作乱了吧!

    卢植话说完,摆摆手不让别人搀扶,自己走下来,看着面前的诸多学子——包括他自己的学生。

    “以礼教化!”“以仁义感化!”“用德感化!”……

    果然,作为东汉正统思想的儒家和道家,成了回答卢植这个问题的主流思想。卢植慢悠悠的往下走,终于(……)走到了赵扬的面前问道:“你呢?”

    耍宝的时候到了……

    赵扬起身作了一缉:“依学生之见,当以利诱之,然后施以恩德以抚之!”

    卢植听到这里倒还好说,突然一愣。但是后面突然一声“大胆!”一个身着儒袍的太学生就突然站起身来,指着赵扬大喝一声:“你是信奉孔孟,还是黄老?”

    “都不是!”赵扬冷冷的什么也不说。其实说了也没有什么大用处。

    自从西汉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了正统学派。但是因为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黄(帝)老(子)的学说也深为人所信,这两个学说可以说是主流学派,至于其他的如墨、法之术,都沦落为了杂家。

    如果自己的看法卢植能接受,那么这次来为自己捞点响声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如果不被卢植接受,再多说也没有什么用处了。

    “住口!”卢植一声大喊,那家伙才不甘心地坐了下去,卢植转过头来,意味深长的看了赵扬一眼,然后突然转过身去接着问下一个。

    但是赵扬却看见了卢植眼中一闪而过的欣喜!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易幻三国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易幻三国》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易幻三国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易幻三国》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