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谋士回归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易幻三国第2章 谋士回归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赵扬呵呵笑笑,目光就转向了戏志才:“戏老来晚了,该罚。”

    “呃……该罚该罚。”戏志才不知道赵扬想干什么,以为只是客套,于是也应和道。

    赵扬看见戏志才着套了,嘿嘿一笑道:“那就罚你做我的主簿吧。”

    主簿是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但是作为长官的亲吏,权势颇重。现在赵扬还没有找到什么好的人才,正好戏志才可以充当。

    “咳……呵呵……”戏志才一笑(不过这个笑容怎么看起来这么怪异呢?)。

    其余众人也一阵笑…………

    赵扬给他们介绍了一下现在平原的大体情况和下属官员。张飞倒是很热情,不过毕竟时代局限在这里,要是现在想让这些士子完全接受张飞还是不可能的。

    赵扬把他们的住处稍微安排了一下,虽然平原现在多少也有一些人满为患,赵扬为了给那些流民点生存能力,除了办了一个施粥棚外,还招了不少有一些能耐(比如花匠、木匠等等,希望读者不要想的太远,这一些人毕竟也有不少用处,有一些小说之中往往说从流民中发现了某某大将某某人才,那种几率和买彩票的几率差不多……)的人为仆人,不过赵家的府中还是还是有不少屋子的,专门找了几个单独的院落给他们居住。

    郭嘉等人都是寒门弟子,没有那么多的宗族,除了双亲、兄弟之外,基本上没有别人,所以一个小院落就可以了。

    看着仆人将戏志才等人的行李搬了下来,赵扬正想拽住戏志才等人去里面叙叙旧,就只见戏志才突然间就跪倒了。

    “这是……”赵扬不知道怎么了,忙上前就要扶起戏志才。

    戏志才挣脱了赵扬,道:“戏志才辜负了主公的期望,主公在豫州发展的情报网损失严重,戏志才虽然尽力弥补,但是还是受损极大。”

    “呃……”赵扬没有想到是因为这一件事情。

    这件事情虽然并不是戏志才的错误,关键是黄巾基本上就是见到青壮劳力就抓走,然后超略一空,最后这些人很少有能再存活下来的,不是死在战场上剩下的基本上也都会因为身无分文最后饥饿而死,情报人员损失十分严重。

    说实在,像赵扬这种能够劝说大户设棚施粥的能有几个??现在不过是汉代,佛教应该是刚刚传入大汉,虽然孔子声称仁爱,但是那些满腹经纶的文人有几个会真正考虑这些人的生存,这些人基本上身无分文,在社会上的地位也不会高。那些高官大户没有把他们当做人牲活埋了就不错了。

    “戏老这不是在责备我嘛!”赵扬一句话就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了,用力扶起戏志才接着道:“当初我已经知道黄巾贼要起义,却仍然在豫州发展情报网络,你说这个责任是不是我的啊!”

    “咳咳……”戏志才一阵苦笑。

    “再说这也是天命,戏老没有丢弃我就算不错了,再说情报网络也是能再次发展起来的。”赵扬道。

    这倒是,赵扬现在是一方太守了,再想发展情报网络就容易一些了。再说情报网络只要还存留一点点,再投入一些钱重新发展起来也不是什么难事情,最怕的就是没有情报网的基层人员。[www.kaNshu.com]

    情报网基本上都是由戏志才主持的,具体事情郭嘉徐庶也不知道,听到着一些,郭嘉徐庶也请罪。

    这倒是弄得赵扬不太好意思了,又说了一大些才劝住戏志才等人,差点没有搬出春秋战国那些典故了。

    戏志才也不好再说什么了,只得一阵苦笑,然后从胸口摸出一卷名册,双手呈递给赵扬。

    赵扬对这个戏志才还真是没有话说,不过古代的人的责任心想比之下是很强的,戏志才不像郭嘉徐庶那样比较随意(三国志之中就记载郭嘉常常被人指责行为不合礼节,不过从这里面,如果仔细考虑,也就发现为什么郭嘉不太适合当政治家的原因了),戏志才做事力图严谨,而且计谋也不错,拥有成为政治家的资质。

    赵扬并没有看看名册,只是随意放在胸口(注意,这个是一种礼节,并不是赵扬的不重视,情报本身就不是什么大家都可以知道的,况且刚才戏志才还为此请罪,如果此时查看会给戏志才等人增添心理负担,(╰_╯)#谁拿鸡蛋扔我的??),就拽住这几个人准备进屋叙旧。

    ————————————————

    以下与正文无关,但是还是请大家看一下,不过在这里提前说明一下,免得你们又拿鸡蛋砸我。我现在才16岁,经不起这么折磨啊啊!!

    有一些读者给我说应该添加一个情节,让赵扬劝住郭嘉不要服那些丹药(就是古代君王都喜欢炼制的那种有长寿等等作用的仙丹),免得郭嘉英年早逝。

    其实作者认为这个完全没有必要,首先,郭嘉是在河北去世的,具体是和曹操攻打异族的时候生病的。这个并不是自然死亡,你想想北地冬日的气温有多么低(而且有论文说魏晋时候正好是一个寒冰期,所以塞外民族才会尽力攻打中原,那时候的气温应该比现在低很多),曹操这种经常戎马统帅兵的大将还无所谓,像这种文官可是受不了的,而且那个时候应该还没有马鞍(有具有相似功能的东西,但是没有诞生出马鞍这种性能比较好的马具)这种东西,马上的这种颠簸,不是一般人可以受的了的,加上可能因为水土不服等等原因,很容易生病。

    第二,这个丹药也是有一些历史渊源的(作者平常自认博学,所以献丑了,别拿鸡蛋扔我啊!),具体来说,东汉的时候,道教虽然也很发达,但是并没有和君主联系起来,所以基本上也没有丹药这个东西,当然,那个时代虽然也有炼丹术士,但是很少。知道晋朝的时候服丹药的习惯才开始流行,那个时代的士人经常自己炼制丹药,所以,那个时代的人经常穿一些丝质衣物,因为长期服食丹药的人皮肤比较敏感。

    第三,这个情节应该在很多小说中都出现了,作者也是一个地道的三国迷,在写这一本书的时候就下定决心写出自己的独特方面,所以这个情节就不需要“引用”了。

    当然,在这里感谢那些给作者出主意的读者,正是因为有了你们的支持我才能够有动力。还请大家多多支持,另外为作者出出主意,好的主意,作者一定会接受并尽量改正,可以发到我的QQ邮箱:601300816@qq至于加QQ,还是算了,因为考虑到开学之后上网的间隔时间比较长,所以尽量还是发到邮箱,免得倒是后作者一开QQ,发出的讯息顿时导致电脑罢工…………呵呵,不过,我尽量会在放假的时候多多码字,因为我都是写一个底稿然后再打到电脑上的,所以基本上能够保证打字打一天…………当然,有点腰酸背痛作者也是应该的…………呵呵,多谢大家的支持,一定要多多投票收藏啊啊啊啊啊啊!!!!!!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易幻三国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易幻三国》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易幻三国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易幻三国》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