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易幻三国第38章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在赵扬的利诱和摆出大道理的效果下,华佗终于崩溃了,并且答应,如果赵扬能够提供所需的物力人力,那么他一定要在有生之年编写完医术。

    其实古代编写医术的费用是很昂贵的,首先是取材,另外就是传播,不过有了华佗的经验以及赵扬准备“发明”印刷术的打算,这些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其实如果华佗能够编写一部医术,赵扬觉得这部医术能够取代《黄帝内经》的可能性很大。

    封建统治者迷信那些鬼神,“太医”也就随着统治者的意思。但是普通的“乡村郎中”可是不一样的,他们不要求嘴有多甜,他们靠的是本事。《黄帝内经》里面夹杂的大量道家术语,本身就是十分朦胧,而且里面很多医术也都是炼丹一类的,这些根本就是不可靠。

    同时华佗比他们多的不仅仅是多活了几十岁,同时华佗本身还是精通经学,其书写水平更是好,而且书读的也多,如果只是普通的医生,很多人往往只读过几本书,这样就明显比了下去。

    而且华佗还有一个别的医师都没有的特殊技能——外科。

    华佗凭着自己对人体的研究和对药理的了解,已经为很多人都动过手术了,而且成功率还很高,加上他发明的“麻沸散”,简直就是一个正规的外科手术医师。

    另外就是赵扬还有一个想法,正是想让华佗这个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外科大夫”能够教出一群“军医”。

    军中不是没有医生,但是他们的本事,防止防止疫疾,开开药方还可以。但是在战场上,这些用到的却不是很多。

    那个当兵的没有挨过刀,中过箭,这些就是那些“内科大夫”管不到的了。

    包括将领,很多中了流矢都不得不自己拔出来,一旦伤到了内部组织,甚至从此离开了部队。

    把这个想法给华佗说了一下,华佗也就明白什么意思了,正好他也少帮手,于是赵扬就找了一些机灵识字的人跟着他学习,反正言传身教,总能学到点什么东西。

    派人将华佗的家眷(其实就他那两个徒弟还有两房小妾?)以及物品拉了过来,华佗也算在平原安家了,另外在赵扬的支持下,在平原开办了“有史以来第一家医馆”,名字竟然叫做同仁堂(同仁堂老板:我抗议!!!作者……)。

    开办“同仁堂”其实对于华佗的效果不大,但是为了能够锻炼他们手下的那些“徒儿”,这个方法明显比四处行医好多了,而且现在平原俨然成为大汉继南阳、汝南后的第三个人口大郡,拥有接近150万人口和数十万流动人口。其中应该有许多从来没有见过的病例,也好给华佗“开开眼”。

    ~~~~~~~~~~~~[www.Kanshu.com]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易幻三国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易幻三国》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易幻三国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易幻三国》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