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火中的帝都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易幻三国第24章 火中的帝都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而接下来越往洛阳城走,赵扬所看见的更是惨不忍睹,到处都是尸体,有平民的,也有富人的,而那些墓地里的尸体,更是被弄得一塌糊涂,自然,里面的墓器已经被掠走一空了……

    等到了洛阳城面前时,赵扬更是惊讶的没有办法合拢嘴了,当初那个“车马常常堵塞道路,商贾遍布满街”的洛阳,竟然浸在了漫天的火光中。赵扬站在旁边就已经感觉到了层层的热浪。

    赵扬想派士兵救火,但是没有办法进去,毕竟温度太高了,连城墙的砖似乎都烤红了!!

    中国古代的房屋大多讲究灵巧,不似西方的讲究庄重,所以多为木制房屋,在这个时代,平民的房顶连片瓦也没有,大多数都是茅草顶,在这个燥热的夏天,一点就着。

    没有办法直接冲进去,那就只有另外想办法了。赵扬也就只有先为以后救火做出点准备,下令叫人挖出一条水渠直通城门,好用来引水灭火。

    洛阳城本身就是依水而建,因为这是夏天,雨水还算可以,找到了合适的地点,一声令下,士卒已经开始动手挖掘了。

    虽然赵扬这次辄重真没有带多少,所以铲子一类的还真是不多。幸好此时正值夏日,山水初涨,只要派人先到山口将河口冲积扇的源头将水堵住,同时下游再挖掘一条引水渠。即使引水渠不要挖的很深,只要上面蓄足的水一放,高高的水位立刻就能到达本来地势还稍显高的洛阳城跟前。

    就在赵扬忙不迭的时候,却突然听见“孙校尉去查看皇陵”的消息。

    活人都管不了了,你还去管死人?

    赵扬郁闷到家了,不过古代讲究祖先神最大,皇帝的陵墓自然是十分重要的。不过赵扬这边虽然事情多,但是赵扬也没有办法插手。得,干脆来个免费旅游吧,咱也去瞅瞅传说中的帝陵,大汉的“龙脉”吧!!

    ………………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生在苏杭,死葬北邙”但凡在中原建都的皇帝都想在死后“入住”北邙山。

    不过这个北邙山也确实是一个风水宝地,即使是在风水学不是很发达的秦汉时期就已经开始注意此地了。北邙山对面就是黄河,更是符合了风水学说中的“背山面河,以开阔通便之地形,象征其襟怀博大,驾驭万物之志”的主要思想。别说北邙山的好地形,就是普通人家也希望房屋前面有河,房屋后面有山这样大吉之地~~~

    不过赵扬面前这个原陵确实大大的违反了这个常理,让赵扬都不知道刘秀的皇帝陵怎么会这样建造呢。

    原陵,正是那个让大汉中兴的伟大皇帝刘秀的墓地!!

    可是,原陵确是南倚邙山,北临黄河,也就是面南背北,古代皇帝都是向着中原看的,包括坐姿也都应该是面北背南的。

    用句更形象的话就是:如果哪天刘秀真是诈了尸,抬头第一眼看见的就是山,谁都希望自己能够视线广宽,一目千里,更别说是个皇帝!

    虽然刘秀的原陵有点不符合常理,但还是近山傍水,蓊蔚肃穆,长长的墓道足足有数里长。可惜现在也仍然逃脱不了厄运,已经是狼藉一片了。

    赵扬本来还想弄个“免费旅游”的,没想到见到的竟然是这样一副情景,不仅有一些失望。

    旁边的周瑜也跟着赵扬来了,看见这幅画面,只是慢慢的吐出一句话:“原陵之掘,罪在董卓,祸出明帝。”

    “恩?”赵扬也来了兴趣,问周瑜道:“公瑾刚才所说是什么意思?”

    “自秦汉以来,海内升平,各帝均倡导大国风范,因此皇陵具为奢华至极。光武(刘秀死后的谥号)皇帝崇尚节俭,主张简单的下葬,甚至在活着的时候就多次下诏。但是汉明帝未按照光武帝的遗嘱,反而大为奢华。须知前汉时候只有文帝坚持薄葬,所以后汉初年也只有汉文帝的霸陵保存完好了。”

    没想到周瑜知道的还真是多啊。

    赵扬一边感叹多亏了周瑜被自己提前挖走了,另外一边对董卓的“无耻行为”感到愤怒。

    邙山共有五个东汉帝墓,分别是光武帝刘秀的原陵、安帝的恭陵、顺帝的定陵、冲帝的怀陵以及灵帝的文陵,差不多都没有免遭董卓的祸,几乎都被挖了个底朝天,不过看来,刘秀的原陵似乎是最为奢华的,所以也是最先被挖掘的。至于灵帝,毕竟已经是汉朝气数将尽,所以修缮的稍微简陋一些,甚至有一些地方还没有完工,但是灵帝下葬才多久??被董卓粗暴翻出来的尸体很多甚至还没有腐烂,白茬茬的让人害怕的慌~~~

    一路看了下来,赵扬倒是知道为什么国家财政会那么紧张了,即便是灵帝那样简陋的陵墓,没有百八十亿钱,那也是建不起来的,而这些往往是十好几年的全部税收,为了一己私欲,就这样行事。国家不灭亡才怪呢!!

    不过赵扬毕竟是后世人,怀着人道主义精神和考古的精神(读者:……),对于董卓这样野蛮的行为还是很不满的。

    不管怎么样,虽然孙坚在下面忙活着将那些“先帝”的骸骨重新收埋,赵扬却是一点兴趣也没有,也没有多加停留,转身返回了洛阳。

    ………………

    还好,天公作美。入夜,竟然下了一场大雨。虽说云气经历了长长的旅途早已不那么富含水汽了,不至于将洛阳的火浇灭。但纵使这样还是成功减小了火势,要不然在这个热天,干燥的木材实在是太容易燃烧了,而潮湿的燃料就没有那么容易就引燃了。否则还真是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够将火扑灭~~

    见到城中的火势小了,赵扬也赶快催促士兵将水渠挖进了城,迅速的先派人砍出隔离带,并且先着手扑灭皇宫的火。与此同时赵扬也不忘派人通知孙坚,叫他先别慌管死人了,先灭了火再说~~。

    不过也还好皇宫还有一道内墙,加上皇宫建筑不像外面那样拥挤易燃,火势倒也不大,在赵扬的组织下居然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已经将皇宫内的火扑灭,随后开始救外面的火。[WWW.kanshu.com]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易幻三国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易幻三国》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易幻三国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易幻三国》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