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浴佛会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易幻三国第18章 浴佛会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回到了青州城,却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青州城内特别热闹了,问了好几个人才知道有一个叫做笮融的漕运在青州城附近建造一个佛寺已经修好了前殿,许多人都是打算去凑凑热闹。

    一听到这个“笮融”,赵扬也是眉头一皱。

    这个“笮融”赵扬前世看三国小说的时候知道这个家伙是个人面兽心的佛教徒,反正不是什么好人,人家好好招待他,他倒是把别人杀了。而且据说还是奢侈无度,以公谋私,利用佛教大肆收拢人心,赵扬的手下是绝对不允许有这样的人存在的。

    笮融一开始在徐州牧陶谦手下任职,陶谦任命笮融为下邳郡宰相,并负责运输广陵郡、下邳郡和彭城郡这三郡的粮食到郯县去,笮融得到此三郡粮食和封国进贡物品後,并没有送到郯县去,反而中饱私囊占为己用。不过现在笮融已经被陶谦任命为“商务部部长”。虽然看似是因为他的名声才用他的,可是实际上也剥夺了他的贪污“权力”,由此可见,陶谦已经注意到了笮融。不过因为笮融的名声实在太大了,所以暂且不能对他动刀。

    不过还好,笮融并非常驻青州,也就无所谓了。[www.kAnshu.com]

    问了一下,这个佛寺是由笮融一个人出资的,并没有危及到青州的利益,正好赵扬从洛阳拉回的书中有不少佛经,干脆自己回头卖个好,把那些佛经刻成版,也算是为宗教的发展做出点贡献吧,毕竟中国人不是那种以教立国的国家,这样做还能够避免宗教威胁国家的统治问题~~~

    回到了府邸,赵扬赶快询问徐庶,本以为“单福走马荐孔明”没想到自己一问,徐庶竟然什么都不知道。后来赵扬一拍脑袋才想起来,MD,隆中对的时候应该是公元207年,那个时侯诸葛亮还只是一个27、8岁的小青年,现在诸葛亮才几岁啊~~

    不过,当赵扬提及诸葛氏,徐庶还是提供了一点资料————

    这个诸葛氏,本来是徐州琅邪郡诸县的一个大姓“葛”,不知道什么原因,整族人迁往了一个叫做阳都县的地方。那里也有很多姓“葛”的人,所以说为了区别开来,就在“葛”前面加了一个“诸”,用来区别,成为诸葛氏。

    要说这个诸葛氏也是很有名的,比如说诸葛丰曾经当过司隶校尉(京城警备总监),据说还颇为正直刚强,甚至逮捕为非作歹的外戚,这在汉末这种政治背景下也是很不容易的。不过后来也是被免职了,毕竟,皇权至上的封建时代,拂了皇帝的面子,自然不会有好果子吃。

    到了后来,诸葛丰的儿子诸葛硅曾经担任过泰山郡丞(主任秘书)。不过似乎在黄巾之乱后,徐州青州一带战乱不断,这个诸葛氏似乎早就迁走了。

    听了这些,赵扬还是很失望,自己没有办法见见传说中的诸葛孔明了……

    不过,听了徐庶这么一说,赵扬倒是发现了一个问题,敢情儿《梁父吟》是诸葛亮老家的歌曲啊……

    至于诸葛一族迁走的事实,赵扬也十分无奈。按照历史,诸葛三兄弟自从父亲死后,长子诸葛瑾一直照顾继母,诸葛亮和其他弟妹则一直是由叔父诸葛玄在照顾。在曹操入侵徐州前,诸葛家的几个能人就已经看到了这种危机,去年年末,诸葛玄带着诸葛亮等人去荆州投靠刘表,诸葛瑾则是带着继母前去江东避难。于是《世说新语》中说:“讲葛瑾弟亮及从弟诞,并有盛名,各在一国,于是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

    看来,独善其身往往也是这个时代人最基本的追求。

    这期间,公孙瓒和袁绍二人因为长期对峙也多少有一些吃不消,在华雄代表的朝廷的劝和下,已经停战了。袁绍腾出手来全力对付自己后方的黑山军,据说吕布也暂时投靠了袁绍。而公孙瓒,自从界桥一败后,也多少有一些吃不消。

    辽东一地自古以来就是地广人稀,加上塞外异族的频繁骚扰,人口稀少,经过界桥一败,公孙瓒已经征不出来兵了。公孙瓒到了最后败于袁绍手中,除了他个人原因外,辽东的人口少,兵源不足也是他败绩的最重要因素。

    本来赵扬认为自己知道公孙瓒日后的发展,所以没太注意公孙瓒的动向,但是几天前,赵扬却得到了一个消息:

    公孙瓒界桥一败后,刘备主动请兵,攻略盘踞辽东的公孙度。公孙度本来就是董卓手下徐荣举荐的,所以没有什么盟友,刘备那他开刀简直就是拿软柿子捏。结果不言而喻,公孙度被刘备斥为董贼余孽,加之公孙度一直是坚持打击豪强,虽然实力不弱却被设计里应外合,最终一举夺下。

    听到这个消息,赵扬一愣,心中只是冒出这样一句话:枭雄,无论什么时候,他还是枭雄。

    除此之外,袁术已经拿下了扬州大部分地区,暂且先着手“治理”自己的新地盘,而原来朝廷委派的扬州牧刘繇被迫将治所迁到了曲阿,扬州出现了两个政权,颇有点怪异。其他各地的其他诸侯也或多或少因为长久的争霸急需积蓄力量,暂且歇战应对春耕。

    天下一时平静了下来,静的有些出奇。

    ………………

    初平四年夏四月

    看来宗教的力量就是大,那个佛教徒笮融,通过佛教的名义,号召信徒帮忙修筑寺庙,竟然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寺庙就建了起来。加上赵扬的宣传,青州城的佛寺恐怕是大汉最大的一所佛寺了。

    佛寺刚刚落成,又迎来了浴佛节。

    赵扬不是什么勤快人,坚持“节假日休息制度”,所以把责任一推,自己就找了一个带兵巡视,保证浴佛节中青州城的治安的理由,自己不负责任的跑了。

    不过这个笮融也确实有点弄得太过火了,据说每浴佛,多设酒饭,布席于路,经数十里,民人来观及就食有数万人,花费更是以巨亿计。这么的大手笔,却用来干这个,赵扬都觉得可惜。要不是自己早就偷偷派人查探过,得知笮融虽然办这件事耗资都是以亿计算的,但是却都是靠在徐州漕运身份集资。

    现在赵扬和陶谦正是通好,反正没有危及自己的利益,加上现在陶谦也确实有点堕落了,赵扬也没有必要自己找麻烦,对于这种事情,也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唯一一个在赵扬意识中不同的,却是那个陶谦。

    按照赵扬对于《三国演义》中的记忆,这个陶谦,应该是一个忠厚的“老好人”。但实际上,在这个时候,陶谦并不是什么好人。年少的时候还可以,十分好学,并且步入仕途也早,但是却是一个武将身份。因为讨伐黄巾才坐上了徐州刺史的位置,到了后来朝廷内乱,名存实亡,这个陶谦才得以稳稳的坐在了徐州牧的位置上。

    不过也正是因为朝廷政令不行,所以这个陶谦,也知道自己的位置稳了,竟然开始放纵起来了。是时,徐州百姓殷盛,谷米封赡,流民多归之。但是谦却背道任情:比方说那个广陵太守琊邪赵昱,本来是徐州名士,却因为太过于忠直而被疏远;曹宏等,谗慝小人也,谦却亲任之。

    于是,刑政失和,好人大多被其害,从此之后就渐乱了。

    就在前一段时间,因为陶谦的放纵已经有人不服,下邳阙宣干脆自称天子,但是那个陶谦居然对那个阙宣不管不问,甚至结交一同抄略。你说这是什么样的一个情况,简直就是大逆不道!!!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易幻三国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易幻三国》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易幻三国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易幻三国》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