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平叛杜子腾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易幻三国第34章 平叛杜子腾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精灵语《易幻三国》群雄割据第34章平叛杜子腾

    糜竺亲自出马,果然是大事!——陶谦快不行了,连病危通知书都下了……

    想想看,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本应该领了退休金回家抱孙子享着天伦之乐。去年曹操就进攻过一次徐州,给陶谦的心里留下了阴影(……)。加上曹操攻城甚急,心里不安,又连降大雨,哪个老头老太太没个关节炎类风湿老寒腿?本来快快乐乐的还能多活几年,这下一搞,不生病才怪呢!就这样,陶谦今天上午在城上督战的时候,可能就因为淋雨受凉晕倒了,直到趁着夜晚糜竺才偷偷的用绳子坠下城来找赵扬。

    事态紧急,加上赵扬对糜竺的评价也比较高,所以稍微商议,赵扬便跟着糜竺偷偷跑到城下,坐着人工升降梯(竹篮子)翻进了城里面。

    一路匆匆奔向陶府,到的时候正好看见一大群人围在屋子里。正中间躺在床上的果然是陶谦!

    “陶公,赵青州来了!”糜竺挤进人群,趴到陶谦榻前呼道。不知如何,竟然流下了眼泪。[WWW.kanshu.com]

    陶谦身上还穿着内甲,明显是打仗时候晕倒的。虽然陶谦早年也是武将出身,但毕竟年岁不饶人,岁月已经在他身上刻下了深深地印记——头发都已经白了。

    躺在床上的陶谦听到糜竺的呼唤,这才睁开了双眼,看见了赵扬后咳嗽了两声才叹了一口气道:“老夫年纪大了,病已危笃,恐怕活不长了!”

    赵扬苦笑几声,“不会的,陶公身体还硬朗,哪里……”

    “咳咳,”陶谦咳嗽了两声然后制止了赵扬:“曹军还在城外,老夫又病危笃,满城百姓和一州之民只能托付给赵青州了。陶商陶应!”

    “父亲!”两个人抽噎着走到了陶谦榻前,浓眉大眼,倒颇似陶谦。手里还各端着一个盘子,上面搁着的正是印绶和兵符。陶谦道:“还望将军以国事为重,我一家老小就托付给友靖了!”

    “陶公,不可啊!”正在这时,果然有一个人跳出来阻止。

    陶谦微睁双眼,看见正是徐州的另一大族陈氏中的陈珪,道:“汉瑜(陈珪的表字),你我年纪都大了,还有什么不可,要以国事为重啊!”陈珪还想再说,赵扬也站出来:“我也认为不可。”陶谦急的咳嗽两声,“友靖还要以国事为重啊!”

    赵扬道:“陶公不是还有二子陶商陶应么?自古父业子承,即使二子不才,徐州也当为他两人继承,至于保全一州之民则是扬的分内之事!”

    赵扬说的没错,自己并不是不想得到徐州,但是自己和历史刘备的处境不一样啊!

    历史上刘备在三让徐州之前,几乎是一文不值,而徐州大户之所以拥护刘备的原因也正是如此!——你刘备要名声没名声,要钞票没钞票,不好好团结我,你就去吃屎吧!但赵扬现在手中却已经有了青州。如果还接受,徐州大户就不免有些担心,特别是赵扬在徐州时候就一直打击豪强。况且攻守同盟也是早就制定下来的,协助徐州是个分内事。如果此时答应,难免不会留下把柄。

    陶谦急的直咳嗽,“二子皆是庸才,不可承担此位啊,否则我家必有大祸!”

    “父亲!”两个儿子立刻大哭。

    陶谦没有理会两个儿子而是直接对着赵扬道:“明哲保身,功成名遂而身退的道理我还是知道的。况且君如果接受了也必定会善待我陶家的。二子皆是庸才,万般不可担此重任啊!”

    古人都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陶谦看似挺老实的一个人,一生也玩了无数次的阴谋诡计,可将死的时候也仍然是那么坦然。人明知自己要死的时候,似乎却更能从容的面对死亡。即使是奸雄曹操,死之前交代完后世后也是分香卖履,絮絮叨叨一大堆,结果后人没少骂他,说曹操一生奸诈,到死的时候还不是露出了马脚?其实,每个人都这样,功名利禄的本质往往只有等到将死的时候才看清本质。

    “陶公之意赵扬心领,但此位是万万不可接受的。此位可由他陶公长子领受,赵扬甘愿全力扶持他!”赵扬再次推让。

    “友靖既然如此,老夫也可安心离去了……”话说完,陶谦慢慢闭上眼睛。随后那双握住赵扬的手就像断了线的风筝搭落下来。

    人啊,很多时候就是撑着一口气才活着,但当心中无所牵挂的时候,他也就可以坦然面对死亡了。

    “父亲!”“陶公!”众人纷纷拜倒而哭。

    赵扬叹息一声,把陶谦的手轻轻放下,转身接过了印信,大喝一声:“敌军在外,如今有我赵友靖亲自坐镇城中!”

    (注,本章节不是废话,这一段埋下了很多的伏笔,周瑜的死……呃,说漏嘴了……)

    ………………

    “好一个太史子义!”陈群一声叫好,“单枪匹马就敢突破重围,真勇将也!”

    徐庶抖了抖手中的信道:“好了好了,北海郡派人出来送求援信,说明事情已经很紧急了,说说怎么办吧!”

    陈群呵呵一笑道:“元直不必担心,北海城的士兵看似都被我们抽调走了,实际上我们早就埋伏了几千士兵躲在城中,必要的时候再出来助战。不过这个太史慈真是一个勇将,居然能想出单枪匹马在城外射敌三日,且每箭必中,结果敌兵都不敢近前,也就放松警惕了。趁着这个居然单人就能突出重围,可比你当初在历城之战用的突围计策好多了!”

    听见陈群嘲笑自己,徐庶也不急,开口应道:“恩,此人可用,不如留在军中吧。你还要不要喊他进来问问北海的情况?我也很担心如果民众久不见官军来会失去信心的。”

    陈群点了点头传令:“叫太史子义进来吧!”

    没一会,一个身着布衣的青年走进来,浑身的铠甲进门时候已剥去,但仍显得十分英武。陈群问一句:“北海现在什么情况?敌有多少?”太史慈立刻回答道:“敌兵逾三万,几乎是杜子腾的全部兵力。城中由孔相国(孔融)统领,暂无大碍,百姓也翘首以待官军而至。”

    话刚回答完,太史慈竟然下跪叩首大呼:“杜子腾为患久矣,官军如今节节败退以诱敌也颇有时日。现在杜子腾之兵尽出,欲以直取我青州,只是城中百姓只知官军节节败退,还望将军说一个反攻日期,以安百姓!”

    陈群徐庶慢慢往下听完,脸色忽的铁黑!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易幻三国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易幻三国》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易幻三国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易幻三国》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