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翻脸时候到了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易幻三国第29章 翻脸时候到了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游学并不需要什么繁琐的手续步骤,更不需要拿着户口本身份证先去报个道,有了卢植这样BOSS级人物的介绍信,不看僧面也要看看佛面啊!

    征得颖川书院的院长荀爽同意后,赵扬就可以在颖川书院游学了。

    只见大厅中已经坐满了学子,可能是还没有开始上课,所以学子们大多三三两两的交谈。正席上荀爽已经到了,正在和一个中年人交谈,想来应该是陈寔,在他的下首,就是他们的族中子弟了。

    下面的学子中也明显的看出不同的群落,富家子弟和富家子弟坐在一块,寒门子弟和寒门子弟坐在一起。其实,这一点在古代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尤其是从西周开始,阶层越来越划分清楚,这已经是一种礼仪。

    通过门童的介绍,赵扬竟然听见了许多熟悉的名字:韩馥、陈群、荀攸、辛毗、郭图……甚至还有一个最近刚刚应诏的钟繇。这个倒是让赵扬兴奋不已。

    至于赵扬?游学弟子的地位也不高,除非你是官家子弟,如果是袁绍来了,恐怕荀爽还真要倒履出迎了,毕竟人家祖上四世三公,来头大着呢。况且,赵扬可不喜欢那些盛气凌人的富家子弟,加上初来乍到,还是在后面随便找了一个空席和寒门子弟一起坐了下来。

    坐下了一会,便开始了。

    颍川书院倒是和后世的大学很近似,老师在上面宣布一个话题,学生先是自己讨论,有什么话自己起来发言便可。不过,荀爽已经打定了主意不愿意再淌政治这趟浑水了,所以宣布的话题是与政治毫不相关的诗词歌赋。不过赵扬虽然肚子里有不少前世的存货,要论质量可是上乘。不过这个时候的诗词主要还是以四言诗词和赋为主,赵扬肚子里的那些存货大多还是唐诗宋词,恐怕也不一定能接受,赵扬又是初来乍到,太过显摆也不好,赵扬还牢牢记得自己游学离家的时候,赵翼反复叮嘱自己不可太过张扬,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四言诗词是模仿的诗经结构,赋则是大量的铺陈排设,辞藻华丽,换句话说,就是满篇都是歌功颂德的溢美之词或者典故,基本上都是废话,一般也就是用来巴结上司或者讨好统治者比较有用,对于寒门子弟也没有什么用,所以回答的大多都是那些富家子弟,加上赵扬对这个也没多大兴趣。听了才一会,就开始难受了。要知道本来跪坐的姿势就不怎么好受,加上回答的那些官家子弟基本上能耐也都不怎么样,写出的诗赋没有什么吸引力。

    “早知道如此,就不来了。”赵扬心中这样想,嘴上却不知叹了几口气。

    右首旁边的一个寒门子弟听见赵扬叹了两口气,闲着也是闲着,便问赵扬为何叹气。

    看看周围人也都心不在焉,赵扬便扭过头看那人。

    那人衣着简单却显得十分有精神,人也十分清俊。赵扬也没事情干,于是就道:“哎…,我大汉有社稷将倾之危,这些人却还在这里谈诗论画,悲哉……”

    那个寒门子弟正想问为什么,却见自己左首的接过话茬道:“哼,休得放大话,现在天下还尚且太平,何来社稷将倾之说,必是你危言耸听!”

    刚才那寒门子弟忙道:“元直且住,问这厮有何要说。”

    赵扬一听,简直高兴死了,表字元直的,不是“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中”的徐庶又是谁呢?

    徐庶在演义之中主要出现在走马见诸葛那一回中,但是赵扬从历史上知道徐庶也确实很有能耐,包括在赤壁的时候就感觉不好,正好西凉地方有点小事儿,于是到了西凉镇守,而且还有点成就。

    卖弄一下才学也是好的。赵扬按住想笑的欲望,正了正神色道:“今朝中宦官争权,姑且暂时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阉人党锢,朝中正直之臣不敢言,那么,天下就好不到哪里去。且官职买卖众所周知,孝廉不尽孝,秀才不识书的人甚多,民多受其苦。”

    这个孝廉,也是东汉的制度之一。因为古代讲究以孝治国,所以,只有那些特别孝顺的人才能被举荐为孝廉,试想一下,连孝廉都不尽孝,那会是什么样子!

    顿了顿,赵扬又道:“你可知道张角那厮?”[www.kanshu.coM]

    徐庶和那个人都是寒门子弟,长在民间,对于张角肯定熟悉,于是同道“知道”,不过徐庶又补充道:“张角画符施水,蛊惑民心,家乡之人多有信奉太平道之人。张角私自划立部曲,恐怕也有野心。”

    这一点说的十分有道理,赵扬也开始重视起来徐庶了。

    想归想,赵扬口中说道:“不错,张角不仅私立部曲,更是结交朝臣,现在各地多疫疾,张角画符施水救人,所以信奉太平教的人甚多,太平道假托道教,但实则有违道义。诸位认为张角何时会反?”

    二人之中,那个不知名的先道:“现在大事以足,黄巾人数众多,粮草也应该消耗不少,那个张角,必定也读过一些兵书,肯定也是秋收后,而且那些乱民都是农民,自然也不会耽误农事,所以应当是秋后反!”

    确实,秋后出兵是兵家常识,在春天出兵固然好,但是大规模的征丁,必定会影响收成的,所以他说的不无道理。

    黄巾是甲子年甲子日起义的,如果推算,应该是三月五日,不过张角总不能傻到提前这么久就约定起义时间吧!要不然也就不止被迫提前起义一个月的事情了。

    徐庶也道:“我认为当于夏,夏时青黄不接,乱民无粮,必有人按耐不住,所以当于夏。”

    这下考虑到了客观因素,所以说也有道理。前几年的时候,因为大户兼并土地十分严重,加上朝廷买卖官职导致出现了很多贪官污吏,税收收不上来,灵帝竟然向这些买官的人索要钱财,最后这些都是分摊到了忙忙碌碌一年却食不果腹的贫苦农民身上了。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易幻三国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易幻三国》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易幻三国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易幻三国》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