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世信银行的董事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重生之世家子弟第一百五十一章 世信银行的董事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方琴笑着用手捏她的脸,“小妮子!你看你这副样子。我倒是奇怪你们两个怎么就对眼了?你让我说什么好。小漓,陆景有女朋友了。你们两个有感觉也不要向恋人的方向发展。你回头征求一下你妈的意见。”

    张漓娇憨的勾住方琴的脖子,“方姨,我现在还不想给我妈打电话呢。今年春节和我一起去岭南过节吗?”

    “我就在京城过年。”方琴爱怜的拍了拍她的粉背,“好好睡觉,别想太多,说不定一觉起来你就把陆景那个花心大萝卜给忘了。”

    “哦。”

    ….

    董坤城看着窗外的夜色,脸色有些忧愁。他刚刚收到新的消息,天蓝国际的第一家卖场位于西月区西单商圈的天蓝商场已经开业,首日营业额达到150万,这对于新虹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莫心蓝完全复制了新虹的模式,走高端卖场,购物休闲的模式和他直接竞争。

    抛开商业道德而言,莫心蓝这个女人在商业上确实很有天赋。现在天蓝国际资金雄厚,一些项目开展起来毫无压力。完全是钱砸开了一条路。

    陆景在侍者的引领下来到汇海大酒店的1088房间。昨天晚上他接到了董坤城的电话,今晚在汇海大酒店将会有一个自助的酒会,出席的都是身在京城的商业人士。西门子在中国的负责人卡尔森也将会参加,届时会介绍卡尔森和他认识。

    董坤城给陆景开门时脸上带着笑意,“来,给你介绍一位我的老朋友。”

    陆景进了房间才发现房间里还站着一位中年人,西装革履,很干练的模样。

    “这是我多年的好友,陈旭江,世信银行的董事。”世信银行是港资商业银行,主要业务分布在香港和东南亚地区。陆景没有想到在这儿可以见到它的董事。心里突然明白董坤城收购新虹百货的资金从何而来。他一个人想要拿出7亿人民币的现金肯定是有困难的。

    “旭江,这就是我给你说的陆景,我在新虹百货的合作伙伴。陆老的儿子。”

    陈旭江微笑着伸出手,“我听坤城说你是新虹百货股权易手的关键人物,能力很强。今天见面果然是英姿勃发的人物。”

    陆景笑了笑,和他握手,“陈董事过奖了。”这种商务式的客套,陆景并不感冒。只听董坤城的介绍,就知道他们尊重自己更多的是因为自己身后的政治力量。

    在新虹百货的事情上,陆景所展示出来的能力更多的是政|治手腕。在商业上,月营业额800万的景和电子并不被两人放在眼里。

    景华通信的研发团队基本没有人关注。没有人会想到只有十几个人的团队在试图研发手机平台解决方案。

    黑色真皮沙发边暗红色的小方柜上放在红酒,半燃的雪茄。在陆景来之前,董坤城在正和陈旭江聊天。自助酒会还需要半个小时才开始。

    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格局是欧美的制造工业已经逐步完成向新兴国家转移,欧美保留了尖端科技和核心工艺。

    国内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各种招商引资的条件十分优渥,再加上廉价的人力成本,制造业正在加速由韩国,台湾,东南亚地区向国内沿海地区转移。

    世信银行作为一家商业银行,不会看不到内地发展的机会。他们正在考虑加大对内地企业和大型项目的投资。但是在国内投资需要考虑到相关的政治风险,陈旭江习惯于在做出决定前和董坤城聊一聊。而对于政治背景雄厚的陆景,他更是希望能保持良好的私人关系。

    这次景华通信承接的西门子手机订单就是他利用私人关系向西门子大中华区负责人卡尔森争取的。

    所以不难理解他为什么愿意说两句恭维陆景的话。否则一个十八岁的年轻人在商业上毫无建树,他凭什么要恭维呢?

    董坤城笑着给陆景倒了半杯红酒,“古巴的雪茄,要不要尝一尝?”陆景笑着摆手:“雪茄的味道我不习惯。”说着,拿出香烟自己点上了。陈旭江举着酒杯示意,笑着道:“听说你打算年前去一趟香港,到时候一定要给我打电话。”

    陆景点头笑道:“到时候要麻烦陈董事了。”国内目前的经济政策大幅倾向国|企和外资企业。仅凭企业所得税一项就能看出端倪。外资的所得税只有15%,而普通民营企业高达25%。

    陆景想要在江州建立自己的数字手机产业园,减少作为民营企业的发展阻力,披个马甲是必然选择。

    目前国内的电子元器件都要从国外制造商进口,陆景并没有委托其他对外贸易公司采购的想法,他打算在香港直接设立代理公司,与景华通信直接交易,并将利润截留在香港。这笔利润变换身份再投资还可以享受外资的优惠。

    这样合理的漏洞岂有不利用之理。

    董坤城笑着道:“陆景,你在香港设立公司,不能没有物业。我建议你直接购买物业,从长远的角度而言,这比租赁要合算得多。旭江在香港熟门熟路。现在香港的房地产市场很火爆,你要有投资的想法可以委托他帮忙。”

    陆景笑了笑,这个时候投资香港的房地产不是等着被套吗?

    …

    …

    香港的楼市几经波折,而在九七年回归之前正值香港房地产黄金十年最后一波上升期。等亚洲金融风暴到来之后,香港楼市会受到了十年未能弥补的重创。

    九六香港楼市开始回温,在最开始的升幅仍在可以勉强接受的范围内,只是回到数年前的巅峰而已,但是在九月份后,炒风从豪宅蔓延到中小型的普通单房,楼价如同坐了火箭般上升。

    到此时九七年一月中已经形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泡沫。陆景熟知历史的走势,肯定不会这个时候跑到香港去置业。九七年七月金融危机爆发后,香港的楼市价格一泻而下,要暴跌四至五成,那个时候才是最佳的出手时机。

    陆景笑道:“暂时还没有投资的想法。我预计香港楼市这个泡沫过段时间就会破灭,等泡沫破了再投资也不晚。”

    “哦?你认为这个时间会是多久?”陈旭江抽着雪茄笑着说道。泡沫迟早会破灭这是大部分人都知道的事情。对于资本操作而言关键是在泡沫破灭前撤出来就行。

    他并不认为短时间香港的楼市泡沫会破灭。

    陆景抽着香烟说道:“麻省理工大学的经济学教授保罗-克鲁格曼在去年写了一本书叫做《流行国际主义》,在书里面他大胆的预测亚洲将会爆发经融危机。

    我很认可他的观点。

    亚洲四小龙,四小虎的经济繁荣下面有很大的隐忧。为了维持固定汇率制,这些国家长期动用外汇储备来弥补逆差,导致外债增加。并且这些外债结构很不合理。在中短期债务较多的情况下,一旦外资留出超过外资流入,而本国的外汇储备又不足以弥补其不足之时,这些国家的货币贬值不可避免。

    更重要的是,这些国家一方面保持固定汇率,一方面又扩大金融自由化。我相信国际炒家们不会没有看到机会。

    如果亚洲真的爆发金融危机,作为亚洲金融中心之一的香港不会不受到影响。楼市的泡沫会被外在的力量刺破。”

    陆景双手做了一个气球爆炸的手势,“时间我认为会是今年的七月。”

    事实上在现在国际炒家就已经在筹集资金准备对泰铢动手,他不知道作为港资银行的董事,陈旭江究竟有否觉察到蛛丝马迹。

    陈旭江和董坤城两人对视了一眼,不怎么相信这个结论。董坤城喝着红酒,笑着说道:“保罗-克鲁格曼的《流行国际主义》?那里可以看到这本书。”

    陆景笑着点点烟灰:“国内的中译版还没有出来,国外应该能买到英译本。”

    这本著作的中译本要到2000年才能出来。

    董坤城微微点了点头,“我会买过来读一读。”

    在商业领域是不存在借书这一说法的。很多企业家在读书时有做笔记和批注的习惯,这些都是个人的思考所得,是运营企业战略思想无意的流露。不是非常亲近的关系,根本不可能提出借书这样的要求。

    这倒是让陆景免去尴尬。他也是在前世里读过这本书。现在他手上也没有《流行国际主义》英译本。如果董坤城开口借书,他是拿不出来的。

    董坤城和陈旭江断虽然没有接受陆景关于经济危机的论,但是无疑三人之间多了一个共同话题。

    说着经济上的话题,陈旭江心里暗暗吃惊,陆景读了不少经济著作,虽然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引用别人著作中的观点,但也不乏自己的见解。与走马章台的世家子弟大不一样。他肚子里是有货的。

    这让他对陆景的态度稍稍有些变化。

    说着话,侍者过来邀请他们去八楼参加自助酒会。

    陆景跟着董坤城、陈旭江进入酒会大厅时,里面已经来了不少人,聚成大小不一的圈子说话。

    陈旭江在这里很受欢迎。刚进来就有人迎上来和他说话。董坤城笑呵呵的和陆景走到一边,找侍者拿了一杯鸡尾酒,站在角落里聊天,“旭江是财神爷,所以他比我们两个受欢迎。今天这个自助酒会是黄远集团的董事长黄鸿奇举办的。大部分都是在京的港商和外商。西门子的卡尔森先生还没有过来,我们先等等。要不要我带你去打个圈,和大家认识一下。”

    陆景笑着摆手,“不用了,董叔叔,你自己去就好。”他对商务交际兴趣缺乏。

    正说着话,看到门口莫心蓝领头与几个人一起走进来。白昆,董坤城的侄儿董翔都在那群人中。(未完待续。)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重生之世家子弟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重生之世家子弟》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重生之世家子弟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重生之世家子弟》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