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落天惊羽·青莲浊世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扶桑道第一百一十六章 落天惊羽·青莲浊世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燕国蓟城城外,一条排着队的人在等着进城,前进的行动缓慢,抱怨声偶尔小声的起,所有人在伸着脖子看,却没有一人敢出声。

    高大黑青的城墙底下城门大开,‘蓟城’二字也是威严,但那门中却是拦了一排栅栏。

    栅栏是阻拦,两旁的官兵在检查入城之人,我们三人在队伍的末端,一边随着队伍往前,一边也摸清了这官兵排查的目的。

    这阵势之严格,官兵手中没有拿着画像,但看人却是从头到脚的看,甚至还搜身,看起来不像是通缉什么要犯,倒像是是排查什么危险之人,再等到了我们前面几人停下来搜查,有一个身高马大的壮汉被扣了,罪名是长得像山戎,我们才是知道了,这是阻止山戎入城。

    而一想到山戎,我心中就咯噔一声,顿时觉得身上的那一堆红宝石饰物有些发烫,这些东西的特别和精致,一看就知道是山戎之物。

    马上就要到我们了,我在心中抉择怎么办,姬雅乐也是担心,那边一声喝我们被拦下,却见卫十四神色不变手中递了一个东西。

    那领头的官兵接了东西看了卫十四一眼,又看了看手中的东西,再转头看了后面的我们一眼,笑了一声,笑得人忐忑,就在我手中握紧了之时,他却是一挥手道,“过!下一个!!”

    就这样,我们进了城。

    而进了城我问卫十四递的什么东西,他说是银子。再回头看着那官兵,已是一脸的喜庆,果然,卫十四是老江湖。

    再看这蓟城,街道与建筑,民风与服饰,与去过的灵寿和曲沃不大一样,没有繁华只见朴素,燕国一向闭门锁国不与外人来往,落后外面一步的文化,使这都城之中也保留的是一种质朴之简,粗中见犷,敦厚大气。

    对此,见过曲沃的繁华,也是第一次见到另一个国家的城的姬雅乐的评价是,返璞归真,粗中有细。

    她说的很对,燕国的蓟城是与其他地方不一样,凡事有利就有弊,这是不变的真理。

    三人往城中去,在卫十四的安排下,我们来到了一座楼前。

    这座楼,见之,不俗。

    这是一座建在树之上的楼。

    楼是三层,上下一体,古香古色的暗红,却是又有着飞檐翘角,简洁大气却又不失精致,上面的瓦一应雕着云纹,树木掩映,整体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摞了三层的大木箱子。

    再看这托着一座楼宇的树,也是一棵巨树。

    巨树之粗,足有三丈,完全可以撑起整座楼且还有富余。枝干粗壮繁盛,树叶茂密葱郁,上面也绕着一些青藤,之下那半扎进土地里的根,盘根虬髯,也是稳坐。

    晴空底下,一眼看这建筑物,高可入云,大能放象,背面是一片蓝天,活像一朵超级大的蘑菇云,古木青藤,奇树之景,这楼唤名‘惊羽’。

    楼之下,我们看着上面,从地上到树上起了一座三丈高的台阶,这台阶也是木的。上面藤蔓围绕,绿叶青翠,藤蔓一直绕到地上,稍不注意看,还以为是地上长了条台阶。在木阶尽头树了一块木牌,木牌上绿叶嫩芽,也是枝蔓缠绕,上书‘惊羽楼’三字。

    有一种高山仰止,也有古旧的沧桑,这楼着实特别。

    我道:“好特别的楼,好特别的名字。”

    姬雅乐道:“倒也贴切,高可入云,落之惊羽,是为绝非俗物。燕国地广物博,钟灵俊秀辈出,好一座树上阙楼。”

    我一笑,上楼,踏上台阶顿时觉得木香扑面,再上一步,神清气爽,复上一步,眼宽通达,嗅着满世界的木香,让人忍不住赞叹,这是一座神木。

    何为神木?只看这脚下一步步的台阶,虽是独立的木头,已是分离了母树,但却都是活木。那每一块木阶边缘都有嫩叶冒着,生机不减,枯损不见,这样的木头,我曾在藏睿阁里的苍生卷里看到过,据记载为不知名神木。

    这里所说的神木,并不是神通广大和力量奇特,而是此木的生长奇特:遇气而活,遇灵而生。气,指的是地上的地气,灵,指的是空中的混沌之气,二者相结合,气养人命,灵润魂魄,这便是它的功效,能安镇气。

    而这棵树连根带叶只要在距离范围之内,皆是可以分开独自成体,这便是它强大的生命力,所以说,与其说它是一棵树,还不如是很多棵树组合在一起,只是靠得太紧密难以分清,它有着一个很特别的名字,叫长生树。

    三人随着台阶往上,视觉也是在一步步开阔,等我们来到木阶尽头,一块楼上的空地前,凭栏眺望,竟是整个蓟城尽收眼底。

    整个城中的建筑纵横来往,一排排,一座座,鳞次栉比,渐生豪迈,晨时的光托着一轮太阳,城中有着一片朦胧的金黄。

    又忽然背后传来一声银铃响,那声音清脆随风,悠远而又灵静,再转身去看,一阵清香之风迎面而来,里面一座门一座青石台,台上浮了一株碧色青莲,萤光朦胧,天地失色。

    这世上有至纯至净之物吗?不掺染一点杂物,不沾一粒灰尘,就算深处泥沼之中仍能纤尘不染,纯心不变?若说真的有这样的一件物什,我觉得那只有青莲。

    尘作被,泥作衣,以浑浊为静养,以欲望为呼吸,它在世上,世上也在它身上。

    我们向着楼里面走去,那青石台下水波几圈,上面浮着几片莲叶,台上一株青莲莹透圣洁,有一种高远的清净。

    “铛 ~ ”一声悠远的钟声,仿若在眼前,又向四周荡漾开,等醒来,我们已经站在青石台底下了,再去找那钟声的来源,眼前只是一座特别的客栈,里面的都是歇脚饮酒之人,不见清灵之气。

    “扑扑。”忽然几声扑腾,火小球在嘎叫着往那青莲扑去,却是不论怎么去,都进不去石台之上半分,那里似有着一层无形的膈膜,让青莲在眼前又不在眼前。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扶桑道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扶桑道》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扶桑道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扶桑道》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