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庙堂之争1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美人娇:暴君,轻点爱第二十四章 庙堂之争1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秦,兴乐宫。

    议事殿堂,森严威武。长明灯四周点燃,油亮的斗拱支柱照相呼应,大殿的中央,有一条被燃烧的火热的水流,游离贯穿,独特盎然。

    扶苏赶到时,庙堂已经威严矗立了文武重臣数十名,而嬴政也高坐王位,似乎在等待着他的到来。扶苏想着那霓裳的嘱咐,恭敬大方的来到庙堂中央,像嬴政行礼问安后,又礼貌的向各位前辈大臣问候,举止谈吐,尽显高贵风范。

    “长公子仪表堂堂,尊长敬贤,实在是我大秦之幸、大王之幸啊!”王绾站在最前方,转过身来,看着扶苏,环视着众人笑着说。

    “英雄出少年,假以时日,长公子定是我大秦栋梁。”蒙恬欣赏的接道。

    “是啊是啊,今后之重任还需长公子挑起啊!”附和声一片,严谨的话语中似乎也夹杂着别的话音。

    往日的秦国议事大殿并非如此轻薄,不知是扶苏过于年幼还是天生的亲和让所有的大臣都倍感轻松。扶苏红着脸,低着头偷偷的看了看高高在上的父王,想求助父王让众人停止喧哗,以解焦点之危。

    可是,嬴政闭目养神,不置可否。似乎此事与他无关,高高挂起。

    “各位长辈叔伯,请问今日庙堂议事的主题是我扶苏的未来以及相貌仪表吗?”

    一席话,让众人顿时哑口无言,刚刚还在喧哗的庙堂瞬间变得鸦雀无声。

    “哈哈哈哈……爱卿们何必拿小儿说笑,传出去不怕别人笑话吗?”嬴政终于开口了。

    “哈哈哈……”庙堂一阵哄笑。

    “苏儿,你已到弱冠之年,为父今日议事关系到帝国之命运,叫你前来,望多听听前辈的训教。”

    “苏儿明白!”扶苏一拱手站立在一旁,准备聆听今日的各位高见。

    嬴政在王位上轻轻前仰,顺了口气对众人说:“今日召见众爱卿,想必都猜到个八.九不离十了。有两大方略需得议决,一、对齐对楚,孰先孰后;二、对楚对齐,各需几多兵力。唯两大方略议定,各官署方可全力谋划。先从用兵次序议起,望各抒己见。”

    蒙毅看嬴政说完,环视众人补充道:“书吏与史官已就位,请吧。”

    此时的蒙毅,已担任秦王内侍官,专门负责君王起居与日常工作生活,相当于今天的警卫长。

    殿中一时默然,众文武都知事关重大,皆没有先发之意。

    “以臣之见,还是先听听上将军的说法。”王绾回过头微笑的看着白发苍苍的王翦。

    “丞相说笑了,我还没有缓过劲来,还是先听听晚辈们如何说吧。”王翦拱手对着王绾回礼。

    嬴政看着满脸皱纹的王翦心中百感交集。曾几何时,这位风烛老人还只是中年栋梁。短短数年,已两鬓斑白,再与一般新锐大臣将军同列,风貌已浑然融入了老臣之列。

    “小高子,给上将军赐坐。”

    赵高低头哈腰的搬来一把椅子给王翦送去,恭敬程度让人骇然。

    王翦感恩戴德,对着嬴政深深鞠躬,坦然的坐下了。

    “小高子,赐黄米酒。老将军体寒,请饮下此碗。”

    “谢王上……”王翦老泪纵横。

    先是众人对少年扶苏的一阵玩笑,后又君王对老臣的体恤照顾。铁血秦国何曾有过如此温馨的场面。嬴政,也露出了他温柔的另一面。

    “末将有话!”一名年轻将领脱颖而出,拱手向嬴政及各位示意。

    “李信请讲!”嬴政目光炯炯,看着自己的爱将。

    “齐楚两国,皆为大国。然两大国相比,却有不同。”李信做过军中司马,思绪敏捷,口齿清晰,是王贲、蒙毅等将领无法比拟的,“楚国地广人众,齐国地狭人寡。论士气民心,楚国多战精悍勇猛,齐国偏安全无忧患,伐齐伐楚,不言自明!”

    “你的意思,先伐齐国?”嬴政问。

    “王上明鉴!”李信得意的站回了队伍,得意洋洋的看着众人撇过来的眼神。

    憨厚的王贲低头皱眉,若有所思着,慢吞吞的走出队伍,对嬴政说:“末将之见,论战事,确实楚国难,齐国易。然,若说先易后难,末将不以为然。”

    “少将军差异,先易后难,灭国一直如此方针!”李信大声反驳着,他的眼中就没有看起过王贲。

    “李将军过于死板也!”王贲虽然寡言,但涉及军事从来不会谦让,他大步走到殿中的天下地图前,指点道,“灭国自韩国开始,是先易后难。但不能探作一成不变。赵魏燕三国,孰难孰易?赵难,燕次之,魏最易。为什么我大秦铁骑偏偏先攻最难的赵国?其后,燕国一战而下,魏国水到渠成。若先攻燕或魏,未必有今日的大好局势也!”

    “你的意思是先攻楚国?”嬴政低声的问。

    “正是!先攻难,易者可能不战而降!”王贲的眼神呆呆的看向前方,仿佛没有注意李信不服的眼光投射而来。

    “这下好了。”嬴政苦笑着说,“李信一说,王贲又一说。二位上将军,宁无一言乎?”

    “呵呵呵……”王翦笑呵呵的捋着胡子,“一杯米酒下肚,稍稍有些迷糊,还是蒙将军先说吧。”

    蒙恬笑了笑,对着王翦拱了拱手,说:“老将军寡言搪塞,定是赞同少将军了。王上,臣的意见与少将军大同小异。大同,先攻坚灭楚,战胜后,齐国可能不战而下。小异,灭楚之战仍需提防齐国暗助楚国。究其根源,还是在于当年齐国抵御燕军六年苦战,楚国始终是田单的后援的前车之鉴,否则不可能有田单复国。为此,楚国有难,齐国不会无动于衷,若全力攻楚,则可能疏忽齐国的小算盘。”

    (乐毅伐齐的这段史实在这里不便详谈,如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查看史料,我们继续描述庙堂之争。)

    “上将军所言,恰当先行攻齐。”李信煽风点火的喊。

    “李将军勿要曲人之意。”蒙恬带着无耐的口气说,“我的意思是应该先攻楚,但必须提防齐国捣乱!”

    年轻气盛的李信依旧不依不饶,蒙恬的话音刚落,他愤然起身又道:“先攻楚,齐国有暗中援助之可能。先攻齐,楚国则不会再度援齐。当年田单复国数十年来,齐国多次拒绝楚国合纵抗秦之情,楚国春申君主政时,甚至与齐国断邦绝交。总而言之,楚人怨齐久矣,齐国遇难,楚国必不来源。齐国灭亡,我大秦没有了东方之患,全力南下,楚国可一战而下!”

    高昂的分贝在大殿回荡,空静的庙堂回响着他的士气回声。

    年少的扶苏第一次看到如此庙堂争执,心中既激动又兴奋。那霓裳告诉过他,秦国朝堂人才济济,去时不要轻易说,只需认真听即可。

    扶苏牢记在心,他无意的看了看离自己最近的两位重臣,他们一直沉默,没有发表任何意见。

    与此同时,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他们二人,众人都明白,没有他们二位的建设性意见,嬴政是不可能下决心的。

    嬴政心情很是舒畅,朝堂清明对一个君王来说是最欣慰的一件事了,他饶有性质的左右看看,对近在眼前的王翦与李斯说:“二位是不是该为寡人谋划谋划了?”

    李斯正待发言,王翦一把拦住,坐在椅子上对大家拱手说道:“老臣鄙见,请大家分析,不足之处,还望指教。”

    大殿顿时鸦雀无声,众人都清楚这是上将军的自谦之词,均洗耳恭听。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美人娇:暴君,轻点爱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美人娇:暴君,轻点爱》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美人娇:暴君,轻点爱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美人娇:暴君,轻点爱》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