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大哥,我挺你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明朝第一弄臣第227章 大哥,我挺你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第227章年夜哥,我ing

    不知是不是听见了朝臣们的心声,还是兴致到了,在获得了一系列胜利,嗯,在朝臣们看来微不足道的胜利之后,正德终于拿出了点实在的工具。@本章节孤独手打 .@中文网

    “朕命,内阁拟诏,即日起,南镇抚司衙列为皇家机要重地,与紫禁城同例,任何人不得擅闯,违者杀无赦”正德的语意冷冰冰的杀气十足,可语气却跟刚才差不多。

    众人原本已经习惯了,下意识就想应承,可刚要开口,却都是反应过来了,这要求跟之前可不一样,难道皇上之前的要求都是麻痹人的吗?也不对,那些要求虽然看起来无聊,却很符合皇上一向的作风。

    那么,现在的这个才是皇上的真正目的吗?

    这个要求其实也不算过分,因为正德已经下了很多道中旨,其中三道现在还悬在衙口呢。再加上南镇抚司的举动,那处衙成为禁地,已经是既成事实了。

    固然,朝野上下都是不认同的,认为那是不合法理的,只是一时奈何不了罢了,日后还是要寻找机会的。可现在正德却提了出来,若是遵从圣意,那南镇抚司就和皇庄一样,有了法理依据了,没有正德的配合,日后再别想翻帐了。

    又是不年夜不的一个难题摆在了朝臣面前,承诺吧?影响却是不年夜,可这口气却欠好咽下去;不承诺呢,皇上只怕又要故技重施,嗯?不对皇上能拿来jiā换的条件好像都用完了吧?

    “陛下,此事尚值得商榷……”闵珪游移着试探道。

    “是闵尚书?顺天府……”正德往下看了一眼,见是闵珪,马上就对号入座的提起了顺天府。

    闵珪懵了,这条明明用过了?用过一次的又拿出来,皇上也太不讲究了,这不是犯规么。

    “顺天府尹的人选是不是值得商榷呢?朕觉得锦衣卫指挥同知谢宏就ing不错的,闵尚书既然也赞成,那就这么定了如何?”闵珪愣,正德却是自自话的了一年夜堆,并且还顺带着把闵珪给代表了。

    “陛下,此议欠亨,万万不成”马文升急了,顺天府尹好歹是三品年夜员,就算要任免,也得经过吏部何况,就算不考虑那谢宏没功名在身,这顺天府尹的位置也万万不克不及落到那人手上

    时至今日,若是正德旧事重提,让谢宏入部任郎,各位年夜人恐怕城市捏着鼻子认了郎地位虽高,可终究是附属于尚书之下的。

    并且,现在谢宏难以对,主要还是因为他没入朝廷体制,所以难以寻隙,他要是入了六部,反倒容易对了,为了诛除jiān佞,一个郎的位置众位年夜人是舍得的。

    可顺天府却不一样,那可是个自力的衙旁人进去可能会被属官欺瞒,可那谢宏却不是普通人。这人的智谋之深远,甚至过了李年夜学士,让这样的人执掌顺天府,那众人真是难以安寝了。

    “哦,这样,马尚书既然不赞同,那就算了。”正德却是从善如流,可没等马文升松口气呢,他又把马文升给代表了:“不过,马尚书既然否决顺天府换人,那就是支持朕之前的意见了吧?”

    选择题,并且是二选一众人都很熟悉,不过以前都是他们出题目,让正德选的。考试人和应试人调转,这还是头一次。

    顺天府那个问题是不克不及纠缠的,否则事态就会扩年夜化,为了一个即成事实的南镇抚司衙真的犯不上。

    “陛下明鉴,臣遵旨……”马文升也认清了这个事实,扭扭捏捏拜倒在正德的yin威之下。

    “陛下,时辰不早了,您看,是不是该下朝了?”

    奇葩的开头,必定得有个配得上开头的结尾。由年夜学士主动提出要下朝,别是开国一百多年的年夜明,就算是上追溯个一千年,应该也算是罕见的了,可今天,偏偏就生了。

    不过被抢了台词的正德却是满不在意,他摆摆手,意犹未尽的道:“不着急,朕还没够呢。”

    朱厚照同学不知道他的父皇有没有这样酣畅淋漓的时候,归正,今天他是很爽。朝议的整个过程中,主动权都牢牢的掌控在了他的手里,往日里让他无比头疼,貌似无法匹敌的朝臣一一拜倒,扬眉吐气的感觉真是好极了。

    他这么一,不单是朝臣,连他身后的刘瑾跟马永成都愣住了。

    这次朝会之前的商议,谢宏却是没避着刘瑾,因为这家伙在王岳闯宫的事件中,证明了自己的忠诚,并且这次也不涉及什么核心机密……好吧,其实谢宏主要还是怕正德忘了词儿,现场得有个提醒的。

    虽然因为计划中并没有完全扳倒王岳的筹算,刘瑾对谢宏做出的放置不是很心服,可对计划的其余部分,刘瑾还是很惊叹的,他不知叩谢宏到底有何深意,可至少,他亲眼看到了,朝臣们的气势完全被打倒了,以至于谢迁主动提出退朝,挂出了免战牌

    那可是谢年夜学士,就算房子着了火,他都要唠叨完才去出亡的人物,居然主动提出退朝了,是如何神奇,那也不为过

    可眼见着圆满收官,正德却不依不饶起来,刘瑾有了预感,万岁爷又要出状况了,否则……剧本里没有这段

    朝臣自然更郁闷了,被压制了一个上午,只能应声,不克不及辩驳,这垂拱而治的滋味确实不咋好受,否则谢迁也不会主动提出散朝。

    眼见着正德还是不罢休,众人都怒了,以前皇上垂拱的时候,咱们还是给挂免战牌的权力。今天风水倒转,占了上风,咋就这么不讲事理呢?咱们认栽了还不罢休,这不是欺负老实人吗?

    于是,众人憋足了劲头,等着正德话,如果是什么太过荒诞的主意,那皇上就等着瞧吧

    “锦衣卫指挥同知谢宏处事得力,忠心耿耿,朕要加以封赏,嗯,就封他为镇海伯好了。”

    “陛下万万不成”憋了一个上午,张升终于哭出来了,这旨意要荒唐还真算不上,至少比让谢宏当顺天府尹合情理。

    按事理,勋赏这工具原本就是随皇帝心情的,以谢宏的圣眷,封个伯爵虽然轻率了点,可以这两个月的所见,其实还真就算不得什么。

    张升也是憋足了劲要哭罢了,趴下之后才觉否决理由不充沛,若是以往倒也简单,搬出祖制,哪管上面到底什么了,只要哭着否决,正德也奈何不了。

    可今天情况不一样了,朝议的时候也得讲事理了,所以张尚书哭了半天,才搭搭憋出了几句词儿来,的也是些八股,是天子滥授恩赏,恐怕朝野内外不服,以至群情汹涌云云。

    放在往日,这些词儿可能还有点用处,今天正德固然不会买账,任千般手段,他只是一句:“王岳真是很老了,该好好休息几年了吧?”

    张升的哭声立止,其他人也都是无言。

    好吧,归正不过一个伯爵罢了,放在开国那会儿,伯爵还算得上有点分量,可到了今天,年夜明的伯爵也就是那么回事。一个名号罢了,既然不会影响朝局,那就无关轻重了,也犯不上在今天跟皇上死磕。

    却是这个名号引起了少数人的疑虑,镇海伯?年夜明禁海多年,镇哪子海呢?这是皇上的暗示,还是只是随口的?

    疑虑归疑虑,终究也没人否决,于是,正德元年四月一日的朝会圆满的落下了帷幕,成了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依照谢宏事后的法,愚人节简直是个吉利的日子,尤其还是华夏本土的愚人节。

    正德也跟他保有同样的观点。朝会一散,正德急仓促的换了衣服就出了宫,连饭都顾不上吃,就直接进了南镇抚司衙见到谢宏之后,更是兴奋,哇啦哇啦的了老半天,可见其兴奋,他对谢宏提出的愚人节的法也深以为然,甚至跃跃y试的想去颁旨。

    这不睬智的行为固然被谢宏劝阻了。除收尾时,正德突奇想给他封了个伯爵,今天的朝议的进程基本都在他事先的预计之中。

    前几天的事情让他和正德拿到了很多痛处,也受了点惊吓,事后固然是要捞取好处的。不过要捞什么好处,怎么捞,却是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的。

    谢宏不是政客身世,不动声进行谈判和妥协他是不会的,他教给正德的,自然也是野路子的体例。不过,在正确的策略面前,体例什么的都是浮云,朝臣们果然是疲于招架,最终也圆满达到了目的。

    他们提出的要求看似不起眼,可日后很可能会起到决定的因素,至少皇庄和南镇抚司完全安乐了,没有任何漏可钻。除非朝臣要孤注一掷,否则,象顺天府这样的事情就不成能再生了,法理上的问题已经补全。

    而正德以后出宫朝臣也没法限制,沟通也就顺畅了;另外,正德住在乾清宫确实很不便利,一来控制宫禁的是御马监,有平安隐患;二来乾清宫离慈宁宫不远,若是闹得消息年夜了,可能会惊动太后。

    这些不起眼的好处容易到手,应用的时候还很舒服;可那些看起来很人的好处却是相反,难度很高,并且拿到之后还很烫手。

    好比王岳的问题,扳倒一个王岳容易,可王岳那一派的人很多,想尽数驱除怕是有些难,文臣更不成能在御马监问题上退让。

    还不如留着王岳,归正上次事情已经影响了他在太后心里的印象,不成能如同畴前一般信任他。等年夜局已定之后,怎么收拾王岳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吗?

    户部和皇庄的问题,文臣更是不成能退让,哪怕要一拍两散,谢宏心知肚明之下,就干脆让正德给皇庄正名。藩王宗室的那些,谢宏不会替他们争,正德也没那个兴致,可自家的却是要定下来名分的,珍宝斋也可是皇庄之一呢。

    神机营,谢宏却是很感兴趣,可这个好处拿下来之后,将会变得极为烫手,文臣可以很容易就卡住他的脖子。手段很简单,断饷

    现在谢宏即将面对的是,皇宫的供应,军器司的工匠,还有上千番子,已经是相当庞年夜的数目了。再加上应用火器的神机营,怎么应付得过来?

    他不动王岳,也有这个缘故,既然御马监是听外朝的,正德固然可以不消理他们的死活,有王岳在,那些人的饷银就得从户部走。

    兵部不消提,顺天府却是很吸引人,可谢宏手上却没人,除曾家的人,他的那个秀才的功名是他这边最高的,谁能去?他自己则是兼顾无术,加上他根本不懂衙里的道道,哪里能去得了?所以,谢宏也只好抛却了那个人的位置。

    有舍有得,抛却那个位置之后,谢宏却现局势豁然开朗,朝臣们今天的缚手缚脚也缘由于此,正德什么好处都不要,要的都是些他们看不上的,叫朝臣们如何还击?

    而那些他们看不上的,作用却很年夜,有了名分,也就巩固了目前谢宏掌握到的工具。顺天府和神机营的动作着实吓了谢宏一跳,他们能那么做,主要还是因为有漏可钻,于是,谢宏借机把漏封上了。

    另外,什么都不要,也化解了朝臣一致对外的气势。眼见谢宏iong无年夜志,他们的联盟自然会瓦解。之前是因为谢宏无意间出来的声势太年夜,这才ji得他们兵行险招。若不是谢宏因为太忙,让正德去珍宝斋守着,也许事情就已经不成收拾了。

    谢宏其实不擅长勾心斗角,而士年夜夫有多没下限他也看清楚了,所以,他决定先抛却朝堂上的争斗,先专心搞好自己这一摊。

    等军器司基本成型之后,通过珍宝斋这样的皇庄作为渠道,能爆出来的威力是这个时代的士年夜夫完全不克不及想象的。

    什么是实力?人才,经济,军事,这三个分支构成了实力,经济通过军器司来构建,等有了足够的经济实力,那就是组织军事实力,和招募人才的时候了。

    对其中的关系,谢宏有着充分的认识,江彬手下的边军都很忠心,可要是停了他们的饷,再忠心,也ing不过一年半载。所以,没有经济实力,就什么都没有。

    到底要如何招募人才和组织军事实力,谢宏还没有个明确的概念,曾鉴也没法在这上面给他什么帮忙,老人究竟结果没接触过兵事和吏治。

    可谢宏却知道,等自己财路滚滚之后,另外两样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有经济就有实力,在明朝这个观点一般都是默认的,没人明;可同时期的倭国,却是直接在两者之间划上了等号。

    倭国的年夜名,也就是诸侯,他们的实力都是用经济来取代的,也就是用领地的产出代表实力。谢宏在后世玩游戏的时候,就经常看见这样的代称,一个年夜名有多厉害,就是因为他有几多万石的收入。

    所以,他抛却了那些看似人的好处,以换取暂时的妥协和时间。文臣们也确实中了他的算计,究竟结果他们不知叩谢宏的构画,知道了也不会相信。

    “不过,他们以后肯定会后悔莫及的。”谢宏把所有的算计解释给正德后,笑着总结道。

    德却是听懂了,可他却不怎么关心:“归正年夜哥加油吧,兄弟一场,我会顶的,我是很讲义气的呦。”

    囧,谢宏苦笑,二弟又开始不靠谱了,好像这些事跟没关系似的,咋就把自己摘得这么干净呢?。.。

    ..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明朝第一弄臣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明朝第一弄臣》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明朝第一弄臣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明朝第一弄臣》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