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罚站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明朝第一弄臣第340章 罚站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第二天也是个大晴天,太和门前早早的就聚集了一大群人。中文网

    按礼制,皇上大婚之后也是要休息几天的,一般来要比及第三天才会出来接受百官的朝贺,皇后也是要比及那个时候才会召见命fu,接受朝拜。

    可是,昨天晚上产生了那么大的事,谁还记得这点规矩?再了,昨天那是大婚么?谁家还有洞房的时候拆大门的规矩不成?

    正因如此,百官也没人理会那些规矩了,依照平时朝会的常例来到了太和殿外,心怀忐忑的等待着未知的命运。

    以往朝会前,总会有些人聚在一起攀谈,可今天太和门前却是一片静寂,人群也是不自觉的分成了三大块,大块中又分成了若干群体。

    最大的一个群体的成员,身份都很高,身着云鹤花锦绶的三品官员比比皆是,这些人脸上多有慷慨ji昂之色,眼神中也满是悲忿,显然对今天朝议的结果不大看好,很有些风萧萧易水寒的意思。

    固然,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之前的朝局就是由这些人主导的,可以是他们一手掀起了昨夜的事变,以敌手的一贯作风来看,八成是要大肆报复的,他们不悲忿能行吗?

    要知道,京营惨败之后,在前线督战的刘尚书至今还未见踪迹,显然是凶多吉少了。作为强硬派的急先锋,刘大夏一直奋战在锄jiān的第一线,昨夜要是在乱军中遭了不幸还好,可要是落在谢宏的手里面,那他的下场恐怕就很有些糟糕了。

    其实刘大夏的人缘很一般,也没什么人会为了他不利而担忧,可大家现在都是一条船上的,刘大夏的下场很可能就是他们即将要遭遇到的,这就让他们不得不慷慨ji昂了。

    这种时候拼的就是气势,这么多人,只要能造作声势来,就算那个jiān佞再怎么嚣张嚣张,也不敢随意乱来的。何况,刘大学士事先已经有了些放置,若是对方真的下死手,不得,大伙儿也只好殊死一搏了。

    家中的明日长子都已经遣回老家了,随便给家乡故旧带了信。昨夜战后虽然立时便封了城,可眼色好的人动作快得很,早就完成了这些动作,谋国事先谋己身,这乃是君子立世的不二秘诀。后路已经放置妥鼻,今日至不济就是殒身留名,日后自有平反之时。

    亲身出京则是完全没人去考虑,要是真的都走了,岂不是廉价了旁人?

    昨夜事变产生时,以李大学士为首的,韬光养晦置身事外者也是为数很多,其中甚至还包含了临阵脱逃的兵部shi郎许进。这些人脸上虽是也有忧虑之色,但都没什么悲忿之情,少数肚子浅的眼中不时还有喜色闪过。

    除非谢宏不惧天下事变,贸然大开杀戒,否则,他的清算只是为其他人扫平升迁的道路罢了。去了刘首辅,自然有李首辅补上:去了刘尚书,许shi郎自然也要华丽登场,否则他干嘛半路回家呢?这个行为可是为他招来了很多白眼和冤仇呢。

    按这样震惊天下的大事,身处京城之内,是无论如何也没法置身事外的,如李东阳那样韬光养晦,实际上已经自绝于朝堂的主流。

    这种行为虽然也可以解释成保全有用之身,以待后事,可政治观点的差别终究是已经亮明了,回旋的余地也不大。若是强硬派取胜,他们自然要被清算:可若是jiān佞派取胜,他们也未必就有什么好处,其实是比较划不来的行为。

    可是世事无绝对,除李东阳这类人之外,还有一些人是属于纯粹旁观的。

    他们置身事外的理由大体上差不多,那就是没机会加入主流,因为身份不敷,或者种种理由,被排斥在了众人之外。其中最典型的一个就是翰林院庶吉士严嵩了。他身份既低,又有其他理由,几乎不容于朝堂,自然是只能置身事外的。

    可这群人傍边也有些例外的,好比吏部shi郎焦芳,还有右都御使刘宇都在其中,很是让人有些惊讶。刘宇倒还罢了,可焦芳在前期的时候可是很积极的一个,这个时候往旁边站是筹算撇清吗?有点太晚了吧。

    无论怀着什么样的心思,众人心里都是有着各种各样的不安的,尤其是他们发现大伙儿等了快一个时辰,已经到了辰时,正德也没有半点要来上朝的迹象时,所有人都茫然了。

    要否则没有规矩不得成方圆呢?有定制就是好,早朝是属于礼制规模的,众朝臣等得心焦之余,马上就消除隔阂,所有人都把目光集中在了礼部尚书张升身上。

    张升心里自是暗暗叫苦,这种不利差事怎么就落在自己头上了呢?

    可众望所归,无奈之下他也只能硬着头皮上前问询:“这位公公,请去通传一声吧,诸位大人都等在这里呢,皇上到底何时来上朝?”

    若是畴前,张升对一个太监话是决然不会这么客气的,司礼监提督王岳在他这个礼部尚书面前都得唯唯诺诺,一个普通的值守太监怎么会放在张大人眼里?

    并且以往宫中有什么事,马上就有人给他们通风报信了,现在却是完全不一样,这里值守的太监也好,或是大汉将军也好,没有一个熟面孔,对众位大臣的态度也远不如前。

    “这位大人,昨天可是皇上大婚的日子,您不会不知道吧?”那个太监扬着脸,态度很是嚣张,恍如他面前的人不是礼部尚书,而是某个衙门里的吏员一样:“皇上现在固然在坤宁宫,您确定要让咱家去通报?您这不是害人吗?”

    “……………”张升无语。他也不知道这个太监是真傻还是假傻,昨天晚上京城战的那么火热,听皇上还亲自下场冲锋,这样折腾完他还有空去洞房?就算年轻,也不成能这么能折腾吧?

    “三公公。那今天皇上是不筹算早朝了?”三公公其实还是ting有名气的,虽然只是后援团,但终究也是在文华殿上lu过脸得,因此,很快有人认出了他,并且上前客客气气的打了个招呼。

    “也许,大概,差不多是吧?”尽管对方很恭敬,可三公公还是一副鼻孔朝天的模样,很有些人得志的架势。

    “那明天呢?”张升强忍怒气,又追问了一句。若是在以往,哪个太监敢跟他这样话。他早就招呼左右的力士拖下去打死了,可今天么,他不消看都知道,那些值守的禁卫都是新人,肯定不会听他的命令了。

    “或许会。或许不会”三公公模棱两可着,语调拉得长长的,显然是在耍着张升玩呢,要多可气有多可气,最后一句话更是险些让张升气炸了肺:“总之,各位大人明天还是过来等着吧,省的万岁爷上朝的时候见不到各位,误会各位大人们罢朝就不太妥当了。”

    听了这话张升也明白了,这个死太监就是谢宏派出来恶心人的,不过这种时候他也爆发不得,只得悻悻的退回了人群傍边。

    “…那个阉竖这般做法,显然是得了jiān佞的授意,意图折辱我等士大夫的,刘首辅,您看…”张升咬着牙恨恨的道。谢宏也就罢了,现在居然连一个乱七八糟的死太监都敢折辱士大夫了,这世道还有没有天理了?

    刘健等人也是面面相觑,这种招数简直就像是孩儿耍无赖,可他们一时间偏偏还找不到合适的应对之法。

    正德不上朝,从礼法上也得过去,他昨天大婚,就算不享受mi月,总也得有几天假期的。固然,那大婚究竟是咋回事,京城人都知道,可是那事儿能拿出来吗?

    要是皇上提出来也就罢了,那代表着清算的开始,可要文臣们自己提出来,那不是伸着脖子上去被抽脸吗?

    谋害孝宗皇帝的罪名也好,谋逆的罪名也好,一旦拿出来,那就是震撼大明朝野的大事,不死上个几千几万的人,这事儿就不成能算完。

    无论在这场骚乱中充当了什么样的角色,文臣们都不肯意看见这种事情的产生,因此也是想好了诸多托词,以便开脱。

    到底能不得成不知道,可要是正德真的拂逆众人之意,也就是违逆天下人的意愿,一意孤行,那么士大夫们也只好团结一致,行那最后一着了。

    可现在皇上到底要不要清算,要如何清算还没见打量。如果大伙儿就此安心,消消停停的呆在家里不上朝,却也不是个体例。可以想象获得,一旦有人这样做了,皇上肯定会呈现在太和殿,然后口实也就有了。

    皇上罢朝,言官要弹劾:大臣罢朝,这事儿还真的很少产生,可一旦产生了,就是大事,至少也要被治个大不敬之罪。这个罪名也是实打实的,就算有人不服,也得不到天下人怕同情,做这么大的官儿,连朝都懒得上,还不如早早的给其他人让位置呢。

    正因如此,尽管知叩谢宏在折辱他们,刘健一时也想不到应对的体例,商议了片刻也只集是长叹一声:“不忍则乱大谋,jiān佞当道,我等也只能忍辱负重,以待他时了。”

    是这么,可这个折辱其实也不是那么容易忍的,众朝臣多半都是年纪一大把了,起个大早来罚站,这一般人还真受不了,尤其是这罚站还没按期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太难熬了!

    唯一可以庆幸的也就是如今是秋天,秋高气爽,却是不会中暑,虽然早晚有点凉,可是多加几件衣服倒也还好。

    成王败寇,古人诚不我欺,要不是打输了,大伙儿何必受这个罪呢?太和门前,响起了一阵叹息声。

    唉!清晨的阳光好刺目,锄jiān的道路很漫长@。..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明朝第一弄臣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明朝第一弄臣》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明朝第一弄臣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明朝第一弄臣》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