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97不忍分离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爱恨无俦正文 97不忍分离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你!……”

    洪大兴一时语塞,脸涨得通红,苦于腿脚受伤硬气不起来,嗫嚅道:“哼……我不与你女孩儿家一般见识,本教内分为人花、天花和佛花三派,其中确有人任意妄为……但我天花派,极少有人惹是生非。”

    白莲教洪大兴似乎有意气气黄馨蔓,自言自语道:“谁欺软怕硬来着?你别诬陷人……”

    然后走到姬飞凤面前躬身行了一礼:“洪大兴谢过天涯姬冰雪相助,高义洪恩白莲敬奉!”洪大兴说这番话,倒是极其虔诚的。

    “洪壮士不必多礼,我虽不是九嶷山人,黄师妹所言或有过之,但白莲教三派,同教不同心泥沙俱下,或使天下人遭劫,岂不令白莲教蒙羞,还望壮士转告贵教主……”

    天涯姬话未说完,远处传来凄凉的寻呼声:“妤儿……嫣儿!……我的孩子啊!你在哪儿啊……石不遂,你留下我女儿……”

    一个老妇人跌跌撞撞、跑过来上气不接下气,身上衣裳虽多处撕破,却能看出布料品质不错,此刻山谷里的人员、陆陆续续走了不少,除了死掉的所剩已没有几人,老妇人跪在地上,翻翻这个看看那个,声音哽咽已风干了眼泪。

    忽然瞅见身穿青绿衣裳的黄馨蔓,一下爬起冲过来,伸出戴有两只银灿灿镯子的手,紧紧抓住黄馨蔓衣袖问道:“妤儿,你为什么抛下娘亲?……”

    黄馨蔓吓了一跳不敢挣脱,连忙对老妇人说:“大婶,你认错人了!我不是您女儿……”

    老妇人一听,怔怔地望着黄馨蔓一言不发,手一松眼一翻,顿时急晕了过去,黄馨蔓缓手一把托住其后腰,不致于教老妇人跌倒。凤儿见势不再理会洪大兴匆匆赶过来,其余江湖上三教九流的人,见状干脆各自离开。

    黄馨蔓轻轻用手指,点过老妇的人中穴,老人很快清醒过来,大悲不已向二人哭诉:“我的心肝好女儿啊!你俩怎么就舍得撇下娘亲,跟随那帮不成气候的顽石,他害了你爹,又来害我们娘儿仨,老天呀!叫我怎么活,这祸害的石头啊!毁了我们一家人……”老妇人依然不时地摇头嘴唇干裂,看来风尘仆仆,确实跑了不少冤枉路。

    “大娘您别急,到底怎么回事?慢慢说或许我们能替您帮些忙,您女儿叫什么名字?”凤儿在一旁柔声宽慰,黄馨蔓一边帮着安慰老人,一边向二师兄要过水袋,递与老妇人嘴边饮了少许,方才可以继续说话。

    原来,老妇人的丈夫符彦君名气不小,乃后唐大将符存审第六子,是后晋王朝石重贵手下的一员虎将,契丹军南下攻打开封时,石重贵下旨令杜重威率军抵挡,自己逃亡到宋州不久即被出卖,原来表姨夫杜重威投降契丹在开封府称帝,众叛亲离的石重贵,最后被耶律德光将其全家掳走,若干年之后客死异乡。

    石重贵的弟弟隐王石不遂,于危急关头命符彦君率残兵败将,抗击叛将张彦泽所部,其余文武官宦家眷和侄子石延宝等,趁乱潜逃直至今日之铁石堡。十多年过去了,复国之梦在石不遂心中挥之不去,眼看大势已去,不得不投奔周室新帝郭荣,以期乱世之中借兵复仇,或许能脱颖而出另有成就。

    符彦君战死后,留下年仅四五岁的一双幼女符妤符嫣,在铁石堡不但出落得窈窕多姿,而且受父亲影响,除了知书识礼还兼学了一身拳脚武艺。这次石不遂归顺大周皇帝,有意想把二女作为大礼献给郭荣,用以博取更多实惠和礼遇,因此老弱病残和无战斗力的子民、暂且留下以待消息。

    因堡主有令,符妤、符嫣随大队先行,其母不能忍受孤苦伶仃,二女亦不愿弃母而去,但铁石堡戒律森严,青壮年男女大都在类似军营的竞技武场磨练,违反者课以重刑。铁石堡中民众除一部分雇工外,大抵是晋国旧臣后裔,生活皆有保障所以很少有人背叛铁石堡。更何况石不遂与石重贵虽是亲兄弟,性情却截然不同颇能体恤部下,从不疾言厉色但却是令出必行,所以大多数人是心甘情愿为其所用。

    虽然符妤符嫣早先告知其母,不出半年必定归省,但老妇人多年丧夫,尤其是左邻右舍一下子少了许多人,不免神智恍惚。忐忑不安之余,觉得石不遂可能有阴谋欺骗大家,所以突然决意要与女儿同去,因此急急忙忙奔跑尾追。从铁石堡急匆匆走了四十多里路,好在人多目标大也让她问了个大概,虽找到这个山谷却终究未如人意。

    盖老妇人长女符妤离家时,穿着模样与黄馨蔓仿佛,却不知两个女儿在行前,皆换为短打轻装的行军武服,是以老妇人认错人。而这一次石不遂率领的巾帼武士,全部编为一小队总计四十六人,在他身边的只有四名女武卫,其余四十人由两名正副队长率领,在二十里外驻扎等候消息。

    这时山坳里只剩下、九嶷诸子和姬飞凤几个人,听完老妇人的话,凤儿想了想说道:“铁石堡既然铁了心要投靠朝廷,就算大妈您找到女儿,也未必能改变什么,石不遂会因为你、而放弃他的决定吗?想来不会,倘若因此对您的女儿不利,大娘您还这样坚持吗!”

    “见不到亲生女儿,我真的活不下去了!就算死了也要看我女儿最后一眼。”老妇人意志坚决,显然早已想好了。

    “大婶您放心我带你去找女儿,石不遂那人一瞧就知道心眼极多,确然是块顽石,你女儿追随他,未必会有好结果。”黄馨蔓脱口而出,忘记了自己下山原是为什么而来着的。

    “黄师妹,我们刚刚与朝廷的人交过手,这些人武功不弱你我,你断然不是他们的敌手,又怎能去相送一位老妇人,再说下山时你答应说要见师父,现在半道又改变主意,教我和师弟到扬州如何向师父交差,大娘身世虽然值得同情但我们又怎能意气用事,那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害了她们娘儿仨。”

    “我和大娘扮作母女二人,一路寻访有何不可,再说我下山时没带兵刃,现下姬师姐夺了一支血剑送我,往后我未必就会输与敌人,那赵匡胤不过是倚仗一根钢鞭而已,爹爹那里你们只管听命照办,尽力去对付东瀛小妖井上俊,军安排好这位大婶,我自会去找爹爹。”

    “师妹,这恐怕有所不妥,你还是跟我和大师兄、去扬州先禀明师父,或许师父会让我们一起,送这位大婶去找她女儿,那岂不稳妥些,这位大婶先在铁石堡、等候一段时间便可。”阳续瑞仍然有些不放心,任由小师妹单独行动。

    “你们兄妹几个不要争了,我一个人慢慢去寻我女儿便是,你们年轻人尽管先去办、你们的正事要紧,我就算要饭也能走到京城,石不遂不是成天吆喝寻契丹人报仇么,我倒要看看他、到底是不是真的还是另有图谋。”

    老妇人不接受阳续瑞的建议,坚持独自寻找女儿,这倒让九嶷山诸子为难了。

    姬飞凤看了忍不住解围,接过话头答道:“黄师妹去扬州无妨,大娘有我陪同,反正我要去北方寻找梦儿师妹,也算是同路不碍事。”

    这一来算是给九嶷山的闵、阳解了围,两人大喜,觉得这是最好的安排,闵逸尘谓凤儿:“如此让姬师妹费心,只是大娘未必能骑马,恐怕出了山谷后,需雇一辆马车……”

    老妇人好像没听懂她们的话,挣扎着站起来说:“谢谢两位,我老婆子还行,你们忙你们的吧!”说着迈步急欲离开。

    凤儿跟上去连忙喊:“符大娘您别急,我们刚好同路,就做个伴儿吧!”

    老妇人一听稍微停顿了一下,凤儿微笑柔声接着说:“有个人说说笑笑,路上也不显得寂寞。”

    九嶷诸子都知道,姬飞凤这样说不过是安慰老妇人,虽然有些歉意却也没跟好的办法。几人商量好很快走出了山坳,在附近一个小镇子,阳续瑞主动雇了一辆简易马车。

    巧的很,车夫是当地一位姓温的汉子,皮肤黝黑面容棱角分明,虽年近五十但身子骨很是健壮,是镇子里唯一代人驾驭送客的,尽管饱经风霜略呈苍老,依然透露一股干脆机灵的劲头。

    温老汉直说自己在附近,跑了近三十年的生意,当他听客人说要北上、到开封府时犹豫了一阵,毕竟之前没出过远门,而今闯荡异地,会不会出意外心里没底,最后在阳续瑞的保证和丰厚银资的回报下,车夫好歹同意了这桩买卖行程。

    闵逸尘看了,也对这山里的老大哥表示满意,临近分手时,黄馨蔓仍然坚持护送老妇人,令闵逸尘和阳续瑞感到意外,姬飞凤也稍微劝说似乎无效,大家都不明白,黄馨蔓到底想干什么。

    黄馨蔓说:“两位师兄和姬师姐,你们都不要徒费口舌了,我黄馨蔓虽然本事不大,但说过的话一定做到,爹爹那里我以后另行解释,你们如实回禀便是。”

    其实黄馨蔓心里有些不服气,心想你们总以为我一个人,走不出江湖办不成事,我偏偏做给你们看,只是她没有说出来,闵逸尘阳续瑞见事已至此,毫无转机也就不再强求,好在一路上有天玄姬师妹同在,估计没什么大碍。

    于是闵逸尘向姬飞凤告辞:“姬师妹一路留心,我们师命在身不敢有误,还请见谅,黄师妹固执,盼你不要见怪,山不转水转,保不定我们还会见面。”

    阳续瑞笑着说:“是啊!那东瀛小妖说不准北上,又去寻什么武林名门挑衅,我和大师兄想不去也不成啊!师妹若是路上发觉井上俊,一定要飞鸽传书,好让阳某及时赶到,见识见识什么叫隐身术,两位师妹保重!”

    两人抱拳以礼告辞,然后极速调转马头向东疾驰。

    “师兄也多多保重!”黄馨蔓和姬飞凤目送二人,直到消失在视野里,车把式征得两位姑娘同意,方才扬鞭启程。

    因为有老妇人同行,凤儿嘱咐车把式沿大道行驶,不足两个时辰的路途,尽然有官府数次盘查,碰巧车夫头脑机灵,而两人又皆称为老夫人的侍女,多少还有些相像气势,向差役诉说省亲遇劫匪仓皇迷路,欲寻一间旅店歇宿。

    由于车夫所说情形,与官府获报大抵相同,所以她们通过基本没有障碍,差官简单审视随即放行,擦黑时投宿也算便当。

    夜晚时分,姬飞凤和黄馨蔓商量,由小蔓照看好符大娘,她自己先巡视一下方圆形势,看看铁石堡的人到了什么地方。其实她们都知道,马车是追不上铁石堡一伙的,只不过是想弄清目的地,不至于走冤枉路延误时间。

    回来已是一个时辰之后,黄馨蔓微觉诧异,凤儿告诉说此地尚为南唐管辖,不远处的寿州已于月前被大周攻克,想必先前的追杀,已经惊动当地府衙。虽说是两军交战前线,但寿州城周围差役往来,官军戒备森严显然另有原因,与之前听说铁石堡的人,前往亳州基本属实。

    凤儿将探听结果稍加对照,判定有可能是向京都方向一直下去,估计是先觐见皇帝表示忠心。毕竟是前朝旧部,若不向天子解释清楚,后果石不遂也不能预料,抑或直接向皇帝请缨赴南北前线,杀敌立功以明志也未可知。

    天亮出发时,为避免麻烦车夫建议改道北上,凤儿和黄馨蔓均同意并告诉老妇人,于是马车转东绕行不走寿州,这一来确实顺利得多,避开了两国交兵对垒的前锋,花了六天工夫到了宿州。

    这里已是大周的天下,一路上四野入眼是一派耕种忙碌的景象,街市上商贩云集,公子小姐、官宦百姓川流不息,奇彩服饰特色小吃、各种玩意应有尽有。几个人也只是远远地挑起幕帘,隔窗观望这祥和的气象,黄馨蔓随口问老妇人,是不是打算停下了买点什么,老妇人摇头说,她只想尽快找到女儿。

    车夫自然也就抓紧赶路,除了住店闲暇偶尔购买几样必需品,几乎没有耽搁的理由,等到亳州又耗去了四天光阴,想要找寻的人早已杳无踪影。夜晚,凤儿待老妇人和黄馨蔓睡去不久,正欲行功忽闻六里外有风吹草动,好像是往北方因此初始并未在意。

    灵犀功一展开还不到半支香,又有异响向己方客店奔来,随即收功聆听声音依然北去,听得出是一老者行迹,连忙推开小窗准备出去,这时黄馨蔓惊醒。

    凤儿摇手轻声说自己去去就回,或能探出有关铁石堡的蛛丝马迹,黄馨蔓点头知其用意,唯见白影一闪,只剩下清朗朗的月光照在几案上,黄姑娘生怕意外,故手握镂花血剑静静等候。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爱恨无俦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爱恨无俦》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爱恨无俦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爱恨无俦》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