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79金秋后人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爱恨无俦正文 179金秋后人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就在台下群雄吵闹争论犹豫之际,人群东边走出一位青年人,中等身材年约二十七八,所有眼光“唰”地一起集中在他身上,都在叽叽喳喳寻问、这位江湖小哥是何门派,怎么从来没见过没听说。

    今天这阵势,谁都知道能上场的不多,没几把刷子的武林人物,都见谅地在台下看看热闹,五大门派的高手,几乎都是不世出的奇人,很多人都还没见过,也是少林寺的面子大,请来这些武林泰鼎观光坐镇。

    就见年青人抱拳一礼,开口对几位大师说道:“晚辈金秋蜀岗秋实,上来不敢有非分之想,今日能与诸位掌门讨教武学要义,晚生深感荣幸,家父向来对衡山聂掌门赞不绝口,小子斗胆,就请聂前辈指点几招。”

    “嘿嘿,不敢不敢!秋蔚老哥龙行虎步,内外功修为早就驰名天下,武林谁个不知谁个不晓秋老虎的威力,令尊大人嫉恶如仇不避名讳,聂某仰慕得很。二十年前我与他在洞庭湖,煮酒切磋过一次,老夫自叹不如,后来闭关十年就再也未见金面,这次连少林寺方丈大师的名帖也请不来,秋老虎淡名泊利低调为人,师道过后必登门造访,贤侄回去请为我捎口信。”说着站起身离开座位。

    “聂前辈有所不知,家父并非深居简出不近人情,因不久前为妖人所害,所以不能与诸位大师畅谈共勉,晚辈这次与妹夫妹妹、前来少林寺略表诚意。”

    “啊!秋老哥已不在人世,什么人有如此本领?师道久违江湖孤陋寡闻得很,有机会一定要领教领教。”

    台下你一言我一语传将开来,说的神龙活现:“听说是东瀛的一位年轻公子,一剑重伤了秋老虎……”

    “哪里话,是一男一女合伙、打伤了秋老爷子,这男女二人来无影去无踪,武功神出鬼没,与他俩斗那就是找死!”

    “这二人会隐身术,听说还是少林寺传下来的隐身功,没准秋公子是来少林寺问罪的……”

    “怪不得方丈大师隐而不出,原来早就得知讯息,吓得先躲起来了。”

    “放屁!少林寺这么多人,难道还会怕一个秋公子。”

    “谁说是一个秋公子,连他妹夫、妹妹都一起上山来,趁今天人多讨个说法,这下有热闹瞧了。”

    七嘴八舌闹哄哄的、气氛明显不镇定了,连少林寺的和尚都似乎相信了,有定力的人大多默不作声,所有人一起盯着秋公子,似乎等待他的澄清。

    秋实并未理会这些江湖传言,只是稍高了声调接着说道:“江湖上历来以讹传讹多矣,此事实质与少林寺毫不相干,容晚辈之后再与聂前辈细说原委,秋实若是得聂前辈提携教诲,说不定将来报仇之日有期。”

    秋实这话也隐含另一层意思,那就是若能借来九龙剑灭了东瀛小妖,才是我决定一试身手的真正目的。

    谁知台下当即有人追问:“请问秋公子,那东瀛的妖人现在在哪里,他是我青城派的仇人。”

    但回答青城派的却不是秋公子,而是另外一人,就听他说道:“这东瀛小妖恐怕早就躲起来了,他答应我神武的长老,说是冬月中旬在泰山顶与我神武尊主一见真章,诸位如果有对东瀛小妖感兴趣的话,就先去和泰山派的朋友热乎热乎,免得到时候在山顶喝西北风。”

    此人是神武通的中部统领原忠,江湖人称一杆银枪。

    “这么说来,隐身人也是神武通的对家喽,如此说来东瀛的隐身人、打遍天下武林了?”

    “那也不一定!这小子没敢来少林寺,论隐身功少林寺是他的老祖宗……”

    “兄台就不要吹牛了好不好,在下从未听说少林寺的和尚会隐身功,不信就问问大和尚。”

    还真有人张口高声就问,只是大和尚面色极为难看,非但没有回答反而说话更不客气了:“老衲敬告诸位,当中若有不是本寺的特邀嘉宾,就请早早下山为妙,本寺炊米不多难以招待周全,是以先行通知,别怪少林礼而不遇。”

    此言一出顿时气氛收敛不少,看来有人存心捣乱,老和尚当然知道,这些人是从歪路上山的,所以也不揭穿。三山五岳的掌门隐约觉得山雨欲来,急盼九龙剑早有归宿,尤其是现在的场面,不少人还是寄希望于秋公子。

    “老夫今天就不客气了,为人师表来那么一回,贤侄看好!”

    聂师道话了人到,双手前后式进击,一招‘抱元归一’手掌游移不定,掌势笼罩秋实的胸腹和两侧,秋实二话不说‘猿惊三跳’滚身翻转,右掌一圈位移,推出一招‘虎尾剪封’压向聂师道的侧后背。聂师道一惊,心道好小子果然将门虎子,招式得到了秋老虎的真传,微一侧身左肘后击‘乱花迷眼’,右腿飞出一招‘踏遍青山’扫过秋公子下盘。

    秋实的五禽拳源自名医华佗,由广陵吴普经数代传至秋意浓,由熊虎鹿猿鸟五种动物的肢体动作模拟展开相似的拳脚,熊虎刚猛浑厚、鹿猿敏捷跳脱、而飞鸟则灵巧随意,连环施展所有招式更是刚柔并济动静自如,这些招式聂师道还有点印象。

    蓦然,秋实掌势异变,招式拖泥带水分辨不清,两手抓取右脚踢出,却是‘天高云淡’,聂师道双拳交叉一并递出,猛然间抽出手掌仰天斩切,使得是衡山派‘不畏浮云’,针锋相对化解对方的攻势,心底奇怪这小子怎么变了招式,这可不是秋家的五禽拳,他从哪里学来的怪招。

    原来,这是秋实自父亡后反思日夜揣摩,把老祖宗的武功招式重新消化,特别是秋意浓的武功,经过几代流传改变,相当一部分武功,由于消化不良,被子孙弃之不用,金秋蜀岗的威名也渐渐褪色。

    秋实不过是因意外而修炼,父亲的临终遗言给他启示,祖上的武学有些被剔除,并非是无用之术,而是父辈领悟有限,加之内功修炼不够,很多招式自然也就平平无奇,因此才决定不管有用无用,所有武功招式,都一个不少体会施展一次。

    这也就有少林寺过招的现炒现卖,他内功尚不及乃父,但这些招式在对手面前,俨然出色不少,一见聂师道微微变色仓促化解,秋实跟着出招‘霜叶飞华’,掌风内劲弥散,风声鹤唳先声夺人。

    聂师道大惊,上下左右皆不能避,若是后退未免风度尽失,危急中拳掌并用环绕推出,使出绝招‘水火不分’,临近秋实身前右拳五指尽展,急速抽手弹开,一招‘难逃五行’几乎同时两面夹攻。

    秋实旋身跃起两腿分开成一线,‘金风摧木’横扫聂师道头颈,两人都是近身肉搏避让极为有限,聂师道见秋实招式异军突起,急忙侧翻筋斗单掌落地借力弹起,随即左掌俯冲一招‘咫尺仁斧’,劈向秋公子的肩头。秋实一朝落空立地时后背暴露,聂师道这一招、可谓险中求胜将计就计,秋大公子早有防备闻风而动,脚跟猛一使力瞬时后仰翻滚踢腿,动作拿捏精准无比,两腿连环进击聂师道的后背,那是秋意浓的得意之作‘无心插柳’。

    聂师道人在半途无力转换变招,暗叫不好这次老夫失算,这小子这招狠辣吾命休矣,手刚触地习惯性滚身立起,一切并无异样方感庆幸。而秋实刹那间上下螺旋,原本是从侧面站起,由于尚未熟练,内力协调不佳掌控失准,倘若乃祖亲临,一定疾言厉色训斥。然根本原因却是,秋实平时专注于玄女修身经,五禽功几乎是半吊子,而蜀岗秋意浓的武功,倚仗的根基是五禽功。

    故秋公子应点到为止,临时变招不爽,所以两人交错翻腾擦肩而过,收招站立明显身形不稳,就势一个陀螺蹲,脸色微红说道:“小侄学艺不精,让聂世叔见笑了!”

    两人这一番比试可谓奇峰迭出,招招看似山穷水尽,偏偏还能柳暗花明,出人意料如此之多,群豪大饱眼福、皆呼不虚此行,江湖上的大小门派,从未见过如此高规格的拳脚技艺搏击,先前的隐身术、隐身功等是非闲话的挑逗,也统统闭口不提了。

    无论是聂师道还是秋公子,都极少在外抛头露面,武功一直介于传说之间,聂掌门闭关修行十几年与世隔绝,秋公子因父辈约束不与江湖往来,自然无人知道根底,你来我往这一出手就三百来招,个中离奇交锋大多数难以定夺预判,众人才明白、才相信武林中盛传的‘月出秋意浓’是什么意思。

    “秋贤侄的武功颇有乃祖奇风,看来虎父无犬子一点不假,师道今日承蒙手下容情一切自无疑义,若有机缘老夫做一次东,请世侄造访衡山另表谢意。哈哈!想不到聂某十多年闭关竟成了井底之蛙。”聂师道干笑自嘲两声转身回座。

    “不敢不敢!聂世叔言重了,鲁莽之处还请多多体谅,世叔另眼相待小侄感激不尽,待晚辈报得家仇必定登门打扰。”礼毕有寺僧引秋公子至西席入座。

    两轮比试下来时候已是不早,就听一个苍老的声音传来:“哈哈哈,今日总不成让小辈们占尽风流,老夫明人不做暗事,虽然是冲着九龙剑而来,但久闻必来大师的名号,一直无缘识荆,想不到这一次居然能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二十多年不履中原,哎!再不折腾一下,老夫都快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必来大师……请!”

    话未落人已到,群雄循声一看,乃是先前狂言‘他人取剑是为其保管’的酒老千,江湖人称‘千杯人不醉’的千悲醒,众人惊醒皆左右互言,原来这老匹夫是真正志在必得的主,说话一点都不客气,这一把年纪还逞强,大伙儿今个儿可有大戏看了。

    “承蒙千居士青眼有加,老朽就奉陪到底,不到之处还请多加包涵。”说着话已从座位中跃出一位鹤发童颜的老道,拂尘一摆稽首问了一个礼。

    “老夫是直来直往不喜客套,小字辈们喜欢动手动脚,老夫筋骨不佳不想玩这个,既然是为剑而来,今天就不妨试试剑,大师不会反感千某人的提议吧?”

    “千居士说笑了,不过老道已答应奉陪,岂能食言,居士尽管亮出兵器便是,让老道见识见识、千居士的不醉之剑。”

    “哈哈哈!大和尚呢,老夫今天是给方丈大师金面所以净身上山,眼下为了讨教武夷山的高招,你就给老夫个面子送一把剑,怎么样?”千悲醒望着首座僧问道。

    “这个……?”首座僧吱唔犹豫起来,以为千悲醒是要九龙剑,心想这个面子怎么给,你拿了九龙剑万一逃走岂不麻烦。

    “什么这个那个,又不是让你拿九龙剑,小气什么,随便什么烂剑锈剑都行!”千悲醒有些不耐烦了。

    “阿弥陀佛!世信师侄,你去金木房取一支剑给千施主。”首座僧一听石头落地,挥手吩咐身后一名年轻的和尚,此人看上去似乎有二十六七岁,就听他应了一声转身而去。

    金木房在慧觉堂和达摩院的中间,东面是少林寺的演武场,慧觉堂在大雄宝殿后面,小和尚很快就回来了,手里拿着一柄剑走到酒老千面前,施了个礼然后递过宝剑,千悲醒接过剑觉得轻飘飘的,心里纳闷这是什么宝剑,拈指抽出剑一看又好气又好笑,原来这是一支木剑。

    忍不住大笑:“哈哈!哈哈!哈哈哈……果然是少林高僧!用的剑都与众不同,看来是存心考验千某人来着。”

    所有在场的僧众无不大惊,首座僧追问:“阿弥陀佛!这木剑你是在何处寻来?师侄,你怎么不拿出来看一看……快去重取!”

    “回首座师伯,这剑是无缘老僧人在金木房拿给我的,我……我……不知道是……”小和尚极为紧张,几乎不会说话了,听首座僧命令重取,立马转身准备回去。

    少林寺的大小僧人也感到奇怪,心想这无缘老僧是不管金木房的,专门负责打扫达摩九院各院落里的灰尘、鸟粪、落叶等乱杂之物,平时呆呆兮兮的不与人言。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爱恨无俦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爱恨无俦》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爱恨无俦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爱恨无俦》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