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往事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宦海红颜劫第190章 往事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江城市高级中学‘女’校长单小丹,听马嘉问弟弟单小阳是如何与家人失散的。,最新章节访问: 。 便说,说起小单阳的失散,得从他的身世开始。

    单小丹讲了起来——

    滇南省鹰落县的鹰山脚下,有一个鹰嘴镇。该镇的崖顶村,住着一户单姓人家。

    单家的男主人叫单盛财是个银匠,由于其识文断字附近的人都管他叫单秀才。‘女’主人姓王,叫王大姑。单家制造的银器,因工艺‘精’湛童叟无欺而远近闻名,加上价格公道因此生意十分兴隆。可是祖上的旨意是传男不传‘女’,所以单秀才一直想要个儿子。

    单秀才两口子生育的前三个孩子都是‘女’娃。因为超生,本来殷实的家被罚的是几乎家徒四壁。紧紧巴巴的日子常让单秀才自嘲:单盛财单盛财,没有男娃没有财。空有巧夺天工技,祖传手艺毁在怀。

    日子过的虽然清苦,但单秀才却知道读书的重要姓。没有男娃,两口子便供三个‘女’娃读书。三个‘女’娃十分懂事,每个人学习都很刻苦而且成绩也不错。然而,沉重的学费负担,没办法让三个‘女’娃全都完成学业。

    三个‘女’娃中老大单小丹学习最好,二妹单小凤和三妹单小朝就商量决定退学帮父母干活,只供姐姐一个人念书。

    膝下无儿,一直是秀才的心病,王大姑也十分理解丈夫的心情。

    这年夏季,正逢三伏炎热难当,气温比往年高出许多。一天清晨,王大姑对丈夫说,听说邻省箭亭县观音庙里的送子观音像最近仙灵了,让他前去拜佛烧香。

    单秀才说,他这就去,回来一定能生养一个儿子。王大姑为他准备了出行的衣物和仅有的三十块钱,嘱咐他一定平安回来。

    大约第二天中午的时候,单秀才在邻省的箭亭县下了车。正晌午的太阳狠毒狠辣,饥渴难耐的单秀才在一家面馆的遮阳棚里坐了下来。

    “服务员,来一碗过水面,再给我倒碗凉水来”山秀才一边喊着一边用斗笠扇风。

    “好嘞,稍等!”年轻的男服务员支应着,向屋里走去。

    正在等待面条之时,单秀才忽然听到一个‘女’人悲悲切切的‘抽’泣声夹杂着男人放肆的‘淫’笑声,清晰传来。他循声望去,见不远处的一条土路旁,一个穿蓝‘色’褂子的少‘妇’正跪在地上,给一个男人不停地磕头。

    “大哥,实在对不起我不是故意撞飞你的鹰的,我身上也没有二百块钱,您放过我吧。”蓝褂少‘妇’对那个男人说。

    “我他妈管你是故意的还是不故意的,老子的鹰可是个神鸟,你给撞飞了还想耍赖!”那个男人凶狠地骂道。

    另外一个男人说:“美人,你如果实在没钱赔我们的鹰,你陪我大哥我玩儿玩儿也行。只要你把我大哥伺候舒服喽,咱们就两清啦”。

    他身边的一帮人也随声附和,说:“对,把大哥伺候舒服了,小娘们儿你就可以不用赔钱了!”

    听到这些后,单秀才问面馆服务员那个欺负‘女’人的男人是干啥的。服务员说,那个人姓王因为脸上有一道刀疤,大家都管他叫“王疤”。他是这条街上的无赖,驯养了一只鹰,那只鹰在街上飞跑之后,到晚上就回到他家。于是,“王疤”便经常把它放在肩上在街上溜达,目的就是故意在街上寻衅滋事。如果是男人把鹰吓跑了“王疤”就讹人家钱,如果是‘女’人把鹰吓飞了他就借口霸占人家身体。

    可是,因为“王疤”的姐夫是当地派出所的副所长,始终没有人出来管这件事儿,街上的老百姓更是敢怒不敢言。

    单秀才听完,继续往外看着。

    看着自己的手下帮腔,王疤更是兴奋异常。

    “小美人,快让哥哥我亲亲,哥哥可要急死喽”他说着,竟冲着少‘妇’动起手脚来。

    少‘妇’一边躲闪一边求饶:“大哥,您放过我吧,我可是良家儿‘女’有丈夫呀。”

    单秀才看罢再也坐不住了,放下斗笠,掏出钱放在桌子上,疾走几步来到了哭泣的少‘妇’面前,一把推开人高马大的“王疤”,用身形把少‘妇’挡在了身后。

    “休得无礼!”

    “啊?哈!哪个不知道死活的小子?竟敢扫你爷爷我的兴!二两棉‘花’你他***也不去纺纺(访访),哪个道上人的不给我面子?这条街上有谁敢和我’王疤‘过不去?老虎拉车,谁敢(赶)?谁敢(赶)?”

    “王疤”气急败坏地冲着单秀才咆哮,并舞动着拳头。

    “朗朗乾坤,光天化日,竟有你这种市井无赖,调戏良家‘妇’‘女’,天理何在?良心何在?”单秀才面对“王疤”的‘淫’威没有丝毫惧‘色’。

    “少他妈跟爷爷我来这套,难不成你是他养的野汉子?我调戏她管你屁事?”

    “路不平有人铲,事不平有人管,今天这事我管定了!”

    “我他妈让你管?老虎不发威,你拿爷爷我当病猫?”

    “王疤”边叫喊着边从腰间拽出一把尖刀恶狠狠地刺向单秀才。单秀才也不知从哪来的力气,左手猛然抓住了“王疤”持刀的右手,接着一头撞向对方的前‘胸’,“王疤”一下子翻倒在地,刀也甩了出去。

    “王疤”的手下见状想蜂拥而上,被他喝住了。

    “哥几个,靠后!看我不刮了他!”“王疤”说着一个鲤鱼打‘挺’站了起来,挥拳捣向单秀才的‘胸’口。单秀才发疯似地扑在了“王疤”的身上,挥起瘦骨嶙峋的拳头,直奔“王疤”的面‘门’。

    '王疤’把脸一歪,躲过单秀才的拳头。毕竟身大力不亏,“王疤”稳住阵脚后旋即占了上风。他左手抓住了单秀才的脖子,右手捡起地上的尖刀向单秀才的眼睛扎去:“老子***把你的眼珠子挖出来,当泡踩!”

    “噗!”

    单秀才躲闪不及,左眼睛被尖刀扎上,鲜血涌出翻身栽倒在地。“王疤”一看闯了祸,领着手下撒‘腿’跑了。

    围观的人群把单秀才送到了箭亭县的县医院。那个被秀才救助的少‘妇’回到家里叫来家人帮他付了医疗费。但是由于当地的医疗条件太差,单秀才的左眼失明了。

    没法再去观音庙烧香拜佛的单秀才,伤稍好一些后便回到了家里。

    天遂人愿,单秀才伤好一年后竟然得了个儿子。夫‘妇’两人就觉得是其行善积德感动了观音菩萨,因而才有了男孩儿。有了单小阳后,单家又被镇上罚了一大笔钱,好在还把单秀才的银匠工具留给了他。

    因为单秀才救人那天是中午太阳正足的时候,他便为儿子起名叫单小阳,与三个‘女’儿的名字合起来恰好是“丹凤朝阳”。

    单秀才两口子觉得儿子来得不容易,对单小阳是倍加呵护。

    单秀才有个习惯,只要孩子一到三岁,就会为其打造一个嵌有孩子名字的银手镯。

    一九七九年,十六岁的单小丹考入了‘蒙’东师范学院,她也是县里唯一的一个大学生。村里的人十分高兴,大家为她凑足了学费把她送上了北行的列车。

    单小丹知道家里困难,寒暑假便留在学校所在的城市勤工俭学赚钱,为自己积攒下个学期的学杂费。

    1980年的寒假,单小丹依旧没有回家。可是,有一天晚上她却突然得了一场大病高烧昏‘迷’。与她一样留在‘蒙’东勤工俭学的同寝室同学,便给她的家里发了电报。

    单秀才因为承揽的银器活儿,要在‘春’节前‘交’付,就只好让王大姑到‘蒙’东看望大‘女’儿。王大姑本想带一个‘女’儿做伴,可是五岁的儿子单小阳哭着喊着要见大姐。十分宠惯儿子的两口子只好顺从了他的要求。

    滇南没有直达‘蒙’东的火车,要去看大‘女’儿只有到京城转车。王大姑领着儿子到京城下了火车后,要出站才能办理转签手续。由于窗口的人特别多,王大姑一边嘱咐儿子站在原地不动,一边挤着办理转签手续,待她办好挤出人群时,儿子单小阳不见了……

    几度晕厥的王大姑在好心人的帮助下,还是先到了‘蒙’东照顾大‘女’儿单小丹……

    学业修满后,单小丹被分配到了江城县的高级中学。

    前两年,单秀才与王大姑因为思念儿子而过度悲伤先后病故。父母临终前,都一再嘱咐单小丹一定要找到弟弟并要好好照顾他。

    弟弟单小阳的失踪和父母的过早离世,让单小丹常常处于自责之中。她觉得如果不是因为自己有病,这一切都不会发生。

    ……

    ……

    看着满脸泪痕的单小丹,马嘉说:“单校长,对不起我不该让您伤心更不应该在您生病的时候。”

    单小丹说:“没关系,这事儿我以前也没跟小阳说过,今天也正好让他知道一下。”

    单小阳也哭成了泪人。

    单小丹说:“现在我好不容易找到我弟弟了,我却不能好好照顾他…”她又‘抽’泣起来。

    马嘉一边劝慰着单小丹一边暗自窃喜,他偷窥着她的‘胸’,像似找到了某种感觉。

    首发本書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宦海红颜劫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宦海红颜劫》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宦海红颜劫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宦海红颜劫》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