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对抗甲级(10)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紫塞轶录第三百二十五章、对抗甲级(10)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这个矛盾只是周志刚自己非常在意,他不明白王亚峰为什么会这样?他没办法理解王亚峰这样的人,搞不清对方是怎么想的;他甚至极其想不通,王儒怎么能与那小子混到一起的呢?他不知道的是,几乎所有与王儒比较熟的人,都会对此感到很不可思议。王儒不能说有如何优秀,但毕竟人缘很好;而王亚峰显然是个惹是生非的主。

    死要面子活受罪,其实就是虚荣心作祟。殷省人自古以来是世界上最要面子的民族,在上中学时课文里就讲述这么一段故事:齐国出现了严重的饥荒,黔敖在路边准备好饭食,以供路过饥饿的人来吃,有个饥饿的人用袖子蒙着脸,无力地拖着脚步,莽撞地走来,黔敖左手端着吃食,右手端着汤,说道:“喂!来吃吧!”那个饥民扬眉抬眼看着他,说:“我就是不愿吃嗟来之食,才落地这个地步!”黔敖追上前去向他道歉,他仍然不吃,终于饿死了。

    还有一个古代“无颜见江东父老”的故事更是令人深思:项羽征战到了乌江边,陷入刘邦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据说项羽原本是可以不死的。当项羽来到乌江边时,有一条船在那里等他。驾船的乌江亭长大约是一位崇拜项羽的人,因此早早等在那里,一心要救项羽过江。他对项羽说,现在整个乌江之上,只有臣这一只小船,请大王立即上船,汉军无论如何追不过江的。江东虽小,地方千里,数十万人,完全可以在那里再成就霸业。然而项羽却谢绝了亭长的好意,项羽是宁肯站着去死,也不会跪下求生的。他当然也不会放下手中的武器。从他拿起这武器的那一天起,就没想过要放下它。他认为自己溃不成军,落荒而逃,惨败而归,即使侥幸逃生也让江东父老瞧不起,最终自刎而死。

    看来,我们的一些古代人很要面子,却忽略了所付出的惨重代价。一点面子不要就是不知廉耻,但“死要面子”就是自食其果,咎由自取。有一个度的把握在里面。

    在现代社会,“死要面子”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一个人遇到一个朋友来借钱,自己没有财力,为了不让朋友瞧不起,从邻居那里借来钱给了那位朋友。这个人觉得拒绝别人的要求,就是无能的表现,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宁可让自己受罪或损失,只有这样才让人觉得很了不起,虚荣心也得到了很大的满足。又如,一些普遍现象,刚刚发财的个体户,首先考虑的不是扩大再生产而是购买一辆奔驰或宝马之类的好车,威风八面,担心谈判时别人瞧不起。还比如,我们宴请宾客的饭桌上,为了显示对客人的尊重,丰盛之至,剩下的越多就越有面子,吃的一干二净就是没有面子,铺张浪费之极。

    这种好虚荣、顾面子的行为,就其心理机制来说,是一种预期性的心理焦虑使然。人是有期望的动物,当自己的现状与预期的目标相差甚远,或与他人相比感到难堪、逊色时,为了取得高于他人或不低于他人的荣誉,就以预期性的目标来掩饰自己,结果适得其反。这种好虚荣、要面子的心理焦虑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要调整这种心理状态,应该客观地认识自己,不要对自己提出超出自己实际的期望值。

    好虚荣、要面子是攀比心理的伴生物,总是怀着一种不比别人差或超过别人的心理,来显示自己的价值。其实,这种不务实际的心理焦虑,等于为自己设置障碍。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以己之短,追慕他人所长,常常力所不及。如果能够摒弃这种以虚假的幻象来掩盖自己的攀比心理,就会正确地认识自我,发现自己的长处,感觉到别人也有不如自己的地方,不再为自己不如别人而苦恼。只有具备这种心态,才能自得其乐,摆脱心理焦虑的苦恼。好虚荣、要面子也是一种文化的劣根性的表现,从以上古今实例看,有我们历史文化中不良成分的积淀物,从一个角度可能反映一种志气、气节,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可能就是“打胖了脸充胖子”,被贻笑大方。

    好虚荣、要面子更是一种不自信和不良情商的反映。过高地估价自己而错误地决策自己的行为,实际上是一种不自信的行为,是愚蠢的所为,是一种鲁莽的行为,是一种不良的情绪使然,项羽刚愎自用和顾面子的失败就足以证明了这一点。“要面子”,从一个角度看也是人类的优点,懂得廉耻、不甘落后、要强上进也很重要,但如果“死要面子”就必然导致“活受罪”。还得学会中庸之道对其客观对待,把握分寸和程度。

    而实际上,每个人都不同程度的有虚荣心,无非就只是强一些或是弱一些的区别;虚荣心强的,比如老白和张玉顺以及王亚峰;而相对弱的,比如说王儒。王儒的定位,小时候往往都是达到中等就很好了;现在对自己的期待值,则是稍微提升了一些,希望自己有些方面,能够达到中上等。他对下围棋和打桥牌如此看重,就是因为自己只擅长这两方面,而几乎再没有其他长处了。即使这两方面,他在人群里面也是很不突出的一员。

    王儒下围棋,很少有“为家里人争光”的时刻;他大哥领他与陈军较量两次一共三盘棋,他非常“不争气”,全部输掉了,令哥哥非常没面子。他弟弟也在供热厂上班,与赵冬鸿是同事;九五年有一次向人家打听王儒,人家说不认识,甚至说,比赛时从来没见到过;一样也使弟弟很伤自尊。其实,后来大家都混得比较熟了;毕竟下围棋只是自己的事情,家里人根本也不懂得其中苦与乐,更不是真的关注。

    然而,真正互相自觉不自觉进行攀比的,恰恰是真正“懂行”的圈内人;无论下围棋还是打桥牌,每个人心里,一定都有“一本账”;上面记录着所有人的“排行”,比自己高的更尊重一些,不比自己高的就差不多一些。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紫塞轶录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紫塞轶录》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紫塞轶录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紫塞轶录》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