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出访”钢厂(5)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紫塞轶录第四百二十三章、“出访”钢厂(5)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台上已经热热闹闹地,有人争先恐后地去演唱了;下面不喜欢唱歌或者喜欢聊天的棋友们,聊得更加欢畅了。张春华坐在柴哥、王儒身边,与柴哥谈天说地,说着说着,不知不觉地说道股市方面。柴哥对这方面很擅长,仅仅几句话,同样是资深股民的张春华就听明白了;于是,就真正诚意地对自己困惑的问题,向柴哥进行请教。

    王儒在一旁,听得昏昏欲睡;一来不感兴趣,二来也确实听不懂。1996-2000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殷省政府成功进行了市场化改革和宏观调控,开启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篇章,奠定了2000年以后“黄金十年”的坚实基础。当前经济形势在前期经过一轮高速增长之后,遇到外部冲击和内部调整,经济增长乏力,企业亏损、产能过剩、金融风险、通缩、失业等问题凸显。各界对原因和政策存在分歧:是外需不足和周期调整,还是体制和结构性问题?再度刺激还是推动改革? 1996-2000年前后,殷省成功进行了宏观调控和市场化改革,推动了去产能、去杠杆和结构转型,开启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篇章,当时对问题的认识和应对值得借鉴。

    先摘录一段资料:第一,形势严峻:亏损、通缩、失业、高不良率。1992年初,***同志南巡讲话极大地解放了思想,掀起了新一轮改革开放热潮,经济快速回升。当年GDP增速达14.2%,CPI增速达6.4%,M1和M2增速高达35.9%和31.3%。与此同时,集资热、开发区热、房地产热、股票热等经济泡沫加重,各地铺摊子上项目、乱集资、乱拆借、乱设金融机构等现象严重,经济明显过热,中央开始采取紧缩措施。

    1993年6月,党中央、省务院出台《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的意见》,采取控制货币发行、严禁违规拆借资金、提高利率、制止乱集资、严控信贷规模等经济和行政手段相结合的“16条措施”,经济过热压力得到缓解。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问题的决议》,对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若干重大改革作出了总体部署。1993年设立国家经贸委,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主旨推动国企改革。1994年初,中央政府出台了财税、金融、外汇等一系列配套改革,主要包括:分税制;设立政策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与商业金融分离,对金融机构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汇率并轨,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度,实现经常项目下人民币有条件可兑换,人民币深度贬值。

    在改革开放和宏观调控的双重作用下,1996年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GDP增速10%,CPI增速8.3%,M2增速25.9%。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1998年殷省调整宏观政策取向,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经过1998年3季至1999年1季度短期回升之后,经济增速再度回落,并探出新低,1999年4季度GDP增速降至6.1%,甚至低于金融危机最严重时期1998年2季度的6.8%。

    各类风险凸显:

    (1)国有企业大面积亏损,基本是三分之一明亏、三分之一暗亏、三分之一盈利;当时国企对经济增长、利润和就业的贡献大幅下降。国有工业企业产值占全部工业企业总产值的比重从1979年的78.5%降至1997年的26.5%;在城镇新增就业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从1978年的72%降至1996年的34.4%;1994-1996年国有工业企业利润占比从50.5%降至29.3%,在一些竞争性行业甚至出现了全面亏损。与国有经济的困境相反,非国有经济(集体、个体、私营和外资经济等)快速成长,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1996年非国有经济在全部工业企业总产值中占比为71.5%,占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的比重为65.6%。

    (2)产能过剩严重,陷入通缩-债务循环,显性和隐性失业率上升。

    (3)银行不良资产比率过高,已技术破产,金融风险加剧。由于产权约束、公司治理不到位,加上经济过热、金融秩序混乱、行政干预、国企亏损等因素,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剧增,不良资产率甚至高于危机国家。根据当时较低的会计标准,殷省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率在上世纪90年代末为30%左右,已经技术上破产。非银行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比率更高,有些地方和部门擅自设立大量非法金融机构,股票、期货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大量存在。随着1997年整顿金融秩序,银行收紧信贷,进一步恶化经济形势和通缩风险。

    上面那些资料说明,殷省股市在九十年代,还依然很不规范;改革开放基本正常很成功,经济发展十分迅猛;但是其中存在的问题也非常多。明显的,股市这个新生事物,发展就不是很顺利。具体而言,对全局影响可能并不大,对绝大多数散户股民而言,差不多就是灾难。绝大多数散户并不能如同柴哥那样,购买大量相关的金融财经报刊杂志去研究,而且对经济大形势、股票与企业基本面等重要信息有相当了解;他们基本都是“赶时髦”,看其他人都在用闲钱买股票赚钱,于是就也跟风而上。其实,大多数人并不能真正挣钱;实际上,最后大多数人都在赔钱。

    柴哥本身见识不凡,掌握的信息量又远胜,他在这方面挣了二十多万元;有可能有运气因素,不过相比之下,他的成功可能性本来就远大于他人。张春华怕冷落王儒,就问他想什么呢,为什么不上去唱唱;王儒还在回忆那盘棋,摇摇头叹道,不行了,下棋都下不动了;没心思唱歌。张春华气乐了,你又没有七老八十,怎么就说得这么老气横秋的?

    他只以为王儒是输得多,感觉没面子才如此,也没有特别在意;自己上去“抢麦”去了。王儒其实应该打听打听那位奇特的姓白的棋友,昏昏沉沉之间,也忘记了。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紫塞轶录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紫塞轶录》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紫塞轶录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紫塞轶录》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