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七章 办嫁妆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蓬户生晖第一二七章 办嫁妆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第一二七章 办嫁妆

    郑大虎听姜氏细数要给大妞置办这样那样的嫁妆,只觉着头疼。

    “直接折成银子不成吗?”无错不跳字。银子不好就换成金条,黄灿灿的,多看还轻便。

    姜氏嗔看他一眼,“当然不成。”

    郑大虎摸摸鼻子,他也知道这样行不通,有点后悔把闺女许给闵承安了,要是寻个一般的人家,办个十二抬嫁妆,已经很体面了,挑不出错来,然后再私下给上闺女两千的压箱底银子傍身,这才是实在的,自个想咋花就咋花,不比啥都强。

    闵承安虽然在书院教书,人也居住在这边,不过成亲的时候,却是要迎娶回京里的。

    分家出来的时候,闵承安得了个两进小院,闵家辉煌的时候,占据了古阳街整北半边,居住的都是闵氏族人,现在虽然败落,可这半条街上有大半人家还是姓闵,闵承安的这个小院,却是从闵府里用墙隔出来的角房,只是重新修缮又另开了大门。

    闵承安在京城还有个三进的宅院,是他娘留下来的嫁妆,可是大妞进门,到底是要记入闵氏族谱,新媳妇还要给闵氏的长辈敬茶,所以新房选在了这个小院子里。

    大妞嫁入闵家,的确是高攀了,还攀了不少,所以在嫁妆的问题上,不能太失场面,这不仅是为了大妞,也是为了郑家大姑爷的面子,以后就是自家人,自家不护着谁护着。

    即使是闵家嫁女,明面上的东西,差不多也就两三千的银子,压箱底给多少,就要看看娘家看中的程度了。

    这样的嫁妆,郑家还是置办得起的,今年西瓜收入了五千多两,这哪是种地,简直就是直接从土里刨银子,郑家现在好歹也能算是个土财主。

    等大妞嫁了,大郎是男子,怎么也要等到十六七才能议亲,其他几个更小,二妞出嫁还有四五年,钱花出去完全可以再赚回来,所以给大妞置办嫁妆,郑家夫妇很是舍得。

    这样子办嫁妆就很有些讲究了,既要面上过得去,又是要给小两口以后居家过日子用的,只中看不中用也是不行。

    两人商议着,先去京里着人细打听过下,看看嫁进闵府的新媳妇,都有多少抬嫁妆,闵承安的亲事拖了这么些年,同辈人里,已有娶过亲了的,不用高过别人去,可也不能少太多。

    大户嫁女,会陪嫁些田地宅院铺面的,这些可去找宋中人,看有没有成片的良田出售,再在镇上买个院子,至于铺面则是不打算要了,这东西经营不善还得倒赔钱。

    郑大虎和姜氏爱女心切,样样都想着要周全,果园里除了葛根还想留着再长段时间,其它的俱已收获,别的杂事也用不着郑大虎亲自去做,陪着姜氏竭心尽力的给大妞办起嫁妆来,两人扫荡完青宁镇,又转战京城去了。

    看着西屋里一天天多起来的杂七杂八的物什,二妞直咋舌,以后自己还是不要生女儿的好,这可是桩亏大发的赔本买卖。

    二妞翻弄着半匣子的饰品,暗叹道,娘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瞅瞅这些战利品,眼光贼毒贼毒的,直让她爱不释手。

    姜氏看着她的馋相,取笑道,“别羡慕,等把你大姐的置办好,娘就给你准备嫁妆。”

    一般的小姑娘听到这样的话,无不是要羞嗲嗲的,即使心里不利为然也要故作羞涩,可郑家二姑娘是个异数。

    “好啊,娘,别的都不用,给我金银玉器就好,哦,宝石也不错,不过太贵的话就不要了,其实我出嫁的时候,娘只给我一箱银子抱着也挺好。”

    她自认就是一俗人,太雅兴的东西过过眼就是,还是这些亮晶晶的俗物最招她喜欢,当时‘裕盛隆’的那块木牌子有去无回,她挂念了好久。

    “我这是养了个闺女,你羞是不羞。”

    二妞娇滴滴的跺了跺脚,“娘嫌弃我。”

    “谁嫌弃我闺女了,来,跟爹说说,爹帮你做主”,郑大虎掀开门帘进来,正好听了这么一句,顺口接过来。

    “爹”,二妞摇着小尾巴贴上前去,“娘嫌弃你闺女来着。”

    “哦,肯定是你不听话了”,郑大虎很明智的站好队。

    二妞瘪下嘴,抬起头来,眼睛氤氲瞅着他,“爹也嫌弃我”,那表情与路别被遗弃小狗,控诉她爹的不公。

    她撒娇的功力也是与时俱进,丝毫不为自个越活越小而羞愧。

    郑大虎咳咳两声,明知道小丫头是装的,也是不忍心看她可怜兮兮的样子,“啊,那个,等会爹给你哥哥们送东西,你一块来吧”,媳妇也是不能得罪的,只好采用贿赂策略。

    大郎三个进了书院读书,也要与别的学子一样住在里边,隔五天回来一次,三人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姜氏总担心里头的伙食不好,五天之中总要使了郑大虎送两回自家做的饭食过去。

    二妞已经跟去过两回,对书院没好奇的,不过可以顺便到街上走走,这可是难得的休闲生活,不容错过。

    “爹,那你等我一下,我换件衣服马上就好”,变脸之术炉火纯青,这会小尾巴又给摇上了。

    二妞蹦蹦跳跳回到自己屋里,翻出套青色半新旧的衣裙来,别地小姑娘上街是往鲜亮打扮,她却是非把自己弄的扎进人群就辨不出来才是好。

    “大姐,给我梳个头发呗。”

    其实她自个梳起头发来利落的很,可自从大妞把婚事定下后,她就总喜欢缠着她给自己做这做那的。

    大妞弯弯唇角,放下手里的绣活,走到她身边,轻轻柔柔的给她梳上双丫髻,又接过二妞自己挑的发带给她缠系上。

    “绢花多好看,偏就不喜欢戴。”

    二妞呵呵傻笑着,不解释不争辩,“我跟爹到镇上去啊,你缺不,要不要我帮你买回来?”

    “不用了,顾好你自个就是,别一出门就疯的没边,早点回来。”

    二妞点点头,从自己的小匣子里摸出一两私房银子,又捡了二十来个铜板,装进个也是半新旧的荷包里,一切收拾妥当,走到门框边又回过头来,贼兮兮的问道:

    “大姐,你有话要与姐夫讲不,我给你捎上呗。”

    大妞作势要去捶她,这才咯咯笑着跑了。

    今天除了给大郎他们的东西,还给齐文渊捎了樱桃酒,和给明哥儿的零嘴,如今常来常往,齐大院长今天没课都是知道的。

    这一进去,少不得要去齐家坐坐,又接近晌午时分,午饭肯定是在齐家吃了,估计早就说好了的,少不得还得喝上两盅,没一两个时辰不会下桌,二妞真是弄不明白,齐文渊那么一个大儒,怎么就和自家爹爹这个乡野村汉有说不完的话去,还是因为都好一口?

    她实在不耐烦进去听两个酒鬼相互吹嘘,哥哥们前天才回过家,今天还没生出想念之情来,在马车上二妞就开始与郑大虎磨,要自己一个人上街去。

    二妞芳龄十一,小丫头片子一个,穿着打扮跟村里的女娃娃差不多,在街上乱窜不会有人说的。

    到了镇上,约定好回家的时辰和会面地点,郑大虎又塞给了她一两银子,二妞如放飞的麻雀,咋呼咋呼的直奔集市而去。

    她今天有两个时辰的自由活动时间,当然要好好利用,搬来这么久,到镇上也不下七八回,还在客栈里住过,只是一直不得机会细致了解一下这地方的风土人情呢,怎样才能深刻体会到风土人情,自然是逛集市了。

    她今天身上的钱不少,为了安全起见,在车上的时候,就已经把银子放进袖兜里装着,荷包里只有二十几个铜板。

    青宁镇的集市她来过,买锅碗瓢盆的,只是没能好好逛。

    这里的集市比茂山的大上许多,不过同样也分大小集,逢三六九尾数的日子,就是大集,今天是二十六,正好赶上大集。

    望着眼前人头攒动的场面,熟悉之情油然而生,如今她再也不用关注那个角嘎达里有片烂菜叶子了,膨着小心肝又好是感慨一番。

    如何见缝插针的在人群里穿行,二妞有的是经验,走走停停,哪儿人多就往哪凑。

    宁青镇的小商小贩们的推销之术比之茂山县的,强了不知多少倍去,二妞看热闹看得无比欢腾。

    集市里鱼龙混杂五花八门,除了吃的用的玩的,竟然还有即兴娱乐节目,轮大锤的顶缸的走绳索的,古老的杂技虽然没了魔术表演让人惊叹,原汁原味的古文化还是很有几分韵味的,叮叮当当的铜锣声听着也很是悦耳,人家来讨赏的时候,二妞每个节目都给了两个铜板,白看不大道德,如今不缺那几个钱,门票还是要买的。

    旁边还有个耍猴戏的,是那两只被绳子圈着的猴子可怜些,还是穿着补丁衣物耍猴的干瘦老头和不知道是他孙子还是徒弟的瘦骨伶仃的小男孩可怜些,她也分不清楚了,最后用衣袖遮掩住,往过来讨赏的小男孩的锣盘里轻轻放下十个铜板。

    一圈下来,荷包里的钱就只够她啃个烧饼的再喝碗小米粥的了,早知道就不嫌弃铜板沉,多带些就好了,可是谁知道青宁镇还有文化活动,她是从茂山来的土豹子不是。

    ----

    这是补昨天的,今天的晚上更!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蓬户生晖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蓬户生晖》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蓬户生晖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蓬户生晖》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