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发诏征贤卫绾丢官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秦汉戮第255章 发诏征贤卫绾丢官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送别刘启的场景中,我们又看到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情一幕。

    窦太后与他的儿子这辈子有很多的互不理解,但在天人永隔的这一刻,哭得最伤心的还是这位满头白发的老太太,在这一刻,她不是太后,她只是一个母亲,一个永远失去儿子的可怜母亲。

    年少的刘彻站在祖母的旁边,看着祖母伤心欲绝的样子,他有丝不忍,却找不出合适的话语来劝慰。有些时候,宣泄的眼泪往往任何的话语更加给力。

    躺在棺樽里的人同样是他的至亲。刘彻能感觉到,他的父亲能够含笑而去,大半的原因在于自己。那笑容,包含着期待,也包含着信任。

    公元前141年,送走了刘启,十六岁的少年刘彻继位为帝,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从此拉开了序幕。要说汉武时代,得先从年号开始说起。

    年号这玩艺儿,可以称得上是我国政治史上的一个发明,而他的发明人便是刘彻,这东西有什么用呢?

    顾名思义,年号是给纪年取个名字。刘彻在公元前113年创立年号,他的初衷是不仅要给这个时代烙上强烈的印记,更要避免父辈们那种简单的纪年办法。以前的帝王纪年帝号或庙号,所谓庙号,是指在庙里的灵位,如太祖,高祖,太宗,而帝号可以理解为谥号,可以看作帝王一生的概括,如文帝,景帝。

    由此看来,帝号和庙号是皇帝死了之后才能议定的。

    有问题吗?

    当然有问题,试想假如你是文帝时代的人,你要写一封信给别人,洋洋洒洒热情洋溢写了一大篇,最后需要表明一下时间了,放在有年号的年代,这根本不是问题,但是那时代没年号,那就得犯难了,总不能落款太宗某年,笔这样落下去,相信不久之后你的人头也得跟着落下去。皇上他老人家又没翘辫子,你就给他定了个庙号,到头来不但庙号不成立,你自己得进庙里了。

    那怎么办呢,总不能直呼其名吧!显然不能直呼其名,不避讳也是严重的犯罪。

    不过,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有文化的人可能会用天干地支,或者大汉某某年,没文化的就干脆不写,收信的人自个儿去琢磨吧。由此看来,没有年号确实麻烦。

    汉文帝时,为了方便,刘恒使用前元,后元来纪年。而到景帝时,他使用了前元,中元,后元来纪年。

    如今,刘彻认为自己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身强体壮,一口气活到七八十岁,应该没有问题。仅用前中后那是远远不够的,而且这种纪年办法无法反映国家大事和他的心情,实在不像话。

    刘彻在公元前113年,也就是他即位后的第二十九年创建了年号,并且将年号追溯到他登基开始,也就是说他在前141年登基,登基第一年不能改元,所以第二年(前140年)为建元元年。

    他的这一创举被一直延续下来,年号也因此被赋予了更复杂的意义,它代表了一个合法的政权,也代表了一个时代。在历史中,臣服的政权都会被要求“奉正朔”,这个正朔就是指年号。

    刘彻在年号上的创举证明了他性格的一大特点,求变。

    他的一生都在求变,在攻击他的人眼里,求变可以理解为折腾,折腾来折腾去最后把家底给折腾光了。当然,在赞扬他的人眼里,求变可以理解为有所作为,有所作为的结果是创造出了一个空前强大的帝国。

    建元元年(前140年),刘彻登基的第二年,十七岁的刘彻就迫不及待的下了一道诏令。这道诏令是跟人才有关的。

    他下令,各级官员,列侯,宗室必须向朝廷举荐正直贤良,敢于直谏的人。

    一道诏令,激起了社会各阶层的极大热情,整个国家突然紧急动员起来了,为了迎合新皇上的政令,各地稍有名气和文才的人源源不断地被送到长安城。

    那段时间,在长安城的各大要道上,出现了一个以往难有的景象,客流量猛增。来来往往的人有说有笑,时而高歌,时而低吟,无论乘快马的,还是坐牛车的,身上都别着一堆书简。

    这个现象类似于以后的进京赶考,只不过那时候叫应征。

    征召制度有别于科举制度,前者没有常制,举行与否全在于天子想不想招聘新员工。而科举制度则是定制,隔年举行,以旧换新。

    因此,同样是为了搜罗人才,但汉代的群众算是开眼界了。长安城几天之内聚集了众多的文人雅士,除了刺激了长安消费,而且还让不少文盲们看到了斯文的力量。满大街的之乎者也虽然令人讨厌,但是大街小巷中开门做生意的老板们,甭管是开铺子的,摆摊的,卖包子的,卖菜的,挣完钱之后,还能受到文人士子们的礼敬,怎么说也是一件快事!

    不过,这么多文人士子,却让主管征召的大臣们犯了愁。这么多文人士子,新天子即便每人看一眼,说一句话,也得个把月不吃不喝不睡觉。这可不行。大臣们出于对皇帝身心健康的考虑,还是决定先筛选一番。于是,几经筛选下来,最终留下的只剩下百余人。

    剩下的这些人获得了与刘彻见面的机会,用较官方的术语来说,这个过程可以称之为问策。刘彻将这百余人一一召见,亲自与其讨论治国之道,考完嘴上的功夫,每人还要写一篇文章,展示笔头上的功夫。

    这么一来,又一批才疏学浅,走门路托关系进来的被淘汰掉了。刘彻虽然年少,但凭借着非凡的聪明和勤奋好学,对于各种经书子集即便不能说有多深造诣,早已是烂熟于胸,张口即来。

    所以,要在刘彻的面前混过去,难度极大,大部分的参加策问的人用事实证明寄希望于糊涂考糊涂,结果只能是自己一塌糊涂。

    刘彻很快获得了回报,还是从一堆沙子中淘到了自己想要的金子,董仲舒,公孙弘,严助等人。我们先来认识董仲舒,这位思想界的教父级人物。

    董仲舒,广川郡人,景帝时任博士,因为学的是儒学,混得不好,他只能继续专心治学,学问日益精进,在很多学子眼中,俨然已是一代宗师。

    建元元年的征召令让他看到了机会,他毫不犹豫地应召,参加策问,并洋洋洒洒地写下让刘彻惊为文的文章。董仲舒的这篇文,不在于文笔,而在于思想,就是从这篇文章开始,孔老孟老两位夫子算是媳妇熬成婆,熬出头了。

    董仲舒连续上了三篇文章,首篇讨论“天人关系”,因此被称为“天人三策”,文章认为:

    1.天与人是互相感应的,君主的权力由上天传授。

    2.要主推儒教的老祖宗孔子,其他乱七八糟的教派全部废黜。

    3.思想要统一,加强君权。

    4.建立太学,改革人才拔擢制度,反对任子訾选制。

    可以说,董仲舒的天人三策字字句句扣在了刘彻的心弦上,刘彻心中想要的,就是实现这种治国理想。刘彻虽然很欣赏董仲舒的才学,但也不敢贸然让他在朝廷中任职,董仲舒被派到江都王刘非那里任国相。刘彻对董仲舒的大加赞赏让另外一个人有点尴尬,这个人是丞相卫绾。卫绾做过太子太傅,他曾经教给刘彻一些儒学知识,但是从他任御史大夫到丞相,卫绾奉行的确是黄老治国那一套。如今,昔日的学生一登基,就对一个儒学大师大加赞赏,反过来说也是在抽他的鞭子。

    为了不至于被董仲舒抢过风头,丞相卫绾摒弃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习惯,也不失时机地上了一道奏疏。结果,这道奏疏被采纳了,他自己也遭了殃。卫绾把矛头直指应征而来的士子们。

    “所举贤良中,有学申不害,商鞅,韩非,张仪,苏秦的学说的,会祸乱国政,一律不要用,而应当马上扫地出门!”

    卫绾这些年贵为三公,一直以忠厚长者的形象为人处事,景帝在位的时候,除了忠厚可嘉,也是抱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办公,结果反倒赢得了包括景帝在内的好感。

    不过,这也并不难以理解,黄老哲学下,朝廷上下都是老好人,哪怕放个屁都能找出元凶,卫绾这样的厚道人自然就招人喜欢。

    卫绾好不容易熬到自己的学生做了皇帝,本应该更有资格养尊处优,只拿俸禄不干活。可他却像换了个人似的,带头把一群人给得罪光了,更让人难以捉摸的是,他的折子获得了刘彻的许可。很快,长安城只剩下一些儒家弟子,其余门派的弟子们都被打发干净了。

    因为关系到饭碗问题,这件事情让信奉黄老的官员们非常紧张,他们看不出卫绾到底出于什么目的,但是从现实上讲,新皇上有扶持儒家的意思。在官员们的串联下,卫绾由众人眼中老好人变成了黄老派的公敌,必欲除之而后快。

    尽管有人来提醒卫绾,做事情别做绝了,卫绾也仍未在意,以他的资历和地位,朝中还没人扳得倒他。而且,他的本意也不是针对黄老派,作为刘彻的启蒙老师,他谁都明白新皇上的心性和志气。出这么个主意,有取悦主子的意思,也有辅助学生成为有为君主的意思。

    然而,卫绾万万没有想到,黄老派的官员们很快就能还以颜色。卫绾整天围着刘彻转的同时,忽略了一个休养在深宫中的老太太,太皇太后窦氏,她可是黄老学派的铁杆支持者。

    自从儿子景帝死后,窦太后元气打伤,一直在深宫中静养,未央宫朝议中为征召贤良方正和用不用儒生连日来吵翻了天,几乎都要打起来了,也没人敢来烦老太太。

    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事情,老太后经历了两次,加上身体残疾(失明),谁也不知道她还有多大的承受力!尽管如此,黄老派中还是有胆大不怕死的人把她给惊动了。

    窦太皇太后听了朝中发生的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愤怒,而是淡然地叫他们退下了。

    老太太的反应不够激烈,不代表她什么都不做,只不过在她看来,现在的事情还轮不到她来出面,目前为止,她的孙子只是发布了求贤令而已,并没有实质上改变治国的方向。她的眼睛虽然瞎了,可心里却谁都明白。孙子一上台,就明着阻碍他做事,这样也不利于他的成长,但也不能任由他胡来。

    老太太的可怕之处不久就得到了应验。

    卫绾在处理各种事务的时候,明显感到了来自于东宫的压力和不顺畅,他的学生刘彻也时不时被叫去东宫接受询问。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建元元年六月,丞相卫绾被免职了,同时被免职的还有御史大夫直不疑。直不疑虽然是信奉黄老的,但是因为不愿与黄老派共同对付卫绾,因此被孤立了,最后干脆一起卷了铺盖。

    卫绾和直不疑走了,刘彻犹如少了左膀右臂。他们的免职也让少年刘彻意识到,东宫的力量还不是他一个稚嫩少年所能撼动的。来日方长。聪明的刘彻为了不至于触怒太皇太后,给新丞相物色了一个绝妙的人选。

    该人选正是老朋友魏其侯窦婴。在窦家家族中,窦婴最被老太后倚重,而且他还是先帝的重臣,最让刘彻欣喜的是窦婴好儒,让他担任丞相,既能调解东宫与未央宫的关系,又能推进儒家治国策略,真是一箭双雕。

    刘彻接着把太尉的职位给了同样好儒的舅舅田吩。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窦婴和田吩的第一把火也定位在给刘彻搜罗人才上,他们分别向刘彻推荐了很有名气的儒生王臧和赵绾。

    这两个人同样上演了平步青云的神话。

    刘彻召见王臧和赵绾之后,迅速做出了重用两人的决定。王臧任郎中令,赵绾任御史大夫。

    刘彻跟王臧算是老熟人,卫绾做太子太傅的时候,王臧做太子少傅,不过时间极短。王臧与卫绾不同,卫绾一路升迁,官至丞相,这位仁兄却越来越落魄。要不是有人推荐,刘彻恐怕一时半会也想不起这位落魄的师傅。

    (本章完)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秦汉戮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秦汉戮》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秦汉戮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秦汉戮》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