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征西地名多奇异 燕王王妃徐妙云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秦阳无雪第七十二章 征西地名多奇异 燕王王妃徐妙云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朱千傲因为身体原因,行军途中是不穿铠甲的,仍然跟在王府中一样的衣着。一行人中,素玄柳荷,还有几位管家同样是不穿铠甲。如今宁妙晨等人来了,这种一般着装的人就更多了。

    朱芊眉不想自己骑马,连日的行军早已是累的腰酸背疼。于是就坐在朱千傲的怀里,跟他共同骑乘着挟翼飞马。朱芊眉背靠在朱千傲的怀里,仰着头问道:“这一路上的地名都好丰富啊,土门峡是土包聚集之所,拥而成为峡岭的意思。过往行人如水一般不得不以山岭的走势在山岭之间穿梭而行。白石河是两条小河合二为一的名字,然后是鹞子林,没想到熟马沟竟然跟外祖父有关。回去之后我一定说给母妃和三哥听。再之后……哥哥,漫菁山是什么意思啊?”

    朱千傲极其疼爱的道:“菁哪,含义很多。本意是指韭菜花。韭菜又叫丰本、起阳草、长生韭、扁菜等。菁别的意思是指盛开的花或者水草。漫菁山因为有常年生长不败的花草而得名。漫山遍野都是花草。”

    朱芊眉又问道:“那炎河和六尺木吗?”

    朱千傲解释道:“炎河的河水即使是在冬季也会温暖异常,常年不会结冰。六尺木是因为六尺林,林中的所有树木皆是六尺合围长的树木。所以当地就叫做六尺木了。岷州的名字来源是因为岷州西侧有一座山,名叫岷山。洮州名字的由来是因为有一条河流经洮州,河的名字叫做洮河。岷州因山而得名,洮州因水而得名。其实岷州附近不光有岷山,还有岷河……”

    北平府中,燕王朱棣疯疯癫癫的在燕王府中招摇过市,弄得人尽皆知。这是朱棣第三次病了。

    最早是去年,先帝朱元璋驾崩之后,朱棣奏请新帝朱允炆,道:“先帝驾崩,臣倍感悲凉,痛心疾首。以至连年征战之中累积伤病复发,又因悲切日盛,形体消瘦,突发风寒。两害齐加,致使臣卧床不起。先帝之去,臣深感亲人之重,又尝思起臣之四子燨儿,降世不足一月便已夭折。臣心不胜惶恐,故恳请皇上,准许臣三子暂回北平侍疾。待病愈,立即返回……”但是朱允炆听从梅殷等人建议并未放朱棣的三个儿子回北平侍疾。之后今年年初,北平府传来消息说朱棣疯了。遍寻良医,疯了两个月后病情好转。

    这次,朱棣又疯了。

    朱千傲率领征西大军出发不到半个月的时候,皇帝朱允炆收到北平燕王府送来的奏折。

    奏折是燕王的王妃徐王妃奏请的。

    燕王妃徐氏,是中山王徐达之女,闺名徐妙云。徐达生四子四女,徐妙云为家中长女,是徐达与偏妻谢氏所生。谢氏之父谢再兴早年间是朱元璋手下的大将。谢氏为谢再兴次女。谢再兴长女谢翠英嫁与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谢氏早年被先帝赐婚嫁与朱棣。

    奏章上写道:“……燕王年迈,宿疾缠身,思儿心切,卧病数月,疯癫半愈,今却又加重,恐不久于人世。恳请皇上令三子见其离世前最后一面……”

    朱允炆招刘璟、梅殷商量。

    乾清宫内,刘璟道:“皇上,此事万万不可依燕王妃所言,燕王如今实力雄厚,近年来又招降许多蒙古士兵,实力大增。如果是保境安民,那自然是虎狼之师。但如果有谋反之心,那可是通天之患啊!”

    朱允炆道:“此事朕也是不知如何是好。毕竟是朕的皇叔。”

    梅殷问道:“北平府和山海关一带可有奏折?”

    朱允炆拿出两个奏折,让荣蘅递给梅殷:“北平布政使张芮以及山海关都督耿洹在奏折上都写到燕王疯了,北平府及其附近一切如常,并没有兵马的异常调动。他们都是朕派去监视北平燕王府的,既然说的一致,那就说明燕王真的病了。”

    刘璟还是有些怀疑,眼神凝重:“皇上,几位王爷都不在京城,要不然等西番之事平息之后,再做商议可好?”

    朱允炆道:“朕十五岁时父王离去,至今已有七年。七年来我深深体会到少年丧父的悲痛。如今四皇叔膝下的四个儿子,都比我小。我是真不愿他们在这么小的年纪失去父王,还不能见其最后一面。更何况最小的燨儿出生不到一个月就已夭折了。四皇叔现在就剩下三个儿子了。朕是真不忍心哪,万一皇叔突然离世,这三个儿子连最后一面都见不上,我于心何安哪!”

    梅殷道:“皇上请稍安勿躁,依我看不如再等等。之前两位王爷说过西番叛乱可能与燕王有关,所以这个时候无论如何也不能让燕王之子离开京城回到北平府。我们暂且过些时日看看再说。”

    朱允炆道:“也好,那就再过些时日,等北平府和山海关送来下一份奏折看看再说。”

    北平燕王府内,燕王朱棣折腾了一上午,此时正坐在书房内休息。书房里贴着一副对联,是当年朱元璋赐给朱棣岳父徐达的:

    【上联: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

    【下联: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

    谋臣姚广孝站在身旁。姚广孝是位和尚,法号道衍。因为朱元璋有先前出家的一段经历,所以登基之后跟佛教的来往也很密切。朱棣幼时还在京城的时候,朱元璋就安排他读书与学习一些佛教事物,所以朱棣跟佛教的关系也是极其密切。道衍是奉朱元璋的圣旨来到燕王府辅佐燕王的。后来朱元璋立朱标为太子,道衍就慢慢的倒戈偏向朱棣,之后渐渐成为了朱棣谋反的主要谋臣。

    此时姚广孝正在悄悄的和朱棣说着什么:“王爷,西番那边已经乱了,征西大军也已经出发快一个月了。也不知道那些番族能坚持多长时间?”

    朱棣微微舒了口气,道:“能坚持多久就算多久吧!如今我三个儿子都在京城,不把他们弄回来我是没有办法发兵的。这会我估计王妃的奏折已经到了皇宫了。就是不知道咱们这个小皇上如何处置。这几天北平城中打探消息的人都掌握了吗?”

    姚广孝道:“王爷放心,这些人全部都在我们的掌控之中。他们想听什么我就会安排人让他们知道什么。”

    朱棣道:“如此甚好。另外要严令王府护卫指挥使孟玉,切记军队调度不能太过明显,一定要小心进行。若是这次真的能成功的让小皇帝放我的儿子回来,那接下来就是以平定西番叛乱之名强行带兵南下,伺机拿下京城。”

    姚广孝道:“那就只能寄希望西番的叛乱晚点被平息。可是邓铭带领十万大军目前快到紫荆关了,这个王爷考虑好如何处置了吗?”

    朱棣沉思一会:“等他们到了紫荆关之后,就让王妃送去一封信和一些劳军之物。一是说本王重病,二是感谢他们协防北平。这也是向小皇帝传递消息的一种途径。要是我的三个儿子真的回来了,区区十万军队,也不是很难对付。到时候再翻脸也不迟。”

    姚广孝点点头,道:“嗯,王爷说的有理。”

    晚上,朱棣回到卧房,燕王妃正坐在梳妆台前。徐王妃端庄大气,温婉贤良,妙容姣好至今犹如待字闺中的少女一般。朱棣来到房中,有丫鬟赶忙过来服侍。之后朱棣走到梳妆台前,轻轻地为徐王妃取下发饰,看着镜中的脸容,道:“如今正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如果这次儿子能回来,那可真是天助我也。”

    徐王妃因为燕王为其取发饰本是满脸笑容,听了朱棣说这话,镜中的脸上变得严肃,悲切之中带有愤怒:“天下之主是谁我根本不在乎,我只想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可是一想起来父亲被逼而死,我就悲愤到不能自已。先帝还不是为了给这个什么都不懂的小皇帝扫平障碍,才会出此下策毒害我的父亲。可是我父亲能有什么威胁?何止被忌惮到如此地步?这个天下谁当主都可以,就是不能让那个小皇帝当,我心恨哪,我……”

    朱棣握着徐王妃的肩膀,深情而又理解的道:“我知道,我知道……”

    今天是个极其特殊的日子,四月十四日。特殊不是因为四月,而是因为十四日。又到了寒月之期的第一天了。申时时分,征西大军过炎河,赶到了六尺林。安营扎寨,一切准备停当。

    六尺林古树参天,棵棵大树合围皆是六尺,不偏不倚,不多不少。

    中军大帐,几乎所有人都在大帐里面,主要是秦阳王府中人。他们不是在讨论军情,而是在讨论这一次的寒月之期朱千傲该怎么度过。

    朱千傲道:“这段时间虽然都在行军,练功时间急剧减少,但是有《易筋经》的缘故,即使是在今夜我也并没有感觉毒性加重。这几天军务的事情就劳烦宁副元帅,只要能度过明天晚上一切就都会好起来的。”

    兵器架上的腾空宝剑在剑鞘内剧烈晃动,所有人听见声音都朝它看去。

    朱千傲心底一沉,大叫:“不好,有敌军偷营。”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秦阳无雪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秦阳无雪》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秦阳无雪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秦阳无雪》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