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排兵布阵待风起 明月照下城楼急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秦阳无雪第八十二章 排兵布阵待风起 明月照下城楼急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二郎山内,舒尔济在大帐中走来走去,烦躁异常。军师阿勒尔,大将阿不商都在大帐之内。舒尔济问道:“这征西大军到底在搞什么鬼?这段时间无论怎么讨敌骂阵都不出兵,难道是要耗死我们?”

    阿不商道:“大王,不行我就带兵直冲征西大营,然后攻城。”

    阿勒尔赶忙阻止:“将军不可。目前我们两下兵力,他们比我们多出一两万人。硬碰硬恐怕不行。攻城更是困难,之前攻了一个月的成,眼看城中壮年都快死没了,结果征西大军一来全部前功尽弃。如今他们可是有十万,攻城根本行不通。这几天你带兵偷袭他们的运量通道,结果怎么样?”

    阿不商一脸无奈:“不行啊,山下八万人将各个通路都堵死了。岷州西侧是洮河,东侧是岷河,两条河在北面交汇。河上的桥也全部被他们封死了,有的还拆了。突袭粮道根本行不通。”

    舒尔济问道:“你给燕王写的信怎么样了?”

    阿勒尔道:“大王,这才几天啊,估计信还没到北平府哪!大王稍安勿躁,我会继续派人打探征西大军在搞什么鬼的。”

    火器营各种配方都试过,终于找到了最合适的配方。几天之后几万个火药竹筒制作而成。

    岷州城内,重新升帐,研究作战计划。朱千傲道:“如今火药竹筒已经准备完成了。接下来就是等风向。现在已经立夏,夏天的风向来不多,也不大。但愿能等到合适的风。”

    李达问道:“到时候应该如何安排兵力?”

    朱千傲道:“届时,岷州城内由马指挥使坐镇,留守兵力两万。指挥同知叶免同样留守岷州。因二郎上征西大军不熟,所以岷州卫四位指挥佥事要全部借调征到西大军,作为各军副将,协同攻克二郎山。二郎山是秦长城的起点,第一块长城石就在舒尔济大营南侧的十里。战事开始前,车乘率两万骑兵长途奔袭,绕过秦长城起点迂回进攻叛军右翼。岷州卫指挥佥事戈典作为副将。右侧是绵延的长城没有突破点,所以只能从正面进攻。正面由宁正为主将,火器营通越、岷州卫指挥佥事段干诱为副将,率领步兵一万,用梨花枪打开叛军门户。接下来金石朝、金镇为各率一军为主将,岷州指挥佥事孟采原、迟浪为副将,等叛军门户被打开后直接进攻叛军大营。剩下的兵马由本帅和李达将军等洮州卫将领率领作为压阵,随后掩杀。”

    宁正问道:“元帅可曾想好如何打开叛军门户?两军之间可是有秦长城壁垒?”

    朱千傲胸有成竹的道:“敌军不出秦长城,就只能用弓箭抵御靠近的征西大军。一开始骑兵没法靠近,只能用盾牌护卫着步兵慢慢靠近。秦长城的最初起点是临洮,但因年久失修早已所剩无几,但二郎山的秦长城保存完整,所以这里就成了秦长城的起点。此处的城墙并不高,只有一丈左右。等靠近城墙的时候,手持长矛的士兵就点燃硫磺的火药竹筒。浓烈的硫磺烟雾在风的吹散之下,城墙对面的番兵顿时就会流泪不止,根本没有继续放箭的可能。然后搭人梯使步兵过去,先杀了城墙附近的弓箭手。之后没有了弓箭的威胁,用长长的竹梯斜搭在城墙长,步兵就可以快速大量的越过城墙。步兵过城墙,一方面继续放硫磺烟雾,一方面用火药筒喷射铁砂等,进一步杀伤敌军。其他手持刀剑的步兵在敌军混乱之际砍杀敌军。在步兵过去一定数量的情况下,在城墙两侧都放置竹梯,在竹梯上放置坚固的木板,如此一来,骑兵就可以轻松地过去了。等到宁将军和金将军步兵、骑兵都过去之后,车将军长途奔袭迂回的两万骑兵也就赶到了。就可以一举攻破敌军大营。夏侯将军的狼牙棒和暴军的双锤都是冲锋陷阵的利器,所以先锋营随宁副元帅一起行动。最后的最后,我率领兵马掩杀,即使舒尔济能逃脱,也不会有多少兵马了。”

    马邺道:“元帅,既然叛军败局已定,岷州城内留两万人马也有些多,末将以为可以掉出一万支援二郎山。”

    朱千傲制止道:“不可。你别忘了朵甘那边且达尔嘉还有几万人马,如果我们都去攻打二郎山,洮河和岷河就没有兵马守卫了,且达尔嘉就有机可乘轻松地过河攻城。到时候就麻烦了。洮州还没有攻下,我军目前在前线只有岷州城这一个城池。北面安多、朵甘、礼坫,西面洮州、阶州、积石州,南面西固城、那林、七站,三面全部都是叛军的城池。岷州我们丢不得。”

    马邺道:“是,末将明白。”

    “这样,”朱千傲接着道,“你派两千兵马赶往漫菁山交由从之客将军率领,一定要密切留意北面礼坫方向的叛军动向。一方面要保障粮道的畅通,另一方面探马哨骑全面打探周围的情况,最远要派到到土门峡才行。”

    马邺回道:“是元帅,一会我就派一名正五品武德骑尉率领两千兵马前往漫菁山,然后休书一封将元帅的军令一一传达。”

    朱千傲又道:“战事期间,父王就留守岷州。岷州城防就由马指挥使和叶同知全权负责。对于此次战事的安排,诸位将领可有别的看法?”

    众将各自想了一会,都无异议。

    朱千傲见没人说话,道:“既然如此,接下来我们就是要等合适的风力和风向了。宁副元帅和通将军加紧训练士兵熟悉梨花枪和火药筒的运用。待时机成熟,一举攻下二郎山。”朱千傲右手握拳一下打在桌子上。

    又是一连数天,时间来到了五月一号,依然没有合适的风向出现。晚上在南城楼之上,朱千傲站在那里看着旗帜发呆。宁妙晨走上城楼,朱千傲问:“手指怎么样了?”

    宁妙晨道:“岐大夫说皮肉已经长好了,就是骨头还没有完全愈合,还不让我动。不过不用再包着了。”

    朱千傲关心的道:“平时一定要小心。”

    宁妙晨问:“风还没有出现吗?”

    “唉,”朱千傲叹了一口气,“此处不是赤壁,军中也没有诸葛亮可以借东风,目前只能听天由命了。”

    宁妙晨安慰道:“别急,我们后顾无忧,反而是他们的粮草越吃越少。马上又要到十五了,风一定要早点来,千万不要如上个月那样,在你最虚弱的时候发生战事。”

    “你放心,我没事的。”朱千傲抬头看了一眼天上的月亮,喜出望外,“你看天上,明天必定有风。”

    宁妙晨看到太阳,问道:“月晕而风?”

    朱千傲道:“对,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宋代诗人苏洵在《辨奸论》中写到‘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你看月亮周围的风晕这么大,明后两天肯定有大风刮过。只是目前不知道风向而已。”

    宁妙晨同样是很担心:“要是时间长了风都不合适,你是否想过要放火烧山?”

    朱千傲看着她,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一个女孩子家竟会说出如此霸气的话。

    宁妙晨觉察出了异样,问道:“怎么?觉得我有些不择手段吗?”

    朱千傲道:“确实有点。从你在鹰嘴崖杀阿昌的时候我就看出来了你很有主意,而且意志也很坚定。不过,行军打仗总会死人的,这点我不怪你。当初诸葛亮火烧藤甲兵,整座山都能闻到烤焦的人肉味道,诸葛亮还问部下是否自己做的太过分了?部下回答了一些兴复汉室之类的安慰的话。自小读西晋陈寿写的《三国志》,每每读到这段就有些迷茫,我也不知诸葛亮做的到底对不对。”

    宁妙晨道:“公子内心深处也许是觉得如果敌军到了非杀不可的地步了,最好也是痛快的结束,不要让他们有太多的痛苦。”

    朱千傲茫然道:“也许吧!也许是我内心这么想的,也许跟我在少林寺待过有关。”

    宁妙晨说出地藏菩萨的心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

    朱千傲重复着最后一句:“众生度尽,方证菩提。我们现在做的就是一件度人的事情。把叛军消灭,还西番黎民一个安定的生活。”

    宁妙晨道:“然后班师回朝,就算是方证菩提了。”

    朱千傲很欣慰有人能理解他,他伸出胳膊将宁妙晨揽在怀中:“这段时间虽说不应该出现在这里,但是有你在这真的挺好。”

    宁妙晨自然是很高兴。但她有些执着,依然还是问:“烧山之事你有没有想过?”

    朱千傲道:“想过。但是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能用的。我们现在粮草充足,就不能出此下策。除非是被围困,才能通过烧山烧出一条路来。一旦烧山,二郎山就会毁于一旦。”

    宁妙晨听到答案后,担心的看着风晕,道:“既然这样,就只能寄希望于明天的风向了。”

    次日四更刚过,天色漆黑一片,宁妙晨坐在书桌前正在看书。她一夜没睡,不是不困,而是在等起风。忽然外面风铃发出清脆的响声,宁妙晨放下手赶忙出门,走出来迎面一股劲风刮来,脸上立马开心的笑了:“芙瑶,拿上灯笼我们去城楼。”

    “小姐,外面风大,你披上披风。”芙瑶赶忙拿着披风和灯笼追了上去。

    【诗曰:】

    【烈风呼呼起四更,】

    【铃儿清脆惊玉灯。】

    【玉披香艳无睡夜,】

    【正是芳心切谆谆。】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秦阳无雪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秦阳无雪》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秦阳无雪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秦阳无雪》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