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东笼山建庙传世 西番乱具以平息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秦阳无雪第八十八章 东笼山建庙传世 西番乱具以平息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随着城内人头数量的增多,大军一步步的逼近城门。城墙之上的守军慢慢挺不住了,在这种高压恐怖之下,有人懈怠,逃到城中再也不敢上城楼看城下的那些无头死尸。经过五次之后,最终,东门慢慢的被打开了。守城士兵全部跪在地上迎接明军进城。

    进城之后,夏侯商下令:“你们是主动归降,所以我们言而有信,也不为难你们,全部暂且交出军械,回县衙呆着。也不会屠城,放心就是。四个城门全部打开,百姓自由出入。”

    叶免问:“将军是想让这些百姓给阶州传个话吗?明军秋毫无犯?”

    夏侯商道:“正有此意。如今战事已接近尾声,能不死人就不死人,都是有家室的。这样,叶同知率领五千兵马守城,我跟暴军率领一万人马前去阶州。城外那些尸体找个地方都埋了吧。但是五百颗人头先不埋,我要带着他们去阶州故技重施。那一千五百个没杀的俘虏也带走。五百颗人头不够的话就再从他们身上取。”

    叶免道:“阶州太过偏远,城内守兵可能只有几百人。一万大军在城下一站估计就能攻克阶州了。”

    夏侯商道:“但愿吧!俘虏能不杀就不杀。”

    一万大军赶到阶州,暴军一阵劝降加上扔了几次人头,阶州就投降了。夏侯商着一参将带兵三千驻守阶州,他跟暴军率领七千兵马回到积石州。又令一参将驻守积石州,三人率领七千兵马往东笼山赶去。

    金镇守灵三日,到了金石朝该下葬的时候了。此时众将全部来到了东笼山南川的石城。在石城后面选取了一块风水宝地,金石朝就安葬在这里,下葬完后,朱千傲道:“来人,将鹰苏押上来。”

    兵士将鹰苏押到坟前跪下。朱千傲道:“金镇,你来吧!”

    金镇披麻戴孝,取来父亲的大刀,在坟前斩杀了鹰苏。将鲜血淋淋的大刀刀柄插到坟前。金镇跪在地上痛哭一场。

    朱千傲对金镇又道:“在此地建一座将军庙,庙的周围修建石墙,与石城合为一体。这座石城就命名为‘神城’吧!”

    金镇道:“多谢王爷体谅。”

    自此,神城后面又建了一座小的石城和庙。

    朱千傲在神城临时升帐,道:“既然征西大军完成皇上交代的军务,叛军全部肃清。那就到了班师回朝的时候了。不过之前先得呈报圣上,等待皇上的圣旨。与诸位将军相处的时间也就剩下七八天了。传我帅令:金镇率兵五千继续留守东笼山修建神城以及将军庙;派人持本帅军务奏折前往京城呈报圣上报捷;除驻守各地城池的兵马和将军以外,其他众将以及兵马全部返回洮州。”

    众将启程赶往洮州,朱千傲找到金镇,道:“金叔叔临终前嘱咐,让你不要为官为将,只留在王府就好。安稳度过一生,我想问你,你是如何考虑的?”

    金镇道:“王爷,家母已经仙逝,如今父亲也命丧于此。我是想留在此地一直陪着父亲。父亲新亡,为人之子理应守孝三年。还望王爷成全。”

    朱千傲道:“金叔叔的临终嘱托按说我是一定要遵守的,可是既然你如此坚持,守孝三年也是人之常理,我也不再多说什么。此事我已经呈报圣上,圣上自有一番定夺。在圣旨传回洮州之前你再好好想想。守孝之事,也可以起棺运回京城安葬。我想金叔叔在天之灵也是不会怪罪的。”

    金镇道:“王爷,我会好好考虑的。”

    朱千傲拍了拍金镇的肩膀,道:“行,节哀。”之后朱千傲率兵赶回洮州。

    五月十五日的寒月之期,朱千傲是在洮州度过的。宁妙晨依然很担心:“要不要像上次一样让几位帮你?”

    朱千傲安慰道:“现在已经是夏季了,夏季阳气盛,就算是在夜里也依然是暑热难耐,所以我自己可以度过。”

    寒月之期过去之后,朱千墨的身体也好了许多,虽然肋间时常疼痛,但是骨头大致是愈合了很多,不至于一碰就断。

    朱千墨带着暮商来到大哥的房间,道:“大哥,此时战事已平,我想去趟鹰嘴崖下看看当初就我的慕大嫂。慕大嫂患有腰疾,多年不遇,可否让岐大夫一同前往?”

    朱千傲道:“救命之恩理应报答。这样你先去准备一下,一个时辰后我们出发。”朱千墨走后,朱千傲传令,“命宁副元帅镇守洮州,李达处置城中政务。车乘、暴军、夏侯商率七百骑兵随我前往漫菁山大营。”

    巳时时分,一行人赶往漫菁山。一百六十五里的路,骑马走了将近两个时辰。来到漫菁山大营,从之客出营迎接。

    朱千傲道:“从将军,当初番族粮草还剩多少?”

    从之客道:“启禀元帅,还有十几万石。”

    朱千傲道:“漫菁山是岷州的东面门户,以后可以考虑着一副将在此驻守。此地大营还算有些规模,这些时日全部修缮一下。”

    离开漫菁山大营,一行人赶往青羊沟。兵马都留在外面,只有他们几个人进了山沟的村落。一进山沟,朱千墨就觉得村里人看他的眼神是怪怪的。

    宁妙晨道:“这些人都怎么了?怎么指指点点的?”

    朱千墨道:“我见过这些人,以前不是这个样子的。”

    “难道因为我们是外地人?”宁妙晨问。

    “不是,”朱千墨道,“他们这个样子不是因为我们是外人,也不是因为我们是带兵来的。他们的样子像是在指责什么。”

    来到慕大嫂家,狗儿先迎了出来。来到门口,朱千墨看到慕大嫂正在堂屋门口哭。朱千墨赶紧进院,问道:“大嫂,出什么事情了?”

    慕大嫂抬头看看眼前人,责备道:“不是说过不让你再回来吗?”

    朱千墨道:“救命之恩怎能不来谢过。”

    慕大嫂低头啜泣,不再答话。众人面面相觑,不知为何如此。此时院门外有几个村民站在那里观看。朱千墨出门询问:“慕大嫂家发生了什么事?”

    一村民道:“听别人说慕大嫂偷人了。她丈夫回家听说后,两人闹得很厉害。”

    朱千墨很费解:“怎么可能?”

    一村民道:“我怎么看你挺眼熟啊?哪里来的?不会就是你吧?”

    朱千墨一时愕然。

    “你们是谁啊?”一人问道。

    村民转身,道:“慕参,他们是来找你家大嫂的。”

    慕参道:“什么?什么人啊你们?”

    朱千墨道:“你是慕大哥是吧?我是之前被慕大嫂救下来的……”

    慕参一听,举起手里的锄头就打:“原来就是你啊,你还敢来,我今天非杀了你不可。”

    暴军随即抽出剑就要上前,被朱千傲的眼神制止。

    慕参一锄头砸空,朱千墨左脚踩在锄头上,右腿膝盖一顶慕参的左腿。慕参疼痛,放开锄头捂着左腿蹲在地上大骂:“你个奸夫,这是要杀了亲夫好进家门啊!”

    慕大嫂从院里跑出来,手里拿着一个扫帚往丈夫身上打:“要死了啊,整天胡说八道,我说多少遍你才能信,生意也不做了,天天窝在这山沟沟里种地,我们娘仨还能指望你什么……”

    朱千傲上前拉住,道:“慕大嫂切勿动怒。我是他大哥,朱千傲,你们有什么事好好说,不要动手。事不说不明,理不辩不清。肯定会有水落石出的时候。”

    慕大嫂停下手,站在那里一边哭一边道:“我那口子前一阵回来,第二天不知道从哪里听说的我在家里养了个男人,还养了好多天。最后是很多人接走的。他就怀疑我红杏出墙,还说什么嫌弃他穷,不想跟他过了,找了个有钱有势的想撇下他们爷仨去过富的日子。”

    朱千傲一听,没忍住的笑了。“慕大嫂,这……”

    慕大嫂接着道:“我跟他说,我说我是在山上救得,是跟狗儿一起救得。他个天杀的说狗儿不会说话。那好,我就去找了村里的郎中邬大叔来作证。他却说就算是你真的救了人,但是住在家里那么久,晚上又睡在一起,谁知道会不会发生点什么。你个要死的,他受伤那么重肋骨都断了,而且一个南屋一个北屋,能发生什么?纯属没事找事。天天在家要死要活的。两个孩子还在镇上的铺子里,也不接回来,我想孩子但是腰疼出不了沟,他倒好就是不去,天天在家里磨磨唧唧,唠唠叨叨。”

    朱千墨道:“慕大哥你真是误会了,我是之前在鹰嘴崖上跟叛军打仗掉下来了。你想啊,鹰嘴崖那么高,我掉下来还没死,你说我会伤成什么样子?我走的时候还是被抬着走的。有些事情你真的是想多了。要不你看,”朱千墨解开衣服,露出腹部好几道伤痕,“你看这些伤势就是从上面掉下来摔在柴垛上造成的。这里面肋骨还断了好几根,都说伤筋断骨一百天,我到现在还疼哪!如今是叛军消灭了,我们要离开岷州了,要离开陕西了,我这才拖着病痛的身体前来看看慕大嫂,以些她救命之恩。”

    此时周围聚集了很多村里的村民。慕参蹲在地上,听着两下的话,一时间也不知道说些什么。

    【诗曰:】

    【惴惴不安心,】

    【疑是负心人。】

    【山高林密处,】

    【只为救一人。】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秦阳无雪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秦阳无雪》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秦阳无雪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秦阳无雪》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