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柳柳州08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柳宗元之中唐英杰传第106章 柳柳州08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周处一道;“那就这样吧,如他在这样喊她赴任就叫人抓住他的手,这样能安定病人的饿情绪,对治疗有一定的帮助。”看病开好药方,柳宗一和卢遵同去抓药,顺便送周处一护甲。

    柳宗元他们忙了一个晚上,天亮时,柳宗直高烧才退下,几天柳宗直的病才慢慢痊愈。

    二个月后,大云寺宣告竣工,这天一早,庙里僧人去州府衙门请柳宗元去参加大云寺落成开光,大云寺建在天马山西。分三进殿式样结构,沿着坡而建,从坡底登上山门,共九十三格阶梯,山门前有数丈见方平地。站在山门前,柳江河尽收眼底,进入大门,两边塑有四大天王神像。四大天王神像栩栩如生,十分逼真,大雄宝殿是最后一殿,正中塑如来佛祖及普贤,文殊巨像。每尊佛像高一丈二。面容慈善。笑容可掬。两侧十八罗汉神态各异。与真人大小相同,大殿外面,又另有观音,关公等小殿供奉。柳宗元率领州府众位官员进入大雄宝殿,随行的净空法师早在殿内备好墨宝,待柳宗元看完殿内佛像后,便请柳宗元为大雄宝殿拟写对联。

    柳宗元说道;“上次雷龙庙建成时,玄机道长要我为大庙写上对联,当时已觉献丑,这大雄宝殿其实如此恢弘,宗元的而文字是在是陪衬不起。法师就不要让本府再次出丑了。”

    净空法师说道:“佛学最讲究潜心二字,早就听说刺史大人潜心专研百家学说,对我佛家见解精辟,非一般人所能及。再说,大人一贯倡导的仁爱和睦,尊老爱幼,虽然是儒学核心,但与我佛教主张的慈悲为怀,普度众生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处,正如关公既可以称为佛家守护之神,也可以称为儒家的忠义象征。所以这大雄宝殿的对联又柳大人拟写是最恰当不过了。”

    一旁的周内官员也都说这事定当柳大人着墨不可。

    柳宗元说道;“法师如此看得起本府,宗元只有硬着头皮,再次献丑了。”说完,拿过笔墨,为大雄宝殿大门写了一副对联;

    看破犯下自在随缘念佛,

    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

    中午时分,大云寺人头攒动,数百信众把大云寺里里外外挤得水泄不通,大殿小殿都是烧香拜佛之人,柳宗元对众位官员说道;“佛家广有新图,是因为其教义为善,严遵五戒。如世间人人弃恶从善,天下也就太平了。”

    过了一个月。文庙又告攻城,柳宗元特选了一个好日子,清晨,旭日照耀着高耸的大成殿,蒋彦主持开学伊始,柳宗元与众位官员站在庆典的队伍前排,卢遵,柳宗直和柳宗一,还有吕秀英等人也在观看热闹人群中。

    大殿内,正**着至圣先师孔子的塑像。前面是长条形的香案,左右两侧有颜渊,曾参和子恩。孟轲的配木像。

    殿前宽敞的石台上,摆放着一个特大的香炉,旁边立有一块高大的石碑,此刻尚用红绸蒙盖,除了大殿有乐队和歌者,空坪上,有三十二名舞者,早已装扮停当、

    蒋彦大声宣布;“柳州文轩王庙修复庆典仪式现在开始。”音乐声响起后一阵后才停下。又有歌者哼唱。围观的百姓有说有笑,兴奋不已。

    接下来,柳宗元在净盆里洗过手,来到高大的饿石碑前,揭开蒙盖的红绸,高声朗诵自己撰写的《柳州文轩王新修庙碑》后,在一位礼仪的引领下,走进大殿,来到孔子塑像前,毕恭毕敬的完成各项礼仪。众位官员和柳州名宿,轮流上前朝拜。

    数日后的一天,州府大堂,柳宗元对蒋彦说道:文庙建成,主要是使得柳城百姓知书达理。名先师思想。最重要的还是从娃娃开始培养。所以要在文庙设立教学园地。招收适龄二厅道学校接受教育,从小抓起,持之以恒,数年后柳州百姓就会跟得上中原文化,就能成为礼仪之民。

    蒋彦说道;“开设学堂,需要经费支出,要招聘先生教学,以目前柳州百姓的生活情况,未必能有多余钱供自己子女上学,当然这是指一般的普通家庭情况。”

    柳宗元道;“关于经费问题,不就是让远一些的学生吃上一顿中饭而已,这钱由我出,这只是一个开头,到时候有大户人家的子女来学校就学,会叫上学费的。我也出不了多少银两来。”

    柳宗元说道;“我们办学堂就是要让普通的家庭子女来上学读书,先生就不请了,叫夫人还有宗直他们代劳了,等走上正轨后,在聘先生不迟,课桌就用修三殿余下的废料做一些简单的课桌,娃是开头难,会慢慢好起来的。”

    吃晚饭时,柳宗元就告诉柳宗直他们代教课之事,三人都高兴出任这一职,一遍的吕秀英也要去任教,她说;‘我的文化教会几个孩子绰绰有余。’柳宗元笑道;“我还怕你不去呢。我在主薄那里先讲了此事,周六尚小,怕你忙里忙外的分不开身。”吕秀英笑道;“把他一起带去,从小受教育岂不更好。”几个人都笑了起来。

    数日后,柳宗元亲拟一份免费儿童儒学通知,又让柳宗直,柳宗一,卢遵等人上街宣传贴告示,柳城的百姓奔走相告,报名那天有二十多个家长送自己的子女道文庙报名,区寄是自己来求学的。柳宗元考虑到他家困难,还让他有时与自己一家人吃中饭。

    开学那天,整个文庙顿时热闹起来,柳宗元和老师们带领学生一起跪拜孔子塑像。在一阵欢呼声中开学典礼结束,从此,柳州有了官办的学堂,元和十三年春,柳州城里城外都出洋溢着春天的气息,这天,柳宗元与柳宗直,柳宗一,卢遵兄弟四人登上了柳州城楼。

    柳宗直还是第一次与他们三人共同登楼观光,心情别样高兴愉悦,众人抬头遥望,远处的那一片高大的老鼠在春风里仿佛像是向他们招手。城楼远处的饿柳江河水虽然没清,但也娴静自得的缓缓无声而去。那一片藕田在众人眼里已露尖尖荷包。用不了多久,鲜艳夺目的荷花就会竞相开莲叶之上了,眼前的一切是那样的美丽,让人看了十分舒畅。这时,柳宗一道;“刀哥,如果那天初登城楼是这样的好天气,好景色。定然您也做不出那样惆怅压抑又让人牵肠挂肚的绝句了。”柳宗一道;“是啊,那天初登城楼巧遇狂风暴雨,我看了那萧瑟的景象,联想起被远放四州友人所处的境地,才做了那首七律。”卢遵道;“大哥关爱朋友之心,这首诗可见一斑。此心有天地为证。”

    柳宗直也道;“大哥对朋友的爱是如此,对柳州的老百姓也是如此,他不仅是用诗文去体现而是用实际行动去实现他的大爱,您们看大哥是比以前更瘦了?”又道;“大哥的官为民役思想在柳州再次得到升华,平时应多注意休息一下。柳州的百姓需要爱民如子的父母官,我兄弟三个更需要一个身体强壮的大哥。”柳宗元笑道;“我会注意自己身体的。这不,今天就是为了健康放了自己一天假。”柳宗直笑道;“以我对大哥的了解,今天的休息是为了明天更好的公祖,大哥您说一说您现在心里想的是一个怎样的新问题。”

    柳宗元说道;“知兄莫如弟,为官一方,昼思夜想,百姓的生活才过的更好。”又道;“三为先帝,看谁能先说出为兄的心中所想之事。”

    柳宗元说完转身抬头远望,没过一会儿,柳宗一,柳宗直,卢遵三人异口同声的说道;“民以食为天,兄长所想的一定是吃水的大事,柳城百姓从古到今,都没喝上一口甘甜可口的好水。”柳宗元道“是啊,柳江河水,天晴是可以饮用,如下几天大雨柳城的老百姓都得喝黄泥水,前一阵春雨世界,我们不也是一样都喝黄泥水。难道柳城里就不可以打上几口井?让他们都喝上清甜的井水。”

    柳宗直道;“不知什么原因,柳城就不能像永州一样,城内到处都有井水供应人们生活饮水用。”卢遵道;“或许是地理环境,也可能是这里风俗人情,不然就是没人零头挖井,听之任之,已成习惯。”

    柳宗一道;“那都是以前的事了,柳城在兄长的带领下,天天都有新的变化,城里无井之事也是可改变的,但要了解其原因,这样才能改变柳城百姓饮水难得事实。”已回过身来到饿柳宗元这时道;“三为先帝都说的有道理,我看这事应该去实行了,回去后了解这方面的情况,但无论如何,我们一定要让柳城几万民众喝上甘甜可口的好井水。”一天深夜,柳宗元站在桌前又拿起信封旁的一块墨砚,观玩了一下后,才放在信封上。

    信是写给远在连州任刺史的刘禹锡的,在衡阳分手后又快两年了,不知道刘禹锡过得怎样,身体好吗,伯母老夫人安康吗,全家平安吗。许多许多他都要写上,以解牵挂之心,他还把他的新诗《柳州二月溶叶落尽偶题》一同写上。让刘禹锡观赏。桌上的砚石是去年初冬时,与柳宗直等几人去游览柳城古八景之一的龙壁回栏时所得。冬季雨水小,河床上露出一片卵石,柳宗元慧眼识石。共得几块好卵石,拿回家后让人雕刻而成,这块是众砚石里最好的一块。但愿刘兄喜欢这快礼轻情意重的砚石,柳宗元想到这里,脸上露出了深情的笑容。

    话说刘禹锡与柳宗元分别后到连州任刺史。也竭尽全力的搞好地方建设。清除弊端。现在整个连州面貌焕然一新。

    这天中午,刘禹锡一家已吃了中饭,正在客厅休息,手下人进来说;“到人,门外有个柳州上任求见。”

    刘禹锡一听是柳州商人求见,高兴地站起来说道;“快,快请他进来。”又对家属道;“一定是子厚托来人送书信来了。”说完连忙奏道客厅外迎接来人。

    讲明情况后,陈林拿出了柳宗元写的书信和那块精美的柳州墨砚,还有一些柳州土特产。

    做好后,手下人已上好茶,刘禹锡这才问陈林;“柳刺史道柳州后一向可好,比以前瘦了没有,现在柳州比以前好些没有,你们吃上井水没有。”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柳宗元之中唐英杰传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柳宗元之中唐英杰传》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柳宗元之中唐英杰传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柳宗元之中唐英杰传》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